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帝国1924 >

第181章

红色帝国1924-第181章

小说: 红色帝国19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时远处很大吵闹声,路上的百姓都纷纷朝声音来源看去。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打回南京,为惨死的通报报仇!”

    。。。。。

    随着声音的越累越清晰,街上的百姓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那些学生又在游行了。他们看见,成千上万的学生正举着横幅,在那大声呼喊着,而且随着队伍往前走,这个队伍还在不断壮大,不仅仅是学生了,很多百姓、工人、上班族都纷纷加入游行队伍,声势非常的浩大。

    而此时那些警察,只是在看着这些游行的学生,并没有制止,而是时刻留着周围的境况,维护秩序。

    其实在老蒋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被公布出来后,那些学生肯定会忍不住。这一次他没有阻止这些学生的意思,知道学生的会出来游行后,只是吩咐城里的警察维护好治安。

    南京大屠杀的事情,当天在武汉传开了,第二天、第三天,南京大屠杀的消息开始在广州、长沙、西安、兰州、重庆、成都、南昌、昆明等地传播。一时间全国群情激奋,都在谴责日军的残暴行为。

    而前线的士兵在得知大屠杀的事情后,都非常的激动,在一些局部战争中,那些士兵爆发出了比平时更强的作战力,特别是那些从淞沪战场上,从南京退下来的军队。

    而且除此之外,当时还未沦陷的各大城市,那些爱国青年,纷纷报名参军,以武汉的最为明显。之后几天,超过五万人报名参军,大多是学生,也有不少其他人士,这倒是老蒋没有预料到的。

    在国民党方面因祸得福的时候,中共也在这次收益挺大,特别是那些人知道证据是中共的同志拼死从南京带出来的,也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开始正眼看待中共,而不是以前的那种敌视、误解了。

    而且中共方面还公布日军参与南京大屠杀的那些主要军官以及军队的名单。松井石根作为司令官肯定逃不掉,在他之下就是日军第十六师团以及它的师团长中岛今朝吾、日军第六师团以及其师团长谷寿夫等,这都是参与大屠杀的主要罪犯。

    啪“中岛师团长,我希望你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只见日军此次侵华的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把日军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叫到自己的办公室,然后就把一份报纸摔在了他的面前,并大声质问道。

    那份报纸正是在还没有沦陷的中国领土大肆发行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报纸。松井石根不是因为大屠杀的事情责怪中岛今朝吾,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他也是支持并故意纵容的,但是最让他气愤的是这件事居然被中国人捅出去了。

    中岛今朝吾作为此时的日军南京警备司令,居然让人把他们屠杀的过程给拍了下来,他们甚至还不知道,这让松井石根非常的被动。

    “纳尼?怎么会有人把这件事拍了下来?”中岛今朝吾看了那份报纸,上面的照片就是他的部队干的那些事,但是他也很疑惑。

    “中岛师团长,这已经不重要了!你作为南京警备司令,我让你封锁南京城,你倒好,反而让人在眼皮子地下拍下了照片。

    现在除了支那政府的地盘传遍了皇军的所做的暴行,连美英等国都在向大本营抗议。支那人知道到也无所谓,可是美英等国的抗议,大本营不得不重视,因为他们手握帝国的经济命脉,你想好如何给大本营解释吧!”

    松井石根对于中岛的疏忽,感到很生气,要不是自己关系强大,大本营肯定会降罪与他,对于中岛今朝吾,他也犯不着帮其兜黑锅。而且气愤的是,中国政府开出了一个悬赏清单,他居然在榜首,金额是30万大洋。

    松井虽然生气归生气,不过还是得想办法平息美英等国的抗议。经过日军大本营最后的商讨,参与了此次大屠杀的中岛今朝吾以及谷寿夫都被调离了华中方面军。

    其中中岛调到了关东军,但是没过几个月就因为被日军特高课查出了在占领南京期间,盗窃了老蒋官邸的财物回国内,后面直接被调回国贬到预备役了。至于谷寿夫则是直接被调回国内担任闲职。

    但此事并不是这么过去了,由于日军一直没有停住屠杀的手,随着事态的继续发展,连日本的盟友德国都看不下去了(当然也是德国没打二战,不然他杀的人不比鬼子少)。在第二年连松井石根也没逃脱厄运,在接下里的两年里,参与了南京大屠杀的将佐级军官60来名都被调回国内去了。

    别看日军大本营对于南京大屠杀做出了惩罚,但是小鬼子那尿性怎么可能真的听话,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就是用来形容小鬼子的。

    后面的战争里,虽然没有类似于南京大屠杀这么大规模的屠杀,但是小规模的屠杀仍然存在,很多时候,只要事情不闹大,日军高层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武汉主要是三个镇组成,即武昌、汉阳、汉口,其中最大的就是武昌。

    此时武昌的一个比较安静的街上,这里一排下去都是那种西式小洋楼,街道两旁都栽种着树木,环境特别的好,显然这个地方,家庭条件一般还真的没法在这里住。

    只见一行10来人的队伍,很快的来到一处宅院面前,其中为首的是一个刚好30岁的妙龄女子,后面的12个人则是隐约把她护卫在队伍中间。

    “赵阿姨!”只见为首的那个女子,隔着大门对院子里的一个50多岁的妇人喊去,看那个妇人的样子应该是这个家里的保姆,因为其穿着似乎配不上这所宅子。

    “你是。。。。。你是大小姐?”

    院子里正在打扫卫生的那个妇人,听见门口有人在叫自己,便扭头看去。看着眼前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庞,她也想了一会儿才认出这个女子正是十年前消失的大小姐。

    “对啊,赵阿姨!我是小雯啊!”

    “大小姐,真的是你?赶快进来,十年不见,赵阿姨都快认不出你来了!这些是?”

    看见这个女子真的是自己主人家的大小姐,这个赵阿姨也很激动,连忙把门打开,但看见其身后那些面目有些不善的特战队员们,她有点害怕。

    “赵阿姨,没事,他们都是来护送我回家的,我爸妈还有我那弟弟妹妹,他们在家吗?”

    周雯转过身对十二名特战队员吩咐了一下,让其在这等着就行,怕他们进去会吓到家人。

    “哦,夫人在家,老爷去诊所了。大少爷还有二小姐现在出去了,这段时间不是那个南京大屠杀闹得挺凶的嘛,两位少爷小姐就出去游行去了。大小姐,快进来,我去通知夫人!”

    说着赵阿姨就边走,边喊着‘夫人’,把周雯则是扔在了后面。

    看着赵阿姨急急忙忙进去了,周雯也不禁有点好笑,看来对方那急急忙忙的性格还是没变。周雯虽然十年没有回家了,但是毕竟曾经在这里住了那么多年,对于这个家还是挺熟悉的,趁着这个空挡她也在回忆这里的一草一木。

    由于这个年代的大学教授的工资挺高的,一个月那是几百大洋,养活一家五口那是没问题的。周雯家里祖上也是地主家庭,不过在其父亲留学回来后,在家里祖父母去世后,掌了家就把家里的田地给卖了,搬到了武汉生活。

    因为其是大学教授,自己也经营者一家诊所,所以生活这些都是没有什么压力的,因此也才能住上这种小洋楼。

    “赵妈(只是一种称呼,并不代表她的年龄很大),你这是怎么了,还这么急急忙忙的。”

    此时屋内,正在客厅的一位夫人听到自家保姆赵妈的声音,便好奇地问道。只见这位夫人是一身旗袍,年龄大概在50来岁,虽然其眼角的皱纹不少,但是从其现在的样貌来看,年轻时也绝对是个美女,不然也生不出周雯这么漂亮的女儿。

    而在这个夫人旁边,还有着几个女子,不过她们的年龄差不多都在50岁上下,想来是其闺蜜。

    “夫人,大小姐回来了!”赵妈来到客厅,激动地说道。

    “赵妈,你说谁回来了?”听到赵妈的话后,这个夫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便确认到。

    “夫人,是大小姐回来了,现在就在外面!”

    “你没看错?”这个夫人还是不肯相信!

    “妈!”就在此时,一个声音从赵妈身后传来。

第两百五十三章 新式机枪() 
在听到有人叫妈,那个夫人便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个30岁左右的女子站在不远处满含泪光地看着自己,这个夫人一看眼前女子就认出这是自己十年未见的大女儿,即便对方有点变化,但她还是能人出来,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她是不会认错的。

    “小雯,真的是你吗?”这个夫人也很激动,来到周雯面前不敢相信地问道。

    “妈,是我!我是小雯啊!”

    “小雯,我的女儿啊!你这十年到底跑哪里去了?把为娘都担心死了!”

    这十年间,虽然周雯不时给家里写信报平安,但是却一直没有透露她的具体情况。她的父母只知道她已经结婚生子,但是到底在哪,她从未告诉父母。

    “妈,我回来了!”

    看着这一对母女相聚,屋里的外人也就不好再待下去,都纷纷起身告别,把时间和空间留给这对十年未见的母女。

    “小雯,你这十年到底去哪了?虽然你一直来信,但是我们却无法给你寄信,你让我们都担心死了,这次回来你就别走了,我们一家人好好待着。”

    此时的周母眼睛里还是充盈的泪水,周雯也是。这也很正常,母女十年未见,又是女人,这种情况哪里还控制得住情绪,眼睛就像堤坝溃堤一样,泪水哗哗的直流。

    “妈,我现在在西北兰州,我这次来是接你们去西北的,你的两个外孙,一个外孙女都在兰州!”

    周雯此时说话还是有点哽咽,之前的喜极而泪,现在都没把情绪控制住,眼睛都还是红红的。

    “兰州?小雯,你是加入gcd是吗?难道你这十年都是那些穷乡僻壤受苦?”

    兰州在此时的民国意味着什么,只要稍微关注时事的人都知道。这个时空的兰州,早已取代历史上的延安,之前的瑞金、安康,成为了中国gcd的圣地,那里是gcd的大本营,国民党军队之前不是没有去打过,可惜都被打得落花流水。

    “恩,我当初在学校就加入了gcd,后面一直在襄阳、安康等地,前两年才去的兰州!不过妈你放心,我这十来年没受什么苦,也是女儿不孝,当初不辞而别。”

    此时周雯眼睛里含着泪,脸上带着笑容说道,言语之间也有点自责,不过却没有后悔。

    “你还没说,你到底嫁给了谁,把我们女儿拐跑了,也得让我们作为父母的知道吧!”周母言语之间也有点责怪李卫国这个不知道名字,也未曾谋面的女婿了,谁叫他拐跑了她的女儿,还是一拐就是十年。

    “妈,这个晚点再一起说。爸呢?还有安邦、小静都是去哪了?”周雯暂时还不急着说,不然待会父亲,还有弟弟、妹妹回来后,还得说。

    “他们得晚点才回来,先不管他们,我们母女叙叙旧,说说你最近过的怎么样,你那个丈夫有没有欺负你。”

    见女儿不想这会说,周母也没强求,因为她发现现在的女儿有一股上位者气息一样,言语之间有点不怒而威的感觉。

    见母亲没有追问,周雯也就没提,只是跟母亲聊聊家常,等候家里另外三个人回来。

    。。。。。。。

    “妈,我们外面是怎么回事?那些人才差点不让我们进来?”就在周雯与父母聊天的时候,只听见一个叽叽喳喳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咦,家里来客人了?”

    来人看见自己的母亲正在与一个女子聊天,由于是背对着她,所以她也不知道这是谁。说话的是周雯的小妹,叫作周静,今年才20岁,而在她的身后则是周雯的弟弟周安邦,还有她的父亲。

    “爸,安邦,小静,我回来了!”

    听见另外几个亲人回来了,周雯连忙站起了起来,挨个问候着。

    “姐?你是我姐?”周静这个丫头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大十岁的女子,有点不确定地说道。

    “怎么小丫头?十年不见,你认不出姐姐了?当初我可没少给你买糖吃!”周雯调笑着对自己的这个小妹说道。

    “姐真的是你,让我抱抱,想死我了都!”听见眼前这位真的是自己的姐姐,周静直接冲上去抱着周雯,大声地说道。

    “小静,你都20岁的大姑娘了,别没大没小的,你姐也是刚回家,你就不能轻点!”

    看着一直比较调皮的周静,周母也不禁指责这个没眼力劲的小女儿。

    “姐,你现在是越长越漂亮了!”周静还是拉着周雯的手,笑着说道。

    旁边的周父一直没有开口,而是来到客厅的沙发上坐着,脸上的表情也是波澜不惊,这让周雯也有点拿不准父亲的心思,只能跟弟弟妹妹,坐在父亲对面的沙发上。

    “小雯,你说说十年不回家,你这次回来干什么?”周父淡淡地问道。

    “我这次回来是来接你们去兰州的,日本人下个目标就是武汉,现在这个城市已经不安全了,兰州那里是大后方,比较安全!”周雯知道父亲肯定也在责怪自己当初不辞而别,她也很内疚,毕竟当了母亲之后,她的想法才会以父母的思维去思考。

    “你现在是在gcd里面任职?当初你不回来也是因为加入gcd了?”周父继续淡淡地问道。

    “恩,当初国共双方的情况你也知道的,我实在没法回来,那样不仅我,也会给你们带来很大的麻烦!”周雯承认道。

    “姐,门外的是不是都是你的士兵,我看见他们都有枪诶,难道姐你在gcd里面当军官了?”

    听到自己的姐真的是gcd,周静这个丫头便好奇的问道,家里面的另外几个人也都看着周雯,想听她怎么回答。

    “我不是军官,我只是在兰州教书,那些人是我丈夫派来保护我们的!毕竟去兰州一路遥远,国民党统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