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帝国1924 >

第111章

红色帝国1924-第111章

小说: 红色帝国19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马鸿宾此时就很烦,听见部下汇报的便更为恼怒。

    “司令,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坑一坑马步芳,让他不得不出兵,就看司令是否采纳。”

    看见自己的上司很烦恼,来人就有给上司解忧的意思。

    “噢?你有什么好主意,说出来看看!”

    马鸿宾饶有兴致的说道。

    “司令,马步芳是临夏人(现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我们把那的部队撤走,并把消息透露给红匪,我就不信红匪会错过这个机会。

    只要红匪占领临夏,他马步芳就会忍心看着自己的老家被红匪占领?那时候不用我们去求他,他就会出兵了。”

    来人说道最后很是阴险,现在他们跟马步芳毕竟算是盟友,还这么坑人。

    “好,你的方法很好,马上就按你的方法实行!”

    听到自己下属的这个方法,马鸿宾眼前一亮,便高兴地说道,之前的不高兴也一扫而空。

    “是,司令!”

    。。。。。。

    不管二马只见如何勾心斗角,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红军跟马家军之间的战斗也就放下了,这个季节在野外战马都快受不了,仗也没法打了。

    也趁着这个时候,李卫国把前线的事情,交给了李振华,自己便赶回了川陕鄂根据地,因为家里传来消息,他的妻子要生了。

    由于定西离着安康由六七百公里,就算他快马加鞭,也得四五天才能回去。

    现在阳历一月,也正是寒冬时间,甘肃的这个时候的冬天还是非常的冷的,一路上,李卫国一行人除了遇见自己这边的巡逻部队,百姓这些根本都没看见有人在野外逗留。

    刺骨的寒风,让李卫国露在外面的肌肤非常的疼,不过这个时候他也顾不上这个了,他的心里就是想早点回家。

    在已进入汉中,气候完全不一样了,汉中虽然就挨着甘肃,但是却没有那么冷,因为冷空气大多被秦岭挡住了。加上汉中这里属于所谓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很多树木这个时候都还是绿的,哪像甘肃,一片枯黄,在野外带着除了天气冷,心也冷。

    。。。。。

    “爸爸,妈妈怎么了,怎么叫的这么痛苦啊!”

    产房外,小立民紧紧地拉着刚刚赶回来没几天的父亲李卫国的手,紧张的问道,他不知道平时很开心的母亲,怎么叫的这么凄惨,她没见过这样的情况,便很害怕。

    “别担心,你妈妈正在给你生弟弟或者妹妹呢,你要乖乖的,以后你就是哥哥了!”

    虽然周雯已经有过生产的经验了,但是听到里面传来的声音,李卫国还是很紧张,不过自己的儿子在一旁,他便装作一副不担心的样子。

    “真的吗?我又可以当哥哥了?”

    小立民不知道这个即将到来的弟弟或者妹妹是什么意思,他认为不是有一个妹妹了吗(李振华家的那个),怎么爸爸妈妈还要给他找弟弟或者妹妹。

    “对呀,以后不可不许期末你的弟弟或者妹妹!”

    看见自己儿子的那天真样子,李卫国紧张的心也放松了不少。

    产房里,周雯的叫声还在继续,但随着一声很大的叫声,里面传来了欢呼声。

    “生了!生了!”

    很快,产房的布帘子就被人从里面拉开了。

    “总司令,夫人生了,是一对龙凤胎!”

    只见一个护士出现在李卫国视线里,高兴地说道。

    “是吗?我去看看!”

    。。。。。。

    李卫国自己的家,此时的周雯由于生完孩子正在坐月子,顺便养养身体,而小立民则是在一旁逗弄自己的弟弟和妹妹,不时地捏捏两个小家伙的脸,结果就把小家伙惹哭了。

    一时间屋子里就有点热闹了,李卫国的责怪声,两个小家伙的哭声,都成了一阵交响曲。

    而两个小家伙的名字李卫国也想好了,之前没想到是一对龙凤胎,他想的两个名字都用上了。

    老二是个小子,叫作李立军;老三是个姑娘,叫作李立美。

    由于根据地以及西路军现在暂时也没什么大事,所以接下来的时间他也就不急着赶往前线。

    现在已经到了1933年,此时的国内形势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首先,老蒋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四次围剿正在进行,此时老毛已经被撤消了红军总政委的职位,但由于李德等人还未直接接管中央红军的,周恩莱也刚刚担任总政委一职,中央红军的反围剿的重担就落在了朱得的身上。

    李卫国知道这次反围剿肯定能取得胜利,历史上中央红军可比现在差多了,现在有自己的输血,要是还打不过就说不过去了。

    当然即便是这次反围剿胜利,但是老毛离开了中央,中央也就开始推行王明的那一套,再加上有一个不知道中国国情、还不会指挥打仗的李德这个来自苏联的德国gcd人在那瞎指挥,估计中央红军在之后的惨败还是无法避免。

    这个时候王明等人的势力在中央非常的强,很多干部都听任王明的那一套,把老毛等人排挤出了决策圈。李卫国知道,只有一次血的教训才能让党内那些人认清王明等人的错误,从而真正的把立场换成以中共的利益为主,而不是苏联或者王明等人的利益。

    在中央红军这边被国民党政府大肆围剿的时候,东北的的抗日武装的日子也开始不好过了。

    在918之后,东北的抗日武装非常的多,最多的时候达到50万人。不过虽然看着人挺多,但是结构复杂,不愿撤入关内的东北军、gcd的抗日武装、抗日志士的武装、土匪等,而且相互之间不统属,各自为战。

    在32年底,日本人就出动20万日伪部队,开始对东三省的抗日武装进行围剿加劝降。

    由于东北的抗日武装得不到老蒋的国民政府支持,一些本来抗日的东北军将领又被张学良撤回关内了,再加上一些人本就意志不坚定,直接投靠了日本人和伪满洲国。

    此时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主要有三支,一支是杨靖宇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主要在南满地区为根本,并以长白山地区为退路,拥有一万多人的武装力量,是辽宁境内除了义勇军之外的最大的抗日武装。

    第二支是以大兴安岭为主的北满建立的庞大的游击区的红33军(历史上属于川东游击队),这是由之前辽宁铁岭苏鹏的保安团为基础,在汇集了各地的东北军正规军以及其他的抗日武装组成,下辖一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师一共两万余人,主要活动区域在当时的黑龙江以及辽宁北部地区。

    依靠大兴安岭这个天然栖息地,靠着下面的一万多人的骑兵队伍,对游击区内的日伪武装进行打击。

    第三支是以小兴安岭为主的红36军,这是以赵尚志为军长,当初东北军那个钱营长钱亮为副军长,下面有着3万多人。这支军队依托着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北段为核心,在吉林以及黑龙江配合当地的义勇军以及抗日武装抗击日伪军。

    就拿最近的一件事来说,苏鹏的红33军、赵尚志的红36军配合马占山的黑龙江抗日救国军、吉林自卫军,消灭了来犯日伪军一万多人,并夺回了哈尔滨,顿时间东北的抗日热情高涨,士气大涨。

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征(十一)() 
一九三三年一月,此时的东北已经非常的寒冷,温度都是零下十几二十度,外面都是厚厚的积雪,也正是因为这寒冷的冬天,齐齐哈尔才能保住。

    早在几个月前,本来在吉林跟黑龙江两省的抗日武装联合下,一举拿下了包括哈尔滨在内的众多城市,抗日形势那叫一片高涨,两省的抗日武装大有联合光复黑龙江、吉林两省的架势。

    但是好景不长,日本怎么会容许哈尔滨等城市落入抗日武装的手里,于是关东军出动了两个师团的兵力,在众多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对哈尔滨发起了进攻。

    经过半个月的血战,马占山的黑龙江抗日救国军以及吉林的自卫军仍旧不敌,被迫分散撤退。

    马占山退往齐齐哈尔,吉林自卫军在李杜、冯占海等人的率领下,退往了佳木斯、双鸭山、老爷岭的牡丹江等地。

    哈尔滨的失守也意味着冯占山与吉林自卫军之间的联系断了,大好的抗日局面就这么被打散了。

    在日军重新占领哈尔滨之后,便继续朝着北方进攻,打算一举再度占领齐齐哈尔等地,但是在红33军、红36军以及马占山的抗日救国军的联合阻击下,终于拖到了冬天。

    东北这个地方的冬天可是比西北甘肃这些地方的环境恶劣多了,漫山遍野的积雪让日本人的卡车、坦克等根本无法前进,好冷的温度甚至能让这些东西的油箱给冻住。

    也就是因为这个马占山才得以在齐齐哈尔站住脚,获得一个冬天的缓冲期,让他有时间准备日伪军开春后的疯狂进攻。

    也就在这个时候,应李卫国的建议,东北gcd领导的几股红军先后改称东北抗日联军,以此来联合东北抗日武装,团结一切可能的抗日力量。

    鉴于这个命令,杨靖宇的32军改名为第一军,33军称为第二军,36君称为第三军。

    。。。。。

    看着东北的局势有点复杂,但是总体比历史上的情况要好了不少,起码我党在东北的力量更为强大了,而东北的那些抗日武装也保留了不少力量,不像历史上这个时候已经败退至苏联境内了。

    对于东北的事,李卫国现在也管不了太多,他提前做的准备已经够多了,虽然可以通过保卫局跟东北抗联领导人联络,但是李卫国不会去指手画脚,因为东北的情况他不了解,一切都得靠抗联自己了。

    只要他们能坚持到红军主力全部北上,中央才能给他们更多的支持。

    。。。。。。

    甘肃、陕西的冬天没有东北那么久,在天气开始回暖后,西路军和马家军真正的较量才开始。

    为了彻底清除马家军,在2月,新年刚过,林标的第七军就被被抽调了许权中的第六师、红十八军何畏的第十四师至甘肃战场。其中第六师编入右路军序列,第十四师编入左路军序列。

    “总司令,刚刚传来消息,马鸿宾撤走了临夏等地军队,全力防守兰州附近。”

    “噢,怎么回事,虽然我们消灭了不少马家军,可是马鸿宾手下不是还有近两万的军队吗?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畏手畏脚了?”

    看着眼前的电报,李卫国疑惑的问道。

    “不清楚,我们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难道马鸿宾这是怕了我们?”

    李振华也看不懂马鸿宾的意图,只是在那猜测道。

    “先不管马鸿宾怎么想,让左路军旷继勋的军队出发,拿下甘南、临夏等地。这两个地方少数民族众多,让他们注意点别造成民族矛盾,但是若是有人反抗我们也别手软,必须保证我们士兵的安全。”

    李卫国想了一会儿,最后补充了一句。

    “是,我会跟他们仔细说的。”

    。。。。。

    岷县,西路军左路军的指挥部里,旷继勋、徐树生、孙德清、何畏等人都接到了有西路军总指挥部发来的电报。

    “你们怎么看?”

    旷继勋指着桌上的这封电报,问着其他人。

    “现在中路军已经进逼兰州,右路军现在正在阻挡胡宗南的大军,红八军牵制着宁夏马鸿逵以及孙蔚如的38军,而我们左路军开展以来就没打过什么漂亮的仗,这次也该我们活动活动一下了。”

    自从张国套的阴谋被挫败后,红四方面军进行了新的重组,他们原来的红四方面军的人,因为张国套等人的原因都收到了波及。新成立的红四方面军里,旷继勋、徐树生等一批老人都被影响了,方面军一梯队的指挥官里,没有他们的中的人,只有旷继勋担任了一个军团参谋长。

    当然这都是按照实力来的,他们当初来的时候就两万人,而红四军团已经都十来万人,就凭这个他们都无法挤入最高的领导层。所以现在旷继勋、徐树生、何畏等人都憋着一股气,打算打几场漂亮的仗,为他们鄂豫皖出来的正正名。

    “既然大家都斗志昂扬,那我们就按照总司令的命令,准备出发吧。我率领徐师长、何师长的部队则朝着渭源、临洮进发;孙师长你带着你的十一师,沿着卓尼、临潭进发,我们最后在兰州汇合。”

    旷继勋思考了一会儿便下令道。

    “是!”

    。。。。。。

    此时,由岷县前往渭源的路上,红十八军的两个师,正在以正常的行军速度行军。

    “老何,你能详细说说之前张主席的事吗?”

    骑着马的旷继勋,问着一旁的何畏,他想知道去年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由于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在甘肃跟马家军作战,加上上面故意压下了这件事,所以他们对于根据地发生的那件事根本不清楚。

    而听到旷继勋提起这个话题,一旁的徐树生等人都看了过来,对于这件事他们这些当初主动西征的鄂豫皖出来的人来说,都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哎,参谋长(旷继勋是红七军团的参谋长),这件事还是别问了,这个事情在根据地已经下了封口令,不让过多谈及!”

    听到旷继勋等人主动提及这事,何畏一脸的避讳,不想过多说及这个件事。

    “老何,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我们这些人都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不然下面的指战员都人心惶惶的,都不知道上面会如何对待我们。”

    徐树生在一旁的也劝说道,可见他们是比较想了解一下到底怎么回事,好知道今后的会不会对自己等人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哎,既然你们想知道,我就给你透露点吧,反正咱们以后还是尽量别跟张主席有过多联系!”

    见自己这些昔日同僚都这么好奇这件事,是在耐不住这些人的要求,何畏便把之间发生的事给他们细说了,包括这件事后面怎么解决的,那些人的结局。

    在得知,张国套现在已经大权不在,旷继勋等人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失落,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