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西楚王妃之嫣倾天下 >

第53章

西楚王妃之嫣倾天下-第53章

小说: 西楚王妃之嫣倾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亚父冷哼一声,又道:“将我等的行踪掌握得如此清楚,看似是在有心讨好项王,实则是让百姓惶恐而心生怨恨。”

    莫紫嫣关上了车窗,回望着亚父:“亚父是说……刘邦?”

    便见亚父抄起手,微微颌首道:“能出如此卑鄙伎俩的,不会再有第二人!”

    想起那日在鸿门,未能除掉此人,亚父就不住的连连叹气。

    “刘邦显然已经俘获了这咸阳城的百姓之心,却不知他究竟对百姓做了什么?竟让他们如此惧怕大王?”莫紫嫣道。

    秦朝覆灭,乃是失心于民。民心向背,即是天下得失。

    在秦人之地,让秦人受尽屈辱,让他们迎接将他们灭国的仇人?

    这才是刘邦的真正用心,他的确深谙此道。

    莫紫嫣心道:得想个法子,让项王得到秦地的民心。

    项羽所到之处,百姓齐跪地迎接,楚军士卒及各路诸侯,皆纷纷振臂高呼:“项王万岁,项王万岁!”

    强大的胜利感,将项羽推向了天下之巅。天下诸侯皆对他俯首称臣,天下百姓皆对他跪地相拜。

    如今的他,注定将傲视天下群雄!

    “彼可取而代也!祖父、父亲、叔父……项籍做到了,项籍终于做到了!你们看到了吗?看到了吗!”项羽仰望苍天,像是还清了他的使命,如释重负般高声唤道:“你们在天之灵,安息吧……”

    皇城正门,两樽黑色的巨型神兽赫入眼帘,这是秦宫的第一道大门,处处彰显出帝王天命所归的威严。

    入了正门,便是前广场。这前广场,乃是秦始皇用于祭祀天地,祈求风调雨顺之地。既是屯兵设防的第一道关口,同时也是阅兵、演礼的“教军场”,秦始皇每遇发布通天指令,都要在前广场公示于众。

    通道两侧,是一望无垠的绿草悠悠,覆盖着整个广场,引出数口清泉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道道璀璨晶莹的彩虹。若是到了夏季,清凉的水洒在身上,将畅快淋漓之情发挥尽致,让走在无一棵树木的广场上的人,亦不会感到燥热难耐。

    前广场之后是“中宫门”。

    整个建筑极为复杂,由两楼平行相对而建,中间有一条布设机关的复道组成。有三道机关门,第一道门叫千斤门,第二道门叫刺门,第三道门叫闸门,三道机关门使得整个皇宫固若金汤。中门是天子专用的,两边的侧门是供上等的外邦使节行走的,由此可见秦时的门禁森严。

    过了中宫门,便是那万众瞩目的 “四海归一殿”。此乃秦吞六国后所建宫殿,是秦皇宫的主殿,殿名即彰显了秦始皇意欲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和君临四海的宏伟蓝图。

    九十九级台阶,取九九归一之意。“九”作为秦始皇心中最为吉利的数字,正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秦始皇一心梦想着他所建立的大秦帝国,能尊延万世。因此,他宣城自己为“始”皇帝,后世则以二世、三世沿袭,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一步,两步,三步……

    项羽一行终于登上了这九十九层的台阶,回首身后,项羽宛如感受到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气吞山河的磅礴之势。

    寝殿内云顶檀木作梁,翡翠玉璧为灯,稀世珍珠为幕,青铜巨柱为础。那铜柱上的金龙,金鳞金甲,活灵活现,似欲腾空飞去,又彰显天命之尊。

    数百根支撑穹顶的龙柱平地而起,以红色罗帐相接,风起绡动,如坠云山幻海一般。

    殿中宝顶上悬着一颗巨大的明月珠,熠熠生光,似是在象征着日月同辉。地铺黑色大理石,凿地为池,天池之中,竟是以蓝田暖玉凿成,花开朵朵,成五茎莲花之样,花瓣玲珑鲜艳,连花蕊也细腻可辨,赤足轻踏如步步生玉莲,让人瞬间有心旷神怡的温润。

    “如此穷工极丽,堪成天下奢靡之最!”

    “怎一个“震撼”了得啊!”

    “这简直就是神来之作!”

    “不入秦宫,焉知天下之美何在?!”

    这是莫紫嫣身后传来的芸芸赞美之声。根本无须辨认是出自谁人之口,因为这些声音,皆出于每个人心中切切实实的感受。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莫紫嫣此刻脑海中,唯一能浮现出用以描述咸阳宫的词汇便是这首《阿房宫赋》。莫非唐朝的杜牧,也曾在梦中到过这咸阳的宫殿吗?为何他的《阿房宫赋》,与紫嫣此刻眼中的咸阳宫,是那样的相近?

    她不禁慨叹,作诗一首:

    “九重天阙郁嵯峨,

    蜿蜒檐檐舞绮罗,

    莫是秦时仙子降,

    化作秦宫艳山河。”

    作者有话要说:

    ps:

    1。 作者的作诗水平真的一般,只是为了更融入紫嫣这个角色,为她设定一些符合的心境,包括未来的一些诗和对子,没有对仗那么专业,望亲们多多包涵。

    2。 下午收到站短,99章因为“作者的话”被锁了章节,我把作者的话删除了,才解除了锁定。而关于之前跟大家提到的103—105涉及到将近一万字的情节,有可能会被锁,但是看了两遍,真心不好改,把这个大情节删除掉的话,会太影响剧情和阅读感。

    哪位亲有好的建议,欢迎告诉我^_^

第101章 定都城,取民心() 
“丫头的诗,做的甚是与众不同,没有我楚辞的繁冗,却将这秦宫之貌描绘的淋漓洒意!”

    许是觉得新鲜,亚父对紫嫣这样没有“兮”、“些”的诗词,显然很是欣赏。

    “姐姐,你也这样认为吗?虞儿以为,这真的是全天下最美的地方!” 虞姬兴奋地手舞足蹈,她的身子本就有楚人特有的轻盈飘逸,此刻几个完美的转身,看醉了身后的虞子期和英布。只是,二人的心思却各有不同。

    “嫣儿,你喜欢这里吗?”眼中仿佛没有看到另一个女子见到美景之后的翩然起舞,却完全充斥他爱恋的女子的一举一动。她方才作那样的诗,应该是会和虞姬一样的喜欢这里吧?

    尽管他曾经无比痛恨秦地,可若是……若是他的嫣儿真的喜欢这里,他或许会考虑为了她留在关中。如今天下已得,他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自己心爱的女人能幸福,这是他曾经对她的承诺。

    莫紫嫣独自一人走在最前方,却将一众人甩在了身后。因为她此刻的心中默然沉痛,她方才所做之诗的确是因这秦宫的震撼而临兴作来,却没有人听得出她的无奈和惆怅。

    这壮丽的宫阙,和那边关的长城,是天下多少百姓用生命筑成的血作……

    叹咸阳,心踟蹰。

    她淡淡地摇了摇头,沉声道:

    “白骨堆雄关,鲜血铸长城,黄尘足今古,男儿无归路;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乌云如魂飘,残阳似血凝。”

    “它的确是世间最美的天堂,却也是这世间最残忍的地狱,多少无辜亡魂惨死于秦时天下……”

    此言一出,再无人咏诵这咸阳宫的美好,而是纷纷垂首叹息。是啊,长城,咸阳宫,阿房宫,骊山皇陵,与其说他们是天之杰作,却不如说他们是亡魂之作!那是用多少尸骨堆出来的……

    这一番话,让众人愕然,也让项羽和亚父,对这个女子更加心生赞叹。世人都被秦宫的惊世之美所震撼,却鲜有人会闻到它美丽背后的残忍血腥。

    项羽一行,来到咸阳宫的西望楼上,这里曾是秦人用以勘察六国敌情的城楼。

    眼见一凳凳的台阶又陡又高,心知亚父患有腿疾,项羽便拉过亚父的胳臂,身子陡然一矮,声道:“亚父,我背您上去。”

    “诶诶诶,不可不可,羽儿你贵为王,老夫是臣,这可万万使不得。”亚父推脱着项羽的手臂。

    “有何使不得?在本王心里,亚父可不是臣。”项羽不由分说,便已将亚父背在了肩上。

    宽大的臂膀上,背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凳,两凳,三凳……

    平稳地步上步上每一级台阶,亦平稳地转过每一处拐角。

    亚父的眼眶,渐渐地湿润了。

    众人都登上了西望楼,极目远眺,大有俯视山东诸国之势。

    半响后,亚父眺望着远方,肃然道: “羽儿,咸阳所在的关中之地,雄居黄河中游,地势西高而东低,故而形成对下游各诸侯国的居高临下之势,统治地位堪称天下第一。其素有‘百二秦关’和‘金城千里’的美誉。所谓山河为屏,四方有塞,土地肥沃,易守难攻,可谓上天之赐。嬴政就是靠这片土地,统一了六国。若是建都于此,他日必能成就不朽霸业。”

    如今打赢了秦国,天下必然重新洗牌。只等楚怀王的旨意一到,这关中之地自然就是属于项羽的,亚父当然要帮他谋划好未来。以项羽的能力,要得到的绝不仅仅是关中,而应是——天下!

    项羽没有直接回答亚父的话,他一直凝视着沉默不言的紫嫣。她方才的忧伤,大概也是恨极了秦人、秦地吧?如果她不喜欢这里,那就带她回楚国吧。

    于心,秦之寸土都令项羽极度生厌;而于情,紫嫣诗中的惆怅,他亦有着深刻的共鸣。如果她不喜欢这个地方,他绝不会留在此地。

    “亚父,这秦国强大,咸阳城易守难攻,不是被我攻破了吗?这里的寸寸土土皆透着纸醉金迷的腐朽,会让迷恋它的人变得贪婪、享乐,直至毁灭心性。而只有毁灭它,世人才不会深受其祸。嬴政及其子孙不正是因为骄奢成性,而亡国的吗?况且,这个地方只会让我觉得恶心和不祥。”

    “羽儿,这秦地你若不取,定会有他人虎视眈眈啊!”亚父劝道。

    “亚父是说——刘,邦?”项羽挑眉看向亚父,面上却意味不明的笑着。

    “不错。此人正是老夫最为担心的,日后必将成为你的心腹大患,万不可不防啊。”亚父叹道。

    “亚父且宽心,本王已想好了万全之策。”项羽凤目半眯,那尊贵的眉宇间,闪出一抹犀利的目光,唇角跟着扬起一抹纯美的弧度,大有胸有成竹之势。

    “哦?”亚父的目光带着疑惑。

    “本王准备将关中一分为三,封秦的三名降将为王。”项羽道。

    “你是说让章邯、司马欣、和董翳来掌管关中?”亚父问道。

    “正是!其一,这三人都是秦人,秦人最了解自己的国家,让他们治秦是最稳妥不过的,即便以后会有人反抗,也可派章邯等人去镇压;其二,亚父你……”

    项羽顿了一下,目光再次看向一旁的紫嫣。他本想说‘亚父你和嫣儿’,却见紫嫣的目光依旧是看向楼阁之外的远处,不知在沉思些什么,仿佛根本没有听到他们方才的谈话。

    他只好改口道:“亚父,‘你们’不是一直以来都担心刘邦吗?本王准备给刘邦一个偏远又荒芜的封地。”

    见亚父依旧疑惑,他索性开门见山:“巴蜀,亚父以为如何?”

    “巴蜀?”亚父凝视着西南的方向。他单手反手于背,另一手捋着长须,思忖半响后,方道:“巴蜀难,难于上青天。此二地道路艰险,一直是秦人流放犯人之所,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错,本王再让章邯、司马欣和董翳镇守关中,若是刘邦有异动,也能阻断其东出之路。”项羽笑道。

    “老夫始终认为,刘邦此人狼子野心,必然觊觎你的天下。可是当日鸿门宴上,各国诸侯皆在,你既已与他和解,便不好再违背当初的约定,让诸侯们对此有争议。那就给他一个偏安之隅,让他老死在那荒芜之地吧。”亚父笑道。

    “哈哈哈……亚父,你太坏了。”项羽和亚父双双大笑。

    “亚父果真是智者千虑。” 莫紫嫣凝视着远方,一手摸着扶手,从西边慢慢地向东边踱着步子:“关中之地,东有肴函二关之险,西有陇蜀丛山之溢,土地肥美,沃野千里;南有巴蜀富饶之地,北有牧牛放马之原,北、西、南三面皆有天险为屏。”

    她的目光便停驻在东方的方向:“以关中为据,便可向东方控制诸侯。得关中,便是得天下,如此金城千里的天府之国,岂有入而不取之理?”

    项羽和亚父闻言,顿时同时看向紫嫣。原来她看似心不在焉,却全然在关注着他们的谈话,还做出了这样深刻地考量。

    是的!她莫紫嫣敢爱敢恨,她讨厌秦人的残暴与腐朽,可是她也不会忘了来此更重要的目的。看到垒垒白骨铸成的秦宫,她会心痛;可是这关中之地,却的确可以为项羽阻拦住天下之险。而如果项羽能留在关中,将刘邦封入巴蜀就是最好的一步棋,因为就像当年秦惠文王赢驷收复巴蜀那样,项羽可以凭借这样的绝佳地势,亲自将刘邦牢牢困住在巴蜀之地,给天下人一个有情有义的交代,而后再一举灭掉巴蜀。

    “丫头说的极是!关中,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亚父指着东方,说道:“还是丫头更有魄力!若定都关中,可对东方各诸侯形成防御和控制,诸侯安定,则黄河、渭水可以开通漕运,运输天下的粮食,供给都城所需。若诸侯有变,就可顺流东下以运送粮草,足以维持军队出征的补给。”

    亚父当然希望项羽能留在关中。可项羽方才根本已经另做打算,若这丫头能劝动项羽……

    “好!既然夫人与亚父都这么认为,那便取咸阳为都。” 项羽温柔的看向紫嫣,说道:“等怀王的旨意一到,本王就重新翻修咸阳宫,修成咱们楚人的宫殿。”

    亚父暗自欣慰:还是这嫣丫头的一句话,胜得过老夫千言万语啊。项羽为了这丫头三言两语,宁愿改变最初的决定,留在他最痛恨、最厌恶的秦地。有丫头留在羽儿身边,即便有日老夫去了,也不必太放心不下。

    “亚父,嫣儿听说刘邦退回霸上之前,曾昭告秦地的百姓,废除秦法重建新法,秦地百姓无不对刘邦感恩戴德,希望他做这关中之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