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西楚王妃之嫣倾天下 >

第256章

西楚王妃之嫣倾天下-第256章

小说: 西楚王妃之嫣倾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之前的代国朝堂之上,燕辰与大将军周绾虎爆发了一场冲突。因为燕辰制定出了一套强大的军事体系,想要在军中实行推广。

    周绾虎当然看得出这套体系的强大之处,更是让他望尘莫及的军事能力。然而,一旦按照燕辰制定的体系执行,他的兵权也势必将渐渐丧失,所以他便在朝堂之上公然反对道:“代国无战役,不需要如此繁冗的体系。”

    当时的燕辰闻言,只是淡淡一笑,便道:“代国北临匈奴,边疆无久安,边疆无小战,若是匈奴来犯,一旦等到战争爆发,再去招兵买马,再去训练军队,再去调整整个体系,周将军认为,还来得及吗?”

    一番话,登时让周绾虎无言以对。

    然而,正在周大将军绞尽脑汁想要找理由拒绝的时候,边关斥候传来的一则消息,让整个代国炸开了锅。

第457章 为西楚霸王() 
这一年的冬天。

    没有人知道,匈奴大军为什么突然大举进攻代国。

    代军斥候发现的时候,匈奴二十万大军已经大举压境,领兵主将为冒顿单于最宠爱的“左贤王”跋拓。左贤王的职位,相当于大汉国的“太子”,也就是匈奴国未来的“单于”继承人。

    此人能兵善战,尤擅弯弓骑射,在匈奴以“万夫不当之勇”著称。

    周绾虎统辖之下的代**队仓促应战,一路败北,不敌之下,竟然弃掉北疆城门,落荒南逃。

    匈奴的铁骑,从敞开的北疆大门横肆而入,烧杀掠夺,强抢民女,无恶不作。

    代国百姓,从那一天起,便开始了毁灭性的灾难。

    消息传入代国王宫,代王刘恒连夜召集文武百官急商对策。

    周大将军兵败南逃,百官闻言,皆是震惊不已,朝政大殿上一片哗然失色。时隔多年,周大将军竟是第二次,带领着保护国家安全的军队弃城而逃?将整个国家拱手让出?

    这些臣子,在愤懑的同时,也几乎可以预想得到,接下来的局面,必定会是代国王城的沦陷、继而是君王的被俘……而有了多年以前高祖皇帝兄长刘仲弃城而逃的教训,他们是再也不想过那种逃亡的日子。

    面对上座那位地位尊贵,却无主政实权的年轻君主,一半以上的臣子在无力对抗匈奴强敌之下,选择缄口沉默,只将难题纷纷抛给年轻的君王。

    另有一些“敢于谏言”的臣子,却在极力表示着他们“忧国忧民”的一片“忠君爱国”之心。

    有的说,当务之急,该速派出使者急赴长安,向大汉皇太后求援,请求母仪天下的太后娘娘,能从上国派兵支援代国;请求太后之光,恩泽这片忠于大汉的代国王土与臣民。

    有的说,的确是要先派出使者,不过不应是向上国,而是该向匈奴派遣使者,以求用割让城池、巨额赔偿等条件,请求两国停战。并选出一名品行容貌皆出众的公主,送去匈奴和亲,方为上策!

    “啪!”得一声,手掌重拍御案的声音陡然落下,继而是少年君王缓缓而低沉的声音:“尔等都认为,应当如此,是吗?”

    年轻的君主这一掌拍下去,并没有在他的臣子之中引起多少的畏惧,在大臣们看来,这位代王不过是只毛都没长全的纸老虎。

    只不过见他突然发威,众人也只得在心中慨叹一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既然不听我们的,就破罐子破摔,只等着匈奴铁骑俘虏了你吧!

    而就是在这样的一片沉默中,一身银色铁甲戎装的男人,陡然站出来。他挺拔地立定在人群的面前,看上去与众人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他对着上座的君王,拱手道:“末将,愿为王上披挂上阵,将匈奴蛮夷赶出代国!”

    闻言,台下先是沉默,继而却爆发出一片嗤笑之声,因为没有人会相信这样大言不惭的豪言壮语!

    纷纷议论此人:“好狂的口气!”

    男人并没有理会旁人不屑的目光,他从容而立,淡然地等待君王的决定。

    “哗啦”一声,少年君王将案几上的竹简陡然扔了出去,这个举动,才终于制止了台下的一片嘲笑之声,倒颇有几分其父皇发威时的样子。

    刘恒缓缓地起身,双手扣在案几上,一字一顿地沉声道:“割让城池,巨额赔偿,和亲……好主意!果然是好主意!”

    年轻的君王,口中说的是“好主意”,可是下站的臣子们,却无一人会认为他此刻的心口一致。

    刘恒从上座走下来,慢慢地走到臣子之中,缓缓地驻足,唇角酝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你们帮本王来算算,本王是该割让几个城池?一个、两个、三个?五个?还是十个?”

    众人闻言,纷纷面面相觑,都不由地蹙起眉头。

    少年俊朗的面上,眉梢轻扬,淡然地看着他的臣子们:“如果这样,匈奴人还觉得不够,本王该怎么办?”

    众人纷纷埋头不语。

    少年代王的声音陡然而厉:“如果匈奴蛮夷觉得不够,本王是不是要一直割让下去?割让完代国还不够,就请求上国太后,将整个大汉国都割让出去?!将先帝的江山,都拱手相送!你们,就满意了?!”

    闻言,满朝文武突然同时跪地,齐声道:“王上息怒,臣等失言。”

    刘恒俯视着一众的臣子,好半响后,才缓缓道:“你们也曾追随先帝抗秦,秦人暴虐,然而,即便是无道的秦皇和那昏庸的秦二世,亦不会打开城门,迎接匈奴蛮夷的战马刀锋,将辛苦打下的万里江山拱手送给蛮夷之族!尔等,却要将我大汉男儿铁血拼来的城池,送与他人?!”

    “臣等惶恐……”

    “唰!”得一声,年轻的代王突然抽出腰间的宝剑,锐利的刀锋直指上空:“本王不才,无法像先帝一样南征北战,但是本王愿意率兵亲征,即使战死沙场,也要护佑我大汉的寸土寸地!”

    少年君王言罢,陡然转身,走到御案之后的上座,扬声道:“燕辰听令!”

    一道银光赫然闪身而出:“末将在!”

    “本王封你为镇北大将军!全权统领都城两万人马,与匈奴蛮夷决一死战!”

    “末将绝不辱王命!” 燕辰拱手道。

    年轻的代王发威了,可是直到此时此刻,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人相信这只如同病猫一样的纸老虎,就算发威又能如何?十万北疆大军都不敌的强大匈奴铁骑,周绾虎一生作战都败逃了,何况这位燕辰只率领两万无甚作战经验的代国年轻新军?就扬言踏平匈奴铁骑?

    这难道,不是痴人说梦吗?

    然而,就是这个被他们轻视的少年代王,就是这个被轻视的新任的“临时大将军”,就是他们,却在三日之后率领五千秘密兵及两万王城军队,赶赴北疆,力挽狂澜,解救了代国全国的百姓。

    这一晚,就在匈奴人以为稳操胜券,犒赏三军的时候。

    一身银色铠甲的镇北大将军,率领着两万五千人,座下两万五千鞍,裹上马蹄,昼夜不停,衔枚疾进。

    战马在厚重的白雪上踏出千军万步,厚重如滚滚的闷雷。

    在代军到达北疆的时候,已是深夜,燕辰率两万五千名骑兵,突然对敌营发出奇袭。

    当两万多名代军,挥着刀枪剑戟直冲入匈奴营帐的时候,许多尚在睡梦中的匈奴人完全来不及准备,几乎尚未做出任何反抗,来不及发出一丝声响,就已经一剑毙命。大片的鲜血飞溅而起,染红了匈奴人的营帐。

    当大醉中的匈奴人,终于从这突如其来的惊骇中醒来,仓惶应战时,却已为时太晚。

    茫茫的白雪被数以万计腥热的人血融化,变成了一片赤色的泥海。这对匈奴人来说,简直就是漫长而恐怖的一个地狱般的夜晚。

    这个夜晚,匈奴二十万大军,被代军斩杀了十四万,尸体堆积如山。而他们此次的统帅,也就是冒顿的长子、匈奴的左贤王跋拓,被代军主将燕辰生擒。

    就是这支仅仅两万五千人的代军,在一夜之间,将匈奴二十万大军杀得只剩六万。

    燕辰不但没有失掉一城一地,反而扣下六万匈奴人,并派出使者,逼冒顿单于写下请和条约。而条约的内容,则是要求匈奴人承诺:十年之内,不得踏入大汉国境一步。

    在收到冒顿单于亲笔所写的“求和书”后,燕辰看着匈奴左贤王邪魅一笑,旋即血线四溅,随着匈奴王子“啊!”得一声惨叫,那人右手尾指被断。

    马背上的燕辰,面容平静地道:“只是一根手指,不过是为了让阁下记得两国合约,否则下一次,在下难保证,会断阁下何处……”

    “你……”匈奴的左贤王,咬牙忍住疼痛,愤愤一哼,率六万残兵而归。

    第二日,有关“镇北大将军”的传说传遍了大汉的天下。

    经历过十几年前彭城之战的幸存者,在私下议论着:昨夜,大将军率领的两万骑兵,大斩匈奴军,就如当年的彭城之战。那一年,项王率三万铁骑,回杀汉王率领的联军五十六万,将联军杀的昏天暗地,片甲不留。

    ……

    这之后,周绾虎被活捉,被薄太后和代王刘恒赐死,燕辰顺理成章掌握了代国的军权。

    接管兵符之后,燕辰将代国的军队重新整顿、编织。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这支军队训练成了一只强兵。

    那一战之后,燕辰闻名天下。

    有人说,燕辰是代国的福星,是天下百姓的福星,甚至是大汉国的福星。

    燕辰向刘恒请示开仓放粮,并收纳因战乱而无家可归的难民。

    与其说是请示,不如说刘恒从燕辰身上学到了很多治国治世之道。亦或者,是刘恒代替他完成了许多项羽未完成的梦想。

    西楚霸王的宏图伟业,那些厚积薄发所积攒的力量,终于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这位年轻的君王。

    故而,又有人说:燕辰之才,燕辰之勇,不输西楚霸王。

    而正当代国举国上下,享受在一片胜利的欢天喜地中时,冒顿单于却正如当年的汉高祖一样,撕毁盟约,亲率三十万匈奴大军再次凶猛地扣边。

    这一次,代王怒了!整个代国怒了!

    燕辰怒了!天下也怒了!

    面对历史再一次的重演,这个男人,势必不会再给对手任何机会!

    他要为名誉而战,为西楚霸王的名誉而战!

第458章 第一个女皇() 
繁星闪烁,云月飘娆。

    此时此刻,代国王城的山脚下,十万大军整装待发。

    白溪马背上的将领,一身乌金戎装,嚎啕的北风,刮起男人身后的红色战袍,迎风翻飞。

    十五年沉浮,久染风霜,青须染腮的男人,终于再披战甲!

    他的胡须很漂亮,整洁而干净,却无形中释放出让人莫敢直视的霸气。

    也许有人会有错觉,因为他的这身铠甲,像极了当年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那个名垂千古的英雄,当年的垓下一战,便是这一模一样的军装。

    马背上的男人,面容坚毅,目光悠远,双瞳亮如星辰。他遥望着墨蓝的苍穹,穿过漫天的星幕,好似看到了那么多年以前,随他征战的楚国的兄弟们。当年也是十万楚军,却被刘邦所率领的联军六十万埋伏算计,逼入垓下的四面绝壁之中。

    男人缓缓地垂眸,俯视着脚下的土地,沉声一叹。楚人的白骨早已深埋地基,而今,他再披战甲,却是为了这汉人的天下。

    有些事情的确没有对与错,当年的楚人力撼暴秦江山。而今,他守护的却反而是汉人的江山。他要带着这支军队远征漠北,去为他的女人,也为女人的儿子,最后守一次边疆。

    这一战,他不仅要为他的女人取得边关的胜利!更要为自己“西楚霸王”的名誉而战!他要为女人的儿子巩固这大汉的天下,让威猛的匈奴人,不敢犯边一步!更是为了,保证刘盈未来顺利的坐稳江山,他才能带着他的女人走。

    便如这漫天星斗,洒遍天幕,只为维护夜的安宁,只为守护它们心中的圣月。

    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便是为了今日的一雪前耻,尽管除了季布和他的女人,世上没有人知道他是项羽。

    男人将手中的绢帛放入了铠甲内的中衣里,他沉目望向幽幽的皓月,思绪渐渐收回:嫣儿,如果你一直查不到那个人,有可能他的目标只是我,而不会伤害你们母子。等我这战回来,把皇权交给盈儿,我便带你走。他已经是成人了,如果他始终无法理解你,那么就把天下放心地交给他,我们一起远离。总有一天,盈儿,他会明白的,会明白的。

    男人缓缓地拔出腰佩的墨羽宝剑,剑光冲天,直逼日月:嫣儿,这一仗打完,为夫必定让匈奴再也不敢侵犯汉人的土地和子民!

    “出发!”

    隆隆的号角响起,马蹄踏踏,十万大军的脚步铿锵踏过代国的土地,直向着漠北的边关而去。

    十万银色的铠甲,恍若一片翻滚的海洋,炫亮了漆黑的夜幕。长长的火把逶迤如巨龙,大军在山脚下缓缓开拔,惊起漫天的尘土飞扬,战士们的脸上洋溢着异常坚定的信心,这是他们的大将军所给予的信心和能量。仿佛这位燕辰将军,就是为拯救代国而来,几年时间,他将一个边境小国,带向繁荣富足,更逼退了强大的匈奴军队。

    尽管,匈奴三十万大军再次凶猛扣边,尽管代军只有十万人,然而他们坚信,只要跟着燕将军,就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他是代国的希望,是代国的领袖,更是代国的传奇!是他,守住了代国的边境,他们也必然能守住住大汉国的北大门!

    ……

    这几年,大汉前丞相萧何因感念太后的恩德,辞官在家休养期间,制定了汉律九章,废除了秦法的苛繁、严酷,使法令更为明简。

    在萧何去世后,莫紫嫣追封其为“文终侯”,其妻甘氏,封一品夫人,其子可以世代承袭“候”位。

    大汉太后按照这些规章,安抚流亡,发展农桑,与民休养生息,她克尽辛劳,大汉天下在她的统治下,逐渐复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