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西楚王妃之嫣倾天下 >

第170章

西楚王妃之嫣倾天下-第170章

小说: 西楚王妃之嫣倾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紫嫣转而对着陈平莞尔一谢:“多谢陈大人。若紫嫣入了道观,还望陈大人能多辅佐陛下,为我照顾盈儿,本宫便感激不尽。”

    “娘娘切莫言谢,尽忠陛下,辅佐太子,这实在是微臣分内之事。”陈平拱手道。

    第二日,陈平为刘邦拟好一封国书,并请匈奴使者带回转交给冒顿单于。

    那国书上所写的,便是:大汉皇帝请了大汉高人,本想着为皇帝陛下的表妹“安灵公主”,选个良辰吉日,再送入匈奴和亲。奈何高人为公主卜卦之后,说安灵公主乃灵狐转世,身上煞气未除,必须入关修道三年,否则将克己克夫。

    这之后,陈平又在大汉挑选了十名美人,其中一名封为“安乐公主”,号称是刘邦的另一个表妹,连同大量的金银珠宝,一同送去了匈奴。

    只是这国书上,并没有讲明那位“安灵公主”修道三年之后的安排。三年之后,是否会送入匈奴全凭猜测;而且,刘邦还送去了自己另一位“表妹”,也同样是“公主”身份,也不算是对匈奴违约。

    此时已经回到了匈奴国的冒顿单于,接到这样的国书,肺都要气炸了!这分明就是狡猾的汉人不肯送出那名美人,才编出得鬼把戏!鬼才相信那公主会入关修道!

    匈奴王登时就火冒三丈,想要发兵!

    而阏氏闻听大汉没有送来让她讨厌的女人,反而送来了十名美女和金银珠宝,一颗悬着多日的心才总算是落了下来。这段时日,她几乎是夜不能寐,已经后悔死让那汉国皇后为自己牵马了。

    好在这大汉送来这样的国书,又将那女人的身世摇身一变,编成了“安灵公主”和“灵狐转世”。于她而言,可不想那能令项羽和刘邦兴兵天下的魅惑的主,来匈奴跟自己分享宠爱。所以她非但不能揭穿,还要好言劝慰冒顿,又极尽床第之妩媚,来安抚冒顿那躁动的身体和心灵。

    同时,几位心腹大臣也在一旁卖力地阻拦,毕竟对于大臣们来说,单于为了抢美人就开战,他们这些大臣非但捞不到任何便宜,还要冒着战死沙场的风险,实在很不划算。

    冒顿听了阏氏和众大臣的一番言论,心知因此交兵,只会徒损国力兵力。且上次在白登山那么好的机会,他将刘邦困在山上七天七夜,竟是未能一举剿灭汉军,如此冒然兴兵,也并无必胜的把握。

    冒顿见事已至此,便让使者再回长安城,仔细查探:大汉皇帝是否有将那‘安灵公主’送入道观一事。

    长安城一连多日的大雨,似是在诉说着人间述之不尽的哀伤。雨幕掩盖了苍穹之下的斑驳繁星,却也为汉土大地注入苍凉。

    这样寂静的雨夜,鸣泣着世间的聚散离合,相爱的人,被阴阳永绝,却要与仇人朝夕相对。

    窗棂前的女子,静望着那被雨水弥漫的夜空,良久,她默语道:“夫君,明日紫嫣就要入观了,我一定会让你魂归所安,一定!”

    言罢,她已泪流如注。

    大雨淹没了空中那颗最亮的寒星,却涤不尽这人间的诡诈。

    若是当日,莫紫嫣以“汉后”的身份,公然出现在国宴之上,那么冒顿因她的身份,也只能止步于非分之想,却断断没有合适的理由想要娶汉帝的皇后。

    她派人以重金,先在匈奴朝中散播“美人图救汉帝”一事,而先让冒顿单于知道献美人一事,勾起他的兴趣,再引他入汉“和亲”;之后让戚夫人代替自己,从而助她得宠,好让刘邦转移未来三年对自己的心思;再以马夫身份出现在冒顿单于面前,让冒顿向刘邦要一个美人“和亲”,这样一来,她不是刘邦的女人,刘邦就没有办法拒绝冒顿。

    再之后,匈奴一再发难,刘邦无措之时,莫紫嫣又假借“神女托梦”之词,让刘邦无所适从;最后再引得空灵子献计,让她入道观修行。

    在送心爱的女人“入匈奴”,和“入道观”的权衡之下,大汉皇帝必然会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让女人入观修道。

    这样,莫紫嫣既能入道观为项羽祈福,又能让刘邦感念自己以大局为重,同时还能为她除掉韩信、英布和彭越这三个仇人,埋下一颗炸弹。

    就这样,莫紫嫣成功布下这一串的“连环计”,她的计谋终于要一步一步地实现了。她要入道观,让项王的灵魂得到安宁,却也绝不能过放过任何一个报仇的机会。既然这三年,她要修道,那么就要假借刘邦之手,为铲除掉这些人,做好铺垫。

    而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刘盈。她欠这个孩子太多太多,因着他是刘邦的骨肉,她每次见到刘盈都会很纠结,无法过自己心里那道关槛,因为那是她与仇人的孩子。

    若不是这个孩子,项王就会与她归隐江东……

    可她也心知,盈儿他毕竟是一个无辜的孩子,他毫无选择的来到这世上,却要卷入上一辈的恩恩怨怨中。

    每每想到这些,她的心就狂乱地纠结……

    莫紫嫣披了披风,未允任何随从跟随,她只身来到刘盈的寝殿。

    太子的寝殿,坐落在椒房殿的西偏殿,只与紫嫣的寝殿隔着一个正厅。然而,即使是如此近的距离,紫嫣却很少来看他。

    她轻轻地推开孩子寝殿的门,悄声走到了刘盈的床榻前。

第306章 入观() 
雨依旧滂沱,落在地上能听到哗啦啦的响声,莫紫嫣怕孩子着凉,轻轻为他裹严了被子。微弱的烛火,映出孩子长长的睫毛,和那样一张白皙而纯净的小脸。

    孩子睡得很沉,手里还拿着一个布偶,这是从前在洛阳汉宫的时候,小雅为他缝制的玩偶。那两年,他们过着冷宫一样的生活,这个可怜的孩子没有任何玩具,就只有这个玩偶陪伴了他两年多的幼年时光。

    而现在,因为她的清醒,因为她被封为大汉最尊贵的皇后,刘盈才真正过上了与太子地位相符的尊贵生活,可是这个孩子心地善良,又很恋旧,纵然刘邦赏赐了无数的东西,他依然最爱这个破旧的玩偶。

    她失神地望着孩子的小脸,这个自打出生便几乎没有得到过母爱的孩子,突然让她有些心疼,有些内疚。

    “母后,母后……不要离开盈儿,不要扔下盈儿……”小刘盈挣扎着身体,双手双脚不停地扑腾,就像是跳入了泥潭之中,拼命的呼救。

    不一会儿,孩子的额头上就沁满了汗珠。

    孩子的梦呓,惊醒了女人的沉思,她俯下身子,轻轻拍着他,唤道:“盈儿,盈儿……”

    刘盈哇得大哭一声,睁开眼睛却看到母后竟坐在了自己的面前,他腾地坐起来,紧紧搂抱住紫嫣的脖颈,哭着求道:“母后,不要离开盈儿,求你不要丢下盈儿。”

    女人轻拍着孩子冰凉的后背,柔声安抚道:“乖盈儿,是做噩梦了吗?”

    “母后,孩儿梦到母后走了,再也不要盈儿了……”孩子嘤嘤地哭泣,悲伤的声音好似被全世界抛弃了。

    莫紫嫣心底一抖,犹如针扎。

    这难道就是母子连心吗?难道这孩子也跟她一样,遗传她的灵气,梦境里也会有预示吗?他为何会在此时做这样的梦?

    “母后,求你不要走,不要扔下孩儿……”。

    孩子瘦小的身体,在女人的怀抱里微微地颤抖着,女人吻住他小小的额头,却早已是泪流满面:“母后不走,母后陪着盈儿。”

    刘盈抬起小脸,怔怔然望着母亲,问道:“母后说的是真的吗?母后真的会陪着盈儿吗?”

    “嗯。”莫紫嫣沉重地点了点头,对孩子挤出一抹笑容,她脱掉鞋子也躺在床榻上,躺在孩子的枕头上。

    然后伸出手臂揽过孩子的头,在他的额间轻轻一吻,满眼的慈爱,柔声道:“母后陪着你,一起睡。”

    孩子欢快地把头埋入莫紫嫣的怀里,在母亲温暖又陌生的怀抱里,不一会儿就睡着了。他的小手紧紧抓着娘亲温暖的手,熟睡的小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

    这是女人第一次揽着刘盈睡觉,三年多,这竟是她第一次与自己的孩子这般亲密地接触。

    女人的眼中,有内疚的泪水缓缓流淌,从眼角到耳根,最后蔓延到脖颈。可是她终究要对这孩子食言,明日过后,她便要再一次地离他而去……

    多日不见的光媚,穿过云层,落入椒房殿太子的寝殿内。

    刘盈醒来的时候,发现母后并不在他身旁。一瞬间的恍惚后,孩子发疯一般地追了出去,哭着闹着要寻母后,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告诉他母后的去处。

    刘邦在宫中下了缄口令,除了知道内情的几个人,宫中无人知晓皇后娘娘的真正去向。

    而莫紫嫣在出宫前,特意命小雅将可以信任的婢女红儿,派去做刘盈的贴身婢女,任凭红儿和椒房殿的太监总管王福栓如何哄劝,孩子依然不停地寻找着母后,他寻遍椒房殿的每一个寝殿、角落,又跑遍整个后宫,王福栓命太监抬着步辇,孩子几乎在一天之内寻遍了整个大汉皇宫。

    从日出到日暮,从早上到夜晚,直到大汉皇宫的每一个角落被寻找过,都不见母后的身影。

    早熟的孩子,这才似乎明白——母后,再也不要他了。

    出宫之前,莫紫嫣曾让小雅转交给陈平一封密信,密信的内容:是将刘盈托付于陈平,希望他无论如何能保住刘盈的这三年,在大汉皇宫内平安无事。

    长乐宫外,一条迤逦的皇家仪仗队开道,后面缓缓行驶的是六匹白马同驱的金根车,金根车直出长安城门,向着长安城东南方向的翠华山缓缓行驶。在长安城百姓和匈奴使者看来,这一日是大汉皇帝,将他的表妹“安灵公主”送入道观的大日子。而他们却不知,安灵公主与大汉皇后,竟是同一人。

    刘邦亲自送莫紫嫣入翠华山。金根车上,他将女人紧紧拥入怀中,苍老的手一直紧握着她纤柔的手。他垂眸看着倚在自己怀中的女子,竟是一刻都不舍得将停留在她容颜上的目光错开。

    不知为何,时光不曾在她娇美的容颜下留下任何痕迹,却是越发地动人心魄。

    良久,莫紫嫣轻起樱唇,说道:“陛下,臣妾不能在陛下身旁尽心侍奉,待臣妾入观后,就请陛下将臣妾的后位废黜,改立戚夫人为皇后,立如意为皇太子吧。臣妾只求陛下,能让盈儿在长乐宫中平安的生活。”

    刘邦因女人的一席话,惊怔半响,他讶然看着女人,问道:“嫣儿,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为朕入观修道,朕又岂会有负于你?委屈咱们的孩子?”

    莫紫嫣从他的怀中抽身出来,却定定地凝望着他,深凝的黛眸中有散不去的忧伤:“陛下,臣妾说的是真心话。为陛下入观修道,臣妾毫无怨言。可之前的两年,臣妾得了疯病,盈儿这孩子可怜,臣妾没能好好照顾他,如今臣妾入观,更不能尽为娘的责任,臣妾只求他能平安。”

    “朕不会让任何人伤害盈儿!朕更不会有负于你!”刘邦说着,就将女人再次揽入怀中,心疼地抚着她的发丝,温言道:“你可知道,即便是那两年,朕得知你得了疯病,依然力排众议,要立你为后。在朕心中,只有你是朕的皇后,朕唯一的皇后!”

第307章 静真真人() 
碌碌的马车,踏破清晨的宁静,庄严的仪仗队在前方开路,大汉的禁卫军则在两侧和身后,护送着一辆皇家马车,在长安城外通往东南方向的古道上,缓缓前行。

    所过之处,弥散出滚滚烟尘。

    马车内的女人,突然俯下身子,跪在一身黑色帝王服的男人面前,声音里有着淡淡的哽咽,她沉声道: “臣妾谢陛下隆恩,臣妾想为盈儿向陛下求一事。”

    “快起来!”男人将她扶起来,紧握住她的手,温言道:“什么求与不求,莫说一件事,就是十件、百件朕都依你。”

    “陛下,请为盈儿择一位太傅吧。”女人道。

    “太傅?”刘邦顿了一顿,思量须臾,便道:“你不说,朕倒是忽略了,是该为盈儿选个太傅了。那依嫣儿之见,觉得何人堪以胜任?”

    “臣妾心中第一人选是张良,若他能为盈儿师,臣妾便安心了。”莫紫嫣道。

    “子房足智多谋,堪称我大汉人杰之首,只可惜他近年来身子不好,又已淡出朝政,恐怕不能担当盈儿的太傅……”刘邦叹道。

    莫紫嫣轻轻颌首,从马车的车窗向外望去,一眼便捕捉到了前方马背上那个熟悉的背影,她曼声道:“若不能得张良为师,那便曲逆侯吧。”

    “嗯?”刘邦握着她的手便就一紧,虽然他一直怀疑陈平对紫嫣有非分之想,然而作为臣子,陈平确实为大汉尽心尽力,想来紫嫣入观,二人也不会再有什么牵扯。论才气,陈平也的确能堪当太子太傅。

    何况,紫嫣如今为了自己,为了大汉国牺牲这么多,她的请求并不为过。

    想到这儿,刘邦略略点头,便道:“陈平确实是我大汉的智囊,朕回去就封他为太子太傅。那么武师呢?嫣儿属意谁?”

    “武师?”莫紫嫣心底苦笑,却摇着头淡淡道:“盈儿不需要习武。”

    “哦?” 刘邦诧然地凝着着女人,问道:“这是为何?”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过那些打打杀杀的日子。”女人的声音很轻,好似虚无的飘渺,然而心里的坚定透过漆黑的眼眸,让身旁的帝王都无法无视她的态度。

    没有人知道,她不让刘盈习武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她的丈夫战遍天下无敌手,即使纵横一世,却始终难逃命运的安排。那么,习武何用?!

    金根车外,传来陈平的声音:“启禀陛下、娘娘,前方五里即到翠华山了。”

    “这么快……”刘邦微微一愣,叹了口气,才对外道:“知道了。”

    他回眸深深望着女人,再次将她揽入怀中,双唇摩挲在她的雪额间,喃喃地道:“朕什么都答应你,都答应你!”

    莫紫嫣沉吟半响,却忽然问道:“陛下,可还记得臣妾的梦?”

    “朕当然记得。”刘邦道。

    莫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