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反宋 >

第54章

反宋-第54章

小说: 反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惺吨抗泊创笠怠

    檄文所到之地,引发莫大震动,有怀念二圣或忠于正统者,纷纷写信表示忠心,其中就有信州知州连南夫和德安府知府陈规。

    赵宇手下各大军区也陆续收到了檄文,士气大振,这一下子由义军变成了太子亲军,身份自然大涨。

    河中府,杨进与李成军对恃已有数日了,期间,李成曾试图攻城,但河中府城墙有六七米高,谢谦又善于守城,故李成在丢下数千具尸体后,便退军五里扎营了,打算等待援军到来,再行攻城。

    而杨进也不想一味防守,觉的久守势必会影响士气,便于数日前夜晚子时,命两千精锐袭营,后大军埋伏在后,然李成为人警惕,日夜使人防守,待两千精锐入营时,突然火把大亮,紧接着就是无数弓箭手围了上来,一轮无差别射击,两千精锐全军覆没。

    远处埋伏的杨进见敌营突然火光大亮,紧接着就是惨叫声想起,知道两千兄弟中了埋伏,定然全军覆没,不由大恸,连忙退兵入城了。

    第二日,杨进便遣使入李成军营索要两千将士尸身,李成也没为难,命人将两千尸体装好车运到了河中府城下,杨进让人连忙在城外挖了个大坑,将将士尸身在坑中焚烧了,骨灰装盒,命人运往了清风城。

    此后几天,杨进命人死守城池,无他命令,不得出城应战,否则军法处置。

    巳时三刻,杨进正在北城楼巡视,近几日敌军一直没动静,杨静怕有什么阴谋诡计,因此一直很谨慎,甚至让人时刻监视城内是否有内应,以及是否有挖洞入城的迹象。

    “杨将军,南城门有信使道。”一士兵骑马飞奔而来,朝城墙上喊道。

    杨进闻言立马下城楼,翻身上马就朝南城跑去。

    杨进到达南城门时,信使已经被吊入了城内,杨进了解到过程后,拱手道:“兄弟,紧张时刻,有所怠慢的地方,还望谅解。”

    “无妨,杨将军,太子殿下已监国,这是檄文,您看下。”信使拿出一张告示道。

    “二圣北狩无还期,然国不可一日无君,……今太子谌于东京开封登基监国,以待二圣还,邀天下有识之士共创大业。”

    “太子殿下英明!”杨进看完檄文,不由喜得手舞足蹈,如今总算是正义之师了,打起仗来,底气也足了。

    信使看的不由也乐了,但仍有正事交代,便拱手道:“杨将军,我们是否先谈正事。”

    “哈哈哈,兄弟见笑了,我太激动了,我们先谈正事。”杨进停下来拱手道。

    信使笑道:“呵呵,理解理解,太子谕令。”

    “末将在!”

    “杨进义士也,先随宗泽伐金,后效命于孤,为人忠勇,特封为河中府防御使。”

    杨进闻言大喜,如今也算正式的军官了,是一方之主了,再也不是当初过一日是一日的匪首了,紧忙磕了三个头,道:“末将谢恩!”

第一百一十五章 渡河() 
信使又道:“太子让在下再带句话,说目前暂时抽不出太多大军来援,让杨将军务必保住河中府,此地乃是我军未来进攻伪晋的跳板,待王彦将军解决了陕西之事后,会前来相援,而且太子也会派大将前来协助,让杨将军鼓励好将士的士气。”

    杨进闻言拍着胸脯道:“请太子殿下放心,末将誓死保住河中府不失,人在,城在。”

    “好,在下一定将杨将军的原话带到,在下任务已完成,需返回开封复命,还麻烦将军助我出城。”信使拱手道,然后准备出城回去。

    “兄弟不多留一日,歇息下,去去乏。”杨进挽留道。

    “呵呵,将军,如今河中府战事吃紧,哪敢打扰将军,若误了军事,百死莫赎了,在下要赶紧回去汇报此地的战事情况,殿下也好安排。”信使摆手道。

    杨进闻言,不由刮目相看,拱手道:“不知兄弟如何称呼,如今在开封任何职?”

    信使笑道:“呵呵,在下常平,暂无职位,在下刚从清风城军事学院毕业,被派到开封城等候差遣,正好无事,便担当一回信使,顺便了解下各地民情风俗。”

    杨进不由大感佩服,同时对清风城军事学院向往,想哪天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待常平走后,杨进便开始将赵宇身为太子,以及监国之事通告全城,以此鼓励士气,同时收获民心,效果还不错,没几日,就有数万民众自发组织守城,士兵见了,士气大振。

    绍兴二年,元月,太子赵谌于东京开封府监国,改年号中兴,史称中兴元年,天下震动。

    北方上京府,完颜吴乞买正在召集大臣议事,完颜宗翰已于数月前肾积水死亡,至死也没查出患病原因。

    完颜希尹道:“陛下,南朝传来消息,太子前朝太子赵谌没死,原来就是多次大败我军的赵宇,现已于开封揽政监国,看如今形式,南朝必有内乱,臣认为可趁机联合赵构,共同夹击赵谌军。”

    完颜昌道:“臣赞同右相之言,赵谌生母可还在我们手上,可利用她去要挟赵谌。”

    完颜昂道:“朱氏恐怕已成一堆枯骨了。”

    完颜撒离喝斥道:“哼,鲁王,用女人要挟算什么本事,我完颜撒离喝就不屑这样,陛下,只需给臣十万大军,臣定让南朝成为陛下的跑马之地。”

    完颜昌闻言气结,指着完颜撒离喝怒道:“你……”

    完颜吴乞买见状,道:“安静,各位都是为了我大金着想,既然朱氏已亡,那就只有联合赵构一途了,想必他也不愿就此交出皇帝宝座,此事就交给右相和鲁王去办吧。”

    “遵命!”

    扬州行宫,赵构看到檄文后,大发雷霆,连夜召见秦桧等一干大臣。

    赵构急道:“诸位爱卿,朕侄儿爱卿回到东京开封府了,听说在那准备摄政监国,诸位爱卿认为朕应当让位于他吗?”

    新任端明殿学士巫伋道:“陛下,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如今陛下登基数年,励精图治,若冒然退位,定会动摇国本,臣认为此太子定非原太子谌,当年金国传来消息,太子谌已薨,今日此子定为假冒。”本来是晚几年才会入朝为官的,但历史已经变了,秦桧入朝后,建议赵构开科取士,赵构应允,让秦桧主考,巫伋便走秦桧的路子,过了殿试,先做了个翰林院编修,但由于他专拍秦桧马屁,替他排除异党,不到两年,便火箭般升到了端明殿学士,此刻更是迫不及待的要拍赵构马屁。

    秦桧在旁边意味深长的看了巫伋一眼,没有吭声。

    赵构道:“巫爱卿言之有理,可万一要真是朕的侄儿呢,那外界不得说我这个做叔叔的夺侄儿皇位吗?秦爱卿,你觉的应该怎么办?”

    秦桧内心一喜,看来皇帝还是很看重他的,出列道:“陛下,岂不闻太宗皇帝之事,陛下可下旨立赵谌为太子,待陛下万年后可接位,但万一他生个病什么的,不小心走在了前面,就怪不得陛下了,这样也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赵构闻言大喜,道:“传朕旨意,着我侄儿赵谌为太子。”

    淮河北岸,杨筝正紧张的安排着防御,这几天已经击退张俊和韩世忠三波进攻了,杨筝最近忙的焦头烂额的。

    “二弟,张俊有勇无谋,不足虑,唯有韩世忠八千水军要防,看他行军,颇有章法,看来是个懂军事的人,我们如今只有防住他的八千水军,然后大军趁机过河,杀张俊一个措手不及才好。”杨风道,杨风在军中待了几年后,已经成长起来了,不再是纸上谈兵了,这几次击退敌军的攻击,都是他预先料到,才以最小的代价击退了敌军。

    杨筝如今已有十九岁了,长的一表人才,一身银甲,手握亮银枪,骑一匹白马,颇有赵子龙的风范。前两年杨筝已经与娟儿成亲,现在长子也出生了,取名杨东,这让赵宇一阵纠结,他如今五个女人,努力耕耘了这么久,居然没一个怀孕的,他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在穿越的过程中出了问题。

    杨筝点头道:“大哥所言有理,你觉的什么时候进攻合适。”

    杨风背着手,拿着一把羽扇摇道:“等。”

    杨筝最佩服大哥杨风这装逼的样子了,太不要脸了,居然模仿人家诸葛神人,杨筝摸了一把额头,道:“等?等到什么时候?”

    “午夜!”

    “为何?”

    杨风摸了摸下巴上刚蓄出来的胡须,仰头望天道:“我刚看了下天象,今日空气中湿气较重,午夜将有大雾,到时我军将战船错开摆在河上,防止下游韩世忠战船增援,然后你再率五万大军上游渡河,趁机骚扰袭营,只需让敌军大营产生动乱即可,不得陷入,待天亮雾散了再一举攻入,定能拿下敌军营寨。”

    “好,我这就去安排。”杨筝闻言大喜,他对杨风的话是绝对相信的,毕竟这个哥确实很博学,杨筝转身就准备离开。

    “注意,动静不要太大,以免引起对岸警惕。”杨风提醒道。

    “好的!”

第一百一十六章 袭营() 
淮河南岸,张俊大营,韩世忠遣子韩彦直到张俊大营讨要军械物资,道:“张元帅,我父帅派我等前来领取箭矢和粮草,还望韩将军给与方便,末将在此多谢了。”

    “呵呵,好说,张广,带这位小将军去领取箭矢和粮草。”张俊微笑道。

    韩彦直道:“多谢张元帅,我父帅说,今夜可能有大雾,得提防敌军趁机渡河偷袭。”

    张俊哈哈笑道:“哈哈哈,叫韩元帅放心,本帅定叫来犯敌人有来无还。”

    “那末将就先告退了。”韩彦直见张俊并不以为意,便不再多说,就随张广出去领物资了。

    待韩彦直出了大帐,张俊冷笑一声,老子出来打仗的时候,你这泼韩五还不知道在哪玩泥巴呢,现在却来指教老子如何打仗了,真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了,呸,还今晚大雾,以为自己是诸葛孔明在世了,再说就算大雾,交战时敌我不便,乃大忌,再说敌军不也担心老子去偷袭他的,还敢来偷袭老子。”张俊对着门口暗暗骂了半天,然后继续到床上裹着被子躺着了,这天还是有点冷啊。

    韩彦直顺利的领到了所需的东西,带着车队回下游的水寨了。

    韩世忠见长子韩彦直带着车队回来了,车上堆满了箭矢和粮草,知道他此行还算顺利,张俊并没有刁难他,道:“彦直,东西领回来了,可有跟张元帅说今晚要提防敌军偷袭?”

    韩彦直道:“父亲,我已跟张元帅讲了,但他好像并未在意。”

    韩世忠道:“唉,看来张俊此人果然刚愎自用,看来今晚危险了。”

    韩彦直不由急道:“父亲,那怎么办才好?”

    韩世忠道:“为今之计,只有趁夜我军偷偷去往敌军水寨出,暗暗监视了,若发现敌军异动,立马擂鼓示警,让张俊大军提前做好准备。彦直,你去传令,让三军好好休息,养足精神,酉时三刻造饭,戌时一刻出发。”

    “是!”韩彦直拱手退出。

    酉时三刻,韩世忠水寨,一群伙夫正怒气冲冲的看着面前的粮食,“怎么都是霉米,这不得把人吃病嘛,此事得立刻去找元帅问清楚。”

    “什么事?”在巡查的韩彦直见这边有点热闹,便好奇的过来想了解下发生了什么。

    伙夫头见到韩彦直来了,便立马拱手道:“少将军,您看下,这批粮食全是发霉的,不得吃死人嘛。”

    “什么?”韩彦直闻言大惊,立刻上前查验,结果几乎所有的都是霉米。

    “妈的,张俊这厮真不是个东西。”韩彦直气的骂道。

    “少将军,如今可如何是好,营中也没有别的粮食了。”伙夫头急道。

    韩彦直思索了会道:“这样吧,你们将一些好的挑出来,然后再少弄些发霉不是很严重的,洗干净了再煮,今天先吃一顿,今日已晚,明日我让父帅去找张俊理论,为大家重新弄来粮食。”

    “唉,只能如此了。”伙夫头叹了口气,带着其他人开始忙起来了。

    子时一刻,空气中渐渐升起了大雾,再加上黑夜,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而在淮河上面,正有无数船只悄悄的划动着,打破了河面的平静,这些船只分为两波,一波在上游慢慢渡着河,一波则在下游十里处向杨筝水寨靠近着,正是杨筝大军和韩世忠的水军。

    杨筝道:“苏则,传令全军,不得点火,不得喧哗,后船跟紧前船,小心划行,用船搭成一条线。前军上岸后立马警戒起来,待全军上岸后集合。”

    苏则道:“是!”

    五万大军渡河,足足用了一个时辰,而且战马都弄了五千匹过河了。

    杨筝道:“传令,全军向西南方十里处出发,不得发出任何声音,马脚包上,马嘴笼上。”

    “是!”

    下游十里处,韩世忠带着八千吃了个半饱的水军全部出动,这些人心中虽有怨言,但却不敢违抗军令,平素韩世忠虽然待他们亲善,待治军甚严,无人敢违抗军令。

    “父亲,差不多了,再往前就要被发现了。”韩彦直提醒道。

    “嗯,传令前军,停止前进!”

    “是。”

    杨筝大营,一士兵从河岸偷偷爬起,飞速朝营中跑去,这条路他已经跑了无数遍了,哪里有个石子都摸清楚了,虽然现在伸手不见五指,但仍然跑的很自然。

    “报,军师。”士兵进杨风大帐道。

    “什么事?”杨风道。

    士兵汇报道:“布在河面上的浮标绳索动了,有大队船只来了,停于下游一里处。”

    杨风拍案道:“好,辛苦了,夜晚寒气重,穿暖和点,继续监视。”

    “是!”士兵领命而去。

    “来人!”杨风对账外喊道。

    “军师!”守卫进帐拱手道。

    杨风道:“去将留守的几位统制和统领叫来。”

    “是!”

    不一会儿,诸位将领就被叫来了,齐聚于杨风大帐,虽然夜深天冷,但个个精神抖擞的,因为他们白天也收到了消息,赵宇就是太子赵谌,已于开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