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反宋 >

第51章

反宋-第51章

小说: 反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遵命!”

    “徐杰,即日起,整顿三军,济南府留秦雄防守,你率五万精锐随我前往开封府。”赵宇道。

    “遵命!”

    “刘麟,你随李大人去开封,好好协助他处理事务。”赵宇道。

    “遵命!”

    陕西凤翔府,张浚吴玠刘锜等人正聚在一起议事,张浚道:“如今西夏国已经退兵多日,西夏防线只需做好防备即刻,即日起开始整军,七日后兵发府州。”

    “遵命!”吴玠刘锜等领命道。

    “报!”一士兵闯入道。

    “讲!”张浚道。

    “有天使到了,来势汹汹,似有要事。”士兵道。

    “嗯?大伙随我前往迎接。”张浚总感觉有点心神不宁,似有大事发生。

    张浚带领手下部将迎出了营帐,只见来人是刘光世,带着数百军士,气势汹汹。

    “来人,将他们抓起来!”刘光世一见张浚出现了,直接下令抓人。

    “谁敢!”吴璘见对状直接吼道,营内其他士兵顿时上前将他们围住了。

    刘光世见状有点害怕,但仍强作镇定,喝道:“哼,难道你们都想造反吗?”

    “退下!”张浚喝道。

    吴璘见张浚发话了,只得退下了,“哼”。

    “不知刘大人为何方一见面就要抓我等?”张浚拱手道。

    刘光世怕这些兵痞真的造反,直接拿出了圣旨,想用这个吓住他们,道:“圣旨到。”

    “吾皇万岁!”张浚见状率先跪了下来,紧接着吴玠等人也跟着跪了,然后就是黑压压的跪倒一大片士兵。

    “有人奏闻原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同属下吴玠、吴璘刘锜,意图勾结赵宇谋反,从今特遣使押送回京,祥查询问。”待刘光世念完,张浚等人听的已是面红耳赤,大感冤枉。

    “刘大人,我连赵宇长的什么样,都不知道,如何与其勾结谋反,实乃冤枉啊。”张浚不忍如此稀里糊涂的就被押解回京,仍想争取一回。

    刘光世不屑的道:“是否冤枉,不是你说了算的,要等陛下查明,若真冤枉,定会还你清白。来人,上枷。”

    顿时从刘光世身后数百军士里走出几人拿着四副枷锁,准备给张浚等人套上。

    “谁敢!”吴璘年纪是几人中最年轻的,脾气还是有点火爆,而且自己等人确实冤枉,明显是有人陷害的,实不甘心这样被抓。

    吴璘一吼,吓得拿枷锁的几人齐齐后退了几步。

    张浚仍相信赵构能还自己清白,阻止道:“吴璘,不得无礼。”

    “大帅。”吴璘仍不甘心的道。

    吴玠喝道:“吴璘。”

    吴璘最是敬重自己大哥,便不再吱声了,只得束手被锁。

    待众人都被锁了后,张浚不想自己一手创建的军队因无主而散,便道:“刘大人,我走了后,这军队何人接手。”

    “呵呵,张大人,这个您就不用操心了,陛下已任命我为新的川陕宣抚处置使了,你走之后,我接手,哈哈哈!”刘光世见张浚等人终于束手被锁,心情大好。

    “唉,完了!”张浚闻言,顿时心如死灰,这支军队完了,因为他知道刘光世打仗不行,逃跑还可以。

    刘光世挥挥手道:“押走。”

    “大帅!”张浚手下其他诸将不舍,纷纷跪送。

    “诸位保重!”张浚眼眶也湿润了。

    开封府,王彦带着赵宇进入了城主府,并没有进去宫殿,毕竟现在还没有登基。

    在城主府中安顿好后,赵宇召集众文武议事,待一切安排妥当后,赵宇对王彦道:“王将军,三日后率军五万,出征河南府,迅速拿下西京洛阳,打通进军陕西的道路,务必半年内拿下陕西。”

    “元帅,末将听闻如今川陕道宣抚使是张浚,张浚其人,末将也有听闻,颇有大将之风,能文能武,而且手下将领多有奇人,我军若冒然进攻,可能收效甚微。”王彦也不怕张浚,只是此人是个劲敌,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如今敌人情况都没摸准,冒然进攻,可能会吃大亏,王彦说的较为委婉。

    赵宇笑道:“呵呵,王将军所言有理,不过我来之前,收到消息,如今洛阳留守乃杜充,此人就是志大才疏,手下将领都不买他的账,军队更是一盘散沙,取之易如反掌,而张浚估计已经卸任,如今怕是已被押解到西京洛阳了。”

    王彦一听,顿时明白了,看来这张浚应该是被元帅使了什么计,被赵构猜忌解职了,既如此,他王彦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行礼道:“末将遵命,定不会让元帅失望。”

    “徐杰听令!”

    “末将在!”

    “三日后,率兵五万,拿下京畿路。”

    “遵命!”

    “李大人,尽快整顿好开封府的一切政务及民事,找专人接管宫殿,务必保证宫殿完好。”赵宇又转头对李纲道。

    李纲闻言,知道赵宇登基势在必行了,行礼道:“遵命!”

    待众文武都退下后,赵宇单独见了岳翻叔侄两个。

    “元帅,有什么事要我们做吗?”岳翻有点兴奋,以为赵宇会派他们去打仗。

    “确实有一件事,要交给你二人去做。”赵宇笑道。

    岳翻闻言大喜,道:“元帅请讲,末将愿赴汤蹈火。”

    “你们二人明日率一小队人马,乔装一番,去鲁山县,寻一个叫牛皋的人,以礼相待,将他带回来,切勿起冲突。”赵宇道。

    岳翻二人一见是寻人,顿时激情大减,但既然是元帅吩咐的,再怎么样也要去执行了,岳云道:“元帅,鲁山县那么多人,若只凭名字寻一人,无疑大海捞针,此人可有什么特征或画像。”

    赵宇闻言笑道:“呵呵,特征么,就是为人力大无穷,善使双锏,武艺不凡,并且此人在鲁山颇有名气,很是受乡里爱戴。”

    岳云闻言,眼睛大亮,看来此人是一个好手,见面一定要切磋下:“明白了!”

    赵宇又道:“如果你们能将他带回来,我就让你们带兵一万,出去为我征战四方。”

    岳翻二人顿时激动的跳了起来,道:“元帅此言当真?”

    “君无戏言!”赵宇打算将他们全丢去倭岛,在那随便杀。

    “末将定能完成任务!”岳翻二人拍着胸脯道,然后转身就去准备了。

    “嘿嘿!”赵宇盯着他们二人的背影,面上露出了猥琐的笑容。

第一百零九章 叛逃() 
洛阳城,杜充紧急召集属下众将,“开封王彦来势汹汹,两日已下河南府十县,不日便攻到洛阳城下,诸位可有退敌之策?”

    杜充在原来历史上是在宗泽去逝后,继任东京留守,结果把大好山河拱手让给了金国,而赵构不仅不罚他,还让他当了右相,一时风光无限,虽然他后来仍然投降了金国。

    然历史是历史,现实是现实,现在已经变了,杜充原为沧州知州,但他在沧州大杀一番后,沧州被金占领后,他就逃回了南方,任北京大名府留守,结果后来大名府被赵宇占了,那货那天趁乱跑了,后又调为洛阳留守,刘光世为北伐统帅兼隆德府留守,张俊为开封留守,但这两败类一个败光了宗泽的抗金队伍,一个却弄丢了东京开封府,当年张俊前脚刚进开封,王彦就率大军来了,张俊想也不想就跑了。

    张俊逃离开封的时候,杜充还笑话了他一番的,认为他就是一软骨头,居然被一匪军给吓跑了,后来朝廷让杜充去围剿王彦,这货怕死却以兵员不足拒绝了,可没想到王彦却打来了,现在是不打不行了。

    “大帅,末将以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何须怕他们。”副将杜志国站出来愤怒的道,他虽是杜充远房亲戚,但却很瞧不起这种懦弱之人。

    杜充帐下统制刘蒙道:“大帅,杜将军说的对,我军现在有大军四万,再征集数万民壮守城,洛阳城坚,敌军非二三十万不得破,何须怕区区贼寇。”

    “贼寇不可怕,就怕有内贼接应。”杜充说完,用鹰一样的眼神扫视下全场所有人,甚至连自己的女婿韩汝都没放过,很明显,他只相信自己。

    众将被他这句话和眼神弄的心里窝火的很,恨不得当场宰了他,但大家毕竟敢怒不敢言。

    杜充阴着脸思索了会,道:“刘蒙,明日巳时一刻,你带着帐下一万将士,出城阻截匪军,务必将之击溃。”

    “大帅,这,这是不是兵力太少了,末将恐怕无能为力。”刘蒙被吓的有点蒙了,他不怕打仗,可是只给他一万兵力,他可没把握,毕竟他自家知自家事,他可不是孙武在世,不让敌军全歼就不错了。

    杜充眼睛一瞪,呵道:“这是军令,你敢违抗军令,当我的剑不够锋利么!”

    “末将遵命!”刘蒙只得接令,然后退到了一旁,心中充满了怨恨。

    “杜志国,你负责城防。”

    “遵命!”

    “韩汝,你负责征集壮丁。”

    “遵命!”

    “散了吧!”

    “是!”众将各自怀着心事离开了。

    傍晚,洛阳城头,依稀可见两个人站在一起聊着天。

    “老杜,你说这叫个什么事啊,只率一万散兵游勇去阻敌,不是找死嘛,平时你跟我关系最好,你得给兄弟我出个主意,若能逃过这劫,兄弟感激不尽。”城头上刘蒙跟杜志国抱怨着。

    杜志国思索良久,叹道:“唉,只能如此了,你现在除了去送死,有两条路可以走。”

    刘蒙闻言,顿时眼睛一亮,感觉这黑夜也不黑了,急道:“老杜,是哪两条路?”

    杜志国仰头看了看天,他也想从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第一条是你出城后就绕道去襄州,然后再转道去杭州,第二条则是投降王彦军,如果真投降了,哪天在战场上遇到了,也可以放老哥我一马。”

    “好!一万大军我已命副将在城外集结了,我这就去将家人一并接了出城去。”刘蒙喜道。

    杜志国好奇的道:“嗯?你选哪条?”

    刘蒙低头闭着眼睛思索了会,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似乎从眼中射出了一道光:“老杜,咱们兄弟,我也不瞒你,如果不选则是死路,若选第一条则是逃兵,回头杜帅告到皇上那,也是死罪,家人流放,因此兄弟只能选第二条了,我听闻王彦是赵帅麾下将领,为人和善,但如今他既然先拿下东京,如今再谋西京,很明显赵帅想自立了,赵帅发迹于草莽,待人以诚,如今已占大宋半壁江山,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今上失德,宠信奸令,百姓潦倒,已失其鹿,天下唯德者居之,赵帅仁义之人,待百姓如子,广施仁政,可得天下,故兄弟有意投效王彦军。”

    “既如此,你将我那独子一并带走。”杜志国似乎也做出了某种决定。

    刘蒙似乎没听明白,惊疑道:“为什么?”

    杜志国压低声音道:“我打算等王彦军来了,便与你里应外合,献了城。”

    刘蒙彻底蒙了,杜充可是他亲戚啊,问道:“为什么?”

    杜志国道:“我只想为儿子谋个好出路,如今大宋已不复往昔风光,各地反贼四起,又有金国和西夏威胁,朝不保夕,灭亡是迟早的,如今我们只能赌一把了,到时候你跟王彦请战先锋,这个城就当我们兄弟的投名状吧。”

    刘蒙终于确定杜志国不是在开玩笑了,坚定了信念,点点头道:“好!”

    子时,城墙上杜志国看着慢慢消失在黑夜中的一群人,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就算谋划失败了,至少儿子保存了。

    “杜辰,跟紧我,前面就是大军了。”刘蒙回头对身后马上的一十三四岁的少年道。

    杜辰心中充满了疑惑,父亲说让我跟随刘叔父体验一把军旅生活,可为什么直觉告诉我就不信呢,“刘叔父,我父亲为什么让我半夜随您出城啊?”

    “哦,呵呵,也没什么,就是想让你看看我们是怎么杀敌的,好让你早日成为男子汉。”刘蒙道,心想见到了王彦就不用再骗他了。

    “哦。”杜辰见刘蒙也这么说,就不想再问了,太没意思了。

    “什么人?”突然从黑夜中闪出了一群持枪的人。

    刘蒙道:“是我!”

    “是将军,将军回来了。”

    这时一位将领模样的人走了过来行礼道:“将军!”

    刘蒙道:“谢锋,都准备好了没。”

    “准备好了,只等将军到了。”谢锋道。

    “传令全军,往东,连夜行军。”刘蒙道。

    “是!”谢锋虽然有所不解,但作为军人,只有执行了。

第一百一十章 陈淬() 
王彦率军出征已有三日了,这三日来,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沿途城镇,大多望风而降,有的甚至出城数里迎接,只有极个别有个性的城守据城抵抗,但王彦根本没放在眼里,往城门口投了一堆炸药,城门就在城守的惊骇中被破了,而王彦也没有开杀戒,只是将一众文武给收监了,士兵则收编了。

    “都统,咱们一路过来,已攻下十二座县城,前方五十里外就是洛阳城了,大军三日连续赶路,若今日至洛阳城下,必定人困马乏,而敌军以逸待劳,趁机袭营,对我军可能不利,大军能否在此休整一天?”副将杨进道。

    王彦点头道:“嗯,杨将军所言有理,传令下去,全军停止前进,埋锅造饭,休整一天,安排好轮班值守。”

    “遵命!”杨进领命高兴的下去执行了,自从投效赵宇军以来,杨进在王彦手下干的无比高兴,毕竟王彦也给了他足够的尊重和信任,赵宇也直接任命他为副都统制,前途不可限量。

    “报!”杨进刚下去,一斥候飞马来报。

    王彦道:“讲!”

    斥候道:“前方五里处发现大军,人数大概一万人左右。”

    王彦道:“再探!”

    “是!”斥候上马飞奔而去。

    “传令,全军戒备,布阵。”王彦呵道。

    “布阵!”“布阵!”……

    带命令下达后,全军迅速进入紧急戒备状态,不一会儿就布好了阵,前面是刀盾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