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父亲叫韩馥 >

第145章

我的父亲叫韩馥-第145章

小说: 我的父亲叫韩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蠼忻挥屑苹茫萌绾伟仓梦颐钦馍习偻蚋呔淅鋈耍俊

    韩枫满脸认真的说道:“本将会让你们所有高句丽人都变成汉人,享有和所有汉人一样的权力和义务,你们中大部分人会移民到河北五州其他地方,然后也会从其他地方抽调百姓调来高句丽。”

    享有和汉人一样的权利和义务,那就是能够成为真正的汉人了?屈特曼顿时欣喜若狂,连连朝韩枫拜谢。

    韩枫当然不希望他们再抱团,成为“高句丽”族群,那样迟早又会祸乱北疆,依然可能成为乱华五胡之一。只有将他们完全变成汉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未完待续。。)

    ps:  五千字大章送到,好困啊!

    。。。

二十三、大战将起() 
幽州渔阳郡,潞县行辕。

    张辽正满脸冷峻的查看着眼前的地图,在他的下首分别端坐着荀彧、张燕、单经、阎志等等人。整个议事大厅里气氛极为凝重,所有人都沉默不语,让站在场中汇报情况的锦衣校尉唐浩也变得十分紧张。

    半晌,张辽才继续开口问道:“唐校尉,你们锦衣卫那份情报是几天之前发出来的?”

    “三天前。”唐浩显然已经对此有过一番了解,马上斩钉截铁的回答道:“我锦衣卫传递重要情报,一般都会采用三种以上的方式,其中快马报信是相对比较慢的一种。也许是其他几种方式传递失败,致使情报到来有些晚了,请元帅和诸位将军恕罪。”

    “唐校尉无须如此,锦衣卫能够不畏艰险深入虎穴获取情报,并且及时传送回来,可谓劳苦功高,若是此战能够大获全胜,锦衣卫当居首功啊!”张辽对于锦衣卫密探的功劳不吝溢美之词:“看来,主公对于乌桓人的动向早有防范,此番我军严阵以待,定然可以给那些外族以迎头痛击。”

    荀彧在一旁开口说道:“元帅,我三万狼骑悄然进驻潞县的消息,想来那些乌桓人至今还无从得知,他们一定不会认为幽州仅有的数千游骑敢跟他们在广阔的平原展开野战,若是寻找合适的地点出其不意,想必能够一举击溃那楼班的大军。”

    “军师所言有理啊!”张燕立刻率先响应道:“那乌桓狗贼又没有我们冀州这样强大的锦衣卫,哪里能够探知我们到来的消息,正好出其不意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张辽默默的点点头。用手上的指挥棒在大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将右北平和辽西圈了起来。然后用力敲了敲,说道:“诸位,我们狼骑军从来就不是被动防御的地方守备军,所以主公此番派我们前来,也并不是要防守而是进攻,不断的进攻,一举收复右北平和辽西两郡,将乌桓人彻底打垮。”

    “喏!”在场诸位将领急忙起身应诺道。

    张辽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转身朝荀彧微微致意道:“军师,还请你分配一下作战任务。”

    张辽此番被任命为“征乌桓元帅”,而荀彧则临时调来他帐前辅弼,但是张辽可半分也不敢怠慢他。荀彧如今虽然将副军师的位子转给了郭嘉,可是他却是军法部的部长,在军中的威望rì渐高涨。

    荀彧见张辽如此谦让,却也没有拒绝,直接起身开口说道:“今夏漠北大旱,使得漠北草原草料紧缺,必然无法筹备太多过冬的粮食和草料。草原游牧民今冬将会度过一个十分寒冷的冬季。北方各族一向视我大汉为自己的粮仓,此番想必也不例外。为了保住我河北大好局面。打击北方游牧民族的嚣张气焰,我们狼骑军就要给乌桓人以迎头痛击。”

    “喏!”在座的诸位将官都急忙起身应诺。

    荀彧这才继续说道:“单将军,我命你率领本部三千游骑,前去徐元县一带阻击乌桓先头部队,只许败不许胜。而后将他们往蓟县一带牵引,我军就在蓟县城下一举歼灭之。”

    “军师且慢!”张燕终于忍不住开口了:“蓟县附近确实地形复杂,便于伏击,但是如此明显的诱敌之计,乌桓人却未必会轻易上当。若是他们不肯追击而来,却又如何?军师未免太过自信了些。”

    张燕之所以会跳出来跟荀彧捣乱,完全是源于他对于军法部的意见。

    自从监军卫扩编成军法部之后,在所有常备军团中都迅速成立了军法处,专门从事整顿治理军队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那些面冷手黑的军法官们铁面无私,不管职务高低,只要犯在他们手里都一律按军法处置。而张燕就是狼骑军中,受到处罚将领中职位最高的一位。

    荀彧显然没有想到张燕会突然跳出来,眉头微皱就准备说话。一旁的单经急忙开口说道:“军师还有飞燕将军放心,我幽州游骑虽然不能与狼骑军相提并论,但是一定会竭尽所能做好这‘诱敌’之计,绝不让诸位将军失望。”

    张燕顿时有些尴尬了:“单将军误会了,燕并不曾质疑幽州游骑的能力,只是那些外族每次南下都是为了劫掠一番,未必敢来攻打防守严密的蓟县,故而才有此一问。若是乌桓人不肯上当,那我们白费心思不打紧,蓟县以北的百姓可就要遭殃了。”说着,他便略显挑衅的朝荀彧瞟了一眼。

    荀彧忍不住笑了起来:“飞燕将军所虑不差,不说我们北方诸县早已经坚壁清野,而且我断定乌桓人此番绝对不是劫掠一番那么简单。楼班得乌延相助得以重掌乌桓单于之位,可是无时无刻不受到从兄蹋顿的掣肘,正急需一场大胜来巩固自己的汗位。而幽州地方卫戍部队大都擅长守城,他们的目标应该就是幽州游骑军。”

    张辽也不禁点头说道:“乌桓人擅长骑shè,在幽州军也就只有游骑能够对他们造成威胁,要是能够除掉游骑军,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四处烧杀抢掠,幽州境内再没有一支军队,可以出城与他们鏖战了。”

    单经顿时拍案而起,连声怒吼道:“想要吃掉我们,也不看看他们有没有一副好牙口。元帅放心,我游骑军一定会将乌桓人引入包围圈,不给他们任何伤害幽州父老的机会。”

    “很好!我相信你们幽州游骑有这个能力。”张辽微微颔首说道:“如今不但乌桓人要南下,而且鲜卑、匈奴各方都有异动,我整个河北都已经进入了战备jǐng戒的状态。可惜,如今天气寒冷不适合重甲铁骑出击,所以并州和代郡方向都只能被动防御,而我们就是冀州发起反击的第一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喏!”所有的狼骑军将领都纷纷站起身来,歇斯底里的嘶吼道。(未完待续。。)

    ps:  新年加新卷,祝兄弟们马上加薪……

    。。。

二十四、安平之战() 
天刚蒙蒙亮,西安平城外就已经战鼓雷动,数万高句丽大军早早集结,将整个西安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城里的守军显然也早已经获得讯息,面对突然来袭的“盟军”,他们并没有感到半分惊慌失措,反而早早就已经严阵以待。城头上,辽东将士俱都是一身戎装,面sè冷峻,各种弓箭、檑木、滚石一应俱全,将整个城头武装得好像刺猬一般。

    “城头的人听着,我乃是高句丽大司马派来的信使,叫你们公孙将军出来答话,否则休怪我高句丽大军翻脸无情了。”就在此时,一个高句丽人的信使大着胆子策马来到城下,朝城上喊话道。

    没多会,公孙康从城头上探出脑袋朝下喊道:“本将就是公孙康,你们家大司马有什么话就尽管说,本将倒要看看你们还有何话说。”

    “公孙将军,我们高句丽此番乃是应你相邀而出兵,可是将军如今为何却翻脸无情,还将我国大将军王扣押起来,莫非这就是将军的诚意吗?”那信使壮着胆子一字不漏的将晏留的话复述了一遍,连语气也学得十分愤慨的模样:“若是将军迷途知返,及早将我大将军王释放,我家大司马可以既往不咎。”

    “好一个‘既往不咎’,可是他想既往不咎我却不想。”公孙康脸上泛起一丝冰冷的笑意,毫不客气的回答道:“回去告诉你家大司马,此番他出兵辽东,意图染指辽东三郡,本将军一定要跟他好好算算这笔账,至于你家大将军王。若是你们能够打破我安平城,那本将自然双手奉还,否则一切休要多言。”

    “看来公孙将军是铁了心要跟我高句丽战上一场了,只是不知将军是否考虑过,城里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呢?”在远处听着公孙康的回答。晏留终于忍不住上前扬声回答道:“一但战火蔓延,不知又要有多少老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难道将军就没有为他们考虑过吗?”

    “当然考虑过。”公孙康毫不客气的反唇相讥道:“不过,能够一举歼灭你高句丽十万大军,至少可以令我辽东边境百年之内再无战事。说来这也应该算是十分划算的。”

    “想要消灭我十万大军,也不看看你有没有那么大的胃口。”晏留终于忍不住冷哼一声,然后回头对身边的将领吩咐道:“既然公孙康如此不识抬举,那我们就给他一点颜sè看看,辽东军此番一定会拼死防守,所以你们也就无需再弄什么‘围三阙一’之类的诡计。给我四面一起攻打,只要攻破一个点就足以将他们辛苦构筑的防御完全击垮,明白吗?”

    “明白。”几个部将都急忙应和一声,然后分别带着部曲朝各个城门杀了过去。

    没多久,四面城门都燃起了战火,高句丽诸将心知时间不等人,故而都拼命催动麾下将士拼死攻打。虽然只带着简陋的云梯。不过在高句丽弓箭手的掩护下,依然打得有声有sè,频频攻上城头与辽东军发起混战。

    高句丽人毕竟是游牧民族出身,在辽东苦寒之地很多人都擅长shè猎,所以他们军中的shè手极为高明。由于安平县城墙低矮,他们站在城下也可以对城头进行压制,城头上的辽东将士只要一露头,基本上都会受到箭矢的威胁。都是在辽东之地讨生活的,所以辽东守军也有不少神shè,双方相互压制。一方人数占据优势,一方占据地利优势,一时间斗得不亦乐乎。

    高句丽人急于破城营救高虎,辽东军誓死捍卫自己的家园,双方将士都悍不畏死的在西安平城墙上演着殊死的大战。虽然高句丽大军人数众多。但是攻城的器械却严重不足,能够同时发动进攻的人数也就十分有限,他们就只能轮番进攻,希望能利用疲劳战术拖垮守军的体力和斗志。

    可是这样的战术,注定了他们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攻下西安平,这显然跟晏留制定的作战计划十分不符。如今高句丽国内正处于极度危险之中,抽调了十万大军进军辽东之后,国内已经极度空虚,若是被河北汉军趁虚而入,那后果不堪设想。

    要不是大将军王在军中的威望太大,晏留根本不会选择留下来营救于他,而是在第一时间选择撤军。如今这样的状况,多在辽东耽搁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所以他虽然身在后方,可是看着胶着的战场,简直坐立难安。

    就在安平县城的战火愈演愈烈的时候,张辽也终于开始集结部曲准备前去支援,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是有时候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所以他一直在等,等身在安平的锦衣校尉唐浩发来的讯号,数万将士都已经枕戈待旦,就等唐浩点燃烽火,便随时奔赴战场。

    “唐校尉,是不是可以点燃烽火了?那些高句丽人的弓箭手压制得厉害,我城头上的将士伤亡惨重啊,再这样下去可就坚持不了多久了。”公孙康满脸焦急的对唐浩说道:“既然这些高句丽人都已经是瓮中之鳖,又何必要再赔上这许多将士的xìng命呢?”

    “怎么?辽东的将士是命我河北军的将士就不是命了吗?”唐浩冷哼了一声,然后才缓缓说道:“公孙将军,你说这才开战多久?城头上的防御依然十分紧密,那晏留的中军还依旧纹丝未动,若是此时让征北将军出兵,他们定然会立刻撤军。这五万多高句丽骑兵一旦回到国内,那对于大将军的计划就是最大的阻碍,所以我们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没错。”虽然还没有到韩枫身边当值,但是此时公孙晃已经完全将他当作自己效忠的对象,当即毫不避讳的劝道:“父亲,大将军将如此重任托付于我们,这是我公孙家族的荣耀,不管有再大的困难。都不应该有半点退缩。请父亲放心,只要儿还有一口气在,那些高句丽人就休想踏上城墙半步。”

    “少将军果然胆气过人。”唐浩由衷的赞叹了一句,然后才继续对公孙康说道:“公孙将军,既然少将军有如此胆气。我们就再稍等片刻,看看能否将晏留那些兵马也吸引过来。若是将军怕迟恐生变,何不让某一城门装出摇摇yù坠的模样,好吸引晏留主动进攻呢?”

    “校尉果然大才,下官这就去安排。”公孙康闻言顿时大喜,忙吩咐公孙晃前去准备:“晃儿。你一定要给我亲自钉在那里,不许弄假成真,让高句丽人真的抓住什么机会,趁机打破城池杀进来,明白吗?”

    “父亲放心,儿一定尽心竭力将此事办妥。”公孙晃连声答应着。然后就急匆匆赶到另一处城门,细细的安排了一番。

    很快,西安平东门开始出现sāo乱,在高句丽神shè手的强力压制下,辽东守军似乎有了慌乱败退的迹象。趁着这样的机会,负责攻击东门的高句丽大将德来,组织了几次突击都成功杀上城头。只可惜都功败垂成。面对摇摇yù坠的东门,自己迟迟不能拿下,急得他团团转。

    “大司马,难道你看不到东门已经快要被我军攻破了吗?为何迟迟不肯派兵支援,难道要眼睁睁看着辽东人反应过来,然后及时将这个缺口补上吗?”迟迟等不来援军,德来终于忍不住策马奔到晏留面前,厉声质问道:“大司马,这可是目前我们唯一的机会,稍纵即逝啊。”

    晏留眉头微微一皱。有些迟疑的说道:“其他三门都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偏偏只有东门出现这样情况,而且之前明明打得十分胶着,怎么可能突然就变得摇摇yù坠,只怕这其中有蹊跷啊。”

    “大司马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