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父亲叫韩馥 >

第141章

我的父亲叫韩馥-第141章

小说: 我的父亲叫韩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深了,城头上只剩下一支百人队正在值守。带队的军侯正靠在城头上昏昏欲睡,突然听到城下传来一阵嘈杂之声。就在他迷迷糊糊的时候,就有将士前来汇报道:“军侯。城下有人叫门。”

    “哦,是什么人啊?”军侯已经有些清醒过来了,连声追问道:“谁这么晚叫门啊,难道不知道城门晚上不开的吗?叫他们明天早上再进城吧。”

    那小兵忙纠正道:“禀军侯,不是要进城是要出城,那些人都是苏家商会的人,押着几大车货品,说是急着要赶去辽口装船,请我们行个方便。”

    “什么行个方便,给他们方便了……苏家商会?”军侯顿时眼中冒出一丝贪婪之色。急忙起身招呼所有将士道:“兄弟们,随我下城去会会那苏家人。看看他们能拿多少买路钱。要是能让兄弟们满意,我们就放他们过去,如若不然就将他们堵回去。”

    “军侯英明!”那些辽东军将士纷纷欢呼起来。

    这么晚还要当值本来就十分辛苦,城门关闭之后更是连一点油水都捞不着,难得来了这么一头肥羊,要是不狠狠宰上一刀,他们都觉得对不起自己。原本他们还担心军侯公事公办,白白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如今既然连他都赞同了,自然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

    一百名辽东将士都一起跟着军侯从城头上走了下来,没有一个人愿意留在城头上。辽东苦寒民生凋敝,这些从军当差的将士本就十分困苦,如今难得有一个捞钱的机会,谁都生怕漏了自己那一份。

    那军侯带着一大帮兄弟雄赳赳的杀到城门口,将道路全部挡住之后,满脸痞气的朝为首的那个苏家管事说道:“原来是苏大管事,这么晚还要急着出城,该不会是城外有相好的姐儿在给留门吧?哈哈……”他手下那帮兵痞子也纷纷大笑了起来。

    “军侯说笑了,小老儿年纪都已经一大把了,哪里还有那个精力啊?”苏管事作为苏家在襄平的头面人物,说话自然是八面玲珑:“倒是军侯龙精虎猛,令老朽羡慕不已啊!实在是今晚这些货,家主催得比较急,还请军侯行个方便,小老儿自当厚报。”说着,他便使人奉上了满满一盘五铢钱,怕是要有上百贯之多。

    看着那满满的一盘钱币,所有的辽东将士全都怦然心动。但是显然那军侯并不是那么好打发的:“大管事,按说你给的这钱是不少了,都足够我们兄弟一人一贯还多了。但是,这半夜打开城门可是违反军规的,一旦事情败露我们兄弟都要受到惩处,才每个人给一贯钱,未免太少了吧。”

    “军侯所言极是,是老朽疏忽了。”苏管事也不着恼,依旧满脸笑容的让人再度捧上一盘五铢钱,轻飘飘的说道:“这里一共有钱三百贯,应该足够向军侯买一条路走了吧,还请军侯行个方便,我苏家商会自会承军侯这份情谊。”

    苏家可不是仅仅在辽东有商行,而是和甄家一样是河北数一数二商贾世家,要不是他们没有甄家那样的士族背景,没准也能成为河北第一世家的有力竞争者。不过也由于他们不是士族出身,作为商人更加纯粹,所以在商界的势力比甄家还要雄厚几分。能被这样的家族说出“承情”二字,那是多少地方豪强梦寐以求的事情,军侯顿时心中一阵狂喜。

    “好说,好说。”军侯满脸笑意的伸手接过眼前的两大盘钱币,嘴里不住的谦逊道:“苏管事果然快人快语,本军侯就喜欢和你这样的人打交道……”

    话还没有说完,两把冰冷的钢刀已经架到了脖子上,让军侯还没有说完的话戛然而止。定睛看去,竟是那捧着托盘的两个苏家家将,他们满脸冷厉的握着钢刀就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吓得那个军侯头皮一阵发麻。

    “苏……苏管事,这……这是怎么回事啊?要是你觉得我们要钱太多,我可以不要钱的。”在人刀口下不得不低头,军侯此时哪里还能硬得起来,早已经没有了方才那副意气风发的模样,满脸可怜巴巴的朝苏管事说道。

    看了一眼那些剑拔弩张的辽东将士,苏管事挥手让自己身边数百家将围了上去,脸上泛起一丝冰冷的笑意,道:“军侯,那些钱给了你们,我自然不会收回,只是要委屈诸位将士一下了。军侯还是先让你的手下将兵器放下吧,我年纪大了,看到那么多兵器对着自己容易紧张,要是一不小心错手杀了你就不好了。”

    “是,是,是,苏先生说的对。”军侯此时冷汗都已经下来了,急忙回头朝自己的手下喝令道:“傻愣着干什么?没听到苏先生的话吗?还不快把刀枪给我放下?”

    “喏!喏!”听到军侯的命令,又看看周围虎视眈眈的苏家家将,那些辽东将士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将手上的兵器丢下,然后被押到一边看管了起来。

    “委屈军侯和诸位将士了,待老朽将大将军的兵马引进城来,说不得也要给军侯美言几句啊!”苏管事笑容满面的说完,便不再理会那个军侯,只是随意的摆摆手让人将他带了下去,然后回头吩咐那些家将道:“时间差不多了,赶快打开城门迎接大将军的兵马进城,我们苏家就算是大功一件了。”

    “喏!”那些苏家家将齐声应诺,然后就奔向城门洞将大门打开,又有人爬上城头砍断缆绳将吊桥放了下去,然后才用火把朝城外打出暗号。

    鲜于辅和鲜于银两兄弟带着两个万人队,早已经人衔草马含枚悄然潜行到城外,只是为了防止城头上的哨兵发现,故而远远的猫在黑暗之中。此时见到吊桥被放下,城头上的人又打出了暗号,立刻纷纷策马扬鞭从阴影中冲出,浩浩荡荡直奔城门杀了过去。

    “抢占襄平城,生擒公孙度,杀啊!”

    刚刚冲进城里,鲜于辅就率先吼了一嗓子,然后就率着他的万人骑兵,气势汹汹的朝着城中的太守府杀了过去,他的任务就是要一举将公孙度生擒活捉。随后进城的鲜于银则在苏管事的带领下,直奔城东军营,准备将唯一能够威胁带他们安全的五千守备郡兵一网打尽。

    隆隆的马蹄声,震碎了多少襄平老百姓的美梦,声声厮杀,吓坏了多少无辜的大汉子民。

    被大街传来的厮杀声吓醒的民众,显然已经知道乌桓人杀进城来了,但是却不知道这些乌桓兵已经成为冀州韩大将军的部下,自然是吓得魂不附体。在北疆讨生活的人们,自然晓得那些乌桓人是有多么凶残,每个人心中都觉得此番难以幸免了。

    更有彪悍的辽东百姓,纷纷拿起武器准备出门迎敌,协助辽东军将乌桓人再打出去。虽然明知道此行凶多吉少,但是为了保护家园,辽东百姓依然义无反顾。能在苦寒之地讨生活,又有几个是良善之辈?辽东自古就是流放之地,很多辽东居民都是犯了事或者是祖先犯过事的,民风彪悍可见一斑。(未完待续。。)

    ps:  这周没有推荐,兄弟们也不要忘了投几张不要钱的推荐票啊!

    。。。

十七、公孙度降了() 
“襄平百姓听着,我等乃是冀州兵马,奉大将军之命前来讨伐不臣,无关人等紧闭门户,不得出门,以免误伤性命!”

    就在那些彪悍的百姓准备出门找人拼命的时候,随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冀州军挑选出来的一些大嗓门士兵就已经开始在大街小巷上四处招呼。一听说是冀州韩大将军的部曲,那些原本想拼着一死的百姓又缩了回去。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是人?此前要去拼命是因为乌桓人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命,可是换做冀州军就不同了,韩大将军坐拥河北四州,从未听说过冀州军做出过任何暴行。生命没有受到任何威胁,这些民风彪悍的人们,想要出去拼命的心思也就淡了,再说公孙度在辽东的名声也不是很好,谁又愿意提着脑袋去给他卖命?

    不说这些百姓心态上的变化,单说城里鲜于辅的大军在城里遭遇郡兵的强力阻截,双方杀声震天。鲜于辅急于赶去太守府,哪里有心思跟那些郡兵纠缠?命令部队集结冲锋,利用集团骑兵的速度和冲击力,一举将辽东军的阻截击溃,然后就头也不回的继续前进。

    不过由于那些郡兵的这震天响的动静,还是很快就传到了太守府。得到讯息的公孙度,急忙穿戴甲胄率领亲卫骑兵从太守府出来查看情况。和这个时代的诸侯一样,公孙度身边的亲卫也是辽东军最精锐的部队,而且足足有两千骑之多,快有襄平郡兵的一半之数。战斗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也正是有这样一直精锐骑兵的存在。公孙度才会明知有强敌来犯。也没有选择后退。他这两千精骑全都配备机动能力极强的大宛良驹,一身铁甲利刃也是极为精良的,哪怕不能打退乌桓骑兵的偷袭,但是想要全身而退还是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公孙度没有想到,他刚刚率领亲卫走出太守府,就迎面撞上了领兵前来鲜于辅。公孙度一眼就看出那些敌军确实是乌桓人,只是他们的装备竟然跟自己的亲卫一样,是鱼鳞铁甲配上寒光闪闪的铁器。冀州真是富庶。乌桓人才归化没多久,竟然就已经配备了如今精良的装备,让他这堂堂的“辽东王”,情何以堪?

    “公孙度,哪里逃?”鲜于辅一见到公孙度,顿时又惊又喜,立刻回头高呼道:“将士们,生擒公孙度加官三级,赏钱三千贯。”

    “呜呼……”那帮乌桓骑兵顿时高声欢呼起来,一个个奋勇争先朝着辽东精骑冲击而去。

    原本乌桓骑兵个人都是极为悍勇的。只是习惯了单打独斗,往往在冲击之中容易阵型散乱。难以形成集团骑兵优势。但是经过重新整编训练之后,他们已经初步具有了骑兵队伍的战术雏形。所以哪怕是在冲击过程中,依然能够稳健的双翼齐飞,直插辽东骑兵背后,准备截断他们的退路。

    “贼将敢尔,待我来取你性命。”就在此时,一员武将跃马扬鞭朝着鲜于辅杀了过去。

    此人正是公孙度麾下悍将公孙模,他不但是公孙世家旁系子弟,而且更是辽东的最为骁勇的大将,深得公孙度信任,故而一直随侍左右。此番他亲自出马,就是打算斩杀敌将,乱冀州军心,好为公孙度争取逃生的机会。

    公孙模纵马朝鲜于辅扑到,火光中只见他脸色狰狞。

    “狗贼,安敢犯我城池,你公孙爷爷在此,还不快快纳命来?”

    说话间,公孙模就已经杀到鲜于辅面前,举枪就没头没脑的朝他面门扎去。

    “来得正好。”鲜于辅也是沙场老将,哪里会有半分怯懦之色?当即挥动手中的马槊和公孙模战到一处。

    公孙模确实骁勇善战,那一支长枪舞动得有如穿花蝴蝶一般,令人眼花缭乱。但是显然鲜于辅经验老道,面对公孙模的轮番进攻,丝毫没有半分焦躁,镇定自若见招拆招,一时间竟然斗了个旗鼓相当。

    鲜于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是公孙模显然没有时间跟他干耗。随着一万乌桓精骑不断围攻,公孙度那两千精锐亲卫步步败退,空间一再被收缩、分割,在数倍于己的乌桓人面前,他们虽然极力反抗但还是难免纷纷落马。

    身边的将士越来越少,公孙模的心里也就越发的着急。可是越急不可耐的想要尽快将鲜于辅刺落马下,他手上的招式就越慌乱,鲜于辅也就越能够应对从容。跟在他身边保护的亲卫都纷纷落马,而公孙度那边的情势也越发岌岌可危,公孙模终于虚晃一枪,拨转马头就要逃之夭夭。

    “哪里走?”经验丰富的鲜于辅当然不会那么容易上当,就在公孙模转身要走之际,突然将手中的马槊猛然刺出。公孙模没有想到一直被动挨打的鲜于辅,竟然还有反击的余力,虽然百忙中一个矮身,但还是被一槊刺在肩膀上,挑落马下。

    没等鲜于辅上前,早有一个眼明手快的乌桓骑兵上前,砍下了对方的脑袋挂到自己的马头上。乌桓人还习惯了那人头领功,这敌军大将的脑袋可是值不少钱,所以早就已经被人惦记上了。

    鲜于辅见公孙模就这样惨死在一个无名小卒之手,心中还有那么一丝不忍,但随之也就释怀了。现在最要紧的是将公孙度拿下,他急忙抖擞精神指挥着大军不断分割、清剿,就好像削土豆一般,一层层的将辽东军的有生力量剿灭,一步步缩小包围圈。

    “这位将军,且慢动手,度愿降了。”眼看没有任何逃生的希望,公孙度也不忍追随自己多年的亲卫就这样一一惨死,最终选择了投降。

    听到公孙度的呼喊,鲜于辅忙命大军停止进攻,依然遥遥将辽东军包围在圈子里,然后命令他们缴械投降。那些辽东亲卫早已生出了死志,此刻听闻主公要投降固然斗志全失,纷纷丢下兵器拜伏在地,朝着自家的主子连连磕头。

    鲜于辅可不管那么多,急忙命人上去将公孙度生擒活捉,然后才开始让那些亲卫解除武装,分批押送军营看押起来。(未完待续。。)

    。。。

十八、谋取高句丽() 
随着襄平的陷落,一夜之间五支万人队四处出击,将新昌、辽队、平郭等地攻陷,辽东的门户已经被彻底打开。

    襄平城,太守府。

    “兄长,想必你和公孙太守定然是旧识吧。”荀彧满面笑容的朝荀衍说道:“一会可以帮我劝劝公孙太守,若是他能够让公孙康领军归降,好歹也能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不是?”

    荀衍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朝荀彧说道:“文若,我知道你一直心向大汉,希望汉室中兴,而今曹司空乃我大汉栋梁,文若不思图报却助纣为虐,肆意攻伐诸侯属地,意欲何为?”

    “曹孟德狼子野心,若非吾主在河北遥遥制约,说不得已经篡位自立了。”跟在韩枫身边那么久,荀彧自然潜移默化的受到了韩枫的影响,说起曹操毫不留情:“吾主常言道,若曹孟德还政于陛下,那么去便自愿放下兵权入朝为官。如今陛下早已到了亲政之龄,不知曹司空还要把持朝政到何时?”

    “这……天子年纪尚轻,方今生逢乱世,只怕他还难以胜任。”荀衍还是替曹操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