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父亲叫韩馥 >

第128章

我的父亲叫韩馥-第128章

小说: 我的父亲叫韩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东都洛阳,北京蓟县……”汉献帝嘴里念叨了几句,脸上现出几分兴奋的神采,嘴里连连说道:“早就听闻虞皇叔在幽州的治所,其繁华鼎盛之处丝毫不亚于洛阳,朕一直心中向往,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见识,此番终于有机会前去领略一番北国风光了。”

    “陛下且慢!”曹操眼看情况有些不妙,急忙开口说道:“臣下切以为北疆苦寒深恐陛下难以适应,况且蓟县临近边疆,时时遭受鲜卑人威胁,并非国都上佳之选,请陛下三思。”

    杨彪等公卿大都是关内、河东士族,也不愿远走河北去那苦寒之地安家,也纷纷劝谏道:“曹将军所言有理,陛下去到何处我等都誓死追随,只是满朝公卿俱已垂垂老矣,若是远涉北疆只怕是要将这一把老骨头丢在半道上,再也无法为陛下分忧了。”

    见那么多公卿都出来反对,汉献帝顿时又有些犹豫了:“那依曹将军之意,应该迁都何处最为合适呢?”

    “颍川有城名唤许县,乃秦时所置,不仅繁华不亚于蓟县,而且滨临司隶最是适合作为大汉新的国都。”曹操当仁不让的拿出了他自己准备好的地方来,并且不断吹嘘道:“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兖州地处中原腹地,而许县更是地处中原最核心的位置,正是我大汉龙兴最佳的处所。”

    “龙兴之所?我怎么不知道许县出过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啊?连人杰地灵都没有,何来龙兴之说?”董昭对于曹操的说法完全嗤之以鼻,毫不客气的指出对方言语中的漏洞:“曹将军之所以如此推崇许县,无非是因为它在兖州罢了。陛下,这兖州刚刚历经战火,今夏又遭逢蝗灾,早已经是千里赤地,实在不是迁都的上佳之所,往陛下和众位大人三思。”

    曹操显然不想再继续纠缠这个话题了,转而找借口支开冀州军,道:“迁都一事容后再议,眼前李傕郭汜两贼近在眼前,你我何不一同先联手除贼,再商议迁都之事?”

    “区区几个逆贼,有曹将军的兖州精锐足矣,何须我们前去碍手碍脚?”董昭显然打定主意,说什么也不肯离开皇帝身边:“陛下如今风餐露宿,我们作为臣子岂能袖手旁观?我此番从冀州带来不少物资,更有缴获的乌桓王帐一顶,正好作为陛下休憩之所。”

    “西凉铁骑天下闻名,冀州铁骑也是威名远播。”曹操知道董昭不好对付,就转而朝鞠义激将道:“难道鞠义将军就不想知道,到底是西凉铁骑天下第一,还是冀州铁骑更胜一筹吗?”

    鞠义颇为意动,但还是一脸认真的说道:“在下一介武夫敢擅专,一切但凭公仁先生做主,还请曹将军莫要为难于我。”

    曹操顿时有些气苦,他并非觉得李傕郭汜有什么难对付的地方,只是那董昭能言善辩,若是放任他留在皇帝身边,只怕会怂恿皇帝真个迁都蓟县,那自己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可是这冀州人就好像黏上皇帝了一样,说什么也不肯离开,这让曹操感觉到十分憋屈,要不是自己没有把握打败他们的话,他都恨不得马上跟冀州人开战了。

    曹操虽然嘴上说着什么“二十几万大军”,但其实手中的兵力也就五六万人,面对铁骑军那一万重甲骑兵和两万轻骑兵的完美配置,他还真的没有什么把握取胜。要知道,洛阳城地处平原,最是适合骑兵冲击,在这里他可没有办法利用地形来限制重骑兵的冲锋。(未完待续。。)

    。。。

五十五、铁骑破阵() 
曹操毕竟是一代枭雄,虽然心中气苦但还是很快就想到了对策。

    “陛下,既然冀州铁骑军不愿出战,那臣下也不忍麾下儿郎遭受西凉铁蹄的蹂躏,不如趁着李、郭二贼惊魂未定之时,我们先行撤往虎牢关再说吧。”曹操一脸无奈之色,仿佛真的无力对抗西凉铁骑一般:“虎牢关地势险要复杂,到了那里骑兵就无法发挥出他们的长处,我兖州健儿们自然可以减少许多伤亡。”

    汉献帝心中对于李傕和郭汜早已经痛恨到了极点,哪里肯让曹操和董昭都避而不战?当下眉头微蹙道:“李、郭二贼欺君罔上,多次折辱朕和诸位公卿,实在罪无可恕,岂能轻易让他们就此逍遥法外?董大夫(韩枫已经保奏董昭为谏议大夫),朕命你亲自率领冀州铁骑,给予西凉人迎头痛击。”

    “臣遵旨。”董昭似乎有些无奈的接下圣谕,然后对曹操说:“曹将军既然将这份功劳拱手相让,那我们就不客气了。请将军保护好陛下周全,待我等去将李傕、郭汜的人头取来,奉于陛下御前。”说完,带着鞠义转身扬长而去。

    曹操没有想到董昭竟然答应的这么爽快,一时间竟然有些不知所措,看着他们二人离去的背影,脸色阴晴不定,也不知是在思忖着什么。

    ++++++++++

    回到军营会合了镇守大营的太史慈,三人很快尽起大军,浩浩荡荡的朝李傕郭汜的叛军杀了过去。而皇帝也在曹操诸将的护卫下。登上洛阳残破的城头。远远的注视着这一场一触即发的战斗。

    李傕和郭汜唯恐皇帝落入曹操、韩枫手中之后。将他们的恶行昭告天下,故而已经进退两难。西凉军中的大谋士贾诩劝两人归降冀州,说是如今冀州兵力不足以和曹操抗衡,若是及时归附定能受到重用。

    李傕和郭汜都曾经是雄踞一方霸主,而且官位也比韩枫高出一大截,哪里肯轻易向冀州低头纳降?当即恼羞成怒,差点将贾诩一刀宰了,幸亏左右苦劝得免。贾诩见二人执迷不悟。便连夜离开了大营,径投驻守长安的张济、张绣叔侄而去。

    李傕和郭汜驱逐了贾诩,便整兵来与冀州军决战,双方就在洛阳城外空旷的平原上展开了骑兵对决。虽然经过几番大战,但是西凉军依然保持着十万大军的人数优势,相对人数只有三万的冀州铁骑,看上去丝毫浩浩荡荡数之不尽。

    骑兵骑乘战马,看上去本来就比一般步兵体型要庞大许多,十万骑兵聚拢在一起那情形,那声势就只能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不说与之对阵的冀州将士。就连远远站在城头观望的小皇帝刘协都已经吓得面如土色。

    不过,西凉铁骑虽然人数众多。但是连番的战乱厮杀已经令他们的精锐丧失殆尽,虽然人数众多也不过徒具其形罢了。李傕和郭汜固然是沙场老将,但是手下那么一大帮乌合之众,他们虽然极力约束和整顿阵型,但疏于训练的西凉士兵还是有如一盘散沙,迟迟没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阵型。

    兵贵神速,太史慈深深知道这一点对于铁骑军的重要性。

    重甲骑兵就是这个时空里的重型坦克,手中长长的马槊固然威力惊人,但是哪怕没有这件威力超强的长兵器,单凭高速奔驰的碾压就足以碾碎一切。而且,由于战马超荷负重,注定了重骑兵失去了长途奔袭和持续作战的能力,所以对于重骑兵而言速度就是一切,每一次战斗,都务必要速战速决。

    深谙这其中道理的太史慈,没有等西凉人稳住阵脚就毅然发动了突袭。他亲自身披重铠,手持长枪冲突在前,一万重甲骑兵组成一个巨大的圆锥形箭头,蛮横的撞开西凉人的防线,杀入敌阵中往来冲击,将数万西凉铁骑的阵营搅得天翻地覆。

    一万重甲骑兵发起的集团冲击,那声势就好像有一万只大鼓在同时雷动,大地都忍不住为之震颤。不要说西凉军那些乌合之众,就算是那些身经百战的战马们,都已经开始惶恐不安的嘶鸣起来,要不是那些骑兵们极力约束,也许不用等冀州人冲击,它们早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西凉军乱套了。在冀州铁骑摧枯拉朽般的攻势面前,他们几乎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就完全崩溃了。原本还杀气腾腾的西凉将士们,在冀州的滚滚铁蹄面前根本无力抵抗,只能鬼哭狼嚎的四处奔逃,稍微慢上一点点都会被瞬间碾成齑粉。

    鞠义和董昭眼见西凉军的阵型已经大乱,忙各率一万精骑左右直插敌阵,紧紧跟随在重甲骑兵身后,既保护他们的侧翼不受袭扰,又能趁着敌军被重骑肆虐惊魂未定之时,再度给他们造成巨大的杀伤。

    铁骑军的轻重骑兵配合作战,从成军之初就由韩枫和田丰、沮授等人设计并加以演练,如今经历了几番大战更是日趋完善,彼此之间的衔接配合十分默契,哪怕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也能配合得有如行云流水般毫无半点破绽。

    “贼将敢尔,安敢冲我军阵。”就在太史慈,挥兵准备冲击李傕的中军时,李傕的侄子李暹、李别双双飞马杀出。两人自恃勇力,丝毫没有将蜂拥而来的冀州铁骑放在眼中,毅然决然的左右朝太史慈杀到,准备来个擒贼先擒王。

    “呔!”待两人杀到眼前,太史慈突然一声断喝,声如洪雷直镇得两人两耳嗡鸣,手足无措,险些把握不住一跤从马上跌落。

    就在两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太史慈手中的长枪如蛟龙探水般盘旋而出,瞬间从李暹的胸前贯穿而过,然后猛然长枪一抖,就将他挑落马下。李别顿时吓得魂不附体,竟然没有趁着太史慈长枪未收之时发起攻击,而且急忙拨马就往回逃去。

    太史慈哪里会这样轻易放离开?单手从背后拔出一支铁戟,看也不看就随手甩了过去。沉重的铁戟在刺破空气,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呜鸣声。就在李别刚刚觉得脑后风声不对,抬眼往后张望之时,就看到一道黑影迎面扎落下来,没等他看清楚到底是什么东西,就感觉胸口一痛然后整个人就被从马上撞飞了出去,然后死死的钉在了地上。

    “将军威武,将军威武!”

    重甲骑兵们看到自己将军大发神威,顿时群情激昂,一时间杀声整天直将西凉人杀得屁滚尿流,亡命奔逃。李傕和郭汜看看情况不妙,立刻带着残兵败将四散奔逃,根本就不敢和冀州铁骑接战。

    原本是一场力量悬殊的对决,可是兵力居于劣势的冀州军却以摧枯拉朽之势,很快就奠定了胜局,这不但令城头上的小皇帝感到惊喜,也让曹操心中愈发的忌惮起来。

    不过,冀州铁骑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重甲骑兵毕竟不擅于长途追袭,在冲击了一番之后,为了保护战马就放弃了追击。轻骑兵倒是十分适合追击,可是如今曹军在一旁虎视眈眈,又如何敢将重骑兵单独留下来?所以董昭也很快摇动号旗,命令部队收兵。

    鞠义正奋力追赶着李傕和郭汜,眼看着就要斩下二人的头颅,赚取好大一份军功,此时哪里肯轻易放弃?环顾左右副将言道:“尔等权且返回保护重甲骑兵,我自领亲卫前去斩杀这两股恶贼。”说完,也不等副将答应就带着亲卫队追杀而去。

    自从太史慈到来之后,虽然屈就于鞠义之下任偏将军,但是那一万重甲骑兵却拨归他统领。而且太史慈也做得十分出色,不但治军严明统兵有方,作战之时更是勇猛有加颇受士兵们的爱戴。

    英雄惜英雄,鞠义对于这位副手也是极为满意的,只是有了这样一个副手给他的压力很大。主公本来就偏好用年轻的将领,若是连在士兵们心中的地位都不保,那自己这个铁骑军主将也就可有可无了。所以,太史慈刚刚大发神威,鞠义说什么也不愿意自己空手而归,所以才会违抗了董昭的军令,继续追赶李傕和郭汜。

    这也就因为董昭是一介文官,而且还是刚刚归降,在军中没有太大的威望,所以鞠义才敢如此胆大妄为,若是换了沮授、田丰的军令,借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违抗。

    收拢了军民,董昭迟迟看不到鞠义前来报到,追问他手下的副将才知道他去追击李傕和郭汜了。顿时跌足长叹道:“鞠义将军怎可如此鲁莽?李傕郭汜毕竟是久经战阵的沙场老将,岂是易与之辈?他就带那么一点亲卫前去,只怕是凶多吉少啊!”

    自从韩枫在冀州施行军事改革之后,没有任何将领可以蓄养私兵家将,而且对于每个人的亲卫数量也是有严格的限制。鞠义作为铁骑军主将,更有“冀州第一大将”之称,可是亲卫队的人数也不过两百人而已。

    区区两百人去追击李傕和郭汜的残兵败将,这也未免太过冒险了。(未完待续。。)

    。。。

五十六、鞠义之殇() 
亲卫队,在韩枫的定义就是在乱军中以保护主将为主要任务的卫队,所以他们都是从各部挑选出来的精锐士卒,数量就不需要太多。所以,鞠义如今只带着亲卫队去追击西凉残兵,委实太过冒险了,毕竟李傕、郭汜虽然败了,士兵也被打散了不少,但是手中还握有不少兵马。

    “公仁先生,鞠义将军是我冀州大将,就算不能斩杀李傕、郭汜二贼,想来全身而退应该不难。”太史慈冷静的分析了一下如今的情形,最后朝董昭说道:“为了以防万一,先生可以遣信使回复陛下说我们去追击李郭二贼,我这就率领一支轻骑先行去援助鞠义将军,先生待重甲骑兵换装完毕之后,再启程跟上来。”

    “这……也罢,此番就便宜那曹孟德了。”董昭本来还存着继续恶心曹操的念头,可是如今鞠义身处危险之中,他也只好改变主意了:“子龙将军你这就点齐人马前去追赶鞠义将军,某这就亲自往皇城去一趟,回来之后即刻率领大军前来接应你们。”

    “喏!”太史慈忙答应一声,然后点起三千精骑。立刻马不停蹄的朝鞠义追击的方向追了上去。太史慈心急如焚,虽然他嘴上说得好像对鞠义十分有信心,可是心里真的没有一点底,那样说不过是为了稳定军心罢了。

    这边厢,董昭还在赶往皇城向皇帝辞行,太史慈也刚刚点齐人马赶来救援,可是鞠义就已经遇到了极大的危机。

    李傕和郭汜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哪怕是在溃败的时候。都不忘将自己最精锐的士卒带在身边。因为多年随董卓南征北战的经验告诉他们。无论到了什么时候。身边的士卒才是他们最后保命的筹码。

    鞠义仅带着少量士兵就敢一路追杀,李傕和郭汜其实早就已经发现了,不过他们却没有声张,甚至还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