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魂断武周 >

第39章

魂断武周-第39章

小说: 魂断武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监。

    “呃,不知公公我该站哪儿?”朱明阳正愁不知道自己站在哪儿,见到了太监赶忙询问。

    “这样啊,那你跟我来吧!”太监见朱明阳第一次参见这样的大朝拜,便领着朱明阳在广场的一个角落站了下来。

    “这……我怎么站这儿,离那含元殿也太远了吧!”朱明阳踮起脚尖看看那百步开外的含元殿。

    “没办法,其一你官职太低,其二你是外臣只能站这儿咯。哎呀,你也别纠结了,像你这么年轻的能站在这个地方已是荣幸之至了。你先站这儿等朝拜吧,我先去忙了吧!”说完太监像精灵般的离开了。

    朱明阳四周环顾一圈,的确如太监所说,周围的官员虽然的品级都比自己高,可是个个都显得比自己老态,朱明阳想到这里心里终于找到了一丝平衡。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李治在一群侍女和太监的拥护下出现在了含元殿前,但见今日的李治一身金黄的黄袍,却是格外的威武,俨然一副大国君主的模样,朱明阳想起了以前历史课本上万国朝贺的场面,不知道为何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宣吐蕃国师噶尔。钦陵!”忽然从含元殿传来一声召见声。

    召见声却如接力棒一样,从台阶上一直传下来。不一会儿从宫门走出一群番僧模样的人,每个番僧的脸上皆洋溢着谦卑。朱明阳细细的观察着每一个番僧,却现并没有那个做尽伤天害理事情的番僧。

    朱明阳又将目光投向了为的那个国师,全身穿着一件奇怪的袈裟,甚是华丽,双眼却是炯炯有神,一张圆脸犹如盘子一般,却像弥勒佛一样。朱明阳忽然觉得这个国师有点儿眼熟,细细一想,这个国师不就是上次自己准备刺杀而刺杀失败的国师么?

    当这群番僧从自己身边走过的时候,朱明阳甚至觉得这群番僧有些慈悲,真是太奇怪了,看来一定要找机会接近一下这个国师,查个水落石出。

    吐蕃国师带着这群番僧走到含元殿阶梯前毕恭毕敬的行了一个大礼,然后就和李治聊了起来,朱明阳站得太远了,一句也没有听到。

    良久,李治和国师相视而笑。但见李治对身旁的太监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太监便顺着阶梯走了下来。

    “今日,朝拜到此为止,除长孙无忌、严善思、朱明阳留下伴君,其他人等皆可退去!”太监下了最后一级阶梯后大声的说道。

    太监声音却很大,声如洪钟般,朱明阳老远便听到了那尖细的娘娘腔。朱明阳没想到自己虽然站在最后却能得到李治的单独召见,真不知道那些刚才小瞧自己的人会怎么想,想到这里朱明阳心本有一丝自卑的心里居然泛起一丝成绩感。

    “朱明阳是谁啊?没听说过这号人物啊!”几个官员一退下便讨论起来。

    “听说是新到任的雍州司马,上次连长孙大人被他难住了,陛下好像很喜欢他。”一个官员回答道。

    “是呀,我也听说了。我还听说这个朱明阳好像还破了华原的命案。”另一个官员插了进来。

    “朱明阳才二十出头,真不知道他是何来历,真是后生可畏啊,看来我们都老了。”这时候褚遂良见官员们讨论,走了过来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众官员见褚遂良无奈的脸色,皆跟着叹气。

    朱明阳轻轻的走进了含元殿,但见李治高高的坐在龙椅之上,而大殿中央站着刚才那个吐蕃国师,而长孙无忌和严善思却立在两侧,朱明阳站在了长孙无忌的身后。

    “噶尔。钦陵!不知你刚才说的论道之事是何事?”李治注视着吐蕃国师问道。

    “陛下,我吐蕃国虽远在边陲,未有大唐如此繁盛,但民风淳朴,亦服教化,笃信佛教。吾闻大唐不仅繁盛,亦对佛学有所研究,是故希望借此佛学交流,加强两国关系。”吐蕃国师缓缓地说道,声音却带有浓厚的异族口音。

    “佛学交流!嗯,不错。此建议甚好,不知国师所说交流该如何交流?”李治思索了片刻问道。

    “吾闻大唐人杰地灵,人人对佛学都有所参透,是故我想来一场论佛。刚才我身后的那些人乃是我吐蕃佛学大师,现在只需大唐再派些佛学高手便可举行这论佛。”吐蕃国师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治。

    “此想法甚秒,不知大师准备何时论佛?”李治迫不及待的问道。

    “我看不如就明日吧!”吐蕃国师思索片刻说道。

    “不可!”忽然两个声音不约而同的殿前传来……

第九十五章 噶尔钦陵() 
李治本来欣欣然准备接受吐蕃国师的建议,无端被阻止心里很是不爽快,定睛一看阻止自己的人居然是朱明阳和长孙无忌,这两个平日里的冤家居然同时阻止自己,李治却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有何不可?”李治疑惑的问道。

    “陛下,论佛乃是两国之间大事,不可随意安排,臣以为应当择良辰美日方可进行。且论佛期间礼部还需认真筹备,待万事准备妥当再来论佛方可进行。”长孙无忌慢条斯理的说道。

    “莫非大唐无能人了么?”这时噶尔。钦陵忽然转身对长孙无忌笑道,这噶尔。钦陵本生得一副笑面,此时的笑却带有一丝嘲讽。

    “我大唐威服四海,恩施宇内,怎么会怕论佛。只是,我大唐毕竟是礼仪之邦,凡事皆需符合礼数。”这时朱明阳忽然理直气壮的说道,看到朱明阳识大体,长孙无忌对身后的这个年轻人又有了一丝钦佩。

    “是你?”噶尔。钦陵忽然转身,但见说话的居然是上次刺杀自己的那个年轻人。

    “莫非国师认识在下。”朱明阳却装作糊涂,假如让长孙无忌知道自己曾经刺杀过这吐蕃国师,肯定又会咬住自己不放。

    “罢了!果然英雄出少年,只不过这论佛还是必须早日进行。”噶尔。钦陵似乎并不想与朱明阳纠缠,而是迫切想举行论佛。

    “这……”李治见噶尔。钦陵执意要尽快论佛,左右为难起来,毕竟长孙无忌说的并非没有道理,而且目前连论佛的人选也没有。

    “陛下,长孙大人说的没错,论佛乃国之大事。布衣百姓嫁娶之事犹且择良辰美日,更何况论佛此事重大,我认为应当择吉日而行。”朱明阳似乎看出了李治的心事。

    “好!那就让礼部尚书严善思另择吉日吧。”李治坚定的说道。

    “以陛下之意,如果今年一年没有吉日,那么今年一年就不论佛么?”噶尔。钦陵忽然质问起李治来。

    “你……”李治忽然沉下了脸,要知道自从自己登基,还从未有人敢这样质问自己,但想到边关问题,李治始终还是忍了下来。

    “放肆!你怎敢和陛下如此说话,你可知道你现在仍在我大唐土地之上。你远道而来,陛下待你如贵客,你却反而如此嚣张,你当我大唐是怕了么?我大唐向来欢迎朋友,如果来的是敌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朱明阳上前一步铿锵有力的说道,平日里训惯了学生,这次居然把这吐蕃国当成学生来训了。

    李治没想到平日里文质彬彬的朱明阳居然也是暴脾气,不过这几句话着实很有力度,不温不火,看来自己单独把朱明阳召见来是正确的选择。

    “呵呵!没想到你小小的年纪居然口齿伶俐,那我就看看你们到底择出什么样的吉日。”说完噶尔钦陵头也不回的走了。

    “没想到这噶尔钦陵这么不知礼数。”严善思忽然愤愤不平的说道。

    “严大人,现在你有话说了,你刚才怎么不说!”长孙无忌挖苦道,严善思在噶尔钦陵面前一言不发,现在却数落噶尔钦陵,长孙无忌自然心里很是恼怒。

    “长孙大人,你……”严善思对长孙无忌的挖苦有了些不满。

    “哼,别人刚走,你们就在内讧,还不及年轻人!”李治说完看了看朱明阳,显然朱明阳的表现让李治很是满意。自从让朱明阳送信那刻起,李治便将他当成了自己的心腹,几次都想给朱明阳加官进爵只是苦于朱明阳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被长孙无忌等人阻挠,所以李治故意在此时抬高朱明阳而贬低长孙无忌和严善思。

    “陛下,我等惭愧!”长孙无忌和严善思见李治拉长着脸,赶紧闭上了嘴。

    “现在,主要是筹备好这论佛,不知大家有何良策?”李治毕竟不是昏君,他明白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论佛。

    “陛下,以微臣之意我们还是需两手准备。其一,加强边关的防备,以防这吐蕃在边关滋生战事。其二,早日定下论佛时间,寻找参与论佛之人。”朱明阳思索了片刻说道。

    “嗯!”李治微微的点了点头,似乎对朱明阳的想法很赞同。

    “时间我已算好,下个月十五乃是黄道吉日,可进行论佛。”这时严善思轻言细语的说道。

    “一个月应该可以找到佛学大师,最重要的是噶尔钦陵应该也能接受这个时间。”长孙无忌似乎对一个月的时间赶到满意。

    “好,吩咐各州县务必为朕找到论佛之人。”李治见大家都没有争议,便决定一个月以后举行论佛,他心里亦不知道一个月能否找到那论佛之人……

    朱明阳一回府,便将今日的所见所闻告诉了翠翠和徐悦儿,翠翠和徐悦儿皆为朱明阳的机智赶到高兴,当朱明阳说道吐蕃国师的时候,徐悦儿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喂!你怎么了?”朱明阳见徐悦儿看着远处发呆,使劲的推了推她的娇躯。

    “你干什么啊!”徐悦儿被朱明阳打断了思索,顿时心里有些恼怒。

    “我看你听我讲故事听傻了吧!”朱明阳笑嘻嘻的说道。

    “你才傻呢?我对你说的那个吐蕃国师倒是感兴趣,他们好像并不是是非不分的人,可是又听你说他们曾经屠杀渔村,华原劫宝,甚至对翠翠妹子……”徐悦儿看到旁边的翠翠赶忙闭上了嘴巴。

    “他们都是恶人,使他们杀了爷爷,到现在二虎哥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呜呜呜!”翠翠说道伤心处抽泣了起来。

    “你看你又勾起了别人的伤心事!”朱明阳赶紧为翠翠拭去脸上的泪珠。

    “对不起,我只是觉得有很多可疑的地方。公子,你不是说今日见到的国师和血洗渔村的国师不是同一个人,会不会有两个吐蕃国师呢?”徐悦儿毕竟是直脾气,即使道歉了也要将话说完。

    “也许是吧,这些吐蕃国师到底是怎么回事……”朱明阳将二女搂入了怀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第九十六章 刺杀计划() 
鸿胪寺,噶尔钦陵正在自己的房间里来回跺着脚。那个年轻人到底是谁?看面相这个年轻人眉宇之间英气逼人。自己贵为吐蕃第一国师,对大唐可谓是了如指掌,从来没有听说过大唐有这么一号人物,为什会忽然冒出这么个年轻人,真是怪哉怪哉。

    “师父!今天约好的和玄奘法师论佛,可去否?”忽然,从门外走进一个番僧凑到噶尔钦陵耳边轻声说道。

    “既与人有约,怎可失信于人,去准备吧,即刻便去!”噶尔钦陵对徒弟吩咐道。

    不一会儿,噶尔钦陵便带着两个徒弟朝城外走去。噶尔钦陵本是一个喜欢清静的人,每次与人论道,必寻清净之地,此次选择西城外的太白山。

    已到仲夏,三人沿着官道向太白山走去,不多久已是汗流浃背。噶尔钦陵见手下两个徒弟皆有乏意,便安排徒弟去河边打水。

    离此处最近的一条小溪也要一段时间,噶尔钦陵见番僧还有一会儿才会回来,便在官道旁边的树林盘膝坐下来,微微闭上了眼睛。

    树林很静,除了有几只初夏的知了和不知名的鸟叫以外听不到一点儿声音,在这里乘凉正是噶尔钦陵想要的。风轻轻的吹过噶尔钦陵的耳边,噶尔钦陵的耳朵稍微动了动,因为他听到了一丝杀气,杀气很重。

    “嗖!”忽然从一棵大树的背后射出一支箭,顺着风向噶尔亲临飞来。

    正当箭离噶尔钦陵背后大约一寸距离左右,噶尔钦陵忽然身子一侧,箭头便扎进了草地里,只剩下箭尾的羽毛还露在外面,看来射箭之人用了很大的力气,似乎要置于噶尔钦陵死地。

    “吐蕃国师噶尔钦陵果然好身法!”忽然从树上飘下一个白衣公子,白衣公子手掌不停摇着一把折扇。

    紧接着每棵树上都跳下一个黑衣人,黑衣人接带着黑色的面具,每个黑人的手中都拿着明晃晃的钢刀,不一会儿地上便站满了黑衣人,黑衣人一起将噶尔钦陵给围住了。

    噶尔钦陵似乎并未被周围的杀气而影响,一直保持着沉默,但见他口中微微颤抖着,似乎在朗诵着一段经文。

    “没想到噶尔钦陵国师不仅身法好,定力也很高,那就容晚辈来讨教一下。”白衣公子见噶尔钦陵一直沉默便收好了手中的折扇,运气了内息。

    白衣公子早已听说过这噶尔钦陵武功高强,他不敢有一丝怠慢,高手过招也许就是那一刹那的疏忽,要不然以白衣公子的自负断不会还带些帮手来。

    树上的树叶不停了摇晃着,发出哗哗的响声,不知是微风拂叶,还是内息所致,不一会儿那群不知名的鸟也被这气势吓到了向远处飞去。

    白衣公子屏住了呼吸,他在等待时机,整个树林静的可怕,只听到人的呼吸声。忽然,他见噶尔钦陵停止了嘴巴上的颤抖,凭感觉这个番僧肯定要有所动作了,看来必须先发制人了。

    忽然,白衣公子猛得拿起书中的折扇向噶尔钦陵袭去,这一扇他用了全身的力气,很快,仿佛流星一般。更重要的是很准,扇子径直飞向噶尔钦陵的天灵盖。

    噶尔钦陵依然紧闭着双眼,只感觉到了一股强有力的气息向自己压来,他变左手为掌横过头顶,只见那折扇击在噶尔钦陵的手臂上却在也没能更进一步。这折扇毕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所有的力量,噶尔钦陵亦觉得臂膊有一丝麻木,看来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年纪轻轻居然有如此修为。

    白衣公子见噶尔钦陵随手便接下了自己的奋力一击,暗叹这噶尔钦陵的武功果然高强,他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