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唐王 >

第86章

重生之我为唐王-第86章

小说: 重生之我为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着隆冬的烈风,离情不禁感到一阵神清气爽,原本的疲惫一扫而空,由于是清晨,路上行人极少,而原本与李清同来的慕凡和刘冉两人,早在昨晚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十分识趣的离开。

    看着身后不远处犹如影子一般紧紧跟随自己身边的青衫男子,李清吩咐道:“昨天的事情一切保密,但不可让寿王妃知道,我虽然什么都没做,但是若是被她知道难免又会伤心!”说着,一向冷峻的脸上竟然扶起淡淡的怜惜之意。

    青衫男子脸上依旧常年冰封,并不半点表情,回声道:“一切但凭寿王做主!”

    多日的相处,尽管对身后之人的性格有了了解,但是依旧忍不住问道:“李业,李统领,李大卫首,拜托你能不能有点其它表情?”此刻的李清完全不是两人初见时的高不可犯,出手果断。

    尽管进入成都以来,李清刻意对玄武青螟两卫的权利有所压制,但是若是单论信任而言,对于身边的男子完全可以报以绝对的信任,正是因为如此,李清才可以在他面前展露自己的情感。

    也许是被李清问的有点不好意思,青衫男子撮了撮手,一脸尴尬的看着面前儒雅的青年,笑着说道:“殿下,又不知不知道我的性格,这不是为难我吗?”无错不跳字。一句话,倒把责任推到了李清身上。

    打消了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此刻的李清只好埋头赶路,所幸鸾阁坐落于成都的繁华地方,距离寿王府并不算太远,所以,李清并未走太长时间,就已见到不远处建筑巍峨的寿王府。

    门口的守卫见到李清和王府大统领进府,一些眼尖的兵士早就做好迎送的准备,但是无巧不巧的是,由于上次寿王遇刺,在王鉷做主下,从城防军调入一些新人,而这些人,对于面前这个寿王府的主人可并不了解。

    这不,正当李清一脸坦然的想要穿越面前的层层守卫进入王府正门的时候,一个年龄大约二十身形壮硕的青年男子豁然刀刃半出,挡住了李清的脚步,一脸正喝道:“来人止步,王府重地,闲杂人等不得进入!”

    而原本正打算让步让李清进入的老兵,惊愕的连下巴也差点掉了,任他也没有想到这个新兵竟然如此倒霉,触了堂堂寿王的霉头,但是身为一个老兵他又不能看着一个朝气四射的大好青年因为一句话,前途尽丧。

    守卫队长,扯了扯一连正直的青年呵斥道:“二石,不得放肆,面前的可是寿王殿下!”

    一句话,让原本怡然不惧的壮硕青年脸色剧变,但是却并未如同李清想像一般的求饶,此人平凡的双眼却展现了倔强坚毅的性格。

    进入自己家门,竟然被守卫拦在门外,饶是李清在如何想像,也是没有想到,看了看面前倔强的青年,李清并没有半点怪罪的意思,走上前去,拍了拍青年的肩膀笑着说道:“很好,我寿王府只有像你这样的人守卫,本王才会放心!”

    说罢,不理会一脸惊愕的守卫,带着身旁始终沉默不言的李业迈步向着府内走去。

    看着不远处逐渐消失在视野之中的两人,被唤作“二石”的壮硕青年一脸不解的挠了挠头,按照自己的想法,顶撞了寿王,最好的下场就是剥去这身军服,一个不好,落个牢狱之灾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守卫队长是个四十多岁的壮硕汉子,操着一口流利的川蜀口音,犹如李清一样拍了拍壮硕青年的肩膀,一脸感慨地说道:“二石,真没想到,你前世积了多少善,顶撞寿王,尽然还被寿王看好!”说着嫉妒的语气,却是满脸的放松,毕竟壮硕男子没有因此而落罪,守卫队长是十分高兴的。

    继而又感慨地说道:“早就听府内的的侍从,说寿王和王妃是何等的善待下人,从不摆王爷的架子,如今亲眼见到,果然不假,日后,你们的眼睛可要擦亮,断然不可让宵小之辈打扰到寿王与寿王妃,这样的主子,可不多见!”

    早已离去的李清自然见不到因为自己的一个随意之举,却在众人埋下了忠心的种子。

    王府正堂,原本正打算通过正堂进入内厅看望寿王妃的李清,进入正堂一看才发现寿王妃韦嫣语早已坐在上位,在他身边是王府的医官。

    对于这个医官,李清倒也认识,正是上次李清中紫蝰蛇毒,救李清一命的郎中,之后为了报答此人,再加上王府之中并无医官,就有李清做主将此人留下,以来给他个安身之所,让他往后不用再为生机劳碌,而来也算是李清报答他的一种方法。

    随意的在韦嫣语身边找了一个位置坐下,看着不远处一脸笑呵呵的王府医官笑着说道:“先生也在此处,可是嫣语有什么事情?”说罢,转身看着身边的佳人,一脸歉意的说道:”这么多天,我多忙于自己的事情,对于嫣语的确缺少关心!“

    看了看一脸诚挚的李清,医官一脸安慰的说道:”寿王无需担忧,今早王妃只是偶感不适,特地让我来查探一二,在这里,我可要向寿王道喜了!“虽然相处不久但是医官已经知道面前的夫妇从来都是待人以和,所以医官并没有当初的拘谨。

    此刻的李清一脸不解,挠了挠头,看了看面前笑呵呵的老者,和一脸羞红的佳人,李清愣头愣脑的问道:“王妃生病,何喜之有?还请先生明言,幸亏面前的人是救命恩人,若是一般人,说出这样幸灾乐祸的话,早就被李清吩咐身旁的青螟卫首甩出门外了!”

    医官并没有直接回答李清的话,而是看向李清身旁的佳人,一脸化不开的笑意,说道:“此事,还是有寿王妃亲口说要好一些!”

    听闻此语,李清将目光转向了身旁的佳人,满是好奇地问道:“嫣语,这?”

    在李清的注视下,佳人轻抚怀中,浑身散发着圣洁的光辉,一字一句的说道:“夫君,嫣语有喜了,嫣语有了你的孩子!”

    听闻此语,李清呆滞当场,话虽不长,却一字一句震慑着李清的心灵,尽管李清两世为人,经历过的事情很多,但是无论如何,做父亲李清可是凑来没有想过,也没有体验过,如今真实的发生,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足足呆滞了半晌,还是被身旁佳人一脸幽怨的问道:”王爷,难道不想要这个孩子,若是王爷怕孩子的出现打扰王爷的大计,嫣语可以保证断然不会打扰到王爷!“

    停顿了片刻,看了看依然呆滞的李清,佳人犹如做出巨大勇气一般,终于鼓起勇气说道:”若是王爷实在不愿意的话,这个孩子嫣语可以不要!“说罢,犹如虚脱一般整个人都瘫软在座椅之上,脸色苍白,让人着实怜惜。

    看了看面色苍白,一脸欲哭的佳人,李清终于知道自己犯了怎样的一个错误,连忙走上前去,将佳人揽在怀中,满脸安慰的说道:”嫣语与我的骨肉,我有怎会兵器?只要是,你我的骨肉,为夫一定视她若掌上之宝!”

    看了看一脸坚定的李清,佳人再次试探的问道:“王爷说话算话,可不要骗嫣语?”

    将佳人飘在额间的几缕秀发揽至耳后,一双布满薄茧的双手轻轻擦拭着佳人眼眶的泪水,感慨地说道:“当然,绝不骗你,骗你是小狗!”幸亏此时的堂内的另外两人早已识趣的退出了堂外,否则,若是见到李清这一面章,指不定会如何惊讶?

    佳人双手拦住李清的脖颈,一脸担心地说道:“可是嫣语好怕,好怕不是个小王爷,这样,王爷就不用担心寿王府后继无人了!王爷明天可不可以陪嫣语到城外的佛庙去求一签!“

    将佳人紧紧拥入怀中,李清安慰的说道:”嫣语放心,只要是你我的骨肉,我绝对爱他比爱自己更深,无论是男是女,他都是我寿王府的掌上明珠,这个“明珠”只能是你我的孩子!”

    男子一诺重千金,日后李清自然会时刻记得今日所说,一句话,让佳人泪如雨下

第176章 送行() 
成都城外,寒风凛冽,草色枯黄,一支两百人的队伍整装待发,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气势3冲天,刀枪森森,直冲云霄,盔甲锃亮,映着一个个坚挺的身影。

    这些人自然不是这些队伍中最显眼的,最显眼的却是被这层层兵甲“守卫”的中间约莫三十多辆囚车,而这些人,以前无一不是在成都乃至整个剑南道呼风唤云的人物。

    这些人,要么是成都实权部门的长官,亦或是剑南道治下的一郡之守,更有甚者,这些人之中甚至有那么一两个手握上千劲旅掌控边疆的一军主帅,但是此刻的他们只有一个身份--阶下囚!

    但是一场风波过后,物是人非,一切皆空,这些人既然站错了队伍,自然只能沦为阶下囚。

    城门深处,李清看着面前的和善公公,满是歉意的说道:”公公来到剑南道,本王招待多有不周,还望公公勿怪!此次押送这些人入京,公公担了很大的风险,这些,本王都知道。“”本王不是见利忘义之人,公公可以不考虑自身安危,但是本王却要考虑,所以,此番本网特地派出剑门军少帅慕凡带领他手下的一百剑门守军跟随护送公公一行!“

    如果说先前的话,还是官场的客套,那么此刻所言,则是真正的朋友之言!

    眼见李清如此,身着一身紫红衣袍的边令诚却没有半点倨傲,丝毫没有因为李清此刻的不被器重而有半点蔑视之意,满脸笑呵呵的说道:“寿王殿下严重了,若是,寿王实在过意不去,就权当这是咱家的一次潜力投资吧!”

    咱家不相信,以王爷的眼界和手段,定然不会困在这川蜀偏远之地,长安才是寿王殿下施展自己的地方,长安城内,大明宫内,才是殿下真正腾飞的地方。

    所幸在场之人,都是两人的心腹,这番话,并不担心被不知道的人听见,否则,若是此番话,传入当今皇帝的耳中,在场的所有人都要遭殃。

    常年在皇帝身边当差的边令诚自然不是鲁莽之人,他此番这样做,只不过是表一下自己的决心而已,在场的两人都是聪明人,边令诚相信,经过这么一番暗示,面前智计非凡年轻王爷已经明白自己的立场。

    若是在先前,听到有人说自己竟然有希望与那些位高权重的实权王爷争夺这大好河山,自然兴奋无比,但是现在的李清,更多的却是压力,苦笑了摇了摇头,一脸无奈的说道:“事到如今,公公应该已经明白了本王的处境,如今的本王,想要掌控这剑南道都有难度,更何谈这盛世大唐?”

    一个落魄王爷,如今连进入长安的机会都被剥夺?

    “按照惯例,凡是在外的嫡系宗亲,每年春节都要进宫朝贺,领取赏赐,而且,朝廷更是有明文规定:凡是边疆各大节度使,所辖之地若无战事,每年均要回京述职!”

    如此敏感的话题,饶是与面前的寿王关系非凡,边令诚也不敢再次多言,因此,当李清抱怨的话说完,紫红衣袍的边令诚适时地选择了沉默。

    尽管面上不说,但是内心深处,边令诚还是要为面前的年轻寿王抱几分不平的。以前的寿王儒雅有余,若是能够继承天下,定然是一代人君,但是偏偏他的性格却震慑不住那些靠军功起家的将军,但是现在的寿王,历经雕琢,已经具备了所有为君者应备的所有品质!“

    但是上天偏偏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以前他有机会得到这天下的时候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现在他有能力的时候却又再也没有了机会!

    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太久,边令诚看着面前一脸沮丧的寿王,担忧的说道:”此番殿下虽然在剑南道取得大胜,但是以殿下的智慧,应该明白,这场争斗没有结束,鲜于仲通可是京中杨氏的人,与他们交恶,对于目前的殿下可是害大于利的!“

    李清眉头一皱,在李清的印象中,从长安来的时候,京中杨氏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强势,在朝堂之上,有着宰相集团和**力压他们一头,在门阀山东崔氏、京兆府韦氏也是不弱于他们的存在,在军中,王忠嗣的王家完全可以对杨家形成碾压之势!

    难道离开长安仅仅一个多月,难道就发生这么多的变化?这种变化,竟然让皇帝身边的红人都忌惮起杨家的权威!

    也许是看出了李清的不解,边令诚略有深意的说道:“如今的杨家今非昔比,陛下对杨家的恩宠也是日盛一日,杨家原本就是大族,本就人丁兴旺,以前之所以声名不显,只不过是没有得到恩宠罢了,如今恩宠即在,自然是权势熏天!”

    知道面前之人是真正的担心自己,自然不好再做隐瞒,解释道:“公公但请放心,一切本王都已安排妥当,快则三日,慢则七日,只要杨国忠收到本王的礼物,恐怕,最想让鲜于仲通死的人就变成他了!”

    最大的忧患已经解决,边令诚也是个识相之人,并没有再往下问去,尽管明知道若是自己问下去,面前的寿王定然会回答,但是一向追求完美的边令诚自然不允许两人之间因为这小小的事情出现裂痕,这样岂不是辜负了自己往日的付出!

    在身后小太监的搀扶下坐入马车之中,看着不远处为自己送行的一干成都大小官员,边令诚用他那尖细的声音豪迈的说道:“青衫不该,绿水长流,诸位长安见!”

    说罢,清白浮沉,对着身后的队伍,吩咐道:“出发!”

    一支队伍踏着夕阳而去,李清知道,成都这场角逐,终于以自己的短暂胜出而告终,但是李清明白,现在不是放松的时候,剑南道的风波还未彻底散去,自己要想顺利接手剑南道,还需费一番心力。

    但是,李清无惧,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接下来,正是自己大展身手的时候!

第177章 入寺() 
原本就已尘埃落定的剑南道随着钦差队伍的离开和鲜于一党的倒台,变得更加平静,再也没有了当初寿王初入成都的剑拔弩张,虽然仅仅只是短短的一个多月,但是对于常年生活在剑南道的很多人来说,一月已过,却依然是物是人非。

    第二天清晨,一辆装饰异常华美的马车在十多位青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