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唐王 >

第36章

重生之我为唐王-第36章

小说: 重生之我为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古川蜀之地,物产丰富,号称“天府之国”如今的大唐资产钱粮十之二三来自剑南道,而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门关作为剑南道通往关中的门户,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到时候,足以支撑王爷做个数十年的川蜀之主!

    “王爷认为王鉷的建议如何?”王鉷笑着说道,只不过那份笑容之下却透露着难以掩饰的诡异之色!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平淡的话语,从李清口中传出,李清丝毫的不为所动。

    眼见李清如此表现,王鉷毫不犹豫的接着说道:“若是如此的话,恐怕动乱之后,这天下已经不是你李唐皇室的天下,大唐的万里河山,李家先祖披荆斩棘开创两甲子的大唐盛世终究要沦为他人嫁衣!

    也许王爷凭借着蜀道之险,剑南之富,可以支撑数十年,但是在此之后呢?王爷有没有想过,若是真的如此的话,王爷终究要沦为他人的俎上之肉,为人所食啊!到时候,不只是王爷,就算是王爷的至亲之人都要为人所控!

    更为严重的是,若是到时候王爷为了偏安一隅而置大唐的天下于不顾,让万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到时候,王爷不只要遭到来自李唐皇族宗室的唾弃,更会遭到天下万民的唾骂,如此王爷之名定然会“流传千古”!

    好了,说了那么多,你的意思本王已经明白了!说说你的看法吧。

    若不是的话,王鉷有“上中下三策”可解王爷如今的危局!王鉷一脸激动的说道,毕竟前面说了那么多,此刻所说的才是王鉷真正想说的!

    上策就是:俗语说无毒不丈夫,王爷表面上派人伪装自己带着皇帝任命自己的诏书远赴川蜀,如此可降低京师中对王爷敌对势力的警惕性;王爷您自己则带着最精锐的部队分批秘密潜入京师,瞅准时机,除去太子,控制皇宫,让玄宗皇帝下禅位诏书。

    如此,再加上朝廷之中一直支持你的大唐首辅丞相李林甫李大人,里应外合,就算有人不满,在你们两位的联合之下,定然也是敢怒不敢言!

    而边关节度使虽然手握重兵,手下均是百战之师,但是没有皇帝诏命,就是借给他们十个胆子都不敢带兵进京,毕竟边关节度使本就令人忌讳,他们的家眷可都在京师,冒着全家的性命去救一个过时的皇帝,以他们的智慧定然不会去做如此愚蠢的事情!

    毕竟能够做到一方节度,独掌一方军政大权,都是聪明之人,这点政治智慧他们还是有的;而此时王爷派遣的人定然已到剑南道,到时候,凭借着王爷的印信,再加上玄宗皇帝的诏命,到时候,王爷只需调遣剑南道军队回防京师,以防止其他勤王之师的到来,还能震慑京城的宵小之辈。

    一举两得,如此一来,王爷尽掌京师之权,太子已逝,寿王殿下以大唐嫡系皇族身份继承帝位,天下万民所望,顺天应时,到时候,王爷的一腔抱负定然能够施展,凭借着王爷的手段,重启贞观、开元之盛世,再现大唐昔日之荣光也并不是梦想!

    王鉷越说越来劲,仿佛此刻站在他面前的不是寿王,而是那个大唐万里河山共尊的天下之主,滔滔不绝的一番论述下来,王鉷都为自己的口才感到惊讶,暗自想到:“若是面前的寿王,真的听从自己的建议,那自己从此追随在其身边也无不可!虽然辜负了朋友的好意,但是若是就此能够闯出一番事业还是值得的。

    听到,王鉷一番论述,李清不由得暗自摇了摇头,说实话,王鉷的政治眼光确实非凡,能够看到如今大唐盛世下潜伏的巨大危机,这点是许多读书人所不能急,在这方面。王鉷领先了很多人。

    “但是,王鉷的想法未免有点天真,就李清而言!”见识过了太子的刺杀队伍,以及当朝丞相的八部护卫,李清不认为一向精明的玄宗皇帝没有高手护卫在身边。

    若是以往,李清也许会认同王鉷的建议,但是现在李清完全不认为这种建议有半点的可行性,虽然对玄宗皇帝身边护卫并不清楚,但是这并不妨碍李清对他们的忌惮,毕竟,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

    若是真的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暴露在日光之下,也许它并不可怕,但是以王鉷的层次毕竟不能知道这些隐秘之事,毕竟以寿王先前的那般独一无二的恩宠对此也是知之不清,李清之所以能够如此肯定,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推测而来的。

    术业有专攻,李清之所以看重王鉷。并不是因为他的政治才干,而是因为它的敛财手法,虽然说就目前而言,李清手中的资财还远远不能让王鉷发挥他应有的才干,但是李清相信,随着自己的努力,自己定然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财产,到时候,王鉷对于李清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而李清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首先就需要巨额财富的支持,毕竟有钱才是王道,若是没钱,李清凭借什么让他人为自己浴血奋斗?

    “王爷认为如何?”此刻的王鉷,一脸紧张的看向王爷,毕竟事关自己的决定,王鉷也不想得到自己不想要的答案!

    其实对于自己的建议王鉷还是有一定的信心的,毕竟多日的接触,王鉷相信面前寿王的手段,处事果断,该狠辣的时候,毫不手软,为了成就大事,王鉷相信面前的寿王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毕竟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成王败寇,自古亦然!昔日太宗皇帝玄武门事变诛杀兄弟,逼迫父亲,登上帝位,但是百年之后天下臣民并没有说半点太宗皇帝的不是,反而极力的称赞太宗皇帝,如今的玄宗皇帝少年掌军,他的皇位同样是通过兵变得来的,但是如今又有何人敢于议论半分。

    当然了,这些话,王鉷是短短不敢当着大唐皇子的身份说出来的,否则,就是李清在重视王鉷也不得不将他交给官府,毕竟非议帝宫隐秘之时,若是被外人知道,李清绝对会落个“造反”的罪名。生性谨慎的王鉷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只不过,有些事早已注定,上天并不会因为有人不想它发生就不让它发生!

第69章 中、下策() 
李清并没有直接回答王鉷的问题,而是问道:“先生是如何知道李清的手下除了青衣武士还有这其他的精锐部队的?”毕竟先前的王鉷曾经要求自己派遣精锐部队潜入京师,若不是事先知道自己有着一支神秘的力量,王鉷是不会提出如此建议的。

    对于玄武暗卫李清隐藏的很深,在刺史府对峙身处那般危险的境地的时候,李清都没有让玄武暗卫现身相助,李清要做的就是隐藏自己的一部分实力,在必要的时候,出奇制胜,达到一击必杀的效果。

    李清真的想不明白,面前的王鉷是如何知晓的,毕竟事关自己一行人的安危,由不得李清有半点的大意。

    听到李清如此发问,王鉷指着放在桌边自己的一叠资料缓缓说道:“能够在短短的一夜之间将本人的资料收集的如此详尽的部队又怎能不算的上精锐呢,而且就我猜测,这支队伍比起跟随在王爷青衣武士,只高不低,人手定然也是只多不少。

    而且,王鉷今早也听到刺史府衙役议论,他们说道:昨日并未见到青衣武士走出客栈,那么很明显,王爷在岐州城,有着不为人知的一支神秘的队伍!“

    青衣武士本人亲眼见过,青年时期,王鉷也曾游历过长安,王爷的身边的青衣武士即使放在京师长安的五大顶级门阀之中,除去凭借军功起家的王家之外,王鉷相信,其他四家也拿不出来如此精锐的私人武装力量!

    而且在王爷身后,有着比青衣武士还要精锐的队伍,可以说,若是王爷愿意,他们定然会为王爷浴血拼杀,打下一片盛世河山,凭借着他们的实力再加上丞相在朝中说一不二的权威,王爷若是真的下定决心,采取本王的建议,本人以自己的性命保证,定然会有很大的把握,帮助王爷以最快的速度取下这盛世河山!

    再者说了,玄宗皇帝的前后两任后宫之主均与寿王有着莫大的渊源,以前的武惠妃是寿王殿下你的亲生母亲,在宫中,相比于其他皇子,王爷您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人脉资源。

    ”如今的杨贵妃又是守望您的”王鉷说的正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被李清一声暴喝给打断。

    够了,这件事,休要再提,若是以前,若是他人在本王面前提起这事,定然是有死无生!此刻李清的脸静的可怕,王鉷知道在这份平静之下却掩盖着滔天的怒火,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不可示人的伤疤,而李清的伤疤就是那件事。

    王鉷暗自叹口气,想到:“自己还是他大意了,终究忘记了面前的寿王殿下还是一个热血青年,虽然有的时候他为人处世就如成年人那般的老练成熟,但是青年人的那份热血冲动并没有被磨灭,而是被他深深地掩埋在心底,不为人所知罢了!

    看到,王鉷依然低头,李清于是转移话题问道:“如今的本王早已不复当初那般恩宠,已经是一个落魄的皇子,放逐边地,若是没有以外的此生进京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与帝位无缘。

    “而反观,如今的大唐首辅宰相李大人,手握权柄,在朝堂上一言九鼎,无人敢试其锋芒,其身后的李家又是京中的五大顶级门阀之一,这般权势,他又怎会通从我的命令呢?”李清装作很是疑惑的看向王鉷问道。

    眼见李清如此反应,王鉷大笑说道:“大家都是明白人,王爷休要欺瞒王鉷,世人皆以为自从惠妃逝世王爷失去与忠王竞争太子之位的最大凭借之后,首辅宰相定然会弃寿王殿下而去,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

    以王爷的手段,城府,如今玄宗皇帝虽然子嗣众多,但是能够与当今的太子殿下一较高下的除去寿王殿下您之外,恐怕是少之又少,而以前的丞相李林甫因为扶持寿王您竞争太子之位,已经把以前的忠王也就是如今的太子殿下彻底得罪。

    此刻的首辅宰相就算是低头向太子认输,太子也不可能饶他性命,而且以首辅宰相的尊严李大人定然也不会做出如此跌相的事情,朝廷党派之争,可不比小孩子过家家,一个不慎,站错行、入错队,那可是动辄族灭的事情啊!

    “无情之人必有深情之处,谁都不会拿自己的身家性命轻易开玩笑的,即使是在无情的人自己的内心深处总会走进那么一两个难以忘记的人!”说着此话的时候,王鉷深深地看着面前的李清,也许在他眼中,李清就是这样“无情”的人吧。

    正是因为如此,虽然说目前的宰相权势滔天,而王爷您龙潜深渊,但是除去寿王殿下您,当今的首辅宰相别无选择!

    “上策,暂且不提,还是说说下策吧。”继而李清深深地看着面前侃侃而谈的王鉷深深地说道:“本王说错了,我们不是一种人!你也低估我对感情的重视程度了,杀兄逼父的事情现在的我终究做不出来!”

    眼见自己的第一方案就这样被否决,王洪此刻犹如吞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足足平复了半刻钟,王鉷终于开口说道:“中策是,王爷遵从圣意,接任剑南道节度使,以川蜀之富结朝中重臣之欢欣,而且剑南道兵力疲弱,放眼全国十大节度使之中绝对是倒数,并不能引起他人的注意与忌惮!

    剑南道节度使绝对是寿王隐藏自己内心抱负最好的一种外衣,王爷闲暇的时候只需种花养鸟,遛狗斗鸡,完全一副寄情山水的模样,一次来迷惑他人的注意,让众人真的以为王爷无欲无求!

    而实际上,王爷暗地里则利用手中掌握的朝中资源,在联合丞相的权势滔天,在必要的时候,请求玄宗皇帝废掉太子,在此期间,寿王只需准备一些所谓的证据即可,到时候,太子集团移出。

    放眼朝中,定然是丞相集团一家独大,而以首辅宰相与寿王您的关系,到时候群臣上书,百官进言,玄宗皇帝即使不想册封殿下您为太子也不行!玄宗皇帝虽然身为天子,但是有的时候同样要顾及民意,如今的天子早已不复开元初年的那般英武豪气,万事得过且过。

    只要到时候,寿王您的表现天子满意,那您的太子之位定然是十拿九稳!

    下策就是,寿王殿下你同样遵从圣意,而且完全断绝与京中官员的一切联系,以免有心之人猜测,以不变应万变,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将剑南道的疲弱之兵锻炼成敢冲敢杀的百战之师!

    待天下大变之时,寿王您率十万精锐出蜀道,挽救天下,千里勤王,救万民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正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有着天下万民的支持,王爷你定然能够收服山河,重整大唐破碎河山但是过程定然是无比的艰难,也许在此期间,王爷甚至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险!

    “一个不慎,若是时间预测错误的话,大唐的河山也许真的有覆亡的危险!正是因为如此,王鉷不建议殿下采纳此策,相比于上中两策,此策多了太多未知的危险?”说罢单膝跪下,十分谨慎的说到:“书生狂言,还望殿下万勿怪罪!”

    眼见王鉷如此,李清自然知道如何做,毕竟前世李清在一些影视资料之中这种场景见得可多了,有才之人作此表现,无非就是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重视,进而重视自己的建议。

    李清连忙走上前去,将王鉷扶起来饱含深情地说道:”先生一番肺腑之言,李瑁感激不尽,又怎能升起怪罪之心,只不过本王决定了!选择了先生的下策!”话语简练,但却十分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为何?”王鉷一脸不解的看着面前的青年,如今的王鉷越来越看不懂面前的青年了!

    李清仅仅说了四个字:“破、而、后、立!”

第70章 三年之约() 
“王爷的见解让属下佩服,若是王爷真的有此雄心,属下自此跟随王爷鞍前马后也未尝不可!”说着王鉷向着李清单膝跪下双手抱拳慎重的说道,不知不觉王鉷的自称已经发生改变。

    李清笑着看着面前的王鉷缓缓地说道:“以先生的意愿;原本不是赞同本王采取上、中两策吗?如今本王采取了先生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