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唐王 >

第32章

重生之我为唐王-第32章

小说: 重生之我为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此刻,老者也就是岐州刺史终于明白昨日面前的这位为何敢放出那般狂言:“你若伤她,血洗岐州!”当时的自己全当那是面前的青年年少轻狂,口出谰言,只是为了博得佳人一笑,如今看来,倒也不算得上是狂言。

    若是堂堂的寿王妃在岐州城出了什么意外的话,李清即使无法血洗岐州城,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岐州城的官员绝对会来一次大清洗,而身为岐州刺史的老者自然是首当其从,无论事情是不是他做的,既然是在他管辖的地界出事,即使玄宗皇帝再仁慈也会治他个保护不力的责任,到时候即使不丢性命,辛辛苦苦拼搏来的官位定然也会不保。

    这还是在理想的情况之下,前提是面前的这个位高权重的寿王不报复自己的前提之下,李清作为十王之一,他的怒火,即使是老者在自信也不会自大到可以承受十王的怒火。放眼天下,能够与当今的十王相提并论的除去京中的那几家顶级门阀之外,也就只有为数不多的边区几大节度使可以,但是这些人物,注定是此刻的自己不能相提并论的。

    后世有个伟人曾经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虽然现在是太平盛世,但是无论何时手中握有兵权,说话总要比别人有底气一些

    此刻的老者带来的人不到十位,明白了李清的威势,老者自然明白再多的人也是无用,老者倒也干脆,仅仅只是戴了寥寥数人就敢于前来,看着面前端坐满脸堆笑的看着自己的青年,老者却感到一阵心寒,不知什么原因,明明面前的青年一脸和煦看上去让人如沐春风,但是凭借着敏锐的直觉老者依然够从他那深邃的双眼之中,察觉到淡淡的厌恶。

    老者摇了摇脑袋,压下了心中的不安,暗自安慰自己道:“不会的,自己是来给他送银两的,他欢喜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厌恶自己呢?”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与他儿子的光荣事迹早已被面前的青年知晓,他刚才感觉到的那点厌恶并不是虚幻,而是切切实实的存在。

    老者满脸堆笑满是谄媚的说道:”下官参见寿王殿下,三千两白银,下官费尽心血变卖家当终于给寿王凑齐了!“说话之间,还很是配合的表现出一脸肉疼的模样。

    看着他那犹如秋日里残菊随风飘荡一般的老脸,李清强压住心中的厌恶,不过老者的笑容注定维持不了多久,因为李清接下来一句话,直接将老者震得一时无语。

    本王改变主意了,即刻起,本王决定,在昨日的三千两之上再加上两千两,共计五千两,不知岐州刺史何时能为本王备齐!”说话之间,李清似笑非笑的看着一脸呆滞的老者,但是那份严肃的语气,在场任何人都知道,青年并不是开玩笑。

第60章 刺史的无奈() 
原本还满脸堆笑企图用三千两白银攀上寿王这棵大树,如今被李清的一番话险些震得当场瘫软在地,看着他那还未来得及散去的谄媚笑容再配合他那一脸的震惊之色,此刻老者脸上的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若不是老者历经官场臣服,饱经沧桑,被李清如此一番折腾,不死也重伤。

    老者一脸苦笑的看向面前的李清试探的说道:“寿王,殿下,三千两的的确确已经是下官能够承受的极限,下官每年的俸禄也仅仅只是刚刚百两纹银而已,如今殿下让下官突然之间凑集五千两纹银,下官实在办不到啊!”

    那可是五千两白银,并不是五千颗胡萝卜啊,而且就算是五千颗胡萝卜若是如此平白无故的送给别人自己也会感到肉疼,自己虽然不是铁公鸡,但是向来都是自己从别人手中拿钱,如今情况完全相反,自己给别人送钱,还要笑脸相迎。

    若不是顾及到面前青年的身份,以老者的性格早就破口大骂了,哪里还会跟他讲那么多废话

    李清若是相信他的话,那才是见鬼了呢?从昨日玄武暗卫收集到的资料就可以看出面前这个岐州刺史定然是个心狠手辣的主,这么多年,老者不知道捞了多少百姓的血汗钱,若不是时间紧迫的话,李清定然会想办法,让他吃的一个字不少的都吐出来。

    老者的推辞李清早已料到,若不是如此的话,李清也不会吩咐玄武暗卫提前到一天赶到岐州城收集证据,看着老者那“精彩”的脸色,李清随手将昨夜黄云交予自己的材料摔倒老者面前,幽幽的说道:“本王劝你还是看清楚这些再考虑要不要帮本王筹集这些银两!”

    原本老者还一脸的疑惑,听到李清的话语心中顿时不屑一笑,暗自叹道,区区数十张纸就能让自己主动帮其筹集五千两白银,面前的寿王未免有点异想天开了,终究是太嫩了,即使城府再深,也不足为惧。

    只不过,当地纸张上的第一行字映入眼帘的时候,老者心中的原本那不屑的想法一扫而光,老者本就十分“精彩”的脸色一瞬之间变得更加精彩,难堪之色愈加明显,看他那颤抖的双手,李清可以想象其内心是何等的愤怒,想想也是,有这么一个不争气、处处坑爹的儿子,老者活到现在还没被气死,足以看出老者是何等的“乐观、豁达”。

    其实对于儿子的所作所为,老者还是大致有所了解的,毕竟以往老者甚至亲自出手替自己儿子摆平事情,但是直到此刻老者终于知道自己对于儿子了解的终究还是太少了,看着手中数十张纸张,白纸黑字,密密麻麻,老者已经没有勇气再看下去了;老者终究还是低估了自己儿子“祸国殃民”的程度啊!

    若不是此刻做出这些事情的正是自己的独子,若是换做别人,老者恐怕早就会亲手抹除他的存在了,即使以老者的涵养,面对着如此的罪行累累,老者都有种忍不住两眼翻白、就此不醒的冲动了。以老者的了解自然不会认为面前如此多的罪状是面前的寿王伪造的。

    虽然儿子做的事情自己大多数不太清楚,但是从其中一两件自己还是有印象的,虽然其中大多数都已经被自己摆平了,但若是面前的寿王真的下定决心要追查到底,老者也知道,凭自己区区一个从三品的地方官员,还无法在十王之一的寿王面前只手遮天,蒙蔽视听。

    若是换做其他少不更事的皇子王孙,老者还可以试着蒙混过关,但是昨日已经见识到面前青年男子的手段,老者的这种打算早已被他丢到爪哇国去了,到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五千两白白交了,反而引起面前的青年厌恶,那自己可就得不偿失了。

    此刻的老者看向面前青年只有的深深的恐惧,面前的青年于昨日才刚刚进城,可是今日一早,竟然能够拿出如此多的证据;,以老者目前的实力,这些证据若是认真查探的话,花费个三五天也许能够做到寿王这般。

    但是,老者不会忘记的是:面前的青年用仅仅一晚的时间就将曾经被自己可以掩盖的事情查他的一清二楚,足以看出其手段是何等的非凡,不知手段非凡,老者若是预料不差的话,在寿王的背后,应该还潜伏着更为神秘、更为强大的一股力量。

    因为,昨日寿王下榻的客栈周围早已布满了老者的眼线,名为保护,实为监视;就算是被面前的青年发现老者也早已想好了对策。但是让人奇怪的是,距自己手下人的汇报,自从昨日寿王一行人进入客栈之后,就再也没有发现他们出来过。

    寿王身边的青衣武士并没有外出过,而此刻寿王却可以将如此多的证据交到自己手上,很明显,在岐州城,有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在为面前的青年效力,而作为岐州城的一把手的自己,岐州城混入了如此的一支可怕的力量,自己竟然没有丝毫的察觉。

    这还只是帮助面前的青年收集情报,若是哪日,面前的寿王看自己不爽,直接吩咐这只力量将自己干掉,老者不会有丝毫的怀疑,凭借今日管中窥豹,这支神秘力量的手段非凡,若是李清真的真的想除掉自己的话,那自己就一定不会见到明日的朝阳。

    原本认为凭借着刺史府的衙役、仆人加起来将近两百余人,老者还认为自己面对这寿王还有着一点的抵抗之力,(只是老者若不是被逼到无奈的情况下)老者是不会这样做的。

    毕竟敢于与当今的大唐皇子对抗,那需要的不仅仅只是武力上的对抗,更需要的是魄力,说的直接点就是疯子一般的勇气,毕竟这可不仅仅只是是一时的爽快,事过之,有可能是九族夷灭来为当时的冲动买单。

    不等老者发话,李清强行“接过”老者手中的证据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如何,刘刺史现在帮不帮本王这个忙?”若是不帮本王这个忙,本王若是一不小心将这些交予父皇,到时候,父皇盛怒之下,做出什么事情来,本王即使想帮你,也没有办法。李清说“帮”这个字的时候,语气拉的特别长。

    听到李清如此说话,老者忍不住嘴角一抽,即使以老者常年历经官场沉浮早已锻炼出了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心态,也要忍不住拍桌子大骂了,但是老者还是十分不容易的强压住这种诱人的冲动,满脸堆笑的说道:“下官定然不负,寿王所托,五千两白银,下官立刻为殿下准备。‘只不过在场之人都能看出那份笑容之下包含着十分的勉强。

    出乎李清预料的老者此次并没有推拖时间,也许在老者的心中此刻最迫切的就是送走面前的这位瘟神,老者生怕李清若是再逗留一天的话,老者生怕今日的五千两会变成八千两甚至一万两,到时候,自己哭都找不到地方去。

    此刻老者心中唯一所想,就是无论花费何种的代价都要将面前儒雅的青年送走不论何种代价。

    。

第61章 买人() 
眼见老者终于退让,李清会心一笑,事情进展到现在也算得上是成功一半了本以为面前的这只老狐狸会阻挠再三,但是老者的配合却是完全出乎李清的预料,于是李清拿着放在桌边的一堆证据三下五除二在短短的一瞬间以及在场诸人的惊讶的目光中,将玄武暗卫辛辛苦苦收集一天的证据撕得粉碎。

    看那漫天飘舞的纸屑,相信就算是再有心、再细心之人也无法将这原本的那些文字还原,李清撕得非常干脆,没有半点的犹豫,撕完之后,拍去落在身上的少许纸屑,笑着说道:“刺史能早答应,这一切不九早都结束了吗?这些证据自始至终本王就没看见过,在本王的眼中一直相信刘刺史是一个为民请愿的清官!“

    此番回京之后,本王定然会将将刘刺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清廉事迹!说话之间李清摆出一副”我很看好你”的神态,只把原本一脸无奈的刺史看的有种飘飘然的感觉,仿佛自己真的就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放眼大唐。独此一家的存在。

    只不过,说到此处,饶是李清脸皮再厚,吹捧的话语李清在也说不出来了,违心的话语李清并不是没有说过,但是看到昨日刘家父子的所作所为,李清清楚地知道,今日此番话到底违心到何种程度,但是李清不得不强迫自己于这些人虚与委蛇,李清也想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但是身在官场,李清很是明白,要做大事,有的时候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可能是金钱、更或者是尊严、道德底线。

    也许有人能够无视这些规矩的存在,但这些人中绝对没有李清

    说完之后,李清对着旁白的青龙卫士说道:”快去将刘公子带来,一日不见,刘刺史想必对自己的儿子定然是十分的思念!”

    原本还一脸飘飘然的老者听到李清此番话,忍不住面色一垮,特别是听到”思念“这两个字,老者怎么听怎么觉得刺耳,若不是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刘家唯一的血脉,哪怕有一个其他子嗣,老者也会毫不犹豫的将目前自己的儿子一掌给拍死。

    老者不是没见过坑爹的后辈,以往老者经常嘲笑同僚的子孙后辈如何给自己家人找麻烦,但是此番他们比起这个逆子确实有点”小巫见大巫“,那可是白花花的五千两银子啊,就这样平白无故的送给面前的青年一个不好还有可能落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至于面前的青年先前保证的那番话,清楚青年的性格老者可是没有丝毫的当真,短短两日的相处已经让老者明白面前看似儒雅和煦的青年实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若是相信他的鬼话,估计会被坑的连渣都不剩!这些话,老者只能深埋心底,说出来,他还没有那个胆量。

    看着老者那万般不愿却在万般掩饰的苍老面容,李清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最终目的:“其实也并不一定就要五千两好,只要刘刺史肯割爱,将手下的王鉷交予本王,昨日的协议依然不会有半分的改变,三千两依然是三千两,至于额外的两千两就权当是买下此人了!”说话之间,李清随手指着站在角落位置静静的观看者场中事情发展的中年男子王鉷,李清的语气很是平淡,仿佛这种大的决定是李清突然之间的一时之兴罢了。

    原本还一脸死气的老者被李清这么一说,顿时犹如瞬间注满了青春的气息,浑身散发着无限的活力,似乎不相信刚刚听到的话语,老者看着李清,想要确定一下刚刚并不是自己的幻听,等到李清缓缓点了一下头,老者满脸狂喜。

    毕竟平白无故,谁也不想不想白白的丢失两千两银子,原本已经做好砸锅卖铁筹集五千两银子的老者如今听到竟然不用再废心机的筹集五千两,老者心中的狂喜可想而知。

    至于面前的寿王竟然宁愿放弃两千两来换取自己手下的王鉷,老者虽然不解但也没有放在心上,在老者的印象中身边的王鉷除了善于敛财之外,并没有别的特长,而自己虽然贵为一方的刺史,但是府中钱财也是有限,自然比不了京中的那几家顶级豪门。

    别的不说,但说其中“凭富甲天下”的崔氏,即使是身为一个外人,老者也是十分的清楚,在那种家族之中财产至少定然也是数以百万计,钱财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个数量而已,是他们与京中的高官贵族、达官显贵把酒言欢的一个筹码而已,除此之外,别无它用!

    都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同样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