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唐王 >

第26章

重生之我为唐王-第26章

小说: 重生之我为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到手的圣旨,李清自然明白佳人的意思,李清十分连贯的将圣旨拿到众人的面前缓缓展开,一脸严肃地说道:”奉天承运,玄宗皇帝诏曰:朕今日屡屡听闻京畿六府贪官污吏横行,大唐百姓怨声载道,寿王瑁聪慧敏捷,克令克柔,恭谨善良,着即册封其为京畿六府观察使,整肃京畿道不正之风,望其严格执法,勿负皇恩,钦此!“

    声音不大,但是对于在场的众人无疑不是一个惊天霹雳,虽然知道面前的玄衣青年不简单,但是谁都料想不到他竟然是高高在上的大唐王爷,当今玄宗皇帝的皇子。原本还持刀霍霍洋洋自得众位士兵衙役纷纷犹如躲避瘟神的退却了足足数十步。

    要他们对于普通的贵族出手甚至是对京中的顶级门阀的子弟出手他们也许会为难,但绝对不会违背长官的命令,但是若是想让他们对于大唐的皇族的嫡系成员出手,那是断断不可能的。

    自大唐开国至今,已经一百余年,天下承平久矣,老百姓生活安康,李唐皇室的统治早已是深入民心。

    正因为如此,普通百姓,对于李唐皇室的嫡亲血脉总有种发自内心的尊崇之意,这也是为何安史之乱历经八年,天下臣民始终对大唐皇族不离不弃,生死相随,直至本应败亡的大唐河山竟然再次重建,不得不说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八年,是一个很长的考验,能够经得起这样考验的朝代少之又少,八年,,放在后世,小鬼子都被打回老家了。

    正是因为出于这种思想,原本包围李清等人的甲士纷纷向后退却,再也不敢出手的原因,若不是老者长期的积威所致,恐怕他们都有立刻放下手中利刃,向着面前的李清跪伏下去的冲动。

    此刻包围在李清面前得只剩下将近百名衙役,原本百密无疏的包围圈顿时也变得漏洞百出,平时只会欺压百姓的普通衙役又怎能与历经战火洗礼的唐朝兵士相提并论呢?原本唯一让青龙卫士稍稍忌惮的就是那一百多名全副武装的唐朝甲士,如今甲士已退,青龙卫士再也没有半点顾及。

    眼见自己已经拿出圣旨,面前的衙役虽说已经刀剑入鞘,但是并没有退却,李清不由得感到一阵气氛,饶是李清也没想到老者的统治地位竟然如此的根深蒂固,竟然能够让的普通的衙役无视圣旨的存在。

    “放肆,见到圣旨还不下跪,汝等难道想要造反吗?你没还有没有把我大唐皇族的威严放在眼里?“声音极大,这一声声声质问完全是李清用喉咙喊出来的,李清此刻是真的愤怒,区区的一个刺史就能如此藐视圣旨,而且还是在天子脚下的京畿道。

    李清真的不敢想象,那些山高皇帝远集军政大权于一体俨然一个土皇帝存在的各大节度使又是怎样的嚣张跋扈,无法无天,每想于此,李清都不由得感到一阵忧心忡忡,看样子,如今的大唐盛世并没有表面所表现出来的那般安定。

第48章 脱险() 
原本十分安静的刺史大堂被李清这么一吼,原本退在远处的唐朝军士纷纷跪成一片,他们虽说听命于老者,但是他们心中却始终忠心于大唐社稷,身为保家卫国的军人,血战沙场、保家卫国。

    马革裹尸他们无怨亦无悔,但是要他们违抗皇命,对李唐皇族出手,他们心中的正义感不容许他们这样做。

    正是因为如此,先前当李清拿出圣旨的那一刻,他们选择了退却,如今面对着李清的一番质问,再加上违抗圣旨,反叛朝廷的大帽子扣下来,莫说只他们,恐怕就是他们的上司都承受不起,不提能不能受得住朝廷的制裁,单单是天下万民的唾弃都足以把他们淹死。

    所以,此刻他们选择了听从圣命,站在了国家的一边,而因此违背了他们的顶头上司老者的意愿,而围在前方的刺史衙役眼见身后的军士选择了听从圣旨,顿时也是纷纷跪成一片,看也没看他们的顶头上司一眼(其实不用看也知道,此刻老者的脸色定然是十分的难看!)

    “没办法,违抗皇命,反叛朝廷的罪名谁也担当不起”,即使他们确实没有违抗朝廷的意思,但是嘴长在面前的玄衣青年脸上,还不是人家想咋说就咋说,惹人家一个不高兴,估计他会让自己全家都不高兴,这点,众人没有丝毫的怀疑。

    违背了老者的意愿,自己顶多官运不通,大不了到时回家种田,起码还有一颗小命;但是若是与面前的玄衣青年意见相违,恐怕就不是官运不通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到时候,一个”造反“的罪名扣下来,那可是九族夷灭的大罪,不止如此,还要落个遗臭万年的下场,常年混迹官场的刺史衙役对于如此简单的道理自然明白。

    好端端的谁也不想将全家的性命压在自己的顶头上司手里,他们虽然为老者做事,但是却没有为老者出生入死的责任。

    眼见瞬间就要成功,谁又想到,面前的玄衣青年又不知从那里掏出来一卷圣旨,顿时风云突变,原本的上风片刻消失,看到面前跪成一片的众人,老者知道,这次的交锋自己算是彻底的栽了,栽在了一个二十刚刚出头乳臭未干的小子手中。

    但是老者并不服输,抱有侥幸的心态依旧不死心的问道:”此事非同小可,既然阁下自称是寿王殿下,但是口说无凭,阁下要想让众人信服,自然要拿出证据来,不能空口白话,就想着让众人信服你不是?“此次老者的态度倒是十分的委婉,事到如今老者已经有七八分的把握可以肯定面前的年轻男子就是当今玄宗皇帝的十八子寿王殿下,正因为如此,老者不敢如刚才那般果决。

    以老者毒辣的眼光自然发现刚刚青年男子手中所拿的圣旨与当初玄宗皇帝下旨册封自己为岐州刺史的圣旨一模一样,对于圣旨老者无法怀疑,自然而然的就只能怀疑起面前青年男子的身份来,毕竟圣旨上明明白白,任命寿王为京畿六郡的观察使。

    此刻老者只有希望面前的年轻男子不是寿王,即使明知道这种可能性很低,原本老者就怀疑即使是放眼长安五大顶级门阀,也很难拥有如此精锐的部队护送家族的子弟,此刻李清自曝身份,终于让老者解惑,也对,放眼天下,除了李唐皇族又有哪家能拥有这般的实力呢?

    知道老者不死心,李清很快从怀中抬出了证明自己身份的皇子金牌,与上次在长安城门“展示”的令牌一模一样,令牌的正面刻着一个“瑁”字,帽子下面是一个喷火的麒麟,栩栩如生,背面刻着“十八”两个大字,令牌不大,仅仅只占去手掌面积的二分之一。

    到此刻李清终于松了一口气,所幸老者没有怀疑起圣旨的真假,反倒是怀疑起自己的身份,若不是如此的话,以老者的李清还真的不好糊弄。

    眼见李清手中的令牌,老者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也随之湮灭,直到此刻,老者终于败了,败得毫无还手之力,眼看着李清手中的金牌,老者足足愣了半晌,过了片刻时间,一声轻叹,终于认清面前的形势,老者向着李庆双膝跪下,缓缓说道:“下官参见寿王殿下,寿王的要求,下官一定满足,只不过三千两白银,数目非凡,请殿下宽限三天,三天之后,下官一定将三千两白银一分不少的亲自送到殿下手中。”

    老者的让步并没有让李清心软,平淡的声音萦绕在在场众人的耳边:“明日正午之前,若不筹齐三千两白银,本王定然会将令公子就地正罚,相信本王,以一王之尊,兼观察使之权处置一个当街强抢民女围攻朝廷大员的普通百姓还是轻而易举的!”话语之中,并没有半点商量的语气。

    令外也别给本王装可怜,你的这些招数骗骗别人还可以,但是若是用在本王身上,那就不知道是你傻还是我傻了?别人都说什么“一年刺史任,十万雪花银”,又有人说什么“刺史衙门朝南开,有冤没钱别进来”。

    原本还一脸苦色的老者眼见李清如此说话,老者面色终于色变,真不知道面前的这位年龄不大的王爷到底是从哪里听到那么多不该听到的东西的,什么时候,朝中竟然出了如此”妖孽“的皇子,自己怎么不知道?”

    本以为既然对方身为皇子,就算城府再深那定然也是不知民间疾苦的主,被自己三下五除二的一番哄弄,到最后即使再大的事还不是落个不了了之的结果。

    谁能知道面前的这位不仅城府极深,而且还如此的“接地气”,对于民间百姓的了解程度以及官场的黑暗就算是自己都要自愧不如。此刻唯一能够形容面前的青年的词只有“妖孽”着两个字才能恰如其分。

    无奈,老者只好一脸无奈的说到:“明日正午,下官一定将三千两白银一分不差的亲自送到王爷手中!”说实话,三千两虽然数目巨大,但是对于老者还是不成问题的,老者还是能够拿得出来的,虽然过程也许会很痛!

    其实李清也不是不想给老者时间,但是李清若是为了三千两白银真的在岐州城内等上三天的话,恐怕三天以后,李清等人也就不用走了,因为到那时,太子的追兵已经赶到,到时候自己不光要面临太子的追兵更要面临岐州城的兵士,太子一到,自己的所谓的“京畿六郡观察使”自然是不攻自破。

    皇子身份虽然尊贵,但是终究比不了太子位高权重,到时候恼羞成怒的岐州刺史定然会全力辅助太子一行人截杀自己,趁机靠上太子这棵大树,试问李清又怎会将自己一行人至于如此危险的境地呢?正是因为如此,李清才会如此的毫不退让。

    老者的屈服,李清终于知道此番的交锋自己终于险之又险的胜了。生怕老者看出什么破绽,李清也急于脱离这个是非之地,于是开口对着老者缓缓说道:“事已至此,不知本王现在可以离开了吗?”

    眼见李清如此一问,老者连忙回道:“当然,当然,寿王走好!”此刻的老者是巴不得面前的“妖孽”早点离开,生怕对方改变主意,将原本的三千两突然改为什么五千两亦或是八千两,到时候老者哭都找不到地方

    老者已经回话,李清自然毫不犹豫的牵着身后佳人的手向着堂外走去,边走边说道:“那个本王与令公子“一见如故,相识恨晚”,今夜本王打算与令公子促膝长谈,所以令公子本王就一同带走了!”

    话语落罢,李清两人早已在青龙卫士的护卫之下走出了堂外,看着外面染红半边天的夕阳,李清轻松一笑,十分的阳光,再没有刚刚面临老者的阴沉狡诈!

    对于李清的言语,老者麻木的一笑,只能在心中暗骂道:”狗屁的一见如故,还不是想留个人质,想让老子快点送钱!”

第49章 收人收心() 
当天晚上,岐州城内的最豪华的客栈,此刻随着李清等人的到来已经人满为患,原本还有点不是十分乐意的客栈老板,但是当李清随手将两锭分量很足的银子递到店家手中的时候,说道包下此家客栈的时候,店家顿时喜笑颜开,态度直接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那份变脸速度,就算是李清也要自愧不如。

    之所以出手如此大方,是因为李清信奉:“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虽然到目前为止,李清赚钱从来不走正道,再说了,明天又有三千两白银进入自己的手中,李清自然不会为了区区八十两纹银苦了跟随自己的众人。

    对于自己人,李清从来不会吝啬,自从当日的诸位青衣武士选择跟随了自己一路跋涉而不是回丞相府以逸代劳,李清就从心底里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也许现在在他们心中依然尊崇的他们的故主--当朝首辅宰相李林甫,李清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会用实际行动取代李林甫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众人准备妥当之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安排一切,而后在李清的再三要求下,所有的青龙卫士全部到场,原本餐局略显冷清,直到李清随手抄起饭桌上的鸡腿、鸭腿砸向身边几个特别沉闷的青龙卫士,顿时场上气氛大变,变得十分的热闹。

    你一言我一语,再也没有了丝毫的顾忌,常年经历腥风血雨外出执行任务的青龙卫士自然见多识广,在场的除去王妃韦嫣语和秋心、璇儿以外基本都是大老爷们,眼见李清都是如此的放开,众人自然不好意思拘束。

    只不过,若是细心的还可以发现所有的青龙卫士均是双眼湿润,并不是他们不够坚强,常年的执行任务他们从来没有手软过,无论对方是好是坏,凡是丞相的意思他们都毫不犹豫的去执行,即使冒着生命的危险,他们也在所不惜。

    以往丞相李林甫虽然待他们不错,但是他们何尝不知道,这只是李林甫笼络人的一种手段,在丞相的眼中他们只是杀人工具而已,仅此而已!”

    正是因为如此,众位青龙卫士才会如此的真情流露,虽然只是李清一个随意的动作,但是却无疑让李清在他们心中确定了一定的地位,若是说先前他们选择跟随李清远赴剑南是因为李清的忽悠手段高明以及丞相李林甫的刻意为之,那么此刻他们跟随李清则是发自内心,无怨无悔!

    原本李清还想让店家搬上几壶好酒犒劳大家,毕竟上任的寿王再给李清留了一个落魄不堪的躯体的同时也给李清非凡的酒量,正是因为如此,李清相信,即使放眼在场的诸人,自己的酒量也算顶尖,这点李清很是自信。也许论起武力,自己不是他们任何人的对手。

    但是想想初到岐州,诸事还没有准备,再加上刚刚与岐州刺史的对峙当中,为了取得上风,李清“假传圣旨”,以防万一,生怕被别人探查出什么李清也就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虽然没酒,但是在场的五十多人并没有丝毫的不尽兴,反而大大助涨了众人的食欲,宴席过半,李清举起面前的茶杯站起身来一脸郑重的看向周围的青龙卫士缓缓说道:“多日的奔波,无论艰难困苦,大家始终没有弃李清而去,李清很是感激,今日李清就以茶代酒,同饮此杯!”

    眼见李清如此,一旁在场的青衣武士不约而同的同时站起身来,十分豪迈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