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唐王 >

第205章

重生之我为唐王-第205章

小说: 重生之我为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在路过盛王和咸宜公主身边的时候,简单的交谈的一番之后,就再次向着远处退去。

    眼中闪现一抹冷色,看着不远处并肩走来的姐弟,尤其是咸宜公主那一身刺眼的盛装,李清心中升起一抹难受,若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闹到竟日恨不得多方消失的地步。

    台阶并不长,两人虽然走的不快,但是短短的片刻之间,两人却也走到李清的面前,自始至终始终站在李清身边一身素衣的韦嫣语看着面前似乎有话要说的四人,扯了扯李清的衣袖,开口说道:“夫君要不嫣语先行离开,与高公公他们在外面等候你们!”

    听到此言,李清刚想劝阻,却被一道声音所打断,开口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四人之中年龄最长的咸宜公主,相比于面对李清的愧疚,此刻面对着站在李清身旁的韦嫣语,直接摆出一副长姐的架势来,淡淡的开口说道:“还是王妃有颜色,我们几人之间的话语外人最好不要听到!”

    听到此言李清脸色更冷,拉着佳人想要离开的身影,淡淡的看着面前自己名义上的长姐开口说道:“本王的王妃何时轮到咸宜公主来安排了?再说,本王不认为我们之间还有什么好谈的?”

    说罢,左手拉着韦嫣语右手拉着太华公主顺着台阶向下走去,看着挡在自己面前的盛王和咸宜公主冷漠的开口说道:“让开?”

    对与李清的冷漠,自始至终盛王的面庞之上都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讶,但是相比于盛王的不动声色,盛王身边的咸宜公主要显得失态许多,看着面前一脸冷漠的玄衣青年开口说道:“十八郎,我是你的姐姐,不是你的仇人?母后面前,你这样对待我们,难道不怕母妃难安吗?“

    “为了区区一个女人就这么对我,你真是太令姐姐失望了!”

    听到此言,收回将要抬起的脚步,脸上的嘲讽之意正浓,“说本王让你失望?”你何尝不想想自始至终你有没有拿出姐姐应有的姿态?“

    奉劝你一句,教训别人之前,首先想想自己曾经做过什么。

    原本你不提本王还不想说,如今你既然提,本王就把话说的彻底一些,当年在本王与忠王争夺储君之位的时候,你以及驸马杨洄在哪里?本王这边刚刚显现颓势,那边驸马杨洄就急巴巴的投向杨家的怀抱,而身为本王姐姐的你……咸宜公主也是一味地疏远自己,半年之前,寿王一怒之下,将本王放逐边地,你们又在哪里?

    其实,本王从来都没有怪过你们,你们虽然是本王一母同胞的亲兄妹,但是趋利避害人之本性,你们本就没有责任相助本王,但是既然你们从来都没有把本王当做你们的亲兄弟,你们也就没有资格在本王面前摆起姐姐和兄弟的架子。

    原本还一脸不服气的咸宜公主听到李清的一番感慨之言,逐渐低下了头颅,渐渐示弱的说道:“十八郎,其实当年之事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姐姐也有着自己的难处,不过今后好了,如今父皇对你重拾恩宠,再加上琦弟如今在京城之中的势力,若是你们两兄弟联手,足以与太子竞争储君之位。”

    原本还不明白面前的咸宜公主为何突然改变对自己的态度,但是听到此言,李清方才发现面前原来是因为咸宜公主已经得知自己重新拾得父皇的恩宠,这才前来,果然够势利。

    脸上更加不屑,淡然地说道:“不提盛王看不看得上现在的本王,对于那个位置,你们看在眼里放在心底,本王却是从来都没有惦记过,你们相争尽管去争,但是不要拉上我寿王府。回去告诉本王的那个姐夫,若是想说,尽可以自己现身,不必派一个女子,这样只会让本王更看不起他!“

    临走之际,看着一身鲜艳的咸宜公主,李清皱着眉头再次提醒道:“母后十年一度的忌日,公主这一身盛装真让本王刺眼!你我姐弟从此恩断义绝,日后相见,不必股念旧情,杨洄若是惹到本王,本王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真以为攀上杨家就能翻天不成?”

    看着青年远去的背影,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话的一身白衣的寿盛王终于开口说道:“寿王好大的口气啊!不要以为背后有一个李林甫撑腰就能无法无天了,李林甫虽然权柄滔天,但是在长安城却同样有人能压得住他,长安这潭水可不是谁想搅就能搅得混的,一不小心,会被吞的连渣也不剩。”

    对于盛王的警告,李清不在意的一笑,这点自知之明李清还是有的,此次来京,仅仅是李清一次的试水!(。)

第424章 大失所望() 
站在碑前一袭白衣纤尘不染的盛王,看着远处踏着台阶而下的玄衣青年,眼眸变得深邃,看着身旁的咸宜公主双手一摊无奈的说道:“我早就跟你说过,今时的寿王相比于半年之前性情已经大变,如今你终于相信了吧,就算我放下身段语气握手言和,寿王他也没有丝毫一笑泯恩仇的打算!”

    听到此言,一身宫装的已过中年但是依然貌美如花的咸宜公主终于点头感慨道:“半年不见,姐姐也没有想到十八郎转变竟然如此之快!”

    只是十八郎如今的性情如此偏激,若是一旦出现什么偏差难免会引起父皇的不快,到时候,琦弟你可要为十八郎帮忙一二,毕竟母后早去,剩下我们兄妹几人,太华太小,根本不懂什么人情世故,而我虽然年长,但却是女子之身,我们几人要想在皇宫之中不被欺负,所能依靠的仅仅只有你们兄弟联手。

    我听驸马所说,十八郎因为松州之战大有重拾恩宠的意思,就连对待子女一向严厉的父皇对于十八郎都大加赞赏,军功正盛的十八郎,再加上琦弟你常年在长安城积攒下来的势力,就算是面临着太子,我们也有势力一战。

    说到此处,咸宜公主抬头看了看面前高过自己半头一身白衣显得俊逸非凡的面容,若有所思的说道:“这半年以来,你的所作所为姐姐也有所听闻,以后琦弟最好少于太子走在一起,难免引人闲话!”

    其实咸宜公主并没有把话彻底翻开,自从寿王返京,盛王以太子联手打压寿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虽然驸马杨洄微分不够,但是咸宜公主毕竟是曾经宠冠后宫武惠妃的女儿,在大明宫中自然有着不少的关系,对于面前白衣盛王所作所为还是有着十分了解的。

    之所以没有点破,因为咸宜公主深知面前的琦弟虽然相比于寿王年龄稍小,但自幼却争强好胜,处处与盛王攀比,若是当场点破,以盛王的风格,难免会甩袖而去,到时候,自己苦心筹划的兄弟化干戈为玉帛机会就要毁于一旦。

    长姐如木,这些年来,虽然由于多种原因,咸宜公主并未与寿王见过几次面,但是对于寿王的性格咸宜公主吃得很准,今日是母后的十年一度的忌日,以寿王对母后的孝心定然会前来祭拜,但是咸宜公主千算万算,偏偏没有算到自后出现问题的竟然不是自己一再小心谨慎的盛王,而是自己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寿王。

    自己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曾经在自己面前一向谦仁有礼的十八郎,竟然说出恩断义绝的一番话来。

    脸上的冷意逐渐浓厚,看着直到此刻都在劝说要与寿王站在一条战线上的咸宜公主,盛王一脸反驳道:“本王如何做,自有本王的分寸,还轮不到咸宜公主来教训本王!”

    如今答应你的事情本王已经做到,至此之后,两不相欠,你也再不能以姐姐的名义命令我做任何事,本王与盛王之间的事情你最好不要插手,到时候,一旦出现任何意外,恐怕姐姐现在的富贵都难以保全,到时候,你可不要期望本王会念在同胞之情的份上饶过你们!

    因为咸宜公主和武惠妃从小对寿王的偏爱,所以盛王虽然与咸宜公主一母同胞,但是与咸宜公主的关系却并不好,这次之所以应咸宜公主之请前来与寿王化干戈为玉帛,一来是盛王吃定了以寿王的个性绝对不可能与自己一笑泯恩仇,另一方面,虽然自己与咸宜公主不和,但是毕竟站着长姐如母的大意,惠妃早逝,自己一旦过于违逆咸宜公主的意思,一旦流传不去,对于自己常年树立下来的形象难免造成不好影响。

    似乎被盛王的一番话打击到,此刻的咸宜公主看着面前一身白衣的盛王,她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么一番绝情的话,短短的片刻自己竟然有幸听到两回,而说出这么一番话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这世上自己仅有的两个亲兄弟。

    刚刚寿王说出这么一番话,咸宜公主顶多会感到心痛,但是换做面前一脸淡然的盛王说出这么一番话时,咸宜公主除了心痛,剩下的更多的是忌惮和害怕,因为寿王无论如何,若是必要时刻,以他的性格定然会顾念一丝血脉之情。

    但若是换做面前这个从小就争强好胜说到做到的盛王,若是真到了盛王所言的那种危机关头,以他以往的性格,还真的有可能说到做到,到时对自己狠下杀手。

    看着因为自己一番警告而脸色惨白的咸宜公主,盛王李琦没有感到丝毫的愧疚,所有的仅仅只是发自内心的畅快,此刻正如半年之前自己率人强闯寿王府一般,曾经对不起自己的人,自己都要凭借自己的力量一一讨还,自己要向所有的人证明,自己并不比他寿王弱上半分,没有了母妃的扶持,寿王在自己眼中一文不值。

    甩了甩衣袖之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临走之际,盛王一双幽亮的双眼扫视着面前咸宜公主一身的打扮足足半晌,方才感慨地说道:“看到姐姐这一身盛装,不知道母后会不会”高兴“的从陵寝之中站出来!这就是你们对母后表达孝心的方法,母后若是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当年没有选择扶持我!“

    说着,躬身捡过身旁放在案几之上的相助点燃插在碑前早已准备好的巨型香炉之上,而后双膝下跪,恭敬的对着石碑三叩首,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一番动作做的行云流水,让人挑不出丝毫的毛病!

    昨晚一切之后,盛王直接向着顺着台阶向着陵外走去,徒留下一脸惨败黯然的咸宜公主留在原处。

    此刻的咸宜公主一脸的淡然,谁成想到本来苦心经营的一场谋划,到头来竟然是自己的两个兄弟与自己恩断义绝,无论如何,咸宜公主也无法想到这次遭受损失最大的竟然是自己。(。)

第425章 准备一切() 
三个时辰之后,太子府书房,一袭明黄衣袍双手背负的李亨与书房幽深昏暗的环境格格不入,自忠王出宫独自建设府邸之时,对于昏暗环境有着独特喜爱的李亨一直把自己的书房建设的这般寂静。

    太子权势滔天,太子府人气自然不会单薄,但是任谁都知道书房是太子府的重中之重,太子府之内,上到太子妃嫔,下到八位统领和太子府管事,若没有得到太子的允许,任何人敢于踏入太子书房一步者,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

    这点,自从太子府建立二十余年,就已定下的规矩,太子府的很多老人都知道,刚开始还有一些人仗着自己在太子面前有着几分面子,对于这条规矩不以为意,但是随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倒在了书房门前,其中甚至包括曾经太子最为宠爱的一个妃嫔,所有人方才发现,原来太子并不是开玩笑。

    正是因为这条血腥规矩的存在,太子府书房方才能够在人气鼎盛的太子府保存这份寂静,只不过,这份寂静并未持续多长时间,就被一声禀报之声所打破,“禀太子,二统领求见!”

    听到此言,双手背负的太子舒缓了紧皱的眉头,并没有转身,当即对着门外守卫的侍从吩咐道:”进来!“

    一声令下,吱的一声,房门应声打开,一道明亮的光线照射进来,在昏暗的书房之内显得十分突兀,门外之人似乎知道自家太子对于光线十分敏感,所以房门仅仅打开半个口子,等到人进来之后,十分迅速的将房门重新掩上。

    进入书房之内的李二双眼一阵昏暗,对于幽暗的环境很不适应,过了一段时间,看清了站在不远处的明黄背影之后,方才躬身说道:”太子府二卫统领参见太子殿下!“

    对于黑衣统领李二的参见太子仅仅只是点了点头,而后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都已准备好了?”

    知道自家太子的性格,李二对此没有感到一丝意外,当即不慌不慢的说道:“回禀太子殿下,一切都已安排妥当,整整一百名死士,他们有着六十名出身军旅之人,其中大概有着三十人是剑南人士,而且,属下特意在他们身上做了一番痕迹,这次无论如何寿王殿下也逃脱不了干系!”

    ”如今一百名死士已经陆续出东门,向着皇陵周围集合,今日太阳一落,借着夜色的掩护,他们就能越过皇陵守军的防线,到达预定的地点潜伏下来,届时,一旦发动,定然能够造成不小的影响!“

    听到此言,双手背负的李亨转过身来,一双幽深的双眼紧紧盯着面前的李二,足足过了半晌,等到一身武力非凡的李二都被其盯得略感不适方才满意的点头说道:”李二,你做的很好,果然没有令本太子失望!“

    听到自家太子对于自己如此毫不掩饰的认可,李二双眼通红,当即对着明黄衣袍男子开口说道:“属下受殿下提拔,方才能有今日,为殿下做事,李二万死不辞!”说着,抬起头的李二,看着面前的明黄衣袍的中年男子双眼之中夹杂着一抹疯狂的崇敬。

    挥了挥手,站起身来的李二看着面前的明黄衣袍欲言又止,犹豫了片刻,终于开口说道:”殿下,属下有一眼,不知当讲不当讲?“

    听到此言,李清皱着眉头,终于开口说道:“属下今早奉命前去皇陵查探地形之时,碰巧看到盛王和咸宜公主的车架,一时好奇之下,属下就一路跟随两人的脚步抵达惠妃陵寝,竟然看到了寿王。”

    属下躲在一旁,听了半晌,方才发现,一似乎是咸宜公主想要让寿王和盛王兄弟两人化干戈为玉帛,但是结果却是出乎咸宜公主的预料,先是寿王当场与咸宜公主恩断义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