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唐王 >

第177章

重生之我为唐王-第177章

小说: 重生之我为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跨过前堂入眼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院落,院墙左右各开一门,顺着门内看去,曲径通幽,庭院深深,向前看去,是一个高出院落三尺的四开大堂,异常宏伟,此刻大堂的门窗早已被身旁的亲卫打开,顺着门内看去,堂内的蛛网依稀可见。

    身后的慕凡等人眼看着面前的寿王想迈进此刻斑驳还未清理干净的大堂,不由得想要开口阻止。

    看出了众人的意思,李清并未介意,淡然一笑道:“当初本王风里来雨里去,鬼门关都不知道走了多少遭,如今这点又算得了什么,吃不了苦中苦,如何让众人信服?”

    虽然不明白本应该养尊处优的当朝皇子为何会在鬼门关走几遭,但是看此刻面前玄衣青年的神色,众人完全可以确定,刚刚寿王殿下的这番话绝不是玩笑,而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对于这些隐秘之事,众人并没有追问下去的打算,常年在官场之上摸爬滚打的他们自然知道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的好。

    看着面前的玄衣青年已经跨入大堂,四人自然不再犹豫,派出兵马勘察四周安排好一切之后,四人也跟随着李清的脚步跨入大堂之内,毕竟这座祠堂寂寥空阔,却又罕见人际,充满着不少难以预知的危险,让寿王殿下孤身一人踏入大堂,众人也不放心。

    踏入大唐之后,迎面一副铁铸的“出师表”三个大字在灯火的映射下闪闪发光,也许是出于对诸葛武侯的敬重,对于这三个斗大的铁铸之字,并没有被有心之人盗走。

    出师表之下,是一片字体潦草通体龙飞凤舞的行书书写的出师表内容,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顺着文章往下看,落款诸葛亮三个大字直摄人心,即使时隔千年,李清也能体会得到武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毅然决然。

    千百年来,后世之人对于诸葛亮誓死效忠********看法不一,有人说诸葛武侯一诺千金,为了一个承诺背负一世枷锁,顽固不知顺天应命,又有的人说,诸葛武侯生性顽固,对于面临着亡国之后能够说出“此间乐,不思蜀也”的后主刘禅是愚忠,但是面对着这个英明千古流传羽扇纶巾的旷世智者,李清却有着自己的想法。

    以诸葛亮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智慧以及智扫三国豪杰妙计可安天下的远见又怎会不明白蜀汉气数已尽,自己所做之事不过是在与天争的逆天之事而已,但这正是诸葛亮的骄傲之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此方能彰显出一个谋士的旷世奇才,世人都说成败论英雄,诚然蜀汉政权最后失败了,但是蜀汉政权的失败并未阻挡住诸葛亮的英明流传后世。

    足足盯着面前出师表牌匾凝视半刻钟,李清忍不住感慨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见惯了身旁玄衣青年善法果断,运筹帷幄,此刻突然见到寿王殿下出口成章,众人自然惊讶万分,这么说倒不是李清看上去有多么的粗犷不通文采,恰恰相反,李清看上去书生气质十足,众人之所以如此猜想,仅仅是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以寿王殿下如今的表现已经足够优秀,若是再擅长吟诗作赋,众人真的想象不到身旁的青年到底还有多少才能唯有表现出来。

    脸上赞叹之声没有丝毫的掩饰,茂州副将开口说道:“殿下真是好文采,果然不是我等这些常年驻守在边塞的粗犷之人望尘莫及的!”这么一番话,完全就是恭维了。

    由于出松州之前,众人早已带好三天的干粮,生活之时只需找到水源,取水而来即可,**的时间转瞬即逝,天刚放亮,李清等人就已骑上战马,再次向着剑门的方向急驶,为了避免与当地官员虚与委蛇,李清等人并未选择正经的官道,大多都是超捷径,所幸身旁的几人都是常年驻扎在剑南道的边将,自然不用担心找不到路途。

    如此快马加鞭,第三日日落之前,李清等人就已经赶到剑门关下,看着面前高大宏伟屹立在断山之间的天堑之关,尽管已经见识过一次剑门关的宏伟,但是此刻的李清依然忍不住感慨一番,如此建筑,如此天堑,果然对得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千古第一险关的称号。

    并未让李清感慨多久,众人就被不远处剑门守军的严阵以待所打断。

    三百人的精锐骑兵如此大张旗鼓的接近,自然引起了剑门守军的重视,此刻守卫在剑门南门的近百名剑门军士已经将栅栏拉至身前,刀相向,做好防守的架势之后,中间的一名旅帅方才开口说道:“诸位从哪里赶来?是哪位将军的部下?”毕竟剑门关的战略意义极为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剑门尸首,五万剑剑南军士百万剑南百姓势必会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之下。

    而且与此同时,剑门关一旦告破,少了一道天然屏障的关中平原势必也岌岌可危,京师长安也会面临着被攻破的危险,而且此刻世人皆知,吐蕃正出兵进犯松州,刚刚接任的剑南道节度使寿王殿下动用了剑南道西北边境各州的兵力此刻正在松州城外与吐蕃精锐兵士展开决战,如此敏感时刻,守卫剑门关的剑门军士更加不敢怠慢!

    并未开口回答剑门旅帅的喝问,此刻不仅李清李清身旁的石皓等人均是将目光投向了慕凡所在的位置,众人的脸上均是挂着善意的“嘲讽”,想想也是,有着剑门少帅在身边,如今却被这番对待,看样子剑门少帅这个招牌在剑门关并不好使。

    似乎察觉众人的嘲讽之意,年轻气盛的慕凡自然要找回面子,所以此刻面前的近百名剑门军士无疑第一时间成为了慕凡这个名副其实的剑门少帅的出气筒!

    拍马走到众人面前,看着面前的旅帅,慕凡直接开口呵斥道:“都给我放下兵器?寿王殿下在此,汝等此刻刀相向,成何体统?”(。);

第363章 相见() 
然而面对着慕凡的开口呵斥,守卫站在剑门旅帅身边的一位十分年轻看上去从军不久的脸上稚气未去的少年一脸不服气地说道:“你让我们放下我们就放下?你以为你是谁?你说他是寿王殿下,有何凭证?拿不出证据,休怪我等刀无眼!再说辞了吐蕃正大举侵犯我剑南道,你们突兀的出现在此处,难保不是吐蕃的奸细!”

    这次,不等慕凡说话,原本因为慕凡出现而陷入呆滞状态的剑门旅帅听到身旁少年放出这么一番狂妄之言,惊愕的连下巴都差点掉下来,当即毫不留情的拍着身旁少年的头盔,大声喝斥道:“放肆,少帅在此,怎敢放出如此狂妄之言!”

    命令身旁的兵士立即放下兵器,撤去弓箭之后,年纪并不大的剑门旅帅上前几步走到慕凡马前,恭敬的说道:“少帅恕罪,刚刚末将眼拙,没有认出少帅!”

    其实倒也不怪剑门旅帅,一来慕凡刚刚的站位比较尴尬,身形大半都被立在首位的李清挡住,二来在剑门旅帅的想象之中,此刻的少帅本应该跟随在寿王殿下征战松州,怎会平白无故的出现在此处,这也是刚刚看到自家少帅策马扬鞭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剑门旅帅的第一反应并没有第一时间出身相迎,而是楞在原处!

    毕竟是自己手下的兵士,再加上眼前之人也已知错,慕凡并没有多加为难,而眼见到身为当事人的慕凡都没有为难,石皓等人自然不好开口,毕竟此刻剑门少帅慕凡堪称寿王殿下面前的第一心腹,就是不看慕凡的面子,众人也要给此刻立于众人面前玄衣青年的面子。

    虽然没有多加为难,但是看着身后的寿王,慕凡不满的开口提醒道:“还有手王殿下?”

    对于自己少帅善意的提醒,剑门旅帅自然心领神会,当即对着立于马上的李清躬身抱拳道:“末将参见寿王殿下和诸位将军,王妃今日正午已经抵达关内,诸位请进!”言罢十分明智的身体向旁一侧,给众人让出了进关的道路。

    听到韦嫣语已经抵达此处,半月未见,李清的思念之情不知不觉的更加浓厚,心中升起一抹柔情,自然而然的也就不想在此次单个片刻,看了一眼面前的剑门旅帅之后,挥舞着马鞭向着关内赶去。

    原本已经做好接受惩罚的准备的剑门旅帅此刻眼见着寿王殿下并没有出口惩罚,自然十分高兴,大呼一口气,如释重负,但是剑门旅帅轻松之色刚刚浮上脸庞,等到慕凡走到自己身边的时候,一句话彻底再次将慕凡这位剑门旅帅压入地狱。

    “今日过后,亲自到将军府领五十军棍!”看着自家旅帅愈来愈远的背影,此刻的剑门旅帅脸上却出现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谁能想到逃过了殿下的惩罚,却没有逃过自家少帅的魔掌。

    对于将军府的军棍剑门旅帅可是深有体会,虽然执行之人都是自己人,但是由于自家少帅常年定下的铁规,将军府的行刑之人大多都是铁面无私之人,这五十军棍打下去,剑门旅帅几乎可以肯定,半个月内,自己休想爬下**。

    此刻,紧紧跟随在寿王身后的慕凡就是不回头也能够想象得到刚刚守城的剑门旅帅的心中感想,慕凡能够一步步的在寿王面前获得信任,并不完全靠的是其剑门少帅的身份,必要的手腕和眼力是不可或缺的。

    刚刚慕凡看得十分清楚,若不是顾及到自己的颜面,单单凭借着刚刚剑门守军对于寿王的冒犯,寿王绝对不会放过他们,慕凡自然知道寿王殿下并不是斤斤计较之人,但若是为了自己好不容易在军中积攒的威信,寿王殿下却是不得不处罚他们,毕竟此事一旦传开,对于寿王殿下的威严的确有着几分影响。

    如今寿王殿下看在自己的颜面情愿损失自己的威严,但是身为寿王殿下的心腹慕凡却不会不领情,这正是慕凡的聪明之处,在不懂的人眼中一直不明白寿王殿下放着成都城中的诸多青年俊杰不用,却独独其中慕凡,但是类似刘冉等人却是知道,寿王殿下一直器重并不是对慕凡偏爱,而是慕凡的做人做事看似莽撞,却无时无刻不以寿王的利益为先,就算是寿王利益与剑门关的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慕凡依然选择站在寿王身边,这样的心腹怎能不让寿王器重。

    剑门关,将军府,早已得到消息的剑门主将和从成都远道而来的一干人等恭敬的站在门外,等到李清下马之后,以剑门主将为首的剑门高层纷纷行了一个军礼,恭敬的说道:“末将参见殿下,恭喜殿下大胜归来!诸位将军辛苦了,我等已经在府内准备好晚宴,为诸位接风洗尘!”

    看着面前身材依旧臃肿的剑门主将想及自己初到剑门关的狼狈不堪,半是感慨半是沧桑的说道:“慕将军,别来无恙啊!”因为有着慕凡这层关系,李清与剑门主将的交情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再加上剑门主将很有主见自从李清抵达剑南,给与了李清诸多帮助,李清并不是卸磨杀驴之人,诸多因素的层层考虑之下,此刻面对着剑门主将的问候,李清原本清冷的脸色也忍不住和气了几分。

    等到李清身后的几人纷纷跟剑门主将客套完毕之后,看着面前依旧伫立的一群人,在看着一身狼狈却斗志激昂的儿子剑门主将心中升起一抹添犊之情,开口客套的说道:“如今,天色已晚,殿下和诸位将军连日奔波势必十分辛苦,有什么事情,不如进入堂内,我们边吃边谈!”

    言罢,将探寻的目光瞅向此刻已经立于寿王妃身旁的寿王。

    看着虽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自己,再加上肚中的五脏庙也已经起了抗议,李清拉住韦嫣语的纤手,向着堂内走去,自然而然的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边吃边谈,今日剑门关内没有王爷将军,不分尊卑,诸位尽管放开,不必拘束!”

    被李清拉住纤手的韦嫣语脸上羞涩万分,但是那真切的触感却又让韦嫣语不舍得松开,经历过一次生死徘徊,韦嫣语更加清楚身旁的男子在自己心中究竟占据着何等重要的位置?

    当自己无数次在鬼门关徘徊最终醒来的时候,并没有看见身旁的男子,外人永远无法体会韦嫣语当时心中的空捞捞的感觉,再加上随着自己的伤势逐渐复原,不止一次的听到,此番如今剑南道的吐蕃兵士如何凶猛?如何的力大无穷?人人都说寿王殿下此去九死一生,韦嫣语虽然不同军事,但是毕竟是将门之女,自然清楚以三千成都之内之兵,想要抵抗两万吐蕃劲旅,难如登天!

    曾几何时,韦嫣语甚至暗自下定决心,若是身旁的男子一旦战死沙场,自己和腹中的胎儿绝不苟活,自己一家三口既然生不能团聚,唯有在地下团员!

    此刻面前的男子鲜活的出现在自己面前,一向坚强的韦嫣语双眼微红心中暗自感慨道:如此,真好!不求黄金垒,不羡金玉杯,若是能够面前的玄衣男子相守一生,就是最大的幸福!(。);

第364章 成都之事() 
将军府大堂之内,丝竹之声声声入耳,觥筹交错,宾主尽欢,李清一行人马不停蹄的从松州赶往剑门,整整三天的时间除了休息时间之外,大多都花费在赶路之上,如此匆忙之下,对于吃食自然没有什么要求,如今好不容易能够安安稳稳的停下来,享用一餐,众人自然心满意足。

    而且剑门主将准备的晚宴极为丰富,如此一来,更加满足了众人的食欲!

    晚膳过后,沐浴更衣之后的李清更显精神,高挑秀雅的身材,一袭玄衣是上等丝绸而成,绣着雅致竹纹的淡青滚边和头上的墨玉发簪交相辉映,刚刚经历过一场生死大战让原本儒雅的气质之中夹杂着几分若有若无的王者之威和血腥杀伐之意,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对于寿王殿下这份气质的转变,此刻站在李清面前的王鉷无疑感触最深,王忠自然清楚,面前青年刚刚的那种威仪并不是为了震慑自己刻意展露,暗自感叹道战场果然是个磨砺人的好地方,经历过一场生死大战的寿王殿下那种不怒自威运筹帷幄的威仪已经掺杂他身上的每一份血脉之中,正如其身上尽管一再掩饰却是却依然总是在不经意之间散发的贵气一般。

    以前的寿王殿下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