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唐王 >

第157章

重生之我为唐王-第157章

小说: 重生之我为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人之外,从来不把同辈之人放在眼中。如今倒好,竟然被一个初出茅庐而且听说还是个异常年轻的大唐亲王给击败,怎能不大发雷霆?

    若是此刻论钦陵心平气和的劝解安慰自己,那么一众将领绝对会怀疑站在自己面前的论钦陵的真实性!

    斥退所有人的论钦陵看着身旁一身便衣的青年男子开口说道:“你可知道这个寿王殿下有什么来历?本将军要知道他的一切?”

    看着面前好奇心很重的论钦陵。便衣青年无奈的开口说道:“将军对于这个寿王我们仅仅知道他是大唐陛下十八皇子仅此而已,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参与战事,以前也并未表现出什么出人军事天赋,毕竟帝国从来都不会把过多的精力浪费在这些名不见经传对帝国毫无威胁的人身上!”

    知道便衣青年说的是实情的论钦陵并没有再次发火,而是郑重的开口说道:“不管以往如何,今后派出所有的密探。本王要知道这个寿王所有一切的讯息!”

    恰在此时,帐外一位风尘仆仆的兵士走到账内,看着论钦陵当即单膝跪下气喘吁吁地说道:“将将军,我等刚刚得到消息,就在半个时辰之前,亲卫营三千将士在主将葛牙囊的率领下为了掩护我军的撤退,全军覆没,上至主将下至士兵尽皆战死沙场,无一活口!”

    听到此话原本刚刚平缓下来的论钦陵险些气的当场吐血,硬生生的走到这名兵士面前,将其拽离地面,开口质问道:“你说什么?不可能,绝无可能,亲卫营三千土拨将士是我军精锐中的精锐,怎可能全部阵亡!”

    ”而且亲卫营主将葛牙囊英勇善战,勇冠三军,是由本将军一手提拔上来,常年跟随本将军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怎会轻易死去?“

    似乎没想到面前的主将大人竟然反应如此的激烈,面红气喘的的兵士明白若是再不把话说清楚若是再等上片刻自家主将绝对会把自己掐死,当即不敢有半点犹豫的开口断断续续的说道:“将军,我等等自然不敢妄言,只不过亲卫营三千将士全军覆没却是我等亲眼所见!而且我等还特意将葛将军的尸首带回来,若是将军不信,尽可前去查看!“

    听到最不想听到的答案,情绪失控的论钦陵仓促之间突然将兵士甩至地上,而后冷眼看着艰难爬起身来的兵士淡淡的说道:“不必了,吩咐下去,厚葬葛牙囊将军!”

    言罢,帐外再次走来一位亲卫,先是看了一眼此刻状况极惨的同伴,而后语气更加恭敬的说道:“禀报将军,亲卫营副将求见,属下也是刚刚得知亲卫营副将并未战死!“

    原本正愁着没处发泄的论钦陵吐蕃副将竟然没有战死,当即开口说道:“贪生怕死之辈,身为将领临阵脱逃本是诛九族之罪,本将军念他跟随本将军南征北战这么多年法外开恩,让他自缢在帐外,告诫三军,本将军自会饶过他的家人!

    言罢,看着逐渐安静下来的大帐,转身对着身旁的亲卫吩咐道:“传本将将令,加强警戒,此番唐军士气正旺,严防敌人趁机偷袭,全军戒严,一旦发现可疑人手,一律单场斩杀,任何敢于玩忽职守者,一律处死!”

    对于主将的吩咐,亲卫躬身行礼而后退出帐外,本就寂静的帅帐随着亲卫的退去仅仅只剩下便衣青年一人,也就是在此时,看着脸色终于舒缓下来的论钦陵,便衣青年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论钦陵若有所思的说道:“经此一战,不知将军可否察觉到什么诡异之处?毕竟若是此番唐军若是真的有着如此多的人马增援松州,就算是有着葛牙囊将军的三千兵士断后,唐军也不会放我们轻易离开?”(。)

第320章 众望所归() 
听到身旁的锦衣青年如此一番话语,论钦陵双眼微眯,藏在袖中的双手微微握成拳状,但是外表却不露声色,摆手示意面前的锦衣青年继续分析。

    眼看着自己的一番分析得到眼前论钦陵的认同,锦衣青年不慌不忙的说道:“刚刚情况危急,而且唐军气势极大,我等急于撤退并未留意唐军,但是属下也曾回首看了一眼唐军的阵势,虽说他们一直追击,但似乎并未打算把我们往死处逼,按讲,此番有着如此多的唐军增援松州,他们完全有机会趁我们为反应过来将我们完全围剿!”

    “而且,就算属下不说,将军也应该知道汉州主将马宏远是个怎样的人物?以他的个性,若是此番真的在增援的队伍之中,他是断断不会让我们轻易脱身的,就算是有着葛牙囊将军的亲卫营的三千兵士断后!”

    当然了为了给自己留一丝后路,锦衣青年看着面前陷入思索之中的论钦陵犹豫了片刻还是选择开口说道:“当然了,这只是属下的猜测而已,将军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身为一个谋士,锦衣青年自认为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接下来就要看面前的主将拿主意了。

    并没有沉思多长时间,看着面前的锦衣青年,论钦陵若有所思地说道:“你说的未尝不是事情,至于此次的松州增援兵马究竟是不是狐假虎威接下来就要看他们的“表现”?

    若是他们的真的徒有其表,想必取得如此大胜,接下来他们定然会休养生息,闭城免战,而不会主动攻击,到时候,就是本将一雪前耻的时候,反之,若是此番他们真的敢趁势攻击,那就证明此刻松州城的守军是有着真材实料。接下来我们就要安心避战,瞅准时机,一击必胜!

    眼看着面前的论钦陵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做出这样的应对已是极为不易,锦衣青年点头开口说道:“如今之计。也唯有如此了,毕竟经过刚刚的大战,我们的探马已经牺牲大半,如今已经没有能力深入松州城内查明敌情!”

    与此同时,刚刚经历过一场血战的松州城南门打开。身着一袭玄衣脸上始终淡然自若的李清一马当先,在其身后十分有秩序的跟随着各州主将。

    原本宛若人间炼狱的南城门此刻也已经被打扫干净,但是空气之中的那一丝丝若有若无的血腥之气无时无刻不在宣告着就在不久前,此处曾经发生了怎样惨烈的一场战争,只不过,不幸中的万幸,这场争斗最终以唐军的大胜而告终。

    若是吐蕃获胜的话,恐怕此刻的松州城又会是另外一副场景!

    唐军得胜的消息不胫而走,原本紧闭门户的松州百姓也是纷纷出门,纷纷围堵在松州城正街两侧。想要好好看一下挽狂澜于既倒、救万民于水火的人到底是何模样?

    若不是街道两旁有着城防军的兵马维持秩序,以面前这些松州百姓的热情程度,恐怕会第一时间将李清围起来。但是尽管有着城防军的在一旁保驾护航,眼看着无法接近面前玄衣青年的一众松州百姓,纷纷齐声呼道:“寿王,寿王,寿王!”

    声势震天,有感而发,一声比一声嘹亮深远。

    其实倒不怪他们此刻情绪如此激动,因为眼看着松州城破在即。昔日守卫自己的松州兵士一个个惨死在自己面前,这些因为思恋故土亦或是各种原因不愿离开松州的百姓本就抱好必死的决心。

    但是谁能想到,事情百转千折,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松州城必破无疑的时候。远在成都的寿王殿下如同天降,率领着唐军挽狂澜于既倒,生生的解救了松州的百姓,这怎能不让松州百姓对李清心存感激。

    而拍马走在李清身后的茂州副将以及松州参军等人,原本因为李清迟迟未现身而对面前的玄衣青年有所小视,但是今日一战。面前的玄衣青年让所有人见识到他过人的军事天赋,凭借着仅仅两千疲惫之兵,生生的击退了一万多饱经战事的吐蕃军士。

    毕竟外人不知道,但是身为这支唐军高层的他们可是清楚地知道,此番寿王殿下仅仅率领着两千兵马就赶来支援,并不是传说中的大队人马,也正是因为如此,茂州副将以及年轻的松州参军眼看面前的玄衣青年众望所归,两人也仅仅是对视一眼,而后善意的一笑,心领神会!

    虽然此次击败吐蕃,两人也功不可没,但是在场的任何一人都知道,若要抡起功劳,绝对非面前的玄衣青年莫属,对此,两人没有一点嫉妒之心!

    好不容易应对了松州热情的百姓,一路十分艰辛的走到了主将府,众人按照位置坐下,松州参军挥手招来服侍的侍女对众人上好茶水之后,豁然走到距离李清三尺的地方,对着李清单膝跪下,双手抱拳,一脸感激地说道:“末将感谢殿下救命之恩,此番若没有殿下的上百里的支援,我松州城实难保存,末将为松州城三千将士十万百姓感激殿下救命之恩!”

    随手将手中的杯盏放在桌上,走上前去将面前年轻的茂州参军扶起来,并没有面对旁人的冷漠,笑着说道:“参军不必如此客气,本王身为剑南道节度使,增援松州保卫剑南本是本王职责所在,而且,参军莫要忘了,三千松州将士十万百姓是我大唐百姓,身为唐军,保护大唐百姓,是我等应尽的职责!”

    一句话,立见高低,茂州主将一脸通红的看着面前风神俊宇的玄衣青年羞愧的说道:“殿下气度,末将的确望尘莫及,是属下见识浅薄了!”

    在场的众人都知人老成精之辈,自然清楚面前的玄衣青年此番话是发自肺腑之言,而不是装模作样的在收买人心,本就对玄衣青年敬佩的情绪不知不觉中更浓烈了一份,众人相信有着如此情怀的亲王定然是一代仁王!(。)

第321章 阳谋() 
眼看着所有人的目光都已经汇聚到自己身上,李清并没有应为刚刚的胜利而变得倨傲起来,脑中十分清晰的思考着接下来如何的吐蕃的反击,毕竟以目前松州城内的驻兵绝对经不起吐蕃再次的卷土重来。

    虽然刚刚众人却是取得一场大胜,吐蕃保守估计最少阵亡五千余人,但是为了取得这样的代价,唐军同样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城防军西大营阵亡五百人,茂州副将所带来的茂州兵马最少阵亡六百人,至于松州兵士三千兵马经过五日的厮杀此刻仅仅剩下堪堪百余人,名存实亡。

    至于李清随后带来的剑门军和城防军东大营的兵马随时的相对小些,每部也就阵亡两百余人,如此算来,几乎等同于一比一的伤亡,但是就算是这样的战绩也足以称冠。

    毕竟,剑南军疲弱已经深入人心,寿王殿下从成都带来的三千兵马更是从未经历过一场战事洗礼的稚嫩之兵,如此种种不利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战绩足以令人称道,在场的众人相信,此刻就算是王忠嗣哥舒翰之类的名将身处此地,也绝不会做的比面前的青年更优秀。

    看了看脸上掩饰不住兴奋的众人,李清还是忍不住开口道:“诸位将军,此番取得如此大胜,与诸位将军的努力奋战密不可分,待得此处战事了结,本王定会写份奏章,禀明父皇,为各位请功,到时候,本王一定一一封赏各位!”

    眼看着面前的玄衣青年并没有打算将战功独揽,而是选择本就应该落在自己身上的战功平均分配到大家身上,众人的佩服之心更浓,尽管以众人的心机自然清楚面前的玄衣青年此举未尝没有收买人心的意图,但是尽管如此,众人也认了。

    毕竟面对着这等足以震慑朝廷的大胜,能够抵挡得住这份诱惑的主将少之又少,而且众人知道。此番之所以能够击退吐蕃,面前的玄衣青年应居首功,就算是此番其将这份功劳独揽,堂内的一种将领也不会有丝毫的异议。

    本以为命丧松州的一众主将。如今看到不仅好好地保存了性命,而且还有着不小的功劳等着自己,天翻地覆的一番对比之下,怎能不欣喜万分,连带着对面前的玄衣青年也是感激万分。

    几位主将相视一眼。站起身来,齐齐的对着李清躬身一拜,声音不大却郑重万分的说道:“多谢殿下提拔,我等感激万分,日后但有所命,末将一定遵从!”

    眼看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一个算不上顶尖的功劳却能收买茂州、松州以及城防军东大营三位主将的臣服,明显是个稳赚不赔买卖,李清忍不住点头,这算是李清正大光明的阳谋。没有丝毫掩饰自己收买人心的打算,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李清吃定了面前的一群人定然不会放过着难得一次建立功名的机会,划分这次胜利的蛋糕。

    阳谋之所以称之为阳谋,就是在于对方明明知道你的意图却不得不心甘情愿的钻入你所构建的陷阱之中,这才是阳谋真正迷人的地方!

    其实李清这么做也有着自己的打算,远在长安的那个尊贵男人虽然是自己的父皇,但是自己若是立有太多的军功定然会令其忌惮,到时候不是加身,万人敬仰。很可能换来的是一一纸调令。

    当今陛下既想将李清踢出京师最好永远不要反悔,但是又不希望李清这个身负自己血脉的寿王强势崛起,若真是如此的话,当今陛下绝对会出手打压。李清想的是。与其到时候被其打压,引起一些有心之人的忌惮,不如此刻卧薪尝胆,暗自收买人心,如此一来既能不受别人的忌惮,又能获得切切实实的实权。何乐而不为?

    给众人勾画了一个蓝图之后,李清语气一转,看着周围信心满满的一众人说道:“有功者要赏,有罪者同样要罚,本王向来都是个赏罚分明的人,松州副将站前畏敌,临阵脱逃,置松州万民于不顾,如此自私自利之人,理应赐死,以告诫松州一战阵亡的上千将士。“

    命令画师,画出松州副将的肖像图,然后以剑南道节度使的名义,告知全道:凡我剑南道境内各郡县不得窝藏此人,一经发现举报官府者赏钱千缗!“

    对与李清的吩咐,一旁的侍卫自然不敢怠慢,躬身说道:”属下这就去办。“说罢,转身向着门外走去,而对于李清如此安排,众人自然没有丝毫的异议,而且众人本就对从未谋面据传贪生怕死的松州副将不屑至极,如今眼见面前的寿王殿下这样处置,自然大快人心,在场之人也并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开口阻挠。

    处罚松州副将仅仅只是个小插曲,如今军情紧急,所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