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唐王 >

第118章

重生之我为唐王-第118章

小说: 重生之我为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人?”说着,李清深邃的从双眼之中闪现一抹探寻的目光。

第240章 枭阁() 
并没有继续停留在鸾阁之内太长时间,李清就在四名青螟卫的悄悄护卫下返回寿王府,冬日的时光本就不长,虽然李清紧赶慢赶,但是等回到寿王府中天色已经渐晚。

    回到前堂,看着面前已经聚齐的数人,面前的几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代表着如今整个寿王府的核心决策层,寿王府对外发布的每个命令均是通过这些人发布。

    如今随着寿王府在剑南道强势崛起,这些人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恭迎谄媚之声萦绕耳边,尽管众人并不是虚荣之人,但是这般实打实的权势众人却是毫不反感,毕竟谁都没有受虐倾向,好好地谁不想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认同,尽管这些认同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背后寿王府这个庞然大物。

    等到李清坐下,堂内的女子已经十分自觉的退出了堂外,看着面前的几位心腹,李清淡淡的说道:“距离除夕还有不足两个月,年前要在寿王府建成”枭阁“,楼高九层,一二两层作为青螟卫的训练基地,三四两层作为玄武暗卫的训练基地六七两层,则作为朱雀秘卫的总部。”

    饶是在场的人都是李清的心腹,但是在场之人,但是听到李清在此宣布如此重大的事件,众人还是感到一阵惊讶,青螟卫众人自然知道,至于玄武暗卫知道的人就相对较少,至于最新组建的朱雀秘卫,在场之人知道的更加不多,仅仅只有青螟卫首和玄武卫首两人知道而已。

    而且让众人惊讶的是,寿王这么一番安排,即使如今枭阁还没建成,众人依然能够想象得到,这个听上去气势磅礴的枭阁日后定然是寿王府的核心区域,若说如今的寿王府是成都的核心,那么这个九层高枭阁则是寿王府的核心。

    饶是心中不解,寿王此番为何如此大动干辄,但是身为寿王府长史兼管家的王鉷依然对着不远处的李清应声道:“殿下尽管放心,明日一早我就安排人员在寿王府开土动工,保证年前一定建成枭阁。”

    满意的点了点头,似乎看出了面前王鉷的疑惑,李清开口说道:“想必先生应该明白,虽然寿王府楼阁高达,占地极广,但是你我都知道我寿王府的一厅一阁,建筑布局均在有心之人的眼中。

    说句不客气的话,恐怕对于如今的寿王府的地形,那些成都的显贵们,比你我还要了解,这样的软肋掌握在他人手中本王很不习惯,若是这些人已诞生起歹意,恐怕会让我寿王府防不胜防,届时就算是我们高手如林,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都无济于事。

    原本还不甚在意的王鉷听到李清这么一解释,才发现事情的严重,的确,这样的事情一旦放生,绝对会对如今的寿王府造成致命的打击,也正是因为如此,王鉷更加坚定了立刻兴建枭阁的打算。

    说到王府的守卫,李清不自觉的看向了坐在角落里不发一言一连沉默的李四,也就是如今的王府侍卫统领,看他目前的表现,虽然李清放下先前两人的芥蒂,提拔他做了王府的侍卫统领,如今的地位仅在青螟玄武两大卫首之下。

    而且相比于青螟卫的低调,玄武暗卫的神秘莫测,李四手下所掌握的王府侍卫则是实打实的权势,说句毫不客气的话,在场的很多人日后要想安稳的生活,日后还要仰仗李四这个如今寿王府侍卫统领的照拂。

    但是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这份权势并没有给他带来丝毫的用处,由于先前的敌对关系再加上手下偶不少弟兄就是死在李四这个前太子府四卫统领手中,李业黄云两人与李四一向不对付。

    王鉷身为李清的首要谋士,自然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身份,对于丞相府出身的李业黄云和太子府出身的李四三人的明争暗斗一向不参与,王鉷的弟弟王焊虽然有心结交李四这个手握实权的统领,但是奈何有着哥哥的阻拦,对于兄长的命令王焊一向不敢太过违背。

    毕竟王焊可是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寿王府有如今的地位,被寿王殿下如此看重,其实完全是寿王殿下爱屋及乌,若不是看在兄长的面子上,王焊很清楚不远处的寿王绝对不会对自己高瞧一眼。

    似乎是察觉到如今这个侍卫统领的尴尬,李清笑着说道:”李统领,如今的王府侍卫你训练的如何?“

    听到寿王问话,原本沉默不言的李四赶紧拱手恭敬的说道:”回禀殿下,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训练,如今的王府侍卫战力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行为可疑的人一律剔除,殿下尽管放心,还能守卫寿王府的侍卫绝对只会效忠一人,那就是寿王殿下您。“

    相比于其他人,李四说话之间多了份拘谨,少了份随意。

    再次满意的点了点头,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将原本良莠不齐成分极其复杂的侍卫训练到拥有一定战力,足以看出面前的李四并不平凡,也有着它的手段,没有辜负自己当初的期望。

    任命一个曾经两次将屠刀架在自己脖子上的敌人,李清何尝没有犹豫过,没有胆怯过,当初所有人都反对李清重用李四,但是在当时陷入窘境手中可用之人少之又少的情况下,李清还是力排众议,强势扶持李四上位,成为如今寿王府中仅次于李业、黄云两人的存在。

    看着面前的李四,李清笑着说道:”很好,王府的防卫才是重中之重,一屋不扫何以平天下,在场的诸位既然将身家性命托付于本王,本王定然不会让你们失望,你们的安全,本王会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

    等到李清把话说完,坐在李清身旁的青螟卫首李业看着李清一脸为难地说道:“不瞒殿下说,如今青螟卫的新成员的训练已经遭遇瓶颈,若是想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力,必须走出寿王府,拥有一块独立的训练基地。”说罢,李业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仿佛给李清找了一个麻烦一般。

    看着同样面露难色的玄武卫首,李清猜想到,恐怕玄武暗卫也遭遇了与青螟卫一样的麻烦,想想也是,以先前青螟与玄武两卫老成员所展现出来的实力,绝对不会仅仅只是普普通通的体能训练就能让他们成长至斯。

    你们先忍耐片刻,一切等到过完年以后,本王会在成都郊外隐秘之处为你们觅得一处隐秘之地,作为你们玄武青螟两卫的训练基地。的确,温室中成长起来的朵绝对经受不起狂风暴雨的洗礼,本王不是不明事理之人,青螟玄武两卫不同于一般的卫队,自然要接受不一般的训练。

    过完年以后,本网会亲自检验,两卫的训练成果,这两卫是本网最后的底牌,宁缺毋滥,本王决不允许两支卫队之间出现一丝一毫的杂质,说着,李清那始终平淡如意的脸上竟然浮现一抹严厉之色。

    看着李清的神态,李业、黄云两人自然不敢怠慢,赶紧站起身来躬身说道:“殿下放心,我等绝对不会辜负殿下的期望。”

第241章 整军 (上)() 
三日后,西大营演武场,除去守卫和日常巡逻的兵士,剩下的两千名兵士全副武装整齐的站在校场之上,人人面容严肃,若是细心的话,还可以发现,为数不少的人脸上均是一幅担惊受怕的模样。

    看着此刻挺直站立在点将台正中央被西大营几位高层军官簇拥着的玄衣青年,众人都明白,能够让寿王这个如今剑南道唯一的王亲临此地,定然与前两日石皓亲自发布的命令有关。

    站在李清身后,得到李清的示意之后,石皓走到众人面前,看着面前全副武装的两千名军时,顿时升起哟股豪情壮志,曾几何时,作为一名小小旅帅的石皓怎能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然能成为如今重权在握的城防军西大营的统领将军。

    正是因为这种剧烈的反差,才更加坚定了石皓对于李清的效忠之心。

    压下心中的杂念,清了清嗓子,一手缠着绷带的石皓用他那粗犷的声音喊道:“剑南道的儿郎们,本将军风寿王殿下之名,今日起,全军整顿,优胜劣汰,适者留下。””这次整顿分为武试两个部分,武试考核弓马娴熟,个人武力,文试讲究领兵作战,谋略眼光,无论文试还是武试,只要其中任何一项成绩合格者均可留下,若是两项均合格,本将军定会委以重任。

    此番为了配合我西大营的整顿,寿王殿下特意派出二十名贴身卫士,在场的诸位,只要任何一人能够在他们手中走过五十招,我西大营的旅帅之位定然虚席以待。

    说着,石皓单手一指,众人顺着石皓的指向,看到二十名青衫武士迎风而立,不怒自威,凛冽的寒风吹拂在衣着单薄的他们身上,他们确实毅然不动,面不改色。

    而看到如此一幕,嘶全军将士齐呼一口气,这身打扮,有点见识的都知道面前二十名迎风而立的青衫武士就是如今被剑南道官民传得神乎其神的青螟卫,若说龙泉山一役向众人展现了寿王殿下过人的军事才干,那么与此同时此役,也间接成就了青螟卫的威名。

    毕竟当初参与龙泉山剿匪的官兵虽说不多,但也有一千余人,而且这些人成分及其复杂,一传十,十传百,短短的时间之内,青螟卫在龙虎山之战中的作用却是被众人所了解。

    以一己之力,凭借区区几十名卫士奠定一场战役的胜利,众人从来都没想过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偏偏这么不现实的事情却在众人面前实实在在的发生,就是由面前二十名青衫武士所在的卫队所创造。

    众人真的很难想象,到底一支队伍强悍精锐到何种程度才能奠定一场战争的胜利?念及于此,众人看着面前的二十名武士均是目光火热,军中崇尚强者,城防军西大营自然也不例外。

    知道了面前二十名武士身份的城防军普通士兵原本还跃跃欲试的神态,此刻犹如演了一般,彻底打消了这不切实际的想法,就目前而言,还是老老实实参加文试亦或是武试最好。

    原本还以为有什么终南捷径可以走,不用经过考核,就有官做,但目前看来,这个所谓的捷径却是一条不见光明的思路。

    他们不是没想过通过踩下面前的青衫武士来成就自己的威名,进而得到长官的青睐,只是过惯安逸生活只会欺压百姓的他们又怎会有那份勇气去面对这面前这些真正的铁血死士呢?

    与下面普通士兵的想法完全不同,此刻站在李清身边的几位西大营的高层却是一脸的不是滋味,毕竟当初寿王殿下诏令西大营官兵进山剿匪,他们本以为这是个苦差事,白白折损了人马,若是失败了恐怕还会被寿王殿下迁怒。

    正是因为诸多考虑,整个西大营的兵马,两千五百名兵士,仅仅只有石皓所部脑子转不过弯,愣头愣脑的奉了寿王殿下的诏令,如今看来,哪里是他石皓傻?最傻的还是自己这些人,若不是当初自己等人目光短浅,没有派兵相助,恐怕如今得到寿王殿下青睐,掌管整个西大营军权的就是他们吧。

    看着那二十名迎风而立的青衫武士,整个点将台上西大营的高层军官除了石皓之外,所有人均是低下了头颅,因为众人都觉得,那二十名武士是对他们**裸的讽刺,众人均是没有想到寿王殿下竟然为了支持石皓的整军,派出了自己的王牌部队。

    要知道当初与鲜于仲通对抗,那等情况危急生死一线的险境之下,面前的玄衣青年也仅仅带领十六名青螟卫士,而如今为了去去一次考核,竟然一挥手就出动二十名青螟卫士,这需要怎样一种看重才能办得到。

    整个西大营所有高官面上的表情李清自然尽收眼底,但是却装作浑然未知的样子,李清就是要他们明白,如今的剑南道真正能够决定他们生死决定他们荣辱成败的是他李清,而不是别的,只有在他们心中深深地埋下这种理念,日后李清才能更好地掌握他们。

    毕竟是西大营对自己的意义非凡,是一支自己彻底而且独立掌握的一支军队,身在边陲之地,只有实打实的军权才是立身根本,对于西大营的整顿李清的重视程度自然超过任何人。

    石皓亲自下令,李清这个剑南道节度使亲自监督,众人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监督之人,全部都是由石皓亲自选拔一些公正严明之人,如此一来,到了避免了徇私舞弊的出现,但李清从来都没幻想过让正常考试处在绝对公平之中。

    石皓刚刚语罢,在其旁边早有几位其新近提拔上来的亲信走到台下,安排考核相关内容,校场并没有喧闹多长时间,仅仅过了大约两刻钟,两千名军士仿佛认命一般有秩序的分成两边,参加文试的在左,参加武试的在右。

    放眼望去,右边一望无际,而在左边选择参加文试者则仅仅只有寥寥两百余人,看到如此一幕,李清倒也没有太多惊讶,毕竟从军之人大多勇猛出身,识文断字文能安邦定国武能征战沙场之人毕竟少之又少。

    再说盛世大唐本就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正是因为如此,如今的军旅之人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擅长文试,若是按着他们强迫他们参加文试,恐怕比杀了他们还难。

    只不过如此一来,更加坚定了李清培养一批军事人才的打算,毕竟就算是兵士勇猛,若没有英明的将领带领,到时候也难堪大任。

第242章 整军(下)() 
整整三日,城防军西大营两千多名兵士才堪堪考核完毕,第一天,成都的一些权力机构达官显贵对于西大营所发之事还不甚了解,但是仅仅过了一天,一些消息灵通的显贵高官方才明白西大营竟然在全体整军。

    得到这个消息的众人可是为之一愣,这些显贵高官,无一不是聪慧之人,他们何尝不明白整顿军事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们只是听说,西大营新近上任一名统领将军,也知道这位新的统领将军势必要有一番作为。

    但是他们真的没有想到这个守卫将军新官上任三把火竟然烧得这么旺?整顿军事,其实历届东西大营的统领将军都曾尝试过,只不过他们无疑以失败而告终,毕竟朝廷规制在哪里,给定城防军五千名额,多一人都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