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90章

东晋北府一丘八-第90章

小说: 东晋北府一丘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球抱着双臂,说道:“这些不是我们早晨从河边淘来的细砂嘛!”

    刘裕正色道:“很好,各位看清楚了!”

    他说着,把那木框往这堆细砂里一框,再一拨,整个木框里,顿时就堆满了细砂,刘裕往后一拖,在这平地之上,木框之上已经堆起了象一座小丘似的细砂,满满当当。

    刘裕拿出一个木靶子,在木框之上拨弄了几下,把高出框面的细砂给拨去,剩下的砂子与框齐平,然后,他拿起边上的一个木碗,里面盛着粘稠的米汤,对着这一框沙子就浇了上去。

    周围的仆役们开始交头结耳了:“刘队正这是做什么?这些细砂用框框起来是干嘛的?”

    “我看象是想弄一整框沙子。”

    “笨蛋,什么一整框沙子。刘队正一定是要打造出最坚固的石头,大概是用来磨制甲片用的吧。”

    “石头?这样能做石头?”

    “不懂了吧。我们家以前是建城墙的,那城砖都是这样制,用糯米汁这么浇上去,很快整个木框就固定住啦。”

    “烧砂成砖,或者是烧粘土为砖,我们都懂,但要木框做什么?”

    “大约,大约是要定形吧。嗨,我又不是刘队正,你们问我做什么,看就是了。”

    就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刘裕面前的这一整块木框里的砂土已经渐渐地凝固了,他拿起了这个木框,放在空中晃了几晃,而整框的这些细砂,几乎都没有下落的,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这米汤真不错,这是翻砂的关键,你们可千万别偷工减料啊,要不然,固定不住这一框砂子,就前功尽弃了!”

    所有的仆役与工匠们齐声道:“诺!”

    刘裕点了点头,又如法炮制,搞了另一框砂子,用米汤浇了后,固定成了一整块砂块,两框的这个细砂,在太阳的照耀下,开始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一如那波光荡漾的河边。

    刘裕做完这些后,长舒一口气,从怀里摸出了十个甲片,取出一片,高高地举在空中:“大家说,这是什么?”

    “精钢甲片,俺们天天打造的那个!”

    刘裕笑道:“好,今天我就教你们一个办法,让你们以后不用再手动打造这些甲片了!”

    他说着,把那十个甲片,分别放在了细砂框之中,面朝下,那十个甲片一下子就陷进了细沙之中,只留了一半突在外面。

    刘裕拿起了另一框细砂,又从上面盖了过去,两个砂框就这样合到了一起,只留下了一丝微缝还在外面。

    刘裕把两个砂框拿下,取了了十个甲片,只见这两个砂框之上,已经分别留下了十个印记,各有半片甲叶深,而甲叶上的形状,大小,甚至上面留出的那个串绳子的孔,都与真甲片上一无二致。

    毛球看明白了,一下子站了起来,也不抱臂了,指着这两个框就说道:“这,这是模具吗?把甲片的样子印在砂框之上,以后直接就浇铁汁进去?”

    刘裕笑着点了点头,把这两个砂框拿起,掏出怀中的一把小挫刀,只这么一划,就在最边上的一个甲片坑里,划出了一条细孔,直到框边,而他如法炮制,在每个甲片框边都划出了这么一条细线。

    这下连冯迁也知道了:“刘队正是在给浇钢汁的时候留下通道。真厉害,太厉害了。这粘土和细砂是可以承受那火热的,不会变形,而钢汁浇进去,就跟我们平时用坩埚盛钢汁一样,只要凝固后,就会变成那固定的形状,也就是变成十片甲片的形状!”

    刘裕点了点头,正色道:“这就是翻砂之法,两个木框里的细砂或者粘土,在浇了米汁之后可以固定成形,以后就是浇铁汁就可以了。靠了这个办法,如果做一个三十片甲叶的模具,可以一次性地制三十个甲片,以往你们十天半个月才能打造的甲片,只需要半个时辰,就可以制出个模样了,剩下的,就是打磨,去锈,抛光啦。”

    所有的工匠和仆役们全都一脸崇拜地站了起来,以前这些人都听过刘裕的名声,但今天亲眼所见,才知道这个人不仅武功盖世,更是才华绝世,只来这铁匠营一天,就想到了他们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妙法,怎么不能让大家叹服呢?

    “刘队正,你太厉害了,这招是哪里学的?”

    “刘队正还用学吗?人家是天上星宿下凡!”

    “就是,我老黑今天是服了,刘队正,以后你要我做啥就做啥。”

    孔靖勾了勾嘴角,脸色一沉:“好了,全都给我听好了,从现在开始,一千五百人去炼铁汁,一千人去做模具,五百人去打磨做好的甲叶,这个月,我要每天做出五万片甲叶,就是装备一千副铁甲,谁要是偷懒耍滑,别怪我手下无情!”

    说到这里,他突然笑了笑:“要是每天干得好,所有晚饭多加一个馍!月底完成了任务,我请大家全都喝酒!”

第二百零九章 横扫千军靠宝刀() 
十天之后,铁匠营。

    刘裕神色轻松,赤着上身,通过长长的木柄,拿着一个尺余见方的大坩埚,一边的高炉之上,冯迁和毛球二人,正在使劲地拉着风箱,而炉中的火色,已经开始发青,在上面加着的一口大锅里,铁汁已经开始沸腾,冲天的热气向上腾起,烤得离这个高炉附近三尺之内的每个人,都是浑身上下如同水洗。

    “扑”地一声,炉膛里的最后一缕火苗,也从赤红色变成了青色,毛球的脸色一变,大声道:“起锅喽!”

    刘裕眼急手快,长柄一转,坩埚一下子就伸进了铁锅之中,一翻一舀,满满地一锅钢汁,就已经进了他的坩埚之中。

    而在外面的空地之上,十几个合在一起的翻砂箱早已经一字排开,那专门进钢汁的孔道向上,其他地方严丝合缝,刘裕健步如飞,端着这一大坩埚钢汁,只一瞬间就冲出了铁匠铺,半点钢汁也没有泼洒,在周围众人的惊叹声中,四平八稳地把这一大坩埚的钢汁,纷纷浇到了这十几个翻砂箱之中。直到孔道开始倒溢出钢汁,才停手去浇下一箱,如此这般,也就几分钟的时间,一大锅的钢汁,便灌满了这些翻砂箱。

    箱边的工匠们一阵欢呼,穿着水浸湿了的皮袄,把这些翻砂箱拿到一边,反复地晃动着,以使这些钢汁对充分地灌满那些砂孔。刘裕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擦着脸上的汗水,目光落向了一边正在打开的一些翻砂箱,长舒了一口气:“这样可真是快,光这一个炉子,一天就能浇出五十箱。一箱可以制二十片甲,就算回炉重炼五片,也有十五片之多。也就是说光这一个炉子,一天就可以制七八百片了啊。”

    孔靖笑着点了点头:“是啊,比咱们预想的还要快,现在二百个炉子同时在运转,一天可以弄出十五万片左右,足够三百副铁甲了。按这个速度,一个月就可以装备万人。”

    刘裕点了点头:“造甲的事情看来没啥问题了,但战士们不可能只着铁甲,手里没有武器,这武器的打造,孔兄有什么好办法吗?”

    孔靖勾了勾嘴角,说道:“上次就说过,百炼钢不可能大量装备,即使是老虎部队,也是以长槊为主,我们要打造的,只是槊头。”

    刘裕摇了摇头:“光是木杆加上槊头,这样的步槊,只怕难以跟强敌交手时占到便宜,我前两天跟你说过的那个马槊,你看有没有办法搞出来?”

    孔靖叹了口气:“我这两天一直在想这个问题,马槊的制作,非常麻烦,材料倒不是不能搞到,但那种不停地油浸,再阴干,再油浸,再阴干,反复折腾好几年,类似那种南蛮藤甲,做起来太费工费时了。”

    “现在我们接到的任务是三个月内要完成一万精兵的装备,至少也要保证老虎部队的五千人。所以时间还是很紧,根本来不及做那种马槊。”

    刘裕还是不死心,说道:“那如果槊杆用钢材打造,会不会好点?”

    孔靖笑道:“连槊杆都用钢,那我这里所有的铁矿石加起来大概都不够三千人的武器了。刘老弟啊,你还是得考虑到一个成本问题,咱们这里的铁矿石已经很多了,但也没豪奢到连槊杆都用钢的地步。”

    说到这里,孔靖勾了勾嘴角:“其实,秦军也不可能全是骑兵,他们的骑兵也是少数,你没必要按照对付骑兵的办法来打造装备,想想如何对付对方的大量步兵,才是王道。”

    刘裕叹了口气:“如果对付步兵,倒是好办了。但秦军人多势众,我们如果跟他们列阵相持,慢慢地常规轮换,怕是打不出迅速的攻防,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如果不用槊,有什么办法可以迅速地突破敌军的步兵防守?”

    孔靖的脸色一变:“你的意思是说,散开阵形速攻?”

    刘裕点了点头:“不错,我军的兵力远不如敌军,如果是作为先头部队的老虎部队,不过数千人,要靠这数千人在几十万敌军中横冲直撞,不可能靠平时的列阵,夫战,勇气也,秦军之所以凶悍,靠的不是装备比别人好了多少,而是他们的战斗意志远远强过他国军队!那种悍不畏死的攻击性打法,直接能让敌军夺气。”

    孔靖笑道:“这倒是的,秦国轻兵死士,连甲都不穿,就是手持利刃,在战场上所向无敌。你是想让老虎部队也变成这样吗?”

    刘裕笑道:“我现在还只是一个犯了事,在赎罪的小兵,哪谈得上制订大军的战术呢,但我以为,作为这支部队的将领,应该发挥我们吴人轻快剽悍的特点,重甲只是我们接近敌军,防箭防槊的掩护工具,但真正交手上,两边步兵相持,我希望能用最快的速度,击破敌军!”

    孔靖点了点头:“如果是快速突击的话,最好的办法是刀。虽然说战场上刺杀比砍杀要来的高效,但那是针对列阵而战,要是散阵,一对一地面对面格斗,长兵器反而施展不开,四五尺长的大刀最好。”

    他说到这里,笑了笑:“就象你那柄厚背开山刀,就是最称手的家伙,长度适中,又够沉,在人群之中抡起来一扫一片,应该最是适合轻兵锐士。”

    说到这里,孔靖突然眉头微皱:“不过,即使是你的这把刀,也不太适合给老虎部队所用。”

    刘裕的脸色一变:“怎么就不适合了?”

    孔靖叹了口气:“因为你这把刀,太硬太锐了。”

    刘裕讶道:“宝刀不就应该是坚硬而锋利吗?”

    孔靖摇了摇头:“敌军也是披甲的,并不是砍瓜切菜,在战场上,再硬的刀,砍了十个八个人之后,也会豁口,也会变钝。这是其一。第二嘛,你这刀太硬,砍人的时候,也会震到自己,如果砍杀超过三十个人,那很可能会折断。更不用说在战场上刀兵相交,也经常要跟敌人的兵器相隔,那就更容易坏了。所以矛头刺钝了可以现换,但这整个一把刀,还怎么换呢?”

    说到这里,孔靖的眼中冷芒一闪:“只有刃口锋利,而背面柔韧,能卸去这砍杀时的大力的刀,才是真正所需的刀。刘裕啊,我是没办法了,也许你可以再找胖子问问,有啥好招。”

第二百一十章 百炼为刃熟铁刀() 
入夜,广陵城,北府兵帅府。

    大院之内,不停地有传令军士匆匆而来,而文书之类的人,则捧着一撂撂的公文,或者是手持竹简绢帛,快步而去,一队队的巡逻军士,持槊而行,三步一哨,五步一岗,气氛不是一般的严肃。

    一处厢房之内,刘穆之正狼吞虎咽地喝着一碗莼菜鸡丝羹,他吃下了最后一口,又舔干净了碗上剩下的一点残渣,闭上了眼睛,长舒了一口气,似是在回味着刚才的舌尖上的美好。

    刘裕坐在他的身边,勾了勾嘴角:“死胖子,你这一顿可是吃掉了我一个月的军饷,好了,也该说了吧。”

    刘穆之睁开了眼睛,意犹未尽地叹了口气:“要是天天有这莼菜羹吃,那可多好啊。”

    刘裕笑道:“你要是打仗立了功,升了官,得了爵,还怕没吃的?有时候觉得你很聪明,但有时候就觉得你傻得超过想象。”

    刘穆之摇了摇头:“我不过一个小小的参军,在中军这里我这种级别的有两三百个,又不是王谧那样的中兵参军,只怕献策之事,也轮不到我吧。”

    刘裕的眉头一皱:“怎么,玄帅把你调来,不让你献良策?”

    刘穆之叹了口气:“现在又没大战,有何良策可献?自从五天前我军突然出动,吓得秦军退兵五十里,解了三阿之围之后,田将军所部就跟着南撤,就连彭城的军民也撤光了。现在秦军占了整个淮北,战事进入了相持阶段,谁也不敢妄动,我还有何策可献?”

    刘裕微微一笑:“这不就是当日你我商量过的战法吗?既然玄帅用了这个,就会再用我们以后的计谋。”

    刘穆之抹了抹嘴,正色道:“寄奴啊,这进言献策,是要看时机的。上次我军新败,玄帅需要广开言路,听取多方意见,而那些别的世家,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加以牵制。可是这回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象会稽王,王家这些家族,又开始指手划脚起来了,那些官职较高的参军,多是世家子弟,他们这时候七嘴八舌,要显示自己的作用,你我想象上次那样进言,只怕不易了。”

    刘裕冷笑道:“就算不能进言,也可以在战场上见个真章,接下来无非就是练兵数月,打靠出精兵利甲之后,消灭掉这股子秦军了。今天,我就是为此事而来,好了,不多扯了,你快说说这宝刀如何打造吧。”

    刘穆之收起了笑容,正色道:“寄奴啊,这事我可真的帮不了你的忙,甲片可以用铸钱的办法批量生产,但是武器却不可以。这不是一个方法的问题,而是资源的问题。”

    刘裕的眉头一皱:“是说精钢和百炼钢的数量不足吗?”

    刘穆之点了点头:“是啊,你要用的是刀,可不是矛槊,这刀是整体打造的,不象矛槊那样只要换个尖头就行,而且那孔靖说的不错,就算整体打造,刀身太硬,容易折断。所以宝刀向来是极其昂贵,就算是公孙王候,也只有一两把,不是我不想帮你,而实在是帮不上忙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