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87章

东晋北府一丘八-第87章

小说: 东晋北府一丘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裕勾了勾嘴角:“那人只不过是取错了水,就算犯了军规,惩罚一下也就行了,为何要残人肢体呢?他这样断了一指,以后还能做什么?”

    孔靖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的嘴角勾了勾:“刘裕啊,你可知道,自古以来,哪朝哪代的武器铠甲,是最好的?”

    刘裕倒是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下子给问住了,许久,才摇了摇头:“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历代的武器应该都不差吧,不都是放在武库里么?就跟我们的装备一样,真要说的话,也许汉军的装备最好吧。”

    孔靖摇了摇头,笑道:“刘裕啊刘裕,虽然你的兵法和武功出众,但对这军械之事,还真是不知道呢。武库里的装备,只够用个十几年,铁甲和刀剑是会生锈的,就算是皮甲,也不会超过百年,所以,只有时不时地修缮,维护,才能让你们身上的甲胄防刀剑箭矢,手中的武器能破敌盔甲。”

    说到这里,他取下了戴着的一顶皮盔,递给了刘裕:“这回你犯事就是因为拿下了同伴的头盔,对吧。”

    刘裕想到水生的死,心中就是一痛,黯然道:“是我的错,我不应该在明知那兄弟耳背的情况下,还在战场上脱他的头盔。”

    孔靖正色道:“如果要我说,你的责任只有一半,另一半,却是这制盔的工匠应该付的。”

    刘裕奇道:“那头盔没啥问题啊,防护性很好,里面还有皮革内衬,寻常箭矢不能透入的,怎么是他的责任了?”

    孔靖微微一笑:“你先戴戴这个再说。”

    刘裕拿起孔靖的头盔,仔细看了看,这是一顶铁盔,里面也衬托了一些兽皮,看起来跟寻常的头盔没啥区别,他戴上了脑袋,正要说话,却清清楚楚地听到了孔靖的声音:“怎么样,能听到我说话吗?”

    刘裕的脸色一变,一把拿下了这个头盔,之前他戴过的所有头盔,只要戴上之后,外面人说话的声音,就很难听清楚了,即使是孙无终这个大嗓门在自己面前十步说话,也是细如蚊蚋,所以,军中在训话的时候,全都要免盔在手的,至于谢停风这样本身就比较耳背的人,戴上头盔之后,几乎就成了聋子了。

    孔靖指了指头盔的侧面:“看到没有,奥秘在这里!”

    刘裕仔细一看,只见头盔的侧面,双耳的位置,却是钻了百余个针眼大的气孔,这才是这个头盔戴上之后,还能听到别人说话的根本原因,这些气孔不至于降低整个头盔的防护能力,却能让人能听到别人说话,不得不说,小小改动,独具匠心!

    刘裕叹了口气:“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何那些制盔匠没有想到呢?要是有这个,水生兄弟也许就不会死了。”

    孔靖冷笑道:“因为大凡制盔和制甲,以及制军械的工匠,他们不用自己穿着这些甲胄,拿着这些武器上战场搏命,做这些事情,只不过是完成任务而已。又怎么可能尽心尽力呢?”

    刘裕有点明白了,若有所思地点着头:“所以,你就要立这样的规矩,来逼着每个工匠都不能偷懒?”

    孔靖正色道:“这只是第一步,我家祖上就是工匠出身,深知这一行很难象军士打仗那样靠着斩首和军功出头,所以,既然不能给出足够的好处来吸引人好好干,就只有先立威,让人不敢偷奸耍滑了。毕竟,自古以来,这种制甲制械的工匠,不是战俘就是奴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首先要的,只有鞭子。”

    刘裕不屑地勾了勾嘴角:“可是我们北府兵,即使是工匠,也是从军应募来的百姓,良民,不是什么奴隶!”

    孔靖微微一笑:“没什么区别,他们是各军淘汰下来的人,要让他们干活,先得立规矩,刚才问你的问题,我现在告诉你答案,自古以来,军械甲胄做得最好的,不是汉军,而是秦军!”

    刘裕奇道:“秦军虎狼之师,不是经常赤膊上阵,逢人便杀吗?要论军械武器,他们未必很强吧。”

    孔靖笑着从怀里摸出了一个箭头,递向了刘裕:“你看看这是什么?”

    刘裕拿过这个箭头,放手里看了两眼,这是一个典型的三棱青铜箭头,开有血槽,即使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岁月沧桑,上面已经是锈迹斑斑,但仍然触手很锐利,刘裕点了点头:“是个不错的箭头,放到今天也能杀人,孔幢主,你意思是说,秦军的武器质量极高,几百年后还能用吗?”

    孔靖摇了摇头:“你再仔细看看箭头上面。”

    刘裕的脸色一变,用手撮了撮箭头,青铜锈斑应手而落,一个细如蚂蚁的小字,映入了他的眼帘。

    刘裕吃惊地张大了嘴,没想到这个只有两寸长的箭头之上,居然还刻了字,他并不是太认识这种秦时小篆,但依稀可以看到,是个庆字。

    “这,这是个庆字?什么意思?”

    孔靖正色道:“庆,是制作这个箭头的工匠的名字,也是我的先祖。秦军军制,所有工匠做的武器盔甲,每一个箭头,每一片甲叶,都要刻上工匠的名字,战后打扫战场时需要检验。”

第二百零三章 生铁熟铁与炒钢() 
孔靖从刘裕的手中接过了这个箭头,一边放入怀中,一边继续说道:“若有箭不破甲,甲不御矛的情况,工匠都要按秦律进行处罚,轻则课以重罚,剥夺民爵和田地,重则直接处死。是以秦军不仅战士剽悍,如狼似虎,更是甲兵犀利,就靠的是此法。”

    说到这里,孔靖微微一笑:“刘裕,愿意跟我一起,打造天下最好的武器盔甲吗?”

    刘裕长舒了一口气,用力地点了点头:“求之不得!”

    不过说到这里,刘裕还是眉头一皱:“但你刚才那样,因为打错了水就直接剁了手指头,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我知道这水是用来淬火用的,但什么水不是水,有什么区别吗?”

    孔靖摇了摇头:“刘裕啊,这就是你不知道了,铁器的打造,一大半就是要靠了这个淬火,是好钢还是烂铁,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一淬之间的事。”

    刘裕奇道:“有这么重要吗?钢和铁有什么大的区别?”

    孔靖微微一笑,指了指自己的怀里:“就象这个箭头,在秦朝的时候,用的是青铜箭头,青铜很软,即使是加了很多东西,变得坚硬的熟青铜,也只能做到勉强射穿皮甲,所以秦军虽然甲兵犀利,但是以后碰到了铁制武器,还是吃了很大的亏,这也是秦末到汉初,渐渐地从这种青铜武器过渡到铁器的原因。”

    刘裕点了点头:“是啊,都说上古夏商周这些时代才用青铜,反正现在是看不到了,就连我家的农具,都是用铁打造的。不过,我一直不知道这铁是如何弄出来的,更不明白,铁和钢有啥不同。”

    孔靖正色道:“铁,是用铁矿石和木炭在一起,封到那些高热燃炉之后所炼出来的,铁矿石碰到极热的火焰,会熔化成铁汁,然后凝固之后,这些铁汁中的一些杂质会给排除,就会成为铁块,这种块状炼铁之法,从战国的中晚期开始出现,到汉朝前期,已经渐渐地成形了。”

    刘裕点了点头:“我听村里的铁匠说过,这种铁,是叫生铁,很硬,可以用来铸造东西,但也非常脆,碰到稍强点的外力,就会折断,而且,不能再重复地进行锻打,对吗?”

    孔靖微微一笑:“正是如此,这种生铁,硬度还可以,但只能铸,不能锻,并不实用,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铁汁之中,还有了大量的杂物成份,只有不停地把这些生铁熔了铸,铸了再熔,反复多次之后,里面的杂质给排得差不多了,这才会成为熟铁。”

    刘裕笑道:“这熟铁更不好用吧,极软,一碰就歪,连我家农具之上都不会用这些熟铁的。”

    说到这里,他勾了勾嘴角:“说来也奇怪,这铁不应该是越炼越硬,越炼越强吗,怎么会生铁变熟铁,反而更软了呢?”

    孔靖笑道:“这个原因嘛,我们的前辈摸索了几百年才意识到。那些给排掉的杂质里,有些是可以增加铁的硬度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就是木炭粉!”

    刘裕讶道:“木炭粉?那不是木头烧成炭之后留下的灰吗?这东西能让铁变硬?”

    孔靖点了点头:“不错,听起来是如此地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这样。所以从铁变成钢,关键就在于这种木炭粉的加入。我们炼钢就是用熟铁熔化之后,加入铁精和木炭粉,再次凝固之后,可以进行煅打。”

    “这个锻打,就是把整块火红的钢,趁热的时候使劲地用铁锤,在铁砧之上敲击,如此一来,这块钢就会给打成我们想要的各种形状,等到形状差不多完成之后,就把发红的整个钢块,迅速地浸入到水里,如果水的质量是我们所需要的,那就能极速地冷却,变成各种各样的钢材。”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头戴的那顶铁盔,说道:“象这个头盔,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打造成盔状,用来保护你的头部。”

    刘裕若有所思地说道:“怪不得我看铁匠们打铁,都是把一块发热的烧红的铁块,淬进水中,这么说来,水的质地,决定这钢材的硬度了?”

    孔靖叹了口气:“正是如此,水太冷,降温太快,有时候钢材内部会有裂缝,如果水太热,降不了温,那钢材不能迅速地冷却,就会变形,而且硬度也不够,所以,要打造什么样的盔甲,就得用什么样的水。不然的话,战士们穿了或脆或裂的甲胄上战场,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刘裕叹了口气:“那就是甲不能御箭,矛不能透甲,确实是很严重的事。”

    孔靖满意地点了点头:“其实我大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又不是我上战场打仗,死活干我屁事,但真正受损的,是刘裕你这样的战士,如果穿了劣质盔甲,导致送命,拿了一碰就断的武器,杀不了敌,你还会这样维护那人吗?”

    刘裕勾了勾嘴角:“但只是一次取水偷了懒,就直接剁了他一根手指头,这是不是有点太过了?你哪怕把他狠狠地打一顿,下次再这样处置,也比这个要来得强吧。”

    孔靖摇了摇头:“刘裕啊,今天我见到你,有点失望,你也算是个军官了,应该知道慈不将兵的话,这还不是普通的作战部队,是一帮挑剩下来的渣滓,没前途的废物,若不是入营时都签了三年的卖身契约,他们早就想回家了。如果不用这种非常手段,那人人都会偷奸耍滑,这次我不狠狠惩治这个带头的,以后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多,还是那句话,到时候,倒霉的还是战士!”

    刘裕叹了口气:“难道,就不能想些别的办法,让他们跟普通的战士一样,有出头的机会吗?”

    孔靖笑道:“那要看你的本事了,如果你能打造出上好的盔甲和军械,让玄帅满意,你就可以成为第一个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刘裕,我相信你有这个本事,不过,就要看你肯在这里花多少功夫了!”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我一定会为最好的战士,打出最好的武器盔甲的!”

第二百零四章 新的朋友叫毛球() 
和孔靖分开之后,刘裕走向了自己的营帐,与那井井有条的飞豹军帐不同,这里的营帐,跟那种大通铺子也没啥区别,四五十条汉子,挤在两条长长的草席之上,每个人大约三尺宽的空间,就算是睡觉的地方,与飞豹营中那股子每天训练之后的汗味相比,这里更多了几分呛人的烟火味道,让新来的刘裕,有些不太适应。

    周围的人对刘裕都很客气,但也有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毕竟,一边是毫无希望,看起来不可能出头,甚至哪天会不会受罚或残或死的铁匠,另一方则是全军闻名的锐士猛男,没有人以为,刘裕会在这里长久地呆下去。

    刘裕也没有完全从水生的死中走出来,与前一阵几乎天天梦到王妙音不同,这两天就是做梦,他也是不停地看到水生的脸,所以,一向很喜欢主动结交人的刘裕,这会儿也懒得去认识自己的新伙伴们,找了一个空位,他几乎倒头就睡,在这一帐鼾声如雷的汉子中,倒也不算异类。

    一个声音在刘裕的耳边轻轻响起:“刘大哥,你可曾睡着了?”

    刘裕睁开了眼睛,循声看去,却只见到早晨在营门口站岗的那个黄脸少年,正一脸兴奋地看着自己。

    刘裕微微一笑:“你若不喊我,我倒是很快就会睡着了,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

    那黄脸少年笑道:“我叫冯迁,益州人。刘大哥,我真的是做梦也想不到你会来我们这里。”

    刘裕轻轻地“哦”了一声,他白日里只觉得这少年说话怪怪的,自己是没听过这种语调,却没有想到此人来自益州,他的眉头一皱:“益州人也来北府这里当兵吗?”

    黄脸少年的脸上闪过一丝无奈的神色:“其实,我开始不是北府兵,而是跟着毛将军的部曲。毛将军家世代镇守梁州和益州,我们家几代都是他家的家兵。这回朝廷出兵解三阿之围,我也跟着毛将军去了。”

    刘裕点了点头:“毛将军一战全军崩溃,自己只带了几十骑逃走,你们这些溃兵,就被北府兵收容了?”

    黄脸少年冯迁挠了挠头:“是啊,那战真的是见了鬼了,都说秦军在几百里外,可是我还在睡觉的时候,就听到外面的战马嘶鸣,杀声震天,一出帐却只见所有人在奔跑,说是秦军杀过来了。我也只有稀里糊涂地跟着他们一起跑了。”

    刘裕的眉头一皱:“你是毛将军的亲兵部曲啊,难道没跟着毛将军在一起吗?”

    冯迁看了一眼身边的那人黑脸军士,低声道:“少爷,您自己说吧。”

    刘裕的心中一动,白天的时候他就觉得这个黑脸军士有点不寻常,不象是一般的小兵,举手投足间,倒是有些将校的气度,他看向了黑脸军士,奇道:“阁下难道是?”

    黑脸军士叹了口气,坐起身:“说来惭愧,在下乃是毛将军的侄子,毛球是也。”

    刘裕睁大了眼睛:“毛球?这名字实在是有点,这么说来,你是北伐名将毛宝的孙子吗?”

    毛球勾了勾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