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77章

东晋北府一丘八-第77章

小说: 东晋北府一丘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帅,末将以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建康城的宿卫兵马久不习战,将帅缺乏作战经验,至有此败,我们北府军兵精将勇,绝不会重蹈他们的覆辙,末将请为前部先锋,不破俱难,彭超二贼,誓不回还。”

    黄脸皮的高素之子,京口著名的豪侠之士高雅之也跟着站了出来:“卑职愿随父前往,不破胡虏,誓不归还。”

    谢玄的面无表情,点了点头:“高将军勇气可嘉,但打仗,并不是光靠血气之勇就行的,今天既然是军议,就要料敌以宽,多想想敌军为何能大败毛将军的军队,我们就算要打,又如何才能防止此类悲剧重演,高将军,你说呢?”

    高素面带惭色,行礼退下。

    另一个五十出头,脸色红润,个子中等的大将站了出来,他是东海人何衡,也是何无忌的父亲,一向以勇武著称,何无忌也颇得其的豪迈,只听何衡沉声道:“秦军的实力在我们的想象之上,毛安之并非无谋之将,四万宿卫兵马也并非弱旅,却是被其一击而溃,只能说,秦军的机动能力,远远超过了毛将军的想象。”

第一百七十九章 各抒已见欲破敌() 
说到这里,站在一边的诸葛长民之父,琅玡诸葛侃若有所思地说道:“是啊,听说当时秦军如神兵天降,几万骑兵,一下子出现在毛将军的大营边上,四面烟尘腾起,马蹄与杀声震天,不知来了多少秦军,这才让我军肝胆俱裂,一夜就崩溃了,几乎都没有交上手。要知道,东阿和毛将军的大营可是相隔了三百里啊,秦军居然一天就能杀到,这实在太出人意料了。”

    谢玄点了点头,面色凝重,看向了孙无终:“孙将军,你经常来往于南北之间,对秦军的战法,非常熟悉,依你看,这回秦军来去如此迅速,是如何做到的?”

    孙无终微微一笑:“想必是用了慕容家骑兵的战法,一人双马,交换骑乘,只有这样,才能一天之间突进三百多里,神兵天降。不然的话,光是这行路的疲劳,都无法让士兵立即投入作战。”

    刘牢之看着孙无终,目光炯炯,沉声道:“就算是步兵,一日一夜跑三百里,也不是不可能,孙将军,也不要太高估了对方骑兵的威力。”

    孙无终哈哈一笑:“除非是你刘将军靠着皮鞭和药物练出来的兵,不然谁能做到一天一夜跑三百里呢?胡人的机动性全靠马匹,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克制他们的骑兵才行。”

    谢玄点了点头,看向了刘牢之:“刘将军,你的老虎部队,现在真的可以一日一夜行进三百里了吗?”

    刘牢之微微一笑:“应该是三百二十里,而且是翻山越岭,靠了这几个月的努力,他们现在做得很好。只不过,这次俱难和彭超所率领的,无非还是秦国的边军,并非精锐主力,我的部队,您上次说过,还是要对付苻坚亲率的大军才行。”

    谢玄点了点头:“不错,好钢要用在刀刃之上,那么刘将军,你对当前的战局,有何高见?”

    刘裕的眉头微微一皱,转头对着刘毅低声道:“刘将军是在吹牛吗?要说有精锐军士可以跑三百多里地一天,也许可以,比如我就能跑三百五十里,但要说全军五千人都能做到,这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刘毅面色凝重,摇了摇头:“刘牢之治军,不近人情,不顾死活,听说他的部队,一直是封闭训练,投军时招了八千人,都是最强壮的军士,现在只剩下不到五千了,离军的非死即残,要说真的有这本事,我是相信的。”

    刘裕睁大了眼睛:“这样也行吗?”

    二人正低语间,刘牢之却是沉声道:“玄帅,我以为,这回我们需要的是诱秦军深入,然后一举将之消灭,淮北之地,并没有交错发达的水网,利于骑兵作战,只有把秦军引来淮南,才可将之一战而灭。如果消灭了这八万秦军,那苻坚再也不敢小看我们大晋的军队了。”

    谢玄的眉头一皱:“我军刚刚大败,现在田将军还给困在三阿,谈全歼敌军,是不是有点托大了?再说,难道不救田将军了吗?”

    刘牢之笑着看向了站在末尾的刘穆之:“刘文书,你可以把你的想法跟玄帅说说。”

    谢玄轻轻地“哦”了一声:“难道,这个点子是刘穆之出的吗?”

    刘牢之点了点头:“正是,此人前两天就主动来找了本将,提及了对秦军这次南下的战法,我觉得很好,所以特地把他带来参加此次军议,还请玄帅和诸位将军听听他的话。”

    谢玄满意地点了点头:“刘文书虽然在辎重营任职,但他的足智多谋,在京口都是有名的,你有什么高见,尽管开口吧。”

    刘穆之看了一眼刘裕,缓步而出:“玄帅,各位将军,卑职以为,这回秦军南下,不单单是要夺我淮北之地,而是苻坚在试探我大晋的军力,实力,在卑职看来,入侵淮北的秦军俱难、彭超所部,不过是作为策应的疑兵而已,在整个大战略上,他们是为秦军攻打襄阳的部队服务的。”

    高素不满地摇了摇头:“秦军可是有八万之众啊,这样规模的军队,只是策应吗?”

    刘穆之正色道:“秦国地方万里,带甲数十万,攻打襄阳就用了二十万大军,与之相比,这六万,或者说加上援军后的八万军队,真不算是主力。他们的战略意图应该是牵制我军扬州方面的军队,使我军不能加入襄阳的战场。”

    何衡冷笑道:“荆州那里向来不尊奉朝廷的号令,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即使他不出兵,我们只怕也多半不会去救援的。何必要牵制作战呢?”

    刘穆之微微一笑:“因为荆州那里,桓家连年来与秦国的小规模战事不断,双方知根知底,而扬州方面,朝廷的大军已经有二十年没跟秦军交手了,对方也不知道我军的战力如何,现在北府兵初建,秦国的真实意图,恐怕除了牵制之外,更是想试探我北府军的战斗力如何。”

    谢玄点了点头:“刘文书的分析很有道理,诸位以为如何?”

    高素和何衡看着刘穆之的目光中,也多了几分惊异之色,这两个老将没有料到,如此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死胖子,居然有这般见识,以前他们只以为刘穆之在京口是个贪吃的家伙,却没有料到,此人是有真才实学的。

    孙无终笑道:“刘文书的分析很有道理,那么我们这回,就不能暴露北府兵的战力,也不能打扰北府兵的训练计划,还是想办法先让朝廷继续派军来战,解了三阿之围,再作他图吧。”

    刘牢之也点了点头:“是啊,北府兵现在没有完全练好,诸军中也只有我军这一部,可以做到以步兵跟北方胡骑抗衡,还需要半年以上的训练时间,本将也同意孙将军的看法,可以调集豫州,江州一带的兵马,再会合驻守建康和三吴之地的军队,一个月内,集结二十万大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定可以把这股子秦军给赶出去。”

    刘裕突然开口道:“卑职以为,刘将军所言差矣!”

第一百八十章 语出惊人刘寄奴() 
本来还面带得色的刘牢之,这会儿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有扭头,直接冷冷地说道:“刘裕,这是大将议事的地方,不是你可以随便发表意见的,还不快快退下?”

    孙无终的眉头也一皱,毕竟刘裕是他的属下,这样公然顶撞刘牢之,实在让刘牢之有些下不来台,他转头看向了刘裕,使了个眼色,暗示他退下。

    谢玄却摆了摆手:“不,今天既然是军议,任何来这里的人都可以发言,刘文书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们不妨听听刘裕怎么说吧。”

    刘裕微微一笑,向着谢玄行了个礼,正色道:“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刘将军刚才所言,是为了保护我们北府兵的实力,让敌军不知我军战力,按说是符合兵法的。但从秦晋两国的整体战略上来看,卑职却以为并不合适。”

    谢玄的眼中冷芒一闪:“面对敌军的偏师,要隐藏我军的主力,这有什么不合适的?”

    刘裕沉声道:“因为苻坚这回是试探,而并不是真正地想要发全国之兵灭我大晋,如果我军不展现出强悍的战斗力,只怕苻坚不会倾全国之兵南下。”

    谢玄的眉头一皱:“刘幢主,你这话听起来很让人诧异啊,如果我军展现强大的战斗力,秦国应该畏惧不前才是,怎么会南下呢?而且,你究竟是要秦军南下,还是不南下?”

    将军刘轨笑道:“刘裕,你是不是喝多了,在这里胡言乱语,这是军议,你还是退下吧。”

    刘裕摇了摇头,正色道:“不,我现在很清醒,以卑职的愚见,此役,我们的战略目的是要刺激苻坚的野心,让他在全国范围内大征兵,与我大晋决一死战,只有如此,我们才有一举破秦,恢复中原的机会!”

    谢玄沉声道:“此话怎讲,说清楚点。”

    刘裕说道:“那苻坚一直有统一宇内,灭我大晋之志,只是王猛在世时,极力劝阻,其实秦国的统治基础不牢,他们建国不过十几年,氐族人口又只有百余万,在北方是绝对的少数,那些给他们打败,征服的其他胡族,并不服气,而氐族的宗室,也时不时地想要作乱,可以说,秦国那强大的外表下,早已经是暗流汹涌。”

    “苻坚之所以还能一直稳定住局势,不至于生乱,靠的是他的仁政和人格魄力,他带头俭朴,各族平等,轻徭薄赋,这才安定了国内。这也是他即位以来,虽然不时地有人起兵谋反,但总是给迅速平定的根本原因。”

    谢玄点了点头:“苻坚虽是胡虏,但深得我中原王朝的治国之道,当然,这是王猛教他的,可惜此人不肯投效大晋,却甘作异族鹰犬。刘幢主,你继续说下去。”

    刘裕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不管怎么说,北方的稳定,靠的是苻坚能够与民休养生息,汉人胡人,也能做到基本一视同仁,这是永嘉之乱近百年来胡族君主所做不到的,所以北方民众对苻坚很爱戴,我军如果主动出师北伐,只怕当地民众,不会支持我们,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加上南北的气候,风俗大不相同,只怕收复两京,会非常地困难。”

    孙无终不满地说道:“刘裕,话可不能乱说,北方百姓,乃是我大晋子民,一时落入胡人之手罢了,如果王师真的北定中原,他们肯定是箪壶盛浆,前来投效的,怎么会帮着胡人来打我们呢?”

    刘裕叹了口气:“卑职不才,也曾去过北方,当地早已非汉人天下,汉胡杂居,已近百年,并不象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对大晋忠诚,就好比王猛,他是个汉人,为何当年不跟着桓公的大军回大晋,而是要留在北方做苻坚的丞相呢?这才是北方真正的民众之心吧。”

    刘牢之的脸色一变,沉声道:“刘裕,你真的是满口胡言,王猛这种人不代表北方的大部分人,就是你的京口,不也有那么多南下的北方流民吗?象檀凭之,魏咏之些人,不都是从北方南下?你难道视而不见?“

    刘裕摇了摇头:“刘将军可以去问问他们几个,他们当初都是约了几十家人一起想走,但最后真正上路的,也就一两家而已,还是靠了天师道的组织和接应,才能成行。大家都是农家子弟,田产祖坟都在那里,如果天下大乱,自然南下归晋,但要是北方太平,又何必冒着生命危险,背井离乡呢?这才是人之常情吧。”

    谢玄勾了勾嘴角:“刘幢主啊,你说的虽然有几分道理,但要说北方父老,喜欢胡族的秦国胜过喜欢大晋,本帅还是不敢苟同的,就算他们不主动南下,只要我大军一到,只怕也会前来相助的。”

    刘裕微微一笑:“人都很现实,他们并不知道王师是不是能赢,是可以长久地收复,还是匆匆而回,毕竟以前我大晋多次北伐,也曾兵临黄河,但最后都只能撤回,在胜负未分之前,只怕他们并不会全力助我。所以,我们必须在决战中打败秦军主力,才有趁胜北伐,收复河山的机会!”

    谢玄的双眼一亮:“决战中打败秦军主力?这个如何做到?刘幢主,你说清楚一点。”

    刘裕环视帐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即使是刘牢之,也是屏息凝视,竖耳倾听,刘裕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静地说道:“只有我们先痛击,最好是全歼了这股淮北秦军,苻坚这样的人,绝不会因为偏师的失败而放弃攻我大晋的打算,对手越强,反而越会刺激起他的征服之心,于是,他一定会全国总动员,甚至行三五抽丁之事,起大兵来灭我大晋!”

    刘牢之微微点头:“不错,这样才是苻坚的个性,你的意思是,只要他这样全国总动员,国内就会生乱?”

    刘裕微微一笑:“正是,秦国看起来强大,但内部矛盾重重,这也是王猛一直反对攻我大晋的原因,并不仅仅因为他是个汉人。”

第一百八十一章 胸中自有百万兵() 
刘裕越说越有信心,语速也开始逐渐地加快:“苻坚得人心是因为他施仁政,但如果想灭我大晋,必将征兵抽税,这些就是暴政,到时候民众就会苦之。”

    “要是这时候我们再能痛击秦军主力,那被征服的鲜卑,羯,羌,匈奴这些民族,一定会起兵作乱,北方将会陷入战争与分裂,这个时候我军再大举出兵北伐,那真的是一战可定天下了!”

    谢玄的眉头渐渐地舒展了开来,而帐内众将也都窃窃私语,多数人都在暗暗地点头,可见刘裕的这番分析,深合他们的心思,这个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见识却压倒了一众宿将,实在是让人吃惊的事情。

    刘牢之的脸色仍然凝重,他看着刘裕,沉声道:“兵法上只有示弱诱敌的,但你这是示强,你能想到的事情,苻坚也能想到,他这么多年都是轻徭薄赋,怎么会在大败之余,就征发大军呢?万一你的这个办法没有奏效,到时候秦军深入我军内地,那两淮之间,江北六郡,只怕都要陷入兵灾,这个责任,并不是你一个小小的幢主能负的。”

    刘裕朗声道:“是的,这个责任很重大,但今天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