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611章

东晋北府一丘八-第611章

小说: 东晋北府一丘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援,也给击败,事后桓温把战败的责任归在司马勋身上,逼反了这个蜀地军阀,然后兼并其部众,我算是从那时开始看明白,桓温不是可以平定天下之主,靠了他,永远也不可能北伐成功。”

    刘裕长叹一声:“你说的背叛,就是这个吗?”

    郗超摇了摇头:“当然不是,北伐关中惨败之后,我心灰意冷,本想离开桓温,可是这时候,谢安,也就是玄武,找到了我。当时前任青龙刚死,而我的先祖父大人,也是先青龙大人曾经对继任青龙有遗命,让他想办法发展我成为下任青龙。所以,在我之前的青龙大人死之前,他委托了与我一向交好的谢安,拉我进入黑手党。”

    “黑手党的规矩想必朱雀也和你说过,严禁向任何组织之外的人透露组织的存在,这是第一条,所以先祖父大人对此守口如瓶,对家父,众多叔伯从没提半个字,但唯独对我这个从小就有北伐之志,喜欢兵法战策的孙子情有独钟,当年我年龄太小,又未经世事历练,不足以接掌青龙一职,所以在我之前,由右军将军王羲之接任了一段时间,王右军死前,委托谢安发展我加入黑手党。”

    刘裕讶道:“王右军?他是名满天下的文人,书法家,也加入你们了?”

    郗超点了点头:“不错,他毕竟是琅玡王氏,是王导的子侄,而王导就是四方镇守之一,所以王右军作为顶级世家子弟,加入我们组织,是顺理成章的事,谢安找到我的时候,他已经病重将死,他们把黑手党的起源,经历,志向都告诉了我。”

    “谢安还告诉我,当年让桓温去荆州,就是当时的司马氏皇帝察觉到了我们组织的存在,想用桓温这个有野心的大军阀来制衡我们,桓温本是当年司马懿在高平陵事件中诛杀的曹爽一党中的重要军师桓范之后,只凭这一点,就可以让桓温永远翻不了身。”

    “可是,当时担任黑手党四方镇守的几位大佬,却是以国事和北伐为重,想着桓温毕竟有将帅之才,他想篡权夺位,必然也要建功立业,只要他肯北伐,收复失地,就是好的,至于以后的事,等他平定天下再说。所以,经过激烈的争论,还是没有阻止他迎娶公主,上任荆州。”

    “没想到这一去,却是让荆州永远地成为桓家私产,他大规模地清洗前任刺史庾家的子侄,把荆州的田地,兵马,钱粮全部据为已有,让荆州成为一个独立王国,黑手党建立一百多年,这是最大的一个失误,也是致命的一个遗憾!”

    刘裕叹了口气:“所以,当你也看清桓温的真面目,想要离开他时,谢相公找到了你,难不成是要你在桓温身边卧底,伺机夺回荆州?”

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滚滚黄河东流水() 
郗超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你果然很有长进,不错,在我的希望幻灭的时候,找上我,并把我祖辈与黑手党的渊缘告诉我,让我心动了,就象当年你一腔热血,报国无门时,谢玄找上你一样。我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就答应加入黑手党,而且你有所不知,黑手党历代经营,各方镇守各司其职,手中有着巨大的情报组织,人力资源,田产房契,以及藏于大晋各处秘密基地的财富,退可暗中掌握朝局,覆手为雨,进可组建大军,横扫天下,翻手为云,我第一次看到了一个可以不依赖于某个大将,独立北伐的机会,怎么可能错过?”

    刘裕笑道:“既然你们这么有本事,为何不自己北伐呢?”

    郗超叹了口气:“这是因为黑手党在江东几十年之后,已经产生了变化,各镇守的家族子侄,已经遍及吴地,而一批批的北方侨民,成为他们的佃农,我们控制这些人,是靠扣留这些田契,一旦他们有异心,则把田地转让他人,由于历代镇守的公开身份都是大世家的掌门或者是头面人物,他们不会知道这些田契产业,居然是在一个神秘组织的手中。”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可能按自己的意愿直接就把这些田地上的人力征发,组建军队,钱粮这些可以通过秘密基地积累,可是人力却是无法速成,除了历代镇守所留下的部曲,死士,间谍之外,我们无兵可用,无人可调,而且江东承平日久,世家子弟们衣食无忧,早无当年的进取之心,只想醉生梦死,安逸舒适,而司马氏皇帝又时不时地野心勃勃,想要重掌大权,搬出桓温,就是一次尝试,虽然我们后来假借桓温之手,连废二帝,但是皇权毕竟不出司马家,我们永远得留意着皇帝夺回权力的渴望。”

    刘裕冷笑道:“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你们怕皇帝夺权,又怕北伐会让你们失去在江南的安逸舒适的生活,所以不愿意出兵,甚至要对真正想出兵的人,多方打压,对不对?”

    郗超摇了摇头:“并非如此,若是真的有不出动江东兵马,也能北伐成功的机会,那我们是不会阻止的,比如桓温灭成汉,入关中之时,黑手党并未拖后腿,若是桓温真的忠心为国,攻取长安,那黑手党甚至会趁势起一波江东兵马,与其共击河北,一统天下。但可惜的是,桓温对皇位的野心,远远超过了北伐,接下来黑手党要防的,就不是北方胡虏,而是桓温这个想要自立为君的大军阀了。”

    刘裕哈哈一笑:“你们说司马氏皇帝不作为,那换了桓温不是更好?他若是肯为帝,那必然要功业,必然会真心北伐,你们黑手党既然也想收复失地,又为何要对他加以牵制?”

    郗超笑道:“你可别忘了,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在我们黑手党的宗旨中,只是排名第二,排第一的就是维持世家天下,阻止皇帝对我们的屠戮,无论是曹魏还是司马氏的晋朝,如果皇帝想要象曹操,司马懿那样大权在手,以刑名之术对付大世家,提拔各种出身下等的小人来取代我们,那我们必然要阻止,甚至改朝换代,也在所不惜,司马氏代曹魏,就是当年黑手党前辈的暗中推手,却不料弄出了个八王之乱,早知如此,还不如一直让曹氏皇帝在位,我们徐图缓之呢。”

    刘裕的眉头一皱:“司马懿当年恐怕也是你们组织中的一员吧。”

    郗超点了点头:“不错,他是黑手党的组建元勋之一,但是他也对自己的子孙守口如瓶,我们之所以后来一直没有真正地夺了司马氏的天下,也是念及司马懿当年的建宗立派之情。只要司马氏皇帝老实听话,乖乖地当它的傀儡,成为天下共主,那我们是不会动他的。但是当他勾结桓温这种外藩大军阀,想要消灭我们,那我们只有另立新君了。”

    刘裕长叹一声:“也就是说,你们黑手党宁可内斗保自己的权势,也不愿意收复失地,对不对?”

    郗超的喉洞之中,一阵烟雾缭绕,正色道:“你可以这样认为,而且北方失去已久,北方汉民早就心不向大晋,没有合适的机会,北伐也无成算,所以我们保留了京口这个出精兵锐卒之地,就是想留下一颗种子,以后能生根发芽,变成我大晋的强兵所在,与桓温的荆州相抗衡。而谢安找上我,是要我在桓温的身边卧底,伺机夺回荆州,收回我们黑手党所有。”

    刘裕笑道:“于是你就加入了黑手党,明着看是桓温的谋主,但暗地里却是跟黑手党一起算计他,不惜毁了他的北伐,是吗?”

    郗超断然道:“不,没有,我虽然不齿桓温的为人,但是他手中毕竟有可以纵横天下的强大军力,如果能利用他的称帝之心,诱使其北伐,那不仅可以实现我们黑手党,还有我个人多年的北伐抱负,而且北伐新征服的河北之地,我也可以趁势向桓温索取,桓温要夺位,根基在南方,不能离开荆州太久,而北方之地,舍我其谁?所以在多方因素作用之下,我说服了玄武,朱雀和白虎三人,同意我助桓温完成北伐,也就是你知道的,对慕容燕国的那次。”

    刘裕勾了勾嘴角:“那次机会不如北伐关中,可是仍然有胜机,如果桓温听从你的建议,背水一战,破釜沉舟,全军过河与燕军在邺城决战,多半是可以胜利的。”

    郗超叹了口气:“我这样提,是因为当时已经被玄武黑了。我做梦也没有想到,黑手党居然陷入了内斗和分裂,当时身为两大镇守的谢安和王坦之,表面上答应我的提议,可背后却拉拢了另一个人,以三对一,决定在背后暗害这次北伐,他们控制了为大军提供后勤的豫州刺史,西中郎将袁真。”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陈年旧秘触目惊() 
郗超咬牙切齿,眼中尽是怨毒之火,双拳紧握,可见当年的事情,让他有多么地愤怒:“本来按我给桓温制订的作战计划,需要打通石门水路,保证前线供应。袁真早早地扫清了石门的外围,可是跟桓温当年在关中一样,关键时候迁延不前,故意等燕国慕容德率重兵赶到石门,这样他就有理由完不成任务了,我们前线四五万大军,就因为军粮不济,很快陷入了粮食危机。”

    “桓温再次想逃跑,而我实在不愿这次机会失去,所以提了那个建议,要他干脆全军过河跟燕军拼命,彼时燕军主力在石门一线,而慕容垂分散骑兵去抄我后路粮道,邺城河北其实很空虚,如果我军过河拼死一战,必可取胜,但是桓温却不敢冒险,最后选择了从枋头撤退,被慕容垂尾随追杀千里,终于一败涂地,刘裕,你知不知道,当撤退的时候,我看着黄河的流水,看着河对岸那邺城的远影时,我的心有多苦,多痛,你知道吗?”

    刘裕想到自己两次北伐邺城之后,那种刻骨的痛苦,于心有戚戚,长叹一声:“我当然知道,这种事情,我经历了不止一次。郗超,你既然当年给同伙背叛,如此痛苦,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何要用同样的手段来坑害和曾经的你有同样热血的北伐后辈?”

    郗超冷笑道:“你以为我是在嫉妒你吗?大错特错!如果说关中北伐让我知道,桓温不可信,那这次兵败枋头,就让我明白,黑手党亦不可信。那些跟你成天坐论天下,满嘴家国大义的伪君子们,最后关头,却是会在你背后捅刀的那个人,你以为他们只是简单地阻止一次北伐吗?他们是想借燕军之手,借慕容垂的刀子,取桓温和我的性命!”

    刘裕睁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我不相信!”

    郗超咬了咬牙:“你道我跟慕容垂是怎么认识的?现在我也不怕告诉你,当年枋头兵败,我率军断后,掩护桓温逃跑,而我最终被慕容垂追上,部下死伤殆尽,而我也跟在五桥泽时的你一样,被慕容垂所俘虏。”

    刘裕勾了勾嘴角:“想不到髯参军还有这样的经历,难道说你在这次被俘中跟慕容垂成了朋友,让他放了你?”

    郗超点了点头:“不错,因为我告诉慕容垂,不要以为自己赢了,这回他大败桓温,挽救了燕国,形同破国擒君,是不赏之功,回国之后,如果不能自已弑君夺位,必然会给慕容评和可足浑氏所陷害,落得个忠良冤死的下场。”

    “慕容垂最怕的就是这事,所以摒退左右,问我如何才能自保,我给他指了条路,让他放弃兵权,回归辽东故乡,只有这样才能打消慕容纬对他的怀疑,可是他不愿意就此离开军队,我又告诉他,如果不弃兵权,迟早会被陷害,想要保命,只有一条办法,就是出奔秦国,避难于王猛那里,他问我为何不来晋国,我说因为桓温败于他手,以桓温气量,必不容他,定杀之而后快,所以天下之大,他能保命的,只有去秦国。慕容垂沉默半晌,与我秘结好友,放我回晋国,约定有朝一日,我们可以联手做一番大事。”

    刘裕咬了咬牙:“那为什么后来慕容垂派人联系晋国,坑害苻坚的时候,找的是谢安,而不是你?”

    郗超冷笑道:“你懂什么,找谢安本身就是我给他出的主意。桓温枋头失败,不知是黑手党在后面搞鬼,只以为是袁真作战不利,没打通石门,从而让补给中断所至,于是问罪袁真,而谢安和王坦之,利用完袁真之后,翻脸不认人,对其不理不睬,甚至没有反对桓温问罪袁真的奏折,袁真又恨又怕,干脆据寿春作乱,求救于燕国,彼时慕容垂回去后就被夺了兵权,燕军虽然来救,却不敌桓温的兵马,最后袁真城破身死,桓温出了口恶气,稍稍挽回了北伐失利的影响。”

    刘裕长叹一声:“大好局势,就因为你们这些人的私心,斗来斗去,而失去了,你们不会痛心吗?”

    郗超哈哈一笑:“痛心?我为什么要痛心?该痛心的应该是谢安才是,慕容垂在和我一起的时候,给我看过他和谢安,王坦之的秘密书信,谢安的书法有自己的习惯,别人不可能伪造,那个书信,必然是出自他手的无疑,再说了,一开始慕容垂准备杀我,也没必要对一个死囚说谎。我们的粮草,行军路线都是军事机密,若不是位高权重的谢安通过私通袁真,又怎么会泄露给慕容垂呢?从那一刻起,我就对黑手党彻底绝望了。”

    刘裕咬了咬牙:“可是你仍然隐忍了下来,甚至你还继续装得不知此事,跟谢安,王坦之联手,阻止了桓温称帝,这又是为何?”

    郗超冷笑道:“人不可以因为愤怒而作决定,桓温北伐失败,荆州精锐损失惨重,即使捡了条命,也不可能问鼎天下了,因为黑手党必然会组织江东的世家反抗,我太清楚他们的实力了,只要他们愿意,二三十万军队那是说来就来,桓温根本不可能征服江东,国家会陷入长久的分裂和内战,再难统一,这只会让北方胡人趁虚而入,我要的不是这样的结果。再说了,桓温同样不是什么好东西,就算让他当皇帝,以他当时的高龄,身后诸子和兄弟相争,也必然会国破家亡,理性考虑,只有先阻止桓温,再徐图向谢安和王坦之报复。”

    “谢安和王坦之毕竟也有高下之分,虽然同为黑手党重要成员,但王坦之很快身死,换了他人继任,这样一来,在黑手党中,谢安成为一言九鼎,说一不二之人,这也是他可以在相位上一干二十年,无人可以动摇其权威的原因,他为了阻止我继桓温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