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383章

东晋北府一丘八-第383章

小说: 东晋北府一丘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刘裕还是有点惊讶,看着王懿,讶道:“这位小兄弟,我们见过吗?”他记得很清楚,当时在荥阳时自己是易了容,又化名阿巴斯。

    王懿笑道:“若不是后来碰到了你当时的同伴,我又怎么知道你的身份呢,老实说,我们兄弟做梦也没想到,那个阿巴斯大叔,居然就是名震天下的刘裕,不过想想也是,若不是你,又怎么会有如此的英雄人物呢。”

    刘裕心里一下子明白了过来,想必这孩子是后来遇到了慕容兰,才知道自己当时的身份,当着张愿和滕恬之的面,他可不想把这段经历给公开,干咳了两声,转移了话题:“原来是荥阳城的王家兄弟啊,我现在想起来了,你们和刘钟小兄弟可好?”

    张愿冷冷地说道:“够了,这里不是你们拉家常攀关系的地方。刘裕,既然你们认识,想必你也知道,这位小王兄弟,后来去了河北,现在是在丁零翟真的手下,这次他来,是奉了翟真的命令,与我军接触的。”

    滕恬之面露喜色,拨开了挡在他身前的几个护卫,走上前去,看着王懿,只见这个少年年约十六七岁,但一脸的精明强干,一双乌溜溜的眼珠子直转,脸上也早早地留起了胡须,这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大一些,个子也挺墩实的,虽然穿了一身亲兵护卫的皮甲,但明显比其他的军士要壮实一些,滕恬之笑道:“想不到丁零人之中,也有如此壮士。”

    王懿摇了摇头:“我不是丁零人,我是汉人,太原王氏之后,以前家住荥阳,慕容老贼起兵作乱,屠我荥阳城,我们兄弟有很多亲人和朋友都死在他的屠刀之下,要不是路上遇到当时去长安的刘大哥,只怕我们早就死了。”

    刘裕点了点头,说道:“王兄弟说的是事实,我可以作证。只是我很奇怪,你当时怎么没去邺城投奔苻丕,而是去了丁零人那里呢?按说屠荥阳的也有丁零人啊,他们也是你的仇敌。”

    王懿叹了口气:“说来话长,本来我们是想去邺城的,结果邺城被围,我们兄弟在想潜入城时被燕军捉拿,而看守我们的,正是丁零部队的翟真,本来慕容氏下令要将我等处死,但翟真保护了我们,他向我们解释说当时屠城的命令是慕容垂下达,他们也只能执行,但慕容垂凶残狠毒,并非值得追随之主,所以他们决定联合苻丕,对其反戈一击。”

    张愿冷笑道:“然后这个计划就给慕容垂知道了,非但没杀得了慕容垂,反而翟斌都丢了性命。”

    王懿咬了咬牙:“正是,丁零人做事不密,杀贼不成反被杀,翟真和翟成兄弟二人因为回营准备整兵战斗而逃过一劫,慕容垂在杀死翟斌等首领之后就率军攻击丁零大营,当时一片混乱,无法组织战斗,翟真兄弟带了我们和少数亲卫一起逃跑,既然大家都有共同的敌人慕容垂,我们也不想再计较以前的恩怨了,毕竟他们也只是依令行事。”

    滕恬之笑道:“想不到你们小小年纪,竟然也有如此的心胸和胆识,太原王氏还真的是人才辈出,跟我们回江南吧,想必你们的同宗亲族,会让你们认祖归宗的。”

    王懿沉声道:“这位将军,在下以为,大丈夫立身处世,不能只靠祖辈荣誉,而是要自己做一番事业,我们家乡被屠,亲友惨死,大仇不共戴天,敌人就在眼前而不去复仇,却想着靠这个身份到江南寄人篱下,攀附那些上百年都没有联系的所谓亲族,那还算是个男人吗?起码太原王氏,是羞于有这种子孙的。”

    刘裕哈哈一笑:“说得好,王兄弟,你真的是长大成熟了,这几年你跟着翟真的丁零人,与燕军作战,也吃了不少苦吧。”

    王懿点了点头:“燕贼势大,翟头领一边收集亡散,一边转战四方,避免与敌主力正面对抗,多是骚扰其粮道,打击其屯卫部队,河北残破多年,生产破坏严重,甚至当地百姓能吃到桑椹都是能谢天谢地,为了让百姓有桑椹吃,连那慕容老贼都下令,禁止民间养蚕,这就是这个恶贼为了图谋复国,而给天下百姓带来的灾难!”

    张愿笑道:“为了除掉慕容老贼,我们有共同的目的,现在老贼带兵与刘鹰扬在邺城一带相持,分不出人手,我们如果能连结翟氏兄弟,突袭老贼的中山,龙城这些后方重镇,那就断其根本,他的这些军队,家属多在这些后方城市,丁零部队擅长游击作战,攻击能力不足,而我们大晋正好擅长攻坚,两家联手,必可断老贼根本,总比在这里守个粮仓要强得多!”

    滕恬之的脸上也闪过了一阵兴奋之色,抚掌笑道:“嗯,张将军果然是征战沙场多年的宿将,眼界确实高人一等,王家兄弟在这个时候来我们这里,可谓天赐良机,传我将令,即刻…………”

    刘裕突然沉声道:“且慢!”

    张愿的脸色一变,看向了刘裕:“怎么,刘军主,你有不同的意见?难道你怀疑王懿兄弟的忠诚?”

    刘裕平静地摇了摇头:“不,张将军,请不要误会,我不怀疑王兄弟的忠诚,但我对翟真兄弟,对丁零人,却是没有一点信任,为何他们非要在这时候找我们去袭取中山,龙城?多出我们这里几千人,就能攻城掠地了吗?只怕是更有利于他们攻击这里,黎阳吧!”

第九百零六章 丁零奸谋寄奴知() 
此言一出,所有人脸色大变,滕恬之睁大了眼睛,结结巴巴地说道:“这,这怎么可能呢?丁零人为何要攻取这里?”

    刘裕平静地一指城内城外如山的军粮,淡然道:“这如山的军粮,辎重,就是最好的攻击此地的理由。现在河北百姓连吃桑椹都是奢望,如果能拥有这里的上百万石军粮,那翟氏丁零还不得笑醒?!”

    张愿咬了咬牙:“他们连中山,龙城这些地方都无法攻取,又怎么可能攻击黎阳?再说,得罪了我们,就算眼前得到一点好处,但是等慕容垂缓过劲来,要消灭他们不是更容易了吗?”

    刘裕摇了摇头:“丁零人我很了解,他们根本无信义可言,就是帮唯利是图的强盗,马贼!当年翟斌早就和慕容垂暗中勾结,联手坑害苻坚,致使其淝水大败,但翟氏部落在洛涧之战中损失惨重,淝水之战后,翟斌几乎是第一个起兵,夺取了秦军在彭城的辎重粮草,到处烧杀抢掠,慕容垂起兵后,他又是率先过去附和,想跟着慕容垂的燕军横行天下,但当他发现慕容垂不象他那样只知掠夺,而是要约束军纪之后,他就又受不了,暗通苻丕想要反叛慕容垂,最后落得个身死邺城的下场。”

    “翟真和翟成兄弟,跟翟斌几乎是一样的货色,贪图小利,没有信义,这些年秦燕相持,如果他们有点雄心壮志,有点眼光的话,就应该打起拥秦反燕的名义,安抚民众,争取更多的支持,秦燕两国的主力都在邺城一带,河北大片空虚之地,只要有一个稍有头脑的统帅,自可一呼百应。可是翟氏兄弟却做了什么?到处劫掠,不事生产,只要今天吃饱了,就不去想明天的事,燕军来了就钻山沟,燕军一走就出来抢东西,这些是一个志在天下的人能做出来的事吗?”

    张愿恨声道:“这是丁零人的习性使然,他们本就是天生的强盗,并不奇怪。但强盗不代表没脑子,翟斌当年知道从龙慕容垂,翟真翟成兄弟这些年吃了这么多苦,现在王师来到,自然可以为王先驱,不失公候之位,为什么还要反过来攻击我们?这些粮食够他们吃一辈子吗?”

    刘裕正色道:“不够一辈子,但起码够吃几年了,丁零人就是这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性格,中山和龙城城高池深,并不好攻取,而且慕容垂随时可以调大军前来支援,就算有我军相助,他们也没多少胜算,更何况,如果慕容垂都只能给子民吃桑椹,这些中山,龙城又能有多少粮草?费尽心思打下几座空城,又有何用处?远不如抢黎阳城里现成的粮草要来的实在!”

    滕恬之若有所思地点着头:“你这么一说,倒是有几分道理,不过这黎阳城也有城池,也有近万精兵防守,他们就真的敢下手?”

    刘裕微微一笑:“强攻这里,自然是得不偿失,所以翟氏兄弟就玩了个阴招,让王兄弟来此商谈联合之事,想要诱我军主力出城,然后在野外偷袭,将之消灭,然后,可以穿着我军的衣甲,打着我军的旗号,回来赚城,即使守军不上当,因为大部分的兵力已经给引出,想要攻取这里,也并不难。得手之后,有了粮草,向东可以进入齐鲁之地,夺取青州,向北可以横扫幽燕,向西也可以在邺城与秦晋燕三军争一短长,乱世之中,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这是连丁零人都明白的道理啊。”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就连王懿也沉默不语,张愿的额头开始冒汗,脸也变得更黑了,瞪着眼睛,直视刘裕:“说来说去,这不过是你在这里的自说自话,有何证据?只因为你的这些个猜想,就放弃了一个现成的盟友,刘裕,你记住自己的身份,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军主,将帅讨论的事情,不要随便发表意见!”。。

    刘裕淡然道:“既然是二位将军问到了卑职,那卑职自然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因为卑职以前奉谢将军之令,跟鲜卑人,丁零人都有接触,丁零人不愿意接受秦国的统治,也不愿意接受燕国的统治,更不会愿意接受我们大晋的统治,因为无论是哪国统治,都要求子民守法奉公,不得劫掠,杀害百姓,而这正是丁零人的生存方式,既然想当无法无天的强盗,那为何要跟我们结盟呢?”

    张愿睁大了眼睛,半天说不出话,久久,才恨声道:“因为,因为丁零人跟燕贼有深仇大恨,翟斌死于慕容垂之手,他们找我们只是为了复仇!”

    刘裕微微一笑,看向了王懿:“王兄弟,你来这里的时候,翟真说过这话吗?”

    王懿摇了摇头:“没有,翟头领只是让我来探探晋军的虚实和口风,说如果晋军有意合作的话,他们可以引晋军攻打中山乃至塞外的龙城,只要求晋军允许他们劫掠这些城池,另外送上一点军粮作为酬谢即可。”

    刘裕笑道:“大家都听到了吧,翟真兄弟根本不想着给父亲和族人报仇,他们本身就是强盗,自己就作了这么多恶,要是人家找他们报仇,还用得着活吗?终日劫掠,必有一死,这点他们清楚得很。”

    张愿恨恨地说道:“说不定翟氏丁零只是想要破城后的好处呢。刚才王兄弟也说了,他们要求劫掠。”

    刘裕摇了摇头:“这些城池不会有多少存粮,这点大家都清楚,放着有大量粮草的黎阳不打,却去抢那些空城,这不是舍本逐末吗?若真的是看中这些城池,我军来河北之前这么多年,难道他们自己不会去抢?就非要指望我们这几千人马来破城吗?”

    滕恬之勾了勾嘴角:“刘军主说的有道理,不过张将军也言之有理,总不能因为推测就放弃这个盟友了吧,我觉得还是可以试探一下的,张将军,要不你派你的手下,带两千人马前去就行了,主力还是留下来保黎阳吧。”

第九百零七章 燕军北撤藏玄机() 
张愿沉声道:“不可,丁零人主动与我们接触,表明了人家的诚意,我坚持认为,他们就是想与我们联手与燕贼决战,如果我们只派两千人马,那根本不够人家塞牙缝的,丁零人也会对我们转而失望,我们一举平定河北的最好机会,就会这样白白错过了。滕太守,不要听刘裕的一派胡言,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军主,根本没有资格议论这种军国大事!”

    刘裕平静地说道:“军国之事有没有资格议论,跟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有关系吗?张将军,你为了自己的一已争功之欲,置全军将士的性命于不顾,置北伐大业的成败于危险之中,扪心自问,这样真的合适吗?”

    张愿气得满脸通红,一张黑脸如同燃烧的黑炭一般,厉声吼道:“刘裕,不要以为有谢家给你当后台,你就可以永远这样嚣张下去,总有一天,你会为你的狂妄付出代价!”

    若是按张愿以前的脾气,只怕早拿剑出来要砍刘裕了,但毕竟刘裕一来威震天下,二来跟谢家的关系世人皆知,现在谢玄就坐镇在黄河南岸的荥阳一带,张愿也不敢造次,只能嘴上吼几句,出出气罢了。

    张愿吼完,转头对着滕恬之说道:“滕太守,刘裕过于狂妄,我不愿意与此人共处,主力留下来给你守卫黎阳,我自带四千兵马去接应翟氏兄弟,如何?”

    滕恬之叹了口气:“张将军,不必如此,凡事好好商量。”。。

    张愿也懒得再多说什么,对滕恬之行了个军礼,转身就走,王懿皱了皱眉头,对刘裕低声道:“刘大哥,保重,慕容姑娘救过我们一命,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害你的。”

    刘裕点了点头,低声道:“你们当心,刚才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丁零人不怀好意,找准时机就跑回来吧,不要置自己于危险之中。”

    王懿叹了口气,跟着张愿匆匆而去,城楼之上,一半左右的军校也是张愿的手下,跟其而去,剩下的人都站在滕恬之的身边,与他们的上司一起,目送张愿下了城楼,气乎乎地骑马出城,直奔城外的营地而去。

    滕恬之一脸地苦笑,摇了摇头,看着刘裕:“刘军主,你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气走了张将军,现在城中兵马少了一半,若是敌军来袭,可如何是好?”

    刘裕平静地说道:“张将军虽然负气而去,但我刚才说的话,应该也多少听进去了一些,他会对丁零人有所防范,断不至于让人家一锅端,我们这里,反而安全,只要太守大人多派哨骑四处,监视百里以内的动向,这黎阳城北皆一马平川,想要潜行接近,也非易事,丁零人既然不能偷袭这里,那他们最优的选择就是向邺城一带机动,伺邺城之战的结果而定。”

    滕恬之奇道:“不是他们要引张将军的人马去攻袭中山,龙城等地吗,怎么会去邺城?张将军也不会跟他们一起走吧。”

    刘裕摇了摇头:“相信我,滕太守,龙城也好,中山也罢,并没有丁零人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