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251章

东晋北府一丘八-第251章

小说: 东晋北府一丘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旬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难道有什么高招?总不可能让这些军汉爬到世家子弟的头上吧。”

    桓玄笑道:“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大晋是世家的天下,但是世家门阀,占的是高层的权力,至于那些民间小吏嘛,我想象元琳兄你家中的子侄,也没什么兴趣去占吧。”

    王旬忿然道:“桓灵宝,你也太看不起我们王家了吧,就算我们被谢安所打压,这些年过得艰苦了些,但我琅玡王氏,也不可能没落到去当个乡吏吧。”

    桓玄笑着一拱手:“抱歉,桓某一时失言,还请元琳兄原谅一二,不过,小弟的意思是,这些个底层的小吏,可以让这些回乡的北府兵军官来当。”

    王旬的心中一动:“只怕没这么多吏吧,吏可是一个乡或者一个村才一个,这几万北府军,只怕要占满我大晋的乡吏了。再说,三吴之地,是世家高门的天下,吏员虽然身份低微,但也要自己人,甚至是自己家的家丁来当才行,不然高门世家隐户匿民逃税,万一给哪个不长眼的家伙揭发了,也挺头疼的。“

    桓玄笑道:“自然不能到三吴之地,动世家的根基嘛,我说的,只是让他们在江北六郡,还有京口这种侨置州郡,去当一些小吏。不会对你们这些高门世家造成任何麻烦的。”

    王旬点了点头:“只是这样一来,这些地方所有的村长,里正们加起来也就是几百个,怎么可能容得下几万北府军士?”

    桓玄笑道:“这第一嘛,不需要安置所有北府军,只要安置他们中间的军官就行,至少是队正以上的,才给个小吏。没了刘裕这种领头的,普通的小兵估计也拿了钱就回家购地娶老婆,也不想继续打。”

    王旬笑道:“这样倒是少了许多人,不过起码也有几千军官,吏员的数量,还是不够啊。”

    桓玄看了一眼远处的皇帝和谢安等人,眼中冷芒一闪:“可以想想办法,再增设一些吏员之位嘛。就象当年设州郡,最早天下只有九州,为何到了东汉时就有十三州,到了大晋后,就变得越来越多,现在光我大晋,勉强只有半壁江山,却有了两百多个州郡呢?”

    王旬心中一动,说道:“那是因为州郡多了,可以容得下大量的世家子弟,保他们的富贵,所以,以前的一些县都成了州,但官品阶和爵位却不变。若非如此,怎么有我世家天下呢?”

    桓玄满意地点了点头:“就是如此,州下有郡,可以多出几倍,十几倍数量的太守,而乡之下,也可以再设一些单位,比如把乡的职能分离,收租管赋的,设个里魁来管,而征丁抽人的,则再设个丘,来个丘霸来管。如此一来,原来的里正就可以分成里魁和丘霸这两个官,而原来的一个里,也可以再分成几个里,几个丘,这样一来,忠勇的北府军官们,岂不是人人有吏当,人人有事做了嘛,哪还管得上再次北伐呢?”

    王旬听得目瞪口呆,喃喃道:“这,这也行?”、

    桓玄微微一笑:“放心吧,元琳兄,江北之地,你们高门世家是看不上的,本身就是跟胡虏接壤,随时有危险的地方。以前干脆扔给两淮流民那帮山贼,现在打退了秦军,再增设些里啊,丘啊之类的,无非就是给那些个山贼流民找个去处,让他们别再闹了。”

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怀鬼胎狼狈谋() 
    桓玄看着低头沉吟,一时不语的王旬,上前一步,低声道:“这回淝水大战,三吴的世家高门为国出力,损失也不小,要是继续再北伐,大家又得出一回血,可好处却是没多少,不如就这样把北府军遣散安置,这样大家都高兴,最主要的是,也避免谢安趁机靠着军队扩大自己的势力,要真的让他取了中原或者齐鲁之地,那可再也不会受你们这些世家门阀的控制啦,说不定人家还会找北方世家来取代你们呢。”

    王旬突然抬起了头,眼中神芒一闪,重重地一挥拳,神色变得坚毅起来:“桓老弟,不用再说了,我知道应该怎么做,你放心,只要我王旬在,就不会让谢安好过,更不会让他北伐建功。”

    桓玄微微一笑,低声道:“元琳兄如此仗义,本当大礼相谢,只是现在大庭广众,不便让人看出你我的关系,此事还劳烦元琳兄费心,我荆州桓氏,会在暗中助你们一臂之力的。”

    王旬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走向了别处,桓玄看着他走开,身边传来一个熟悉的低声:“灵宝,怎么样,这回没让你失望吧。”

    桓玄转头扫了一眼身边的一个文士,可不正是前次在建康城中交好的名士殷仲堪么,这会儿他一身朝服,却是并不起眼的那种七品著作郎的打扮,如果扎在人堆当中,若不是他只剩下的一只独眼,还真是辨识不出这个大才子呢。

    桓玄装着不在意地向边上走了几步,跟其他几个官员拱手寒暄了几句,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却是低声道:“仲堪兄,这回多亏你引见,不然我难见到王元琳这种顶级世家子,多谢了。”

    殷仲堪微微一笑:“你我早就是一辆战车上的兄弟了,又何必如此见外?上次你回荆州之后,我依约串联各个建康城中的世家,只是若要扳倒谢家这种高门,靠我殷家现在的地位,还有点困难,非琅玡王氏这样的高门不可。”

    桓玄冷笑道:“王旬又怎么可能是谢安的对手。只他一家,自然不行,还得有另一个王家出面,方有胜算。”

    殷仲堪的眉头一皱:“你说的可是王国宝他们这家太原王氏?”

    桓玄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站在谢安身边,眼中却时不时闪过一丝妒色的王国宝,低声道:“这是自然,这回他和会稽王到前线抢功未果,反而出尽了洋相,和王旬一样,他有足够搬倒自己的这个岳父的动机。而且他背后毕竟是会稽王,只要利用皇帝兄弟二人对谢安的忌惮与恐惧,就有成事的可能。到时候王国宝进谗于内,你和王旬这种名士在外面的世家间传播流言造势,就有机会了。”

    殷仲堪的眉头一皱:“只是上次我出面串联,谢家已经听到风声,上次淝水之战前,谢玄特意夺情,结束了我的父丧守孝,让我当了他的参军,就是不让我继续动作。所以后面他能顺利地调到钱粮,打了此战。这次我不太方便继续出面了。”

    桓玄微微一笑:“这是自然,我自然不会让殷兄冒风险的,这回小弟已经为你安排了一个好去处。足以让你避免将要到来的风险。谢家就算要找人算账,也是找王旬,不会找到你的。”

    殷仲堪的心中一动:“还有这等好事?”

    桓玄点了点头,眼中冷芒一闪:“已经安排好了,晋陵太守,暂时委屈殷兄你了,等他们斗完了,一定会让你回京重用的。”

    殷仲堪奇道:“晋陵太守?我不是王旬,外放太守,倒不是不可以去,只是,你们桓家什么时候有本事安排朝廷的人事了?”

    桓玄微微一笑:“此事暂不方便公开,以后合适的时候,我会跟殷兄说明个中缘由的,你只要知道,我这是为了你好,这时候外放是福,留在建康城中,卷入世家间的乱斗,才是有风险啊。”

    殷仲堪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你结交王旬,让他出面去串联,是为了保护我。不过,王旬真的能斗过谢安吗?”

    桓玄的眼中冷芒一闪:“他毕竟是被谢安逼令退婚,等于给谢家抢了老婆,这种奇耻大辱,让他在世家间有了不少同情,这个时候由他出面来跟谢家作对,至少有个合适的理由,不然如果由你去说,那别人就会怀疑你的动机了。毕竟上次你出面串联,是不想让吴地世家损失钱粮人力,这点是为了利益,无可厚非,但这回谢家要北伐,你再阻止,就没有理由了。”

    殷仲堪点了点头:“我听你的,建康城中的事情,我就不管了,不过去了晋陵之后,我也会暗中联络一些吴地的中小世家,帮忙造势的。”

    桓玄微微一笑:“殷兄放心,你的大才与大恩,小弟铭记在心,今日暂且屈就,等将来谢家家道中落,我桓家崛起之时,莫说一个小小的太守,就是内任宰辅,外镇大州,又有什么配不上殷兄的呢?”

    殷仲堪哈哈一笑:“这些不过是小事罢了,殷某是想当官,但也要水到渠成才是,跟贤弟合作,也是气不过谢家多年一家独大,不肯放权罢了。不过,咱们再怎么斗,国事还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如果北方真的乱了,有机会的话,我们该北伐还是得北伐啊。这也是先父先叔多年的遗愿。”

    桓玄心中冷笑,看来这殷仲堪虽然文人一个,却跟其叔殷浩一样,没那本事还硬是想军功建业,之所以帮自己,也是想扳倒谢家后自己有领军北伐的机会。看来人的欲望真的是无穷无尽,能让人连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也不知道了。

    不过桓玄表面上还是不停地点着头:“期待我们以后的合作,到时候殷兄掌军出江淮,而小弟在荆州策应,联手完成北伐壮举,岂不快哉!”

    殷仲堪笑着点了点头:“很好,现在,我们就看看那天下无敌的北府军吧。”

第五百九十三章 高台群芳竞斗艳() 
    太庙的一侧,一处专门供世家高门的夫人小姐们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各种香气馥郁,如同让人置身盛开的花园一般,全大晋最好的脂粉,最昂贵的香料,今天都在这里能找到,而那些花容月貌,养尊处优的高门贵女们,更是在这里争奇斗艳,只是所有人的目光,都更多地落在独居高台一角,几乎无人相伴的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榻位之上。

    王妙音今天没有施浓妆,穿了一身鹅黄色的罗衫,眼角边略施浅黛,却更是显出一副浑然天成的典雅气质,在一众浓妆艳抹的高门士女之间,显得如同空谷幽兰一般,清丽脱俗,一尘不染,而坐在她身边的,则是精心打扮,一身红衣,如同牡丹一般的刘婷云,今天她们都没有戴幂罗,而王妙音的气质与姿容,与身边这位也可称绝色的刘婷云相比,更胜一筹。

    也许是人美遭人嫉妒,一些不知从哪传出的风言风语,分明地传到了这二位高门士女的耳中:“看,那个就是要许配给军汉的王家小姐呢。”

    “切,倒是有几分姿色,不过,大概是因为知道自己以后要嫁给那又穷又臭的当兵的,所以干脆也破罐子破摔,今天也不打扮了吧。”

    “嘻嘻,我听说,是这王小姐主动勾搭上的那个军汉,并非父母之命呢。她的好闺蜜刘婷云还劝了许久,可惜不听啊。”

    “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想的,我们高门世家女子,向来只和高门贵公子联姻,所谓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人,这世间的规矩,哪能说破就破呢?你看看她现在那个样子,哼,在这种正式场合,就故意不施粉黛,虽然她长得是漂亮,但不就是故意要摆出这种与我们这些人不一样的姿态嘛。”

    “就是就是,郗姐姐你哪点比那王妙音差了?我看她呀,只是想自绝于我们世家高门之外呢。”

    “咦,那刘婷云怎么还跟她搅在一起啊。不是说她给桓伊家退婚了吗?”

    “哈哈,那桓家也不过是兵门将种而已,桓家的儿子,比那庄稼汉刘裕,也强不到哪里去,所以说哪,这叫物以类聚,只有她们,才能凑一块儿呢!”

    刘婷云听得杏眼圆睁,这些女人放肆的笑声,就在她的耳边回荡着,每一下,都刺激着她的内心,她忍不住了,一拍小案,就要起来跟这些女人吵一架,一边的王妙音却是微微一笑,拉住了她的手:“姐姐,何必跟此辈一般见识呢?”

    刘婷云悻悻地坐回了位置,本来她也是个心高气傲之人,但毕竟经历了跟桓家的结亲未成之事,几乎成了建康城中的笑柄,气得她天天都足不出户,若不是今天北府军大胜,所有世家官员的子女都要列席,加上王妙音亲自上门邀请,这才勉为其难地出席了今天的阅兵大会,也正是考虑到她现在的心情,王妙音特地把这位置跟别人隔开,倒也不是为了自己独树一帜。

    刘婷云叹了口气,眼中神色变得黯然:“妹妹,只怕姐姐我,这辈子都没脸见人了,我这可是望门寡啊,没人会要我了。”

    王妙音摇了摇头,淡然道:“我等身处这乱世,身为世家女子,既然家族给了我们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婚嫁之事,并不由我们作主。就是我谢家,不也是强令家族女子与夫君离婚吗?”

    “姐姐,你这并不是望门寡,没有嫁过去,是一件好事,若是桓公子真的还在,以后何以相处,反而是件麻烦的事情。我相信,以你们刘家的地位,以令尊现在尚书左仆射的高官要职,加上你这么漂亮,这么有才情,一定会有更好的世家公子,来娶你的。”

    刘婷云的脸微微一红,闪过一丝娇羞之色:“我,我真的能再找到如意郎君吗?”

    王妙音笑着握住了刘婷云的手:“姐姐的事,就是小妹的事,我答应你,不帮你找到你心仪的如意郎君,我不会嫁给别人的。”

    刘婷云幽幽地叹了口气,看着对面太庙之上,正在和王旬谈笑风生的桓玄,喃喃地说道:“也不知道人家肯不肯要我,我毕竟,毕竟已经是嫁过人的了。”

    王妙音看着远处的桓玄,淡然道:“姐姐,我知道你的心上人是谁,若是别人,也许会顾虑这点,但他么,是绝对不会计较这些的。”

    刘婷云的心中一动,急道:“为什么这样说,你是如何得知的?”

    王妙音笑道:“你对桓玄的情意,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见。姐姐,你可要知道,这桓玄的父亲桓温,当年就是娶了离异改嫁的南康长公主,这才成了驸马,以后一路飞黄腾达,今天的桓玄,只怕也想走乃父当年的老路,令尊掌朝廷的选官之职,正是他所需要的,就冲着这点,他也一定会娶你。”

    刘婷云的脸上闪过一丝疑色:“他不是荆州桓家的吗?怎么要到朝中做官?”

    王妙音勾了勾嘴角:“桓家内部也有矛盾,也有争斗,桓温死时,桓玄年幼,尽管他是桓温亲自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