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163章

东晋北府一丘八-第163章

小说: 东晋北府一丘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你们慕容鲜卑只要恭顺,不作乱,我想至少我是不会把你们再赶到塞外草原的。”

    慕容南哈哈一笑:“搞的你好像可以决定天下大势,万民生死似的,刘幢主,醒醒,天亮了。”

    刘裕也跟着笑了起来:“这不是你起的话题嘛。好了,不说这个,还是谈现在的战事吧。你刚才问的那些种田时的吆喝,也是我灵机一动想到的,按兵法上,还得是鼓号震威才可以。”

    慕容南点了点头:“城头也有锣鼓,为何非要用这种办法呢?”

    刘裕微微一笑:“秦军的人数和锣鼓都远远超过我们,只靠打鼓恐怕难以压下他们的气势,再说刚才的情况你也看到,城头的军士与民夫们都很紧张,很害怕,要不然也不会有今天城头的冲突了,在这种情况下,不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热情和士气,又怎么能跟敌军对吼呢?”

    慕容南叹了口气:“你这灵机一动,还真是有奇效呢,我看到了他们的眼睛里的光芒,这会儿真的是士气高涨了。不过,你之前说他们城头打架也是因为害怕,我是无法理解的。”

    刘裕正色道:“因为那些民夫和军士们的动作都非常僵硬,所以才会撞到一起,可能他们自己也没发现,而那军士和到彦之一撞就会吵起来,也是因为怨气与恐惧,才会让那军士拔刀相向,到彦之也是情绪失控,这才会有冲突。至于那些围上来的民夫和军士们,如果是在平时,是不会爆发如此对峙的。”

    慕容南点了点头:“毕竟敌强我弱,城外几万秦军,城中就算抓了壮丁也不满万人,他们害怕是正常的。象那个到彦之,本身就非寿春百姓,但兵荒马乱之时,也给强留下来了。”

    刘裕笑道:“守城需要的是万众一心,如果人心散了,恐惧流传,军民互怨,那肯定是不行的。秦军来得如此之快,是梁成的精锐部队,他们会趁着这股子锐气抢攻,不然时间拖得一久,就攻不下来了。”

    慕容南奇道:“他们后续有大军,要是时间拖久了,应该是更有利吧。我要是梁成,那今天看到城中士气高昂,就不会主动攻击。既然出奇不意办不到了,那就稳扎稳打吧,骑兵利于野战而不利于攻城,这个道理就是个小兵都明白。”

    刘裕摇了摇头:“慕容兄弟,我跟你打赌,明天梁成一定会攻城。”

    慕容南不信地摇着头:“我不信,他是宿将,不会违背基本的军事常识。”

    刘裕长舒了一口气,看向了城外的秦军军营,沉声道:“秦军这回南下,我军一路不战而退,弃守了整个淮北,苻坚这次在全国大肆征兵,十丁抽一,这才有了百万大军的南下,国内肯定是怨声载道,征召来的士兵也多有怨言。这士气完全要靠胜利和掳掠来维持。”

    “梁成是氐人,是苻坚的爱将,这回轻兵急至,说明他们内部已经出问题了,平时的秦军作战,都是以异族兵马为先驱,比如上次用俱难和彭超的匈奴本部人马,还有汉人来打先锋,或者是打襄阳的时候,以你主公的鲜卑人为先驱,而氐军是作为后面的督战队使用,轻易不会投入战斗的。”

    慕容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还真是这样,氐人毕竟数量不足,如果损失过多,那秦国的天下都会出问题,不过,照你这样说,梁成带着氐族精锐先期而来,又是作什么呢?”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因为他们需要胜利,需要大的胜利,来安定军心,让跟着南下的各族部队看到希望,刺激他们的战斗意志,寿春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坚守不弃的大城池,所以一定要拿下,不然的话,要是让后面的其他各族人马看到连一个寿春都无法攻克,只会军心生变,更加消极应战了。”

    慕容南叹了口气:“这么说来,梁成会不顾氐军的伤亡,强攻寿春了?那他为什么不在刚来的时候就攻城?那时候我们连淤泥都没涂呢。”

    刘裕笑着摆了摆手:“梁成的骑兵又不能飞,没有攻城器械,他们怎么来攻打呢?不过,今天这样全军战吼,就是试探我们守城的实力,尤其是要看看我们的士气,现在他知道我军斗志高昂,不会给他们吓倒,那没说的,明天就会咬牙强攻了,只要顶住了这一波,寿春就守下了一半!”

    慕容南的眼中闪闪发光:“我能做些什么?”

    刘裕笑着用手搭住了他的肩头:“听我的命令,也许你的兄弟们,明天能派上大用场!”

第三百八十七章 秦军夜议攻守策() 
    寿春城外,秦军大营。

    一处箭塔哨楼之上,刀眉如墨染的梁成,一脸阴沉,看着对面那已经陷入夜色之中的城墙,火光从十几里外传来,照得这哨楼之上的秦军将帅们的脸一片明亮,一声叹息响起:“看来这寿春城中是有高人在防守啊,居然也学会了夜间从城头放下火盆,吊到半城城墙那里,如此一来,百步之内,灯火通明,我军想要夜袭,挖地道都不可能了。”

    说这话的人乃是一个文士模样,全身披甲的白面书生,五十余岁,须发花白,正是随军出征的扬州刺史王显。苻坚不仅在长安城中给司马曜和谢安都留了高官的位子,也在各路大军里设了扬州刺史,荆州刺史,广州刺史之类的官职,僚属布置,一如正式的州郡长官,只要前方攻下了相应的州郡,这些行政官员们就可以就地上任了。

    梁成看了一眼王显,平静地说道:“城中有厉害的角色,这点我在出征之前就知道了,其实不用这这些防夜袭的火盆吊于半城之间,只看那护城河外,民居给拆除一空,而城外除了护城河还有两道濠沟,可以隔绝我军的地穴攻法,草丛中隐约布有尖刺木桩,我军要想攻城,没有任何掩护之物,只能强攻。”

    一个全副武装,肌肉发达的大将,正是梁成的副将王咏,在荆州之战中因功还得了个弋阳太守的官职,当然,现在他未去就任这个郡守之职,而是跟着挂了荆州刺史,卫将军头衔的老上级梁成继续征战淮南战场,他的眉头一扬:“我军自征战以来,未攻城之前,都是按大帅的战法,齐声呼喝,威震敌胆,此计一经使出,无有不成。即使是那号称坚固的襄阳城,也是给我们这样一吼之下,失了士气,最终陷落。”

    “但是今日白天的时候,我军这样吼叫,城中居然可以对着吼回来,整齐划一,杀气腾腾。就是那简单的嘿嘿霍三声,就能把我军几万人马的战吼给压制,说实话,到现在我都不相信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那个嘿嘿霍又是什么?”

    梁成摇了摇头:“我问过俘虏的本地晋人,他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好像是乡间村夫种田时的口号,不过你们别看,这口号简单易懂,又能配合鼓点,加强气势,他们处在城头,有高度优势,又能顺着南风,所以压制住了我军的战吼。不过,要做到这点,起码城头要有几千人同心协力,以一个腔调和节奏在吼,而且不能有怯意。各位,你们说,这说明了什么?”

    王咏咬了咬牙:“说明这些晋军的士气高昂,而且很有信心,很听指挥。”

    梁成点了点头:“据我们的情报,城中的晋军不会太多,绝对不会超过万人,就算临时征用民夫,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晋军的北府军现在还没有大规模出动,胡彬的水军离这里还有几天的路程,所以,我们最好在胡彬到达之前,攻下寿春城。”

    王显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之色:“梁将军,你确定要强攻吗?我军现在初来乍到,又没有吓倒城中的守军,现在寿春城的防守如此严密,援军随时可能到来,真的能攻下来吗?”

    梁成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厉之色:“敌军士气高昂,如果我们不攻城,那他们的气势只会更加上升,而我军这次轻兵前来,带上了本族精锐,就是要打给别的部队,尤其是那些心存不满的异族兵士们看,让他们知道我氐族兵马,精锐无前。”

    “可是现在,敌军坚城在前,又有猛人驻守,他们指望能用这样的方法,来吓退我们,各位,你们应该都已经知道,城中守城的那个刘裕,就是君川之战中打败俱难和彭超的那个北府军幢主,听说,谢家有意招此人入赘。”

    王显点了点头:“这事我也听说了,这个刘裕在豪强众多的京口,也当了几届武魁首,可见其武功高强,但没想到的是,这个人竟然还懂兵法。”

    王咏摇了摇头:“我不相信这个刘裕有传的这么神,寿春城毕竟是晋军重镇,多年经营,如果有良好的防守体系,也不奇怪。未必就是那个刘裕的功劳,他要这么有本事,现在怎么会只是一个小小幢主呢。”

    “还有,我听那些杨秋的手下们说,这个刘裕不是带兵来寿春城接任防守指挥的,他是护送一个世家女子来此嫁给桓伊的儿子,说白了不过一个护卫队长而已,看起来这个人更多是一个谢家的家丁,而不是军中的将校。”

    梁成的心中一动,“哦”了一声:“王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刘裕没有这个才能,或者说他无权指挥吗?”

    王咏笑道:“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又怎么可能懂这么多兵法,刘裕并非世家子弟,只怕连兵书也没怎么看过,君川之战,他只是一个前部先锋罢了,俱难彭超手下的那些匈奴人只想着抢劫,汉兵又没什么战斗的动力,一旦给他吓破了胆,就是兵败如山倒了,你看,他真要是有那么厉害,为何不象君川一样,出城与我军决战呢?!”

    王显也跟着笑了起来:“不错,王将军说得有理,要是那刘裕真的这么厉害,他手下有近万人马,也该出城一战,而不是龟缩防守啦。看来他白天也只是虚张声势,我们不如现在就趁夜攻城,一举拿下!”

    王咏的眼中凶光一闪,一把拿下了头盔,左手猛地一击自己的胸口,沉声道:“大帅,下令吧,现在攻城,末将愿意为前部先锋。”

    边上的几个将校们也都摩拳擦掌,纷纷请战。

    梁成没有直接回答,在这个箭楼之上,他负手来回踱了两步,最后,当他站定的时候,他的嘴角勾了勾,平静地说道:“不,天色已晚,城中有了防备,天亮再攻,传令,派辅兵多去搜集附近的石块,明天,我会让城中的晋军,知道什么叫满天石雨!”

第三百八十八章 秦军投石攻寿春() 
    寿春,清晨,卯时。

    一阵阵低沉有力的号角之声,从寿春城外的秦军大营里传出,尖厉的哨子声响成一片,伴随着各队队正们的吼叫,以及军士们四处奔出时,那战靴踏地的声音,细密的鼓角之声与梆子声响成了一片,整个大地都在微微地发抖,就连城墙的垛口处,那些灰尘与泥垢,也仿佛给这些巨响所震动,纷纷脱离了原来的城垛之上,落下了城去。

    刘裕一身黑色大铠,胸前兽面连环甲,缓步从城楼处走出,十余名持盾护卫紧紧地护在他的身边,而两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嘴角边刚刚长出些细密的绒毛,身形样貌倒是与刘裕有个六七分相似,正是刘裕的两个新徒弟朱龄石和朱超石。

    今天,则是这两个朱家少年,第一次跟随刘裕这个新认的师父上阵搏杀,却是如此重要的守城大战。

    刘裕看着城外,正在列阵,如乌云一样密集的秦军,嘴角勾了勾,冷笑道:“果然还是来了,玄帅说的不错,今天,就是秦军拼命攻城,最关键的一波攻势啦。龄石,超石,你们这些年也一直在读兵书,对城外的情况,有什么看法?”

    朱龄石勾了勾嘴角,说道:“梁成看起来是亲自攻城了,他的帅旗已经在中军阵中列了出来,而旗下的那员大将,应该就是梁成了。这回北城是他们主攻的方向,我们是不是应该禀告徐将军,让他亲自坐镇这里呢?”

    朱超石摇了摇头:“大哥,我们就这么没有志气么,梁成攻这北城,难道师父就守不住了吗?我看,这正好是我们朱家兄弟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呢。师父,咱们的父亲大人可是晋朝大将军,到了咱们这辈的时候,也要尽忠报国,立下大功,才不枉我们朱家的将门之名啊。”

    刘裕摆了摆手:“说这个没用,你们还太年轻,没上过阵,这大将旗下,未必就是梁成本人,就象去年的襄阳之战,梁成让他的弟弟梁云穿了他的衣甲,连战马都染成同样色,就是迷惑我们的,这回旗下是不是梁成本人,真的不好说呢。不过你有一点说对了,梁成在哪里,才是他们秦军主攻的地方。”

    说到这里,刘裕的面色凝重,指着对面黑压压一片,不下五万的大军说道:“氐秦南侵以来,各地州郡增援他们的军队,日以千数,他们的军队是越打越多,出动时不过三十万左右,现在已经不下五十万了,只在这北门方向,就压过来这么一支大军。”

    “东西两门的地势不利于大军展开,我料也不太可能是氐秦主攻的方向,所以,梁成要么在这里,要么在南城,徐将军亲自坐镇南城,那这里,就完全由我来负责了。不管梁成是否在此处,我们都必须要守好北门,不放一个秦兵入内。”

    朱龄石和朱超石齐声道:“诺。”

    刘裕的眉头渐渐地皱了起来,他的目光落到了正推着大量投石车上前的秦军士卒身上,说道:“看起来,秦军是要用大量的远程兵器先行打坏我们城头的防御武器,以掩护步兵冲击,传我将令,城头只留两百人监视,所有的守城弩箭全部藏好,不许发射,等我的命令。”

    “龄石,超石,你们率领人马下城,看我城头的旗号行事,按我们这些天来演练的,我举什么旗,你们就进行什么样的支援,明白了吗?”

    朱龄石与朱超石对视一眼,齐声道:“师父,你是主帅,这里危险,请你下城。”

    刘裕摇了摇头,笑道:“没事,正因为我是主帅,在这里更要亲眼看清楚敌军的动向,你们快下去吧,记住,听我号令行事!”

    当大批的城头守军,跟在朱龄石和朱超石身后下了城墙之后,刘裕缓缓地戴上了自己的银色面当,鬼面之后,一双炯炯有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