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159章

东晋北府一丘八-第159章

小说: 东晋北府一丘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成奇道:“这淮南不是晋国的豫州吗,按说是桓伊的地方,怎么轮到谢玄来管了?”

    苻融哈哈一笑:“桓伊不敢跟我军正面交锋,早早地躲到历阳去了,他手下的兵马也多去了历阳,这回并不敢来支援寿春,现在的寿春是孤城一座,兵马不过数千,要想攻克,并不困难。”

    梁成点了点头:“所以阿融你想的是加快行军速度,抢攻寿春?”

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入敌境兵行险() 
    苻融的眼中冷芒一闪,正色道:“是的,录公在世时,曾经跟我,还有天王说过,天下汉民都以东晋为正溯,如果东晋内部不出乱子,我军出师无名,是不可能一举灭掉他们的。”

    梁成勾了勾嘴角:“只怕也未必吧,晋国早已经灭亡近百年,天下人心,至少是北方人心并不向着晋朝,这从这些年来,南下流民越来越少,也可以得到证明,虽然录公的才华盖世,也是我的兵法老师,但是他毕竟是个汉人,心向本族政权,也是人之常情嘛。”

    苻融叹了口气:“阿成啊,你也是百战宿将了,想想当年我们灭燕国,灭代国的时候,那是百姓们喜迎王师,至少也会有刘卫辰这样熟悉当地内情的地头蛇为王师先导,所以才能势如破竹,只要战场上胜利,打赢决战,那天下就可以传檄而定,并不会出现盗贼蜂起,需要四处镇压的情况。”

    梁成笑道:“那是咱们的天王仁义,四海归心。”

    苻融一指身后那空空如也的彭城城内,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大街小巷上空无一人,他咬了咬牙:“可现在呢我军一路进入淮北,无论城市还是乡野,几乎都没有一个留下来的人,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晋人不欢迎我们”

    梁成的神色变得渐渐严峻起来:“也许只是因为晋军强行迁移城中居民南下吧。又或者是去年这里经历了反复的拉锯战,百姓早就逃散一空的原因。”

    苻融摇了摇头:“如果是早就逃光了,那不会是这样门窗紧锁,如果是给军队裹胁南下,那总会有人躲起来,等我军到来后再行迎接。现在我们占了淮北八百里的土地,留下的百姓不超过两百户,这足以说明,此地民众,心向的是晋国,而非大秦”

    梁成的眼中冷芒一闪:“这里长期是晋国土地,遇到战事,百姓向南逃亡也是常理,不过,对于这些不听话的民众,有必要让他们长点记性才是,让他们知道,无论是晋国的军队还是长江天险,都保护不了他们”

    苻融叹了口气:“阿成啊,兵书上说,这种就是典型的敌国险境了,我军在这里得不到补给,也缺乏向导,更是对敌情一无所知,这就输了一成了。”

    梁成摇了摇头:“去年打荆州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吗,晋人全都躲进了襄阳城,坚壁清野,死战不降,但最后在我军强大的武力面前,还是败了。可见这人心所向未必是胜负的唯一条件,只要有绝对的实力,一样可以平定天下”

    苻融摇了摇头:“襄阳是孤城一座,再说从洛阳,宛城出兵到襄阳,不过几百里地,补给亦非难事。可以完全靠实力强打。但是这彭城到广陵的距离就长得多,而且江南水网密集,我军大军行动不易,现在是冬天,补给困难。”

    他说到这里,眉头一皱,一指着前方行进的军队,说道:“这些从青兖等州南下的军队,已经有些怨言了,更不要说从更远的河北,幽云之地长途跋涉的军队,天寒地冻,让他们在这荒野之地行军数月才到战场,缺吃少穿,这士气到了前线,还能剩下多少”

    梁成的嘴角勾了勾:“别的地方的军队我不知道,但是荆州我带来的五万精兵,可是跟随我多年征战的部下,他们的士气高昂,去年在襄阳的时候,围城近一年,但仍然是斗志不减,这回听说要来两淮,更是摩拳擦掌,主动请战呢”

    苻融满意地点了点头:“是的,你说的对,你的部下都是我们氐族本族的将士,战后的赏赐也是对他们很多,关键时候还是自己人靠的住。这话在朝堂上不能说,但现在,就你我兄弟二人,就没什么好避嫌的了。录公说的对,异族的靠不住,但是如果是本族兵将,还是可以依赖的。所以,我现在希望你能打好这个先锋,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寿春”

    梁成点了点头:“拿下寿春有什么意义呢你为什么如此看重此地”

    苻融叹了口气:“因为我们要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战果,给天王一个交代,让他早早打消一战灭东晋的心思。”

    梁成的脸色一变:“这又是什么话拿下寿春,正好可以跟北府军决战,如果能一战消灭晋军主力,岂不是更好”

    苻融冷笑道:“阿成啊,这打仗之事你在行,可是这谋国重策,你就差一点了。东晋有长江天险,又是民情人心如此,怎么可能一战灭得掉”

    梁成睁大了眼睛:“这回我军起百万大军,怎么可能不一战灭国呢要是不一战灭国,那我们的这个动静也太大了点吧。”

    苻融摇了摇头:“是天王想一战灭东晋,而他这样想,是因为慕容垂和姚苌这两个奸贼一再地挑唆和怂恿,我在朝中当庭争辩,用尽一切办法联络重臣,忠臣们来阻止,都没能成功,这才有这次的百万大军南下。可是阿成,你知道兵贵精不贵多,靠着这几十万并无太高斗志,又心怀不满的异族军队,真的可以灭掉晋国吗”

    梁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所以,你的意思是,拿下淮北,拿下寿春,算是对天王有个交代”

    苻融微微一笑:“正是。拿下寿春,晋国可能会有两个反应,要么是谢家在朝野舆论的逼迫之下,提北府兵来决战,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寿春而不是广陵跟他们决战,把北府军调离他们经营多年的老巢,胜算大上不少,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调慕容垂过来,让他为先锋对付北府军,无论谁胜谁败,对我们都没坏处”

    梁成笑道:“这倒是个驱虎吞狼的好办法,要是在寿春打,那调荆州的慕容垂过来,他没有理由拒绝。还有另一个可能的反应是什么”

    苻融正色道:“另一个反应嘛,就是你的动作太快,迅速攻下寿春,让谢安借口准备没就绪,比如军粮不足,城池不坚,干脆放弃整个江北,退守江南。”

第三百七十八章 功高不赏臣子惧(求支持)() 
    苻融说到这里,得意地笑了起来,一指南方,仿佛看到了那奔腾不息的长江:“到时候天王只要到了大江边上,看到那大江是如何地宽,那投鞭断流的雄心,也不复存在了。这样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拿下两淮,以后何时想要渡江,就是由我们决定了。”

    “还有,如此一来,我们独占两淮,东线大捷,在荆州方向的慕容垂也没办法再耍滑头,到时候我们就可以逼他们跟桓冲决战,无论是胜是败,对我们大秦都是好事。如此一来,慕容垂和姚苌这两个奸贼的奸计就落了空,而天王的威严也得到了维护,岂不是两全齐美吗”

    梁成的嘴角勾了勾:“就是说,这次的目的是引北府军在寿春一带决战,如果这个目的无法实现,则把北府军赶过大江,尽得两淮之地,对吗”

    苻融点了点头:“不错,就是这样计划的,天王这次倾国之兵南征,没有点拿得出手的成绩,也不好向他交代,但是最怕就是跟晋军这样拖下去,磨个一年半载的,虽然录公为国家存了上千万石的军粮,但也不可能坐吃山空啊。”

    梁成笑道:“是啊,谢玄很会用兵,我最近一直在研究上次的君川之战,他就是故意示弱,也象这次一样在淮北虚晃一枪,很快地放弃掉,这才引得俱难和彭超野心膨胀,倾全力南下。然后他们在两淮一线与之相持大半年,再突然出手,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一举击溃了彭超和俱难的大军。”

    苻融叹了口气:“此战的关键就在于那大半年的对峙,北府兵在广陵一带连营几百里,彭超俱难占了淮北之后又需要时间安抚,所以时间拖的一长,军队士气下降,粮草不济,就会给敌军打反击的机会。我们这回兵力虽多,但粮草的压力更大,而且士气还不如上回,所以更需要速战速决。”

    梁成的眉头微微一挑:“阿融,这事你跟天王商量过吗”

    苻融摇了摇头:“天王不管前线的战局的,他只负责统一指挥,现在他人还没到项城,两淮一带由我全权指挥,一旦我们拿下了寿春,就可以让天王御驾亲临前线了。”

    梁成讶道:“让天王亲临前线这样真的好吗”

    苻融微微一笑:“当然,这次天王没呆在长安,而是亲自出征,那当然要给他青史留名的机会,不然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前线立了功,又置天王于何处呢”

    梁成笑道:“好了,阿融,跟我就不用说这个了,汉武帝没有亲自出征,而是用卫青霍去病为将,不照样是名垂青史吗你想让天王亲自到前线,是有别的目的吧。”

    苻融叹了口气:“真的是什么事也不能瞒住你,好吧,那我也直说了,让天王到前线,是为了让他亲眼看看前面的情况,这样既满足了他想要指挥千军万马的雄心壮志,又能看到前方的困难,如果有灭晋的机会,由他自己来定夺,如果实在没有把握,他也可以知难而退,这个决定,你我是臣子,不能作的,只有他亲自做才行。”

    梁成点了点头:“你的意思是,灭国擒军,是不赏之功,对吗”

    苻融咬了咬牙,眼中冷芒一闪:“我大秦自立国以来,大国灭过两个,一个是录公当年领兵灭了燕国,再一个是苻洛领兵灭了代国,结果如何呢录公灭了燕国,回头却交出了兵权,跟天王之间也总隔着点什么了。而那苻洛,灭代之后功高不赏,竟然起了叛乱的心思。所以自古为大将者,如果有盖世军功,却抢了君上的风头,都是大忌啊。”

    梁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是啊,就象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之后,也被汉武帝夺了兵权。还真是这样的道理呢。”

    苻融叹了口气:“这次未必能灭了晋国,但不管怎么说,出兵百万的决定,是天王作出来的,而且几乎也是他一个人顶住了满朝文武的反对后作出来的,所以,前线的战守大计,最后要他来定。”

    梁成笑道:“那为何现在不要天王就来前线指挥呢”

    苻融笑着摆了摆手:“我等身为将帅,臣子,总不能一点成绩不作出来,就让天王亲身赴险吧。再说了,这回晋军退得如此之快,这不太正常,我觉得有畏惧我军百万大军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想打个以逸待劳,防守反击,所以我们只有攻克了寿春,才算稳定了两淮战局,这个时候,才是天王到前线的好时机。”

    梁成深深地吸了口气:“阿融,你说的我全明白了,放心,我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寿春,迎接天王的到来。你这里可以继续养精蓄锐,不要冲得太前,北府军若不大举出动,我们也不要出动大军,增加粮食的消耗。”

    苻融点了点头:“你这五万人马,足够攻克寿春了,若是北府军全军来援,那就稳守不动,我自当提军接应。其实我倒是希望北府军在寿春和我们决战,这样一战定胜负,把他们消灭掉,晋国再无可阻挡我军的有力部队啦”

    梁成笑道:“寿春守将徐元喜不足为虑,此人不过是一个守成之将而已,以前我跟他交过手,轻松就打败过他。那寿春城虽然城池还算坚固,但还能比襄阳城更坚固吗”

    苻融摆了摆手:“阿成,不可轻敌。徐元喜也许不足为虑,但听说谢玄派了一个人去寿春城,就是那个曾在君川一战中大出风头的,叫什么来着的哦,刘裕刘邦的刘,富裕的裕。”

    梁成冷笑道:“此人我听说过,真有吹的那么邪乎吗不过是一个幢主而已,君川之战也只是作为诱敌之兵,连军主都不是呢。”

    苻融摇了摇头,正色道:“听说这回正是此人识破了杨秋的诈降,设计将杨秋所部消灭。阿成,晋国并非无人,这种智勇双全的才能之士,我们还是不能大意的,谢玄这时候派他来寿春,想必就是让他助守,你的对手,并非易与之辈”

    梁成笑着一撩披风,向着城下径直而去:“好,梁某就会会这个刘裕吧十天之内,我必生擒此人”

第三百七十九章 秦军骑兵兼程至() 
    寿春,城头。

    刘裕一身皮甲,站在城头,他没有戴头盔,也没有束髻,只束了个发带,风儿吹拂着他那一头狂野的乱发,男儿的那种铁血浪漫,尽显无疑。

    慕容南抱着胳膊,站在他的身边,嘴角勾了勾:“刘裕,什么时候你也学会了我们胡人的这套装束?是不是感觉这样挺自由的?”

    刘裕微微一笑:“你就别借题发挥了,甲胄在身时已经够不舒服了,当然是怎么顺怎么来,不过你这方法不错,用个发带束额,就不必担心头发散乱挡住视线了。”

    慕容南得意地笑道:“这又没什么难想的,你们如果戴头盔时不也是一样?算了,不说这些,昨天秦军大军来了,现在就驻扎在城外,你有什么想法?”

    刘裕抬头看向了远处的城外,二十里外,已经是连营一片片,黑压压的秦军士兵,如同蚂蚁一样来回奔走,而城外的不少丘陇之上,树木一片片地倒下,数不清的辎重大车,正把这些树木运往营寨之后,不用看也知道,这些树木制成的攻城器械,也许这两天就会用在攻城战中了。

    刘裕勾了勾嘴角,正色道:“这支秦军看起来有四五万人,虽然是步骑混合,以步为主,但是营盘的布置却是极好,主营看不出来,相邻的营地里,环环紧扣,深沟高垒,既可互相呼应援救,又能独立坚守,看起来,一点也不亚于我们北府军的大营啊。”

    慕容南微微一笑,伸手指向了对面的营寨:“看到没有,除了秦军的军旗外,那飘扬的旗帜是什么?”

    刘裕的心中一动,极目远眺,只见十几面绣着“梁”字的大旗,正在后面的营地中迎风飘扬,他喃喃地说道:“秦军统帅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