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娘子是白素贞 >

第32章

我娘子是白素贞-第32章

小说: 我娘子是白素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儿子有机会!我儿今年二十,已经通过了府试,要不是运气不好,今年就已经考中秀才了!”那人立即大声道,很自豪的样子。

    这下立即招来更多人嘲笑:“得了吧?人家可是真正的皇亲国戚,管当今皇上叫舅舅的。皇家的女儿哪个不是赐婚的?不是朝廷重臣的子女或世家子弟,根本不能攀上亲事!”

    ……

    五月二十七日,江南道学正正式填写新生员入学名单,许仙和唐旋都不出意外地进入府学,李同则是县学。

    虽然许仙基本确定被选拔为贡生去汴京国子监就读,但贡生本来就是地方推荐给国子监的,所以许仙必须先进学府学,然后才能被选拔成为贡生。

    正式进学后,次日便是集体祭拜文庙。

    祭拜文庙仪式很隆重,整座临安城都进行了戒严,临安城所有主要官员都必须亲临参加,主持仪式的是坐镇临安城的大儒。知府等官员只能以儒家门下师兄长的身份进行观礼,只有配合的份,没有说话的资格。

    整个仪式的重头戏是祭拜至圣先师及诸圣先贤。而在祭拜过程中,秀才们获得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瞻仰五圣金身。

    原来在大晟国,非文庙不能供奉五圣金身,书院、县学、府学等虽都有专门供奉五圣的祠堂,但都只能挂画像。

    许仙和所有新晋秀才依照司礼监的指示对儒门圣贤进行跪拜大礼后,终于准许抬头瞻仰五圣金身。

    许仙把目光落在五圣金身上,立即感到五圣金身散发出无边的威严,耳边仿佛响起天地宏音,声音从九天之外传来,又高又远,声音高低起伏,浩瀚无边,念诵着圣贤之言。

    刹那间,他的精神意识仿佛脱离了本体,进入一个无法名状的空间,五圣的金身仿佛活了过来,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气象神韵,他们嘴巴翕动,念诵着他们的微言大义,教化苍生,洗涤灵魂。

    (本章完)

第65章 秀才回乡() 
从文庙出来,许仙察觉到自己发生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其中最简单的是头脑似乎灵光了一些,对圣贤的微言大义自然而然地理解深刻了一些,总之感觉没白进去祭拜文庙。

    回到客栈,进入客房,许仙坐在案桌沉思一阵,然后站起来,走到客房中央空地,练起五圣桩来。

    五圣桩,以心中观想五圣神态气象为根基,在辅以固定的肢体动作,可智慧头脑,强健四肢躯体,培育胸中浩然之气。

    此番祭拜文庙,直接瞻仰五圣金身,许仙脑海里对五圣的印象清晰许多。

    所以,这次修炼五圣桩,他立即感觉与平常不同,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充斥全身。

    花了一个时辰,他把五圣桩修炼了一遍。

    仔细回味起来,他不禁露出一些笑容:“以前我修炼五圣桩不过是得了皮毛,如今算是略知一二,甚至勉强称得上初窥门径。”

    有过几日,在临安城的事了,许仙等人终于开始返程回钱塘县。

    由于钱塘县离临安城不远,包括许仙在内,院试之后一直与家里保持通信,所以他们动身回家时,家里都派来了马车。

    家景富裕的甚至派来了护卫,比如李同家里不仅派来了双马大马车,更派来八名护院保护李同顺利归程。

    此次童试,钱塘县总共十一人考中秀才,都约定一起回乡,所以队伍很大,浩浩荡荡一大群。

    由于是返程,又是凯旋,每个人都很轻松愉快,每日行程随意,走走停停。

    经过风景好的地方就停下休息,美酒、风味小吃、果脯等等往地上一铺,席地而坐,吟诗作对,好不快活。

    去时两日的脚程,回来时生生走了四天。

    第四日下午,许仙等人终于远远看见了钱塘县县城建筑。

    而此时,整个县城都已经沸腾了。

    “秀才公回来了!我们钱塘县的秀才公回来了!”

    人们奔走呼叫起来。

    “我们钱塘县的案首回来了!大家快来看啊!”

    ……

    钱塘县今年的童试比往年要好许多,仅考中秀才的人数就比往年多出四名,更不用说还有许仙这个连中小三元的案首。

    所以,这次父老乡亲们观看秀才返乡的热情格外高涨,几乎万人空巷,都往城东门拥挤而去。

    知县杨政鉴于情况特殊,立即派出衙役维持秩序,免得踩踏事件,乐极生悲。

    城东门,人声鼎沸,人头攒动,除了观看秀才返乡的人们外,秀才的家属都已经到了,做好迎接准备。

    “李捕头,李夫人,恭喜了。”李同的父亲李宗满脸笑容地拱手对李公甫和李许氏道。

    李宗是钱塘县衙门的户房典吏,主管赋税征收、催比、交纳、解运,仓储管理,民间房屋土地买卖、文契过户、纠纷处理,以及经办荒歉缓免赈济等事,权力很大。再加上李家是钱塘县根深蒂固的大望族,李宗的权势在钱塘县很大,即便是知县杨政都得给他几分面子。

    李公甫红光满面,拱手回礼笑道:“李典吏,同喜同喜。”

    “犬子信中提到,许仙对他此番童试考中秀才帮助很大。”李宗靠近李公甫小声说道,“你我同姓,又都在衙门共事,以后多亲近亲近。”

    “一定一定。”李公甫惊喜地道,“以后典吏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还叫我做典吏?”李宗假装生气道,“叫哥!”

    李公甫激动道:“是是,文宣大哥。”

    李宗身为户房典吏,望族李家下任族长,又年长李公甫十几岁,让李公甫叫他做哥,确实是抬举李公甫了。

    这时,一匹快马从东面道路飞奔到东门前停下,骑手从马上跳下,快步进入城门,冲到李宗跟前报告道:“报告少家主,小少爷及大队伍已到石清桥,很快就到城门。”

    “好!有赏!”李同高兴道。

    李同身后立即走出一位管家给报信的骑手赏了一锭银子。

    骑手高兴地退下。

    李同转身对身后所有迎接秀才们的家属扬声叫道:“各位,他们已经到石清桥,让我们一起出城迎接我们的好儿郎!”

    “好!”秀才们的家属立即激动地响应。

    李宗转身,对李公甫道:“公甫,我们一起出去。”

    “文宣大哥您先请。”李公甫哪敢与李宗并肩而行。

    李宗笑道:“这次你真的不能跟我客气。汉文高中案首,而且是小三元,是我们钱塘县的荣耀,迎接他的家属怎能落后于人?一起一起。”

    说着,他拉着李公甫的手,并肩走出城门。

    李公甫与李宗并肩而行,满脸红光,若是以前,根本不可能有这个待遇。

    秀才们的家属走出城门后,父老乡亲们也有许多人跟着走出城门,并且自动地站在道路两边等候。

    “鼓乐手准备好了吗?”李宗转身问管家道。

    管家立即道:“鼓乐手和喜钱都准备好,请您放心。”

    原来,家属队伍里,载着一箩筐一箩筐的铜钱,李公甫和李许氏也请了人帮忙挑着一担铜钱作为喜钱。李宗势大财粗,更是准备了十担铜钱作为喜钱。

    大约等了半柱香,许仙等人队伍出现在人们视野内,满城的老百姓都骚动起来,伸长脖子踮起脚尖观看。

    “快看!快看!秀才公们回来了!”

    “哪个是许案首?哪个是许案首?”

    ……

    一时间,人声鼎沸。

    李宗满脸喜庆,吩咐下人道:“鼓乐手,开始奏乐,迎接我的好儿子高中秀才归来!”

    一时间,鼓乐声震天。

    李公甫和李许氏看着渐渐驶近的车队,满脸激动喜庆,李许氏更是一边大喜一边不停地抹眼泪。

    前方传来如此巨大的喧嚣声,坐在马车内的许仙不由掀开车帘看望,才发现城门前聚集了密密麻麻的迎接他们的人,颇感意外。

    这仗势太隆重了。

    在距离城门还有十丈时,所有马车停下,许仙等人都下了马车。

    “汉文兄,请。”十一名秀才聚集在一起,所有人对许仙躬身做请的姿势道。

    许仙对众人回礼地拱拱手,当仁不让走在前面,其他秀才则以中榜名次和家庭背景综合参考,有序地跟在许仙身后,一起向城门走去。

    (本章完)

第66章 唐婉容的消息() 
许仙等人下马车一起步行向城门,钱塘县的老百姓们顿时激动万分,欢呼不已。

    “快看快看,走在最前头的就是许案首!”

    “哇,不愧是连中小三元的案首,果然长得一表人才,气度超群!”

    “许案首可是文曲星转世的,能跟其他人一样?许案首一首诗就能将天下的仙子给惊动下来。听说,许案首在临安城,才华将整个临安城给震惊了,连高高在上的知府大人都对许案首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养有一个女儿,今年正好十六岁,长得可标致了,明天我就让人去说媒,把我女儿嫁给许案首!”

    “哈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女儿最多能做个小妾什么的。”

    “真能做小妾也可以!”

    ……

    许仙无意是这一行秀才中最瞩目的,绝大部分父老乡亲观看的和讨论的都是许仙。

    终于,许仙等人走到迎接他们的家属面前。

    “汉文,我的亲弟——”李许氏叫喊着迎上去,抓住许仙的手,哭了起来。

    被李许氏感染,许仙脑海里一下子浮现前任幼年时期与李许氏相依为命的艰苦日子,感同身受,一时间他也眼眶潮湿,嗓子似被什么堵住一般,说不出话来。

    “李许氏算是彻底苦尽甘来了,不容易啊。”旁边的老百姓纷纷羡慕地讨论起来。

    “是啊。许案首是天上文曲星转世,来年肯定就能高中状元。李许氏就等着享福吧。荣华富贵都不为过。”

    “李捕头运气也很好。当初大家都笑话他娶个媳妇拖个大油瓶,现在看看,人家李捕头才是慧眼识珠,李许氏贤惠,许案首是天上文曲星转世!”

    ……

    ……

    许仙回到家第二天早上,许仙和李公甫备上厚礼,坐上马车前去沐阳书院拜谢张景明。

    沐阳书院估计到许仙这一日会到来谢师恩,所以提前做了准备。不仅大书院大门贴了横幅欢迎,而且还组织学子们观礼。

    小三元的含金量很高,尤其是临安府的,比一般的举人还金贵不少。对沐阳书院而言,是一种荣耀。

    许仙抵达书院大门时,副院长赵文远亲自出门迎接,众学子列队欢迎。

    与赵文远寒暄一番,做足礼数,许仙继续进入书院,走到张景明的院子,对张景明行跪拜大礼,感谢师恩。

    李公甫作为许仙的家长,对张景明说了一堆感激话,然后将备好的大礼送上。

    完成师恩大礼后,李公甫知道张景明肯定有话对许仙讲,所以先一步离开张景明的院子。

    “上次,你向为师询问唐容的下落,今日为师可以告诉你了。”张景明说道。

    岂料,许仙说道:“谢谢老师。但如今我不想知道了。”

    他已经和白素贞结为夫妇,无法再娶唐婉容。虽然心里很遗憾没能与唐婉容好好道别,但总比他突然出现,干扰唐婉容平静生活的好。

    “不想知道也好。”张景明微点头道,“少了你许多麻烦和痛苦,你可以继续专心学业上。”

    尽管他并不知道许仙已经结婚。

    接下,张景明勉励许仙几句,告诫许仙不可骄傲自满,须时刻刻苦努力学习。

    许仙恭敬地听着,他头脑很清晰,知道自己考取小三元有不少取巧的地方,比如依赖脑海图书馆,名气加成,和神秘人两次送的主考官详细资料等等。

    所以,他接下的日子将会更加努力读书,让自己真正的名副其实。

    想到两次送他大礼的神秘人,许仙就忍不住沉思起来。

    忽然,他脑海闪过一个猜测:“那个神秘人该不会是唐婉容吧?”

    不过,下一刻他立即否定了:“不可能是她。那个神秘人两次送礼,仅仅文房四宝名茶焚香加起来就值一千五百两以上,更不用说两分主考官的情报。没有大能量根本收集不到如此详细的情报。唐婉容的家景可能不错,但还没达到那个程度。不然,她也用不着女扮男装进入沐阳书院求学。真正的有财有势的家族,都是聘请有西席教学家族子弟,甚至成立有家族书院。”

    ……

    从沐阳书院回来,吃过午饭后,许仙找了一个借口,离开家去找白娘子。

    白素贞和小青都在县城内,保和堂已经开张有一段时日。

    由于白素贞开药铺医馆的只为济世活人,行善积德,所以不仅诊金收得很低,连卖药材的利润也极薄,名声渐渐地传开了。

    白素贞因为是女医,不方面过多露面,小病基本交给聘请来的坐堂大夫,只有大病疑难病她才会挂着面纱出诊。

    她医术高明,经手的病人无不治痊愈,再加上她都是穿着一身白色长裙,脸上挂着白色的面纱,被病人尊称为白娘子,并且渐渐在钱塘县传开。

    许仙坐在前去保和堂的马车内,心里颇有些苦恼。

    自从他连中小三元的消息传回到钱塘县,他家的门槛就已经被上门说亲的媒人踩烂了。

    李许氏对上门说亲的媒人几乎来者不拒,一门心思为他物色一个最美丽最贤惠出身最好的媳妇,千淘万选。

    昨晚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坐一起说话,李许氏就唠叨了一个晚上谁家的闺女好。

    当然,她也没有忘记念叨“岑碧青”,提到“岑碧青”已经有好一段时间没找她了。

    虽然他没有怎么留意谁家闺女更贤淑,但他大概知道,如今李许氏的眼界变高了,希望找一个名门望族出身的千金做她的弟媳。

    他有些头痛该怎么做才能让李许氏顺利接纳白素贞。

    虽说,他不论如何都认定白素贞作为妻子,但李许氏姐大如母,他不能无视李许氏的态度。

    苦恼间,马车停下,车夫提醒道:“许公子,保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