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晋大土豪 >

第158章

东晋大土豪-第158章

小说: 东晋大土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蔡葵之外,与范二一起前往江陵的人还包括甘绦、冉小贱、宗悫等十余人,这些人现在的武力值基本上都能做到以一敌十的地步了,即便遭遇什么不测,从江陵城中夺门而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范二一行便悄悄地离开了白莲,出发了。

    白莲与石门间的距离是四十余里,但从白莲前往江陵是并不需要先到石门的,因为半年前官府设立的关卡还在的缘故,范二他们需要小心地避开他们。

    这当然不算是一件难事,毕竟那些人经过了这半年的看守之后,也早已松懈了下来。

    尽管如此,范二一行还是不敢动用牛车。

    悲剧的是,从石门到江陵并不适合走水路,因为走水路需要绕一个很大的弯,水路和陆路相比需要多走几千里的冤枉路。

    非要走水路的话,需要先从澧水进入洞庭湖,再从洞庭湖扎入长江、沿江而上,这段水路何止两千里?

    实际上,天门和江陵的直线距离只有四百里,就实际路程会多一些,也不过四百五十里。

    蔡葵、冉小贱等人经过半年艰苦卓绝的训练,对走路这种小事自然是没有任何压力的;因为各种走路是他们每天的日常训练项目之一,他们每天都需要跑至少三十里以上,每个月还有上百里翻山越岭的拉练。。。。。。

    范二的训练时间当然不能和蔡葵等人相提并论,但他在这半年来也并没有降低自己的要求,所以走路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个事。

    一路走下来,众人说说笑笑、走走停停,四百余里的路程竟然只用了三天半的时间就走完了,期间他们当然一直在使用干粮,每天走路的时间也都超过了六个时辰。

    这么算下来的话,他们的平均速度甚至达到了每个时辰二十里。

    这样的速度走下来,范二当然没有多余的心思去顾及一路上的风景了,所以将要到达渡口时,他才注意到漫山遍野的花儿早已盛开了。

    范二等人重新乔装打扮了一番,便化整为零地在渡口各自乘坐艄公们的小船渡过了江,陆陆续续地进入了江陵城。

    江陵的前身是楚国国都“郢”,但也并不是说江陵就是唯一的“郢”,因为楚国人是较为固执的,他们虽多次迁都,但每次的都城都叫“郢”。

    楚国最初建都于丹阳,直到楚文王继位后才开始都“郢”,江陵也称“纪郢”。

    其时楚国已建立了三百年,此时的楚国已稳稳地控制住了江汉平原,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强国了,所以江陵一开始就是大国都城,是当时南方最大的都会。

    后来楚国与中原争霸,灭国达五十余个之多,几乎将汉水以北的姬姓小国全部吞并了;楚庄王继位之后,楚国进入全盛时期,庄王率师北伐陆浑之戒,向周王问九鼎的重量。——这就是“问鼎天下”的典故。

    楚平王因杀大臣伍奢,其子伍子胥奔吴,说吴伐楚;吴军攻入郢都,迫楚昭王逃至云梦泽并向秦求救。秦楚联军击败吴军后,昭王还都纪郢,但因惧吴进攻旋迁都鄢郢后来又回到纪郢。

    战国后期,在秦国日益富强的同时楚国却走向衰落,秦将白起先后攻入鄢郢与纪郢,尽毁都城,史称“白起拔郢”。

    至汉朝起,江陵城长期作为荆州的治所而存在,故常以“荆州”专称江陵。

    荆州古城墙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城池由砖城墙、土筑城垣、护城河组成。

    范二进城之时,却感受不到荆州古城的崇高和肃穆,因为他看到的更多的还是破败和荒凉。

    因为去年春天连续三四个月的阴雨,荆州受到了难得一见的粮荒,全境的百姓逃往雍州和江州的人多达四五万人。

    江陵城内的人当然不至于逃往外地,但在今年的粮食丰收之前,百姓们怕是再不会放下心来的,何况此时的时令连播种的时候都不到?

    粮荒影响着城内的经济发展,也同样影响着市容。

    进城之后,范二带着甘绦和宗悫,原想着是要找一家符合平头百姓身份的酒肆,停下来打打牙祭的。

    可惜,这样的酒肆并不是那么容易找到。

    范二只得退而求其次,带着他们找了一家还算有些档次的酒楼,而后在店小二警惕的目光中一头扎了进去。

    看着眼前这几位穿得粗布短打的乡下人,店小二也不知该如何招呼才好。

    若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他们轰出去吧,这根本不符合“诚信待人”的商业道德,而且现在做买卖不容易,上门的贵客实在是太少了;若是展开热脸将他们让进去,待会这帮人吃完饭付不起账后,自己可就没法跟掌柜解释了。

    正在店小二期期艾艾之时,宗悫却直接掏出了一贯散钱,“啪”地一声按在他手上,憨厚地赔笑道,“我们第一次进酒楼,也不老知道这规矩的,也就带了这点钱,所以有点担心付不起账;小二哥您千万千万按着这些钱上酒菜,可别上多了。。。。。。”

    对宗悫的豪阔和善解人意,店小二感动得差点流下泪来,遂又一叠声将三人热情无比地往里迎;不失时机地将搭在肩膀上的白毛巾拿下来,一遍又一遍地擦拭案子的动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看着店小二的过度热情,范二终于用苦笑,将心中的不耐表现了出来。

    店小二这才意识到,现在自己最应该做的,还是是给他们安排酒菜。

0238荆州之主() 
在京城或是豫章等地,一贯钱差不多可以买到六到七石米,在三吴地区甚至可以买到更多。

    可在荆州,一贯钱的购买力却仅仅只有其他地区的一半。

    导致这样的结果,到底还是去年春天连续几个月降雨引起的后遗症。

    若不是殷仲堪在近半年来不断使用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说不定荆州也会像前年的豫章那样,早就出现天价粮了。

    物价飞涨是让人深恶痛绝的事,虽说故土难离,可还是有些人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逃到更容易生活的郡县去。

    江陵城内的居民虽不至于被迫离开,但他们的生活质量还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往年还偶尔到酒楼中改善生活等人,此时也能省则省了。

    加之现在离饭点又是二八不靠的时候,所以范二的酒菜很快就被店小二端了上来。

    范二等人也知江陵现在是非常时期,所以也并不抱怨酒菜的数量和质量,只是安静地举起了筷子,默默地吃了起来。

    这顿饭才刚吃到一半,范二的一个护卫便找上了门来,并且带来了一个消息,——“孔仪今天下午要到万具炉传艺。”

    范二原本就是为孔仪而来,对与之相关的消息自是不容错过的,于是摆手将这护卫让入了席中,细问之后才算明白这万具炉正是以前孔仪学艺和工作的所在。

    孔仪成名之后,亲手打制的刀器自是少之又少了,但万具炉中倒还有一些他的徒子徒孙,所以他也偶尔会去传艺。

    范二明白了这一点后,便笑着说道,“咱们也不用寻找孔府了,待会就去万具炉门口堵他罢。”

    宗悫和甘绦自是附和起来,四个人不紧不慢地将酒菜扫荡一空,这才渡出酒楼,往南城的万具炉走去。

    南城的繁华程度,并不是东城可比的,街上的行人虽远远达不到摩肩接踵的程度,但用人来人往来形容也并不为过。

    在那名护卫的带领下,范二几个很快就进入了城内的打铁一条街,还在街口时便能听到从里面传出的叮叮当当之声,显得有些杂乱。

    进入这条街后,便见大大小小的店铺一个接一个,这些店铺多半有着自己的招牌,招牌下方有的挂着几个戟头,有的则什么都不挂。

    在宗悫的解释下,范二很快就明白了,这些店铺招牌下悬挂的戟头代表的是他们的技艺水平,——挂的戟头越多,他们打造出来的兵器也就越好,这跟后世的星级酒店是一个道理。

    走了半条街之后,范二比较后发现所挂戟头最多的是四个,则代表他们店子曾打造出四把名器。

    在范二看来,他们现在的技艺水平,甚至不如白莲乡根据地生产出来的日用品,就更不用拿他们制造出来的铁器与那几把陌刀相提并论了。

    进出几家店铺之后,范二对他们的技艺也有了大概的了解,又忍不住失望起来,因为他们现在的技术是无法达到要求的。

    他之前还抱有将他们招到天门去的侥幸,在这一刻终于烟消云散了。

    范二站在几把刀剑之前,心情有些惆怅时,甘绦却低声提醒起来,“孔仪大概是要来了。”

    他转过身看向店门外的街道时,果然看到许多的人都在加快脚步向南门的方向走去,甚至有几个情急的孩子再互相催促,“赶紧的吧,去晚了就赶不上了。”

    “他真的来了,咱们有多久没见他出山了?”

    “他来了,他来了!”范二身边的铁匠也不由得喃喃自语起来,他显然也是想要随波逐流的,可因为范二等人没有离去的意思,所以也只能焦急地走来走去了。

    范二笑着问道,“谁来了?”

    “客官还不知道吧?孔匠师今日要在万具炉授徒,这亦是我等工匠提高技艺的大好机会,所以。。。。。。希望客官原谅在下先行一步了!”铁匠边说边走出了门,看起来似乎轻慢了范二几个,倒也情有可原。

    这个时代虽还没做到夜不闭户、道不拾遗,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还是存在的。

    这个小店里的铁匠,并不以范二等人的农夫打扮而轻贱他们,同样也不担心范二等人会不告而取走店子里的刀剑而不给钱。

    范二倒是从他的话中听出了另一层意思来,——孔仪与只将技艺传给徒弟的那些人真的有些不一样!他现在的做法,的确有他的祖先孔子有教无类的风范。。。。。。

    又加之范二此行本来就是来找孔仪的,所以当即跟在铁匠身后,大声道,“走!同去同去。”

    甘绦、宗悫和带路的护卫,也都快速跟了上来,几个人很快就汇入了赶往南门附近万具炉的人流中。

    未到万具炉,范二便见前方已是人流拥堵,单是聚齐在门口的铁匠怕就有近百人,也不知里面会是什么情况。

    好在蔡葵、冉小贱等人也已不约而同地赶了过来,所以范二只是向冉小贱等人努了努嘴,他们便开始一齐往里挤去,算是给他做了开路先锋。

    拥挤在万具炉门口的以铁匠居多,他们的身体素质也都不差,许多人手中还都拿着锤子,所以范二等人挤入里间也耗费了一番力气。

    里面的人,并没有范二想象中那么多,细数来也不过五六十人而已;这么一来,范二和冉小贱等人的到来就显得太过突兀了。

    铺子正中的大铁炉前空出了一块一丈见方的空地,三五个铁匠此时正在低声说话。

    最显眼的是一个年龄在五十上下、显得有些清瘦的花白胡子的老者,这个老者根本就不像是一个铁匠,奇怪的却是众人似乎都以之为主。

    花白胡子等圈中的四五个人听到范二等人的喧哗声后,都不由自主地抬头望了过来。

    待看到范二等人都是农夫打扮,根本就没有一点铁匠特征的外貌后,他们的脸上瞬间便多了些怒色。

    圈外的几个年轻的学徒显然感受到了他们的不快,随后低声商量了几句,便一起走向了范二等人,伸手推他们道,“你们都往后退点。。。。。。”

    范二无动于衷,冉小贱、蔡葵和宗悫却是不约而同地出手抓住他们的虎口,低喝道,“滚!”

    冉小贱等人不但体质更好,而且经过了长期的训练,又加上有心算无心,所以理所当然地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几个学徒哑巴吃黄连,也就只好暗暗退了下去。

    范二正举头暗暗观察圈中的花白胡子,暗暗猜测他是否就是孔仪时,却听身后响起了一声高呼,“荆州刺史到!”

    殷仲堪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小老头,他身形中等,脸皮呈蜡黄色,其中一只眼睛也因为给父亲煎药而搞瞎了。。。。。

    单论外貌的话,他最多只能得到下品,但他却得以在以品分人和以貌取人的官场上脱颖而出。

    这难道不是一个官场上的奇迹吗?

    殷仲堪的出身也不算太高,陈郡殷氏的郡望仅仅属于下品罢了,他的祖父殷融曾任太常,他的父亲殷师曾任晋陵太守。

    但他有一个好叔父,这个人就是清谈家殷浩。

    殷仲堪少时同样善于清谈,曾表示“三日不读道德经,舌根就会僵硬。”

    他年轻时就信奉天师道,十分虔诚,不贪图财宝,行义举和四出赈济困厄之人亦少。

    殷仲堪有孝道,他一直衣不解带去照顾生病多年的父亲,又钻研医术,研究其精妙之处;因哭着熬药,又用沾了药的手拭泪,结果把眼睛弄瞎了。

    父亲死后,他在居丧期间又哀痛欲绝,于是以孝闻名。

    司马曜听闻有人患有耳呜,听到床下蚂蚁走动就以为是斗牛声,却不知那人其实是殷仲堪的父亲,还问他说,“谁患了这种病?”殷仲堪唯有哭着说,“臣进退惟谷。”

    殷仲堪之所以出任荆州刺史,很可能是得到了桓玄家族的暗中相助,这也是因为桓玄认为殷仲堪比较好欺负。

    到了荆州之后,这儿却连年发生水灾和旱灾,老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大不如前,但他却可以与他们同甘共苦,甚至平常吃饭也只吃五碗碟,掉到案桌上的米粒也都会捡起来吃掉。

    殷仲堪在江陵的声望,是无人可及的。

    他这次前来万具炉,应该是早就与孔仪约好的,所以并没有带任何仪仗,而是选择了微服私访。

    刚才之所以高声扬名,殷仲堪也的确是迫不得已,因为此时跟在他身边的,仅仅只有两个年轻的文士而已;他们可没有冉小贱和蔡葵等人的武力,所以无法凭借身体素质,从围观的铁匠中挤过来。

    好在殷仲堪的名号在江陵还是足够响亮的,围观的铁将蓦然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