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能臣 >

第16章

帝国能臣-第16章

小说: 帝国能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这章略长,写着写着就写多了~~~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

    (本章完)

第28章 白日烟火() 
三个月前,刚得到“官凭马商”身份的计亚成循例来京向太仆寺报备,同时带来了秦骧写给张忌傲的亲笔信。信中,他请张忌傲留意京中空缺的官职,特别是御史监察院,这曾经是秦懿掌管的部门,也是秦骧最想进去的衙门。

    虽然张忌傲托各种关系打听、打点,但是御史监察院这个衙门的人事任免权握在皇帝手中,而站在皇帝背后的崔太后一直对儿子施加着影响,如今这个衙门中清一色都是他们娘俩的心腹,张忌傲想弄一个人进去实在太难了。

    “秦骧,不是我老兄我不帮忙,实在是插不上手!”张忌傲将实情告知了秦骧,略带着歉意。

    秦骧叹了口气,这事他早有预料,张忌傲虽然贵为“九卿”,但想染指“三公”的衙门还是太难了。故而他说道:“御史监察院固然是首选,不过其他的官职……”

    “其他的官职倒是有一些,不过你也知道京中的情况,要紧的早就被世家显贵们盯上了,我能插得上嘴的就只有那些无关紧要的、或是得罪人的职位了!”张忌傲两手一摊,忽然眼冒精光地看着秦骧,“不如你来我光禄寺吧,老兄我这边还缺一个少丞!”

    “九卿”衙门的人事布局大体相同,主官是“卿”,下设两个“少卿”,再往下是“左、右丞”,最低阶的就是“少丞”。光禄寺负责宫城的守卫,所以即便是平时光禄卿和少卿都是有机会直接接触到皇帝的,但是光禄丞和少丞只是负责日常的文书的工作,有的在京城一辈子也没摸到过宫城的地砖,更别说“面圣”了。

    正因如此,对于张忌傲的提议秦骧想也没想就拒绝了,他的理由很简单:“我可不想在张兄的羽翼下做事,做了这个少丞,很可能一辈子也出不了头!”

    张忌傲“嘿嘿”一笑,说道:“也是,右丞那个老家伙在光禄寺一干就是三十年,从前霄到如今,也算得上‘三朝老臣’了!”

    他又想了想,蹙眉说道:“那老兄我这边能帮得上忙的就只有‘京兆尉’了!”

    京城恒阳从行政级别上来说相当于“郡”,但无论是土地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只有“县”的规模,主官称“京兆令”,下置两名“长史”,然后是“尉、丞、司马”,具体负责京兆范围内的各项事务。京兆尉具体是负责京城内外的治安,这在权贵云集京城向来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京兆尉?好,就是它了!”秦骧却是一脸兴奋地说道。

    “你可想好了,因为得罪京中权贵而栽在这个位子的青年才俊可不在少数啊!”张忌傲提醒道,他担心以秦骧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一上任就会将京中的权贵得罪个遍。

    哪知秦骧只是抿嘴一笑,点头道:“本公子‘飞鹰走狗’的名声早在离京之前就传遍了,还会怕得罪那些权贵吗?”

    “那时有你父亲在,哪个不长眼的敢惹‘御史大夫’?现在的情形不同往日了!京中得势的尽是他们崔家的人,你可别做得太过火!”张忌傲再次提醒道。

    秦骧将他的话默记在心,莞尔一笑:“那……本公子何时上任?”

    张忌傲忽然一拍脑袋:“我倒是忘了,上任之前你得先弄个‘孝廉’或是‘茂才’,我才能名正言顺地向有司举荐!”

    大盛王朝施行“察举制”,白身学子若想晋身仕途只能通过地方郡县长官的考核,获得“孝廉”“茂才”“察廉”或者“四行”其中之一的身份,以定阶其品行才能,之后才有可能被推荐当官。

    “京兆尉”的秩级相当于“郡尉”,也是由朝廷直接任命,而是否能够获得任命,有朝中大员推举是一个方面,本人的品德、学问、能力才是关键。

    秦骧的两位兄长多年前就已经是“孝廉”,他们的品德、学识在京城中是无人质疑的。但他年少离京,平日里给人“飞鹰走狗”的纨绔印象根深蒂固,若是被举为“孝廉”恐怕半个京城的百姓都会有意见。所以张忌傲心中所想秦骧还是先举个“茂才”比较靠谱一些,毕竟京兆尉这个官职对于品德的要求没有那么高。

    对于这些秦骧当然心知肚明,不过他敢来京城谋官,自然也不是没做过准备。只见他从一个锦盒中拿出封官书,上面写着“兹举武狩郡客商秦氏名骧为孝廉,弘文五年十二月”,盖的赫然是“武狩郡印”。这份举荐官书也是他从周绰那里讨来的,为此花费了六匹“大月马”的代价。

    “哟?武狩郡的举荐书?这倒是可以!”张忌傲啧啧点头道,“地方郡守推举的‘孝廉’,未经朝廷正式考核之前,是可以降阶当做‘茂才’的。有了这个,你的‘京兆尉’稳了!”

    二人说话间,队伍已经行进了两三里路,而张忌傲招来的禁卫军也已经赶到了,不过带队的小统领却犯起了难。

    他对张忌傲说:“张大人,我们是皇家卫队,护卫这么一支‘商队’似乎不妥吧?”

    张忌傲怒目圆瞪、气鼓鼓地看着他,喝斥道:“什么‘不妥’,你没看见后面马车中的贵人吗?她们可是西域金霜国的公主,受这位秦公子的邀请来京城游山玩水的!我们身为天朝上国,不但要保护她们的安全,更要好好展示一番皇家卫队的威仪!”

    小统领被他这么一顿训斥,心中纵是疑虑,也不好再说什么,当即下令带来的二十多骑接管队伍的护卫。而云天镖局的镖师们则顺势负责起了最外围的“清场”工作,原本宽阔的街道一下子被秦骧的搬家队伍占满了。

    “金霜国的公主?呵呵,老兄你真信了!”秦骧捂着肚子笑得前仰后合。

    “是你说的,我当然信!”张忌傲也笑着,附到他耳旁低声道,“不这么说禁卫军那帮家伙可不会这么听话!要让‘执金吾’知道我这么用他的兵,肯定不会给我什么好脸色。”

    执金吾是禁卫军的统兵将军,属于武官,职责上听从光禄卿的调配,不过严格来说他与张忌傲是平级,想指使禁卫军的兵做事多少还要顾虑他的想法。

    “好吧!张兄今日这番盛情,小弟心领了!”秦骧说罢又是一阵虚礼。

    张忌傲也不去理他,好奇地问道:“她们不是公主?那到底是什么身份?”

    秦骧顿了一会,笑答道:“不是公主,但也不差了!”

    张忌傲白了他一眼,叹道:“你这个家伙,从小就是这么神神秘秘的。哎,也罢,该我知道的,日后我自会知道!”

    “张兄聪明!”二人相视一笑,看着马车外两旁肃立的人群,心情甚是大好。

    禁卫军的小统领骑着高头大马打前道,不时地回头看着秦骧他们的马儿,即便是给他们拉车的马都神骏不凡,更不说铁昆仑胯下那匹黑色的宝驹了。相较之下,他们禁卫军骑的马可就差上不少,当下也将张忌傲口中的“西域公主”信上了几分。

    又行进了六七里路,已经能看到恒江上架着的五座拱桥了,小统领驱着马来到马车旁,问张忌傲是否过江,张忌傲又问秦骧,然而他却闭着双目不置可否。

    不一会,秦骧缓缓睁开双眼,说道:“停在江边,我带了一些好玩的东西,给诸位、还有京中的人欣赏一下!”

    听说创世喜欢小白文,我这老白的风格不受待见,看来是真的~~~算了,先写好作品~~~

    (本章完)

第29章 卫尉卿高颐() 
“好玩的东西,那是什么?”张忌傲被秦骧说得一头雾水,不过按他对对方的了解,这个“好玩的东西”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恐怕这小子又要闹点动静来。

    “肖大哥,你和老铁先将后面马车上的‘好东西’拿出来放到桥上,车队停在桥边,我一会上桥!”秦骧朝着肖雨复和铁昆仑下令道。

    “这……公子就不要亲自动手了吧?这玩意儿不太安全!”肖雨复说道。

    “别废话,快干活!”秦骧却是玩心大起,不耐烦地催促着。

    肖雨复见阻止不了他,也不再坚持,就唤了两名镖师往车队后面跑去,不一会儿二人搬出来一个用黑布遮着的铁盒子,按秦骧的吩咐放在了中间那座拱桥的中央。

    只见秦骧下了马车径自走向那个铁盒子,掀开罩着的黑布,拉出引信,从怀中取出火折将其点燃,之后快步跑回马车旁,双手捂住了耳朵。

    “来,新年初一,叫全京城的耳朵受一受‘大炮仗’的‘洗礼’!”秦骧边跑边大声嚷道。

    张忌傲一看这个架势,心里也明白了——铁盒中装的是火药,这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大烟花”!

    “轰!……嘭!”第一发烟花带着巨响飞上了天空,又在半空炸开,便是白天也能分辨出其绽放的绚丽火光,与此同时巨大的声音在京城的上空回荡。

    “这么响的烟花,你是从哪里弄来的?”张忌傲捂着耳朵,大声说道。不过他话音刚落,第二发烟花又轰鸣着直冲天际,接着是第三发、第四发……

    那些禁卫骑乘的马匹收到巨大声响的惊吓,嘶鸣地人立起来,饶是这些禁卫平日里训练有素,也差点被它们摔倒在地。

    而立在两旁看热闹的百姓也都纷纷捂着耳朵四处躲避,烟花他们见过不少,但弄得全城轰动的烟花也是第一次听到,所有人的心脏仿佛随着那巨大的响声一起炸裂,令人心惊不已。

    ……

    一江之隔的宫城内,刚洗漱梳妆完毕的后宫佳丽们被巨大的响动惊到,纷纷跑出寝宫外观看;那些侍宦、宫女也都没有了做事的心思,纷纷驻足宫廊,伸长了脖子望着南方的天空。

    “怎么回事?是哪里爆炸了吗?”皇宫文安殿内一名衣饰素俭的贵妇人开口问道——此人正是当今皇帝的生母、崔太后。

    听见太后发话,当值的司膳监往门外探了探,回道:“禀太后,老奴也不知发生了何事,老奴这就差人去查问!”

    “快去!”崔太后被接二连三的巨大的响声搅得心神不宁,脸上颇有些愠色。司膳监也不敢怠慢,一路小跑来到宫门口,吩咐两个小宦官出门打听情况去。

    ……

    御猎苑内,年轻的皇帝身着戎装,正骑着一匹全身雪白的骏马散步,忽然被几声巨大的爆炸声惊到,一时间勒紧了缰绳,生怕胯下马儿受惊。不过这匹来自西域的骏马丝毫不为所动,显然是一匹训练有素的良驹。

    皇帝的脸色微微一动,被这匹新得的良驹所动,也不去管恒江对岸震天的轰鸣声,当即赞许道:“此马真是神骏,如此巨响之下竟然丝毫无所触动,若是置于战场之上,必是骑军的良佐!”

    一旁的小太监附和道:“安西将军府上贡的这匹‘春雪’不仅品相好,心性也是极好,奴才恭贺圣上得此宝马良驹!”

    皇帝摇摇头道:“只是朕得的一匹‘春雪’算不得上可贺之事,朕要的是一支由不亚于此马的良驹组建而成的强大骑军!唯有如此,我泱泱华夏衣冠之族,才不用惧那塞外茹毛饮血的戎狄蛮夷!”

    “皇上心忧家国,乃我万民之福、社稷之福也!”小太监跪倒在“春雪”白马侧旁,奉承道。

    “朕已经诏令周将军,命他不计代价搜罗优秀的战马,为我天朝的骑军助力!”皇帝望向江对岸的目光变得深沉起来,看清了对岸的巨响源于半空绽放的烟花,又仿佛已经看见了中原骑军战力超越鹰戎的那一天。

    “只是这新年初一不太平,京城百姓之中竟有这等哗众取宠之辈,只怕天下承平日久,奢靡浮华之气很快就会侵蚀人心,很快世人就会忘了先辈创业之苦,而坐享这和平之世了!”皇帝最后无奈地叹了一句,却令一旁的小太监不知道如何接话。跪了半刻,小太监才说道:

    “这奢靡浮华之气,只有在明君圣主引领的太平盛世才会出现!如今京城中有人以‘白日烟火’来庆贺这新年,正是证明当今乃盛世、吾皇乃英主!”

    小太监露骨地拍着皇帝的马屁,皇帝脸上露出不悦的表情,心里却是受用的很。当即驱着“春雪”白马向宫城走去。

    “回宫,该去向母后问安了!”

    “摆驾回宫!”小太监尖着嗓子叫嚷道,侍立两旁的禁卫、随从浩浩荡荡地跟在白马后面向宫城内走去。

    ……

    恒阳东城一座四墙已经斑驳的老宅,原本书声琅琅的书屋在烟火炸响的刹那变得安静起来,一名十几岁的少年想站起身走出厅外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却被主座的中年男子制止了。

    “双耳不闻窗外事!濯儿,坐下继续带弟弟们读书!”那名中年男子对外面的巨大响动充耳不闻,也不顾街坊邻居的纷扰吵闹,命令书屋内三名少年继续读书。不过这三名少年的心思远没有中年男子来得沉静,眼睛虽然看着手中的书,心思早已飞到窗外去了。中年男子看着三个不成器的弟子,不禁摇摇头,想起了自己最小的弟弟。

    “若是‘骧弟’在,恐怕早就冲出家门出去胡闹了吧!”中年男子这样想着,再看看弟子们,忽然觉得他们比弟弟听话多了,也比刚收他们当弟子时进步多了,当下觉得无需再苛求什么。

    这名中年男子正是秦骧的长兄、长襄侯秦骥,他的这三名弟子便是南象郡长越县韩老县令的孙子——韩濯、韩漓和韩淖。秦骥在家中思念着最小的弟弟,殊不知外面那场巨大的响动正是他的这个“最不成器”的幼弟弄出来的!

    ……

    卫尉府内,听到响动的高颐则是脸色铁青——在京城之中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上面若是问责下来,他这个卫尉卿可是首当其冲。所以当烟花才响了两声的时候,他就嘶吼着召集府内官兵,打算亲自前去捉拿这个不知好歹之人。

    “胆敢在京城弄出这般动静,此人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声响就在江边,尔等随我同去捉拿闹事之人!”高颐怒气冲冲地看着在卫尉府门口乱哄哄集合的官兵,下令道。

    “诺!”大队人马闻言,簇拥着这位卫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