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隋至尊小纨绔 >

第23章

大隋至尊小纨绔-第23章

小说: 大隋至尊小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如此!看来还是我命大!对了,你的伤口我已经处理好,已无大碍。此处守卫森严,并非久留之地,你赶快走吧!

    万一天亮之后,你被发现了,对你我二人都不好!还有,你出去之时一定要注意,我的两个护卫秦琼与程咬金武功不凡,你如今受了伤,恐怕并非对手!”杨恩说道。

    慕容三娘一听,脸色有些激动,抱拳感谢道:“多谢王爷,妾告辞!”

    说完,她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男装,嘴角泛出一丝苦笑,就要下床离开!

    杨恩却又说道:“慢,我已经将你的衣物打包,你一并拿出去扔掉!

    另外,今后千万不可做傻事,你一个人是杀不了我祖父的!这一次,带你来的那些歌伎,肯定会被全部没入乐营,充当营伎,这可都是你害的!”

    慕容三娘听罢,良久不语,好一会儿才说道:“多谢郎君,告辞!”

    说完,她下床后,拿着自己的包裹,听听外面无人,然后轻轻打开窗户,随后跳窗而去!

    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暮色之中,杨恩摇摇头,暗想:但愿她不会被抓住!

    赶快回去找个男子嫁了吧,此生相夫教子,快乐一生多好!

    何必心中积怨不散?在世间如此辛苦的走一遭?

    ……

    杨恩已经当了魏王,王府要按标准配置官员。

    最高级的王府官员是从三品的亲王师,由黄门侍郎、参与朝政裴世矩兼任。

    王府长史是大将军来护儿的长子来楷,三十五岁,他以前是某司郎中。

    因为杨广很喜欢来护儿,此人很勇敢与忠心,而且,他还是个南方人,杨广现在很喜欢南朝人!所以他的几个儿子全都像火箭般提升!

    王府司马依然李秋担任,不过现在有了这长史之后,他基本上就闲了!

    另外,有裴世矩帮忙,李靖果然被调过来当了王府的谘议参军,正五品。

    王府谘议参军提升前途不大,很多人不愿意来。不过,这个职务对于李靖来说,是莫大的提升,因为他以前是从六品。

    还有一名侍从文官是内史舍人许善心兼任的亲王友。

    他大舅韦挺,也被弄过来当了典签,从八品。

    杨恩一看还不错,作为一个穿越者,知道历史的走向就是好!

    如今已经弄了李靖、秦琼、程咬金等好几名得力手下到王府来,再加上房玄龄和许敬宗,基本文武官员的架子有了。

    ……

    又过了十余天,杨广的麻将技术也学得差不多,不再需要每日下午杨恩带人陪同教学了,因此他的时间就有了大大的空余。

    这天上午,宣传省正式成立,皇帝派门下省纳言苏威过来,宣读了皇帝的恭贺旨意。

    宣传省实际与内史省、门下省编制并不完全相同,倒是更接近于少府监,当然级别上高于他。

    除了宣传郎、主书、录事、府史等若干机关人员而外,下面设了三个署:政令署、讯报署。

    署令都是从七品,副职丞从八品,另外各有四名正九品主事,其余就是府史等办事人员若干。

    政令署负责宣传、解读国家政策和法令;讯报署负责各种非行政与军事信息的汇集与传递,包括政令署认为需要传达的东西文件,编辑相关文件。

    当然,宣传省的信息传递渠道,要利用一现在的驿站来传递部分信息。

    然后只见苏威说道:“恭喜魏王,今后这宣传省,怕是要超过内史省和门下省的!”

    他倒是有些先见之明,已经看出这宣传省的作用!

    “哪里!今后还请苏相公多关照本部!”杨恩道。

    宣传省侍郎宇文士及说道:“苏相公,此处安排了一顿便饭,请苏相公赏脸!”

    “不敢!能与魏王共进午餐,鄙人求之不得呢!”苏威说道。

    ……

    午饭后,苏威离去。

    杨恩召集宣传省所有官员开会。除了本省的官员之外,宇文士及还请了监察御史杜淹一起参加,以便进行监督。

    因为这个时候,京城里各衙门召集人员开大会,都必须要有监察御史参加,主要是防止犯上作乱。

    杨恩先讲了一些皇帝如何重视宣传省,然后又讲了宣传省的作用与职能、清正廉洁之类。

    最后才来到重点:“诸位,我做好大隋之宣传工作,就迫切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报纸!”

    什么?报纸?众人非常疑惑!

    宣传郎虞世南问道:“魏王,这报纸是什么?”

    只见杨恩微微一笑:“这报纸很简单,就是在纸上面报道朝廷的各种政策法令、新闻动态。

    当然,也可以是地方上的大事、小事!可能我这么说了,你们很多人对这个报纸还不大明白!

    下面我就详细讲一下什么是报纸,其作用是什么……”

    接下来,他就详细的举例,说明了这个报纸的作用!

    这东西在后世,当然绝大多数人都明白。

    在这个时候搞,肯定提前了很多年,不过杨恩认为,他们肯定能接受!

    经过他一番讲解,众人终于明白了何为报纸。

    “这报纸倒是新鲜,魏王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报纸上什么话都可以说吗?”

    “魏王说的这个报纸,需要多少份呢?全部是靠手抄写吗?那可是需要很多人呢!”

    “……”

    众人议论纷纷,虽然明白了这个报纸的作用,但是对于如何开办这个报纸,却是毫无头绪。

第47章 大业新闻() 
杨恩说完之后,看看下面的官员还有非常多的疑问,于是就说道:“诸位有问题尽管提,我统一回答!”

    他这么一说,许多官员都纷纷将心中的疑问讲了出来。

    除了刚才那些问题之外,还有人问:“这报纸有多大?采用多大的字体?”

    “不知道往哪些衙门送?”

    “不知多长时间出一份?”

    “……”

    他们问的问题都很具体,必须得现在解决。

    在他们都说完之后,杨恩接着道:“诸位所提之问题很好,下面我统一逐条解释,吴丞把这些意见记好。

    首先,关于这报纸的名字,你们都没有讲,我想,就叫‘大业新闻’!至于多长时间出一份,我看,暂定为十天出一期,今后逐步调整为五天一期。

    其次,这报纸如果与其他书籍一样,让人手抄,那既耗费时间,又增加无谓的成本,很麻烦。

    我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刻钢板油印,虽然字体小一些,不过也看得清,而且非常简便。至于这具体的油印之法,我最后再详细讲。

    再次,至于这报纸所分发的部门与数量。我想,京城中文武职事官员,五品以上给一份,各司再另给两份。

    至于外地各郡县,则一月发一次到两次,跟随朝廷文牒下发,各郡发二十份。还有,要在街头出售一部分,或者免费发放一部分。

    报纸的尺寸,就按照普通牒报尺寸即可,双面印刷。

    最后,关于这大业新闻的内容。我想,肯定要着重刊登朝廷的最新法令,解释朝廷的政策,发布皇帝的最新政令!

    除此之外,要重点刊登百姓关心的大事!其它的新闻也都可以刊登,总之要突出一个‘新’字。”

    他把主要需要解释的问题都说了!

    宇文士及说道:“魏王,这稿子的撰稿呢?全部是本司负责吗?

    还有,出售报纸还可以理解,如果免费发放怕是不妥,这钱谁来出?”

    杨恩说道:“主要的稿件,当然是本司拟稿!姑父是侍郎,也就是通判官,要负责审稿,相当于副总编辑!

    至于其他的,也可以向其他人约稿!比如说,让某些人发表些政策建议、新技术、新科技。

    甚至,还可以发表诗词!当然,要控制版面,每个版面的内容要分门别类。

    至于说到报纸的费用,前期当然主要是朝廷预算。不过,可以通过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取得收益。

    你等可不要小看这广告收益,如果做好了,兴许一年好几百贯、上千贯呢!”

    广告?什么是广告?

    几百上千贯?

    这可能吗?众人一点都不相信!

    杨广看他们不信,就把广告简单的解释了一下,然后说道:

    “这是就定下来!我先说一个规矩,这外发的报纸,必须要我亲自签发,才有效!

    下面散会,两位宣政郎及讯报署的官员留下来,我等商量一下版面、油印、约稿、广告之事!杜公也请留下来!”

    杜淹说道:“遵命!”

    杨恩知道,这报纸可能是新鲜事物,这些人哪里懂?

    自己必须亲自张罗着搞一份样报出来,接下来的工作才可以顺利开展。

    ……

    他让众人重新调整了座位,大家聚拢一些,然后把版面分配、约稿、撰稿、广告等事情详细的讲解了一下,最后总结道:

    “总之,这版面的分配,要根据重要性来!按照皇帝、皇后、宰相与王爷等等职位来!

    还有广告,一定要三观正确,万万不要把诈骗等广告刊登在上面。”

    这些人也不懂什么三观,经过他一番耐心细致的讲解,众人倒是把一切都记住了。

    至于那原本最不重要的刻钢板油印技术,到现在反而成了最重要的了!

    “这刻板油印技术,我也是偶然见人使用过。大致是这样的:找一块两尺长,两三寸宽的钢板,以此作为底板。

    再使用蜡纸,用铁笔刻字,然后用混油的墨汁,进行油印。这蜡纸,我就不解释了。但是,一定要制得易于刻板。

    当然,这一整套东西,我已经安排府上的邓参军制作,差不多已经完成。

    三日后,我让他带来给你等示范一下,你等看一下就明白了,并不复杂。”

    这东西在后世,用过一二百年,直到电脑普及以前,都还在使用,笔者见过,也用过。

    ……

    十日后,上午。

    太极殿,偏殿。

    杨恩把自己制作出来的“大业新闻”样板报递给皇帝杨广和几位宰相审阅。

    杨广一看,这个字也太小,不过自己也看得清,只是字体有些特别。于是他说道:

    “这名字‘大业新闻’倒也非常不错!不过,你这字是怎么写出来的?”

    “启禀皇祖父,这是刻的蜡纸,采用油印的……”杨恩把这个方法讲了一下。

    杨广一听,连连点头:“好!好!我看着朝中如此多的人,似乎就你在想事!

    这个办法好,刻一张蜡纸,就可以印几十份几百份!比找人抄写,可是方便太多了,可能要快十几倍几十倍!你那油印机在何处?我倒想看一看!”

    “启禀陛下,孙儿也带了一套来,准备建议将这东西在全国推广下去呢!请皇祖父稍等!”

    说完,他很快就到一旁的角落,把那油印机、钢板、蜡纸一并取了来,给杨广和众人演示。

    “嗯!的确方便极了!这个想法真是独特!”

    “虽然看着不如手抄的,不过这也太快了,很多简单的公文,都可以采用这油印之法!”

    “此物结构也简单,可以推广!”

    “……”

    众人交口称赞不绝!

    裴世矩说道:“陛下,此油墨印机,极其简便,宜令少府监云公监造若干,供两京衙司使用!并绘图下发各郡,让各郡仿造之!”

    杨广点点头:“就照此办!”

    这时虞世基说道:“这油墨印机的确好!不过可惜有一个缺点,这字体看着总是有些不大舒服。魏王,不知可否改进?”

    改进?那还不是小儿科!

    既然要办报纸,雕版印刷当然不可行,那就是活字印刷了!

    不过那成本太高,因为必须要用铅合金,而且那东西的比例自己搞不清楚。

    再说,光印刷报纸不划算,除非成立一个印刷厂,承揽国家的印刷任务,如此还差不多。

    想到这里他说道:“要改进也是可以的,不过,那需要些时间,也要很多花费,估计要一两年才搞得出来!”

    杨广道:“一两年也快,你就先搞着这手工刻的油印机。对了,这报纸上怎么还有先皇的一首诗词?另外,四海酒肆的地址怎么也在上面?”

    “皇祖父,这报纸虽然是以宣传朝廷的政令、政绩为主,不过,如果仅仅刊登这些,就显得过于枯燥!

    孙儿的意思,上面可以开辟一个文学版面、广告版面,也可以增加一些百姓感兴趣的内容,增加报纸的可读性。

    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你们也才会对其他的新闻更感兴趣!”

    “有理!一切有理做主就是!但是,你要记住,一定要防止不利于我大隋的言行出现在报纸上面。”

    “孙儿遵旨。”

第48章 下马威() 
京兆府衙,早上辰时三刻。

    旭日东升,朝霞满天。

    时间已到六月,天气酷热难当。尽管是早晨,胖胖的李渊依然额头冒汗,紫色长衫已可见汗渍斑斑。

    他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摇摇头。

    原本想让杨恩一起坐下,等候京兆府的官员与胥吏到来,毕竟这些府衙的官员级别与自己和杨恩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不可同日而语。没有必要站着等。

    但是杨恩坚持要站着,自己也只有跟着站在一旁,时间一长,倒是有些难受。

    大门前广场,已经站立着七八十人,陆陆续续还有人接踵而来。

    今日杨恩召集京兆府衙众人来开会,倒是让大家很兴奋。

    据说,王爷召集众人开大会,这是京兆府开天辟地头一遭,因此人们兴奋之余,又都有些紧张,也有几分忐忑。

    不时有人议论着:“魏王今日来,要召集我们开会,来晚了的人,怕是要受罚的!”

    “嗯!魏王在国子监管得太严,这京兆府很少来,我等真的要注意!”

    “……”

    他们心里感到都不能马虎,所以都准时赶到府衙前面的广场之内。

    “魏王,这些人倒是来得准时,精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