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逐日军刀 >

第121章

抗战之逐日军刀-第121章

小说: 抗战之逐日军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家的丫头,你还是太年轻了,那些商人能让这些流民坐火车,已经算是心里好的了。

    我们和商人定好的合同只要求他们能够把人从其他地方上带到察哈尔来就可以报销车费。

    不过火车票那么贵,商人都是逐利的,除了那些真正急需工人的大商人,大部分商人根本本没让移民坐火车,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移民的死亡率大增。”

    燕如雪本来是要去北平上学的,恰好碰上李汉要来张家口火车站视察情况,燕如雪在学校学的是医药方面的,她在加也常听燕中华说移民队伍中的病人很多,所以就跟着李汉一起来了。

    石定忠因为经常有情况要和燕中华商议,所以两人来往比较密切,认识燕如雪也就不足为奇。

    “他们怎么可以这么贪得无厌,为了几个臭钱就不把人民当回事,这和杀人犯有什么区别,李军长,你听到没有,这就是你治下商人的本性。”

    燕如雪气呼呼的对李汉说道。

    “自古以来都有‘无商不奸’的说法,只要有利可图商人什么事做不出出来,想要让商人无私的奉献,那比铁公鸡下蛋还要难。

    不过你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的商人,不要忘记在这之前,燕老也是一个大商人,但是燕老的做法和这些商人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针对这种的现象省政府也要尽快规范好商人的行为,我们移民来到察哈尔,就是我了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得更好,出现这样的情况已经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李汉说道。

    “军座,省政府正在规范移民政策,单纯的依靠商人移民是不可能避免类似的时间发生。所以以后将会以政府的力量为主导,通过火车集中往察哈尔移民。

    我和王主席、燕厅长决定依照张家口和宣化两地移民中转站的模式,现先在各省火车站附近建一个中转分站。

    将各地的流民集合到一起,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在集中送往察哈尔,这样一来不仅移民的安全能够得到最大的保证,还能够提前将移民的工作规划好,到了察哈尔之后,之前就可以分派到各地去了。”

    石定忠说道,作为民政厅的厅长,民生的事情和他息息相关,移民这件事也是他在负责。

    所以石定忠对移民的情况也是最关心的,这几个月虽然往察哈尔移了百姓,但是政府一半的开销都被花在移民这件事情上了,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关键是这其中有将近一半的钱被商人夺走了。

    要知道为了这些流民,政府已经答应降低商人的营业税,公司和公司所占的地皮也是以最优惠的价格从政府这里买过去,但是却依旧无非阻止商人在移民过程中暗中牟利。

    当然这一切,石定忠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这之前,保安军刚刚接管察哈尔,省内的还有其他的各种武装势力,那时,不管是财力还是军力都无法支持由省政府来主导的移民。

    不过现在察哈尔已经稳定下来,保安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今省政府已经完全与能力承担移民的工作了。

    “这个方法不错,虽然政府独自主持移民对于财政的消耗会更大,但是却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死亡率。我们移民旨在只在救人,可不能变成害人,还让少部分人当成傻子一样宰。”

    “石大伯,带我去看看那些移民的健康状态吧,听我爸说,移民中有很多人都生病了,我在大学是学医的,可以帮他们检查一些卫生情况。”

    燕如雪对于李汉和石定忠的谈话不感兴趣,相比李汉和石定忠讲的那些大道理,她更愿意用自己所学的知道来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灾民。

    “正好我也想去看看你们是怎么工作的。”

    移民工作已经展开了好几个月了,之前因为事情比较多,李汉一直没有机会过来看一看,这些人以后可都是察哈尔的人了,察哈尔想要发展的更好,就离不开他们。

    “军座,最外面的这几栋宿舍都是刚刚迁移过来的流民,对于这些人,我们第一件事就是要对他们来个大清洗。

    经过长途跋涉之后,到这里的灾民和流民基本上都是头发蓬松,衣衫破烂,满脸乌七八黑,和叫花子没什么区别。

    所以到这里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洗澡,他们的脏衣服、烂鞋子会被工作人员收集到一起然后统一处理掉,全身上下都换上我们为他们提供的新衣服。

    此外,为了减少身病的几率,流民中男人基本上全部给他们剃了光头。在休养几天之后,我们才会对他们进行其他的训练,然后统一登记他们的信息,等待上面的分配。”

    “难怪这里有这么多的光头,我还以为是少林的和尚集体逃难到我们察哈尔来呢。”

    李汉恍然大悟的说道。

    刚一进来,李汉就发现了这个情况,心里也纳闷了,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和尚来察哈尔,毕竟那个年代除了和尚之外,光头还是比较少见的。

    再说他们穿的衣服又是省政府统一提供的,虽然大小型号会不一样,但是颜色和款式却是一模一样的,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们是一个地方出来的。

    不过石老他们也真是的,好歹给人家留一点点发根也行啊,就像部队里面的战士发型一样不是挺好的吗,也不会影响到卫生。

    当然自己的这个想法,李汉是不会说出去的,石定忠他们这做,肯定有他们的考虑。

第一百八十一章 军医() 
“石大伯,你们的工作很到位啊,这样一来他们身上的病菌会少很多,不载容易引发传染病,而传染恰恰是流民最容易得得一种病。

    不过还是要让他们多喝开水,不然很容易引起水土不服的。”

    燕如雪轻笑道。虽然知道石定忠是为了卫生,才让这些移民剃了光头,一想想这里有几千个光头,而且以后还会有更多,燕如雪也有些忍俊不禁。

    不过石定忠是不会知道他们两个的想法的,况且就算知道他也不想改变。

    现在每天都有的大量的移民来到察哈尔,哪有那么多少的时间为他们一个个理发,直接铲成光头多号,又快又卫生。

    如果不是女人光头不雅,石定忠都想把女人也剃成光头,那样他们就更省事了。

    倒是燕如雪说的这一点让他记在了心里,这些都是细节上的东西,很容易被工作人员忽视了,

    很快他们就转到了后面的宿舍,这里的位置和外面的宿舍不同,后面这十几栋宿舍占地面积非常广,而且有专门训练场地,李汉和石定忠他们过来时,操场上有数百人带着木枪正在训练。

    “李汉,你不是打算让这些人全部加入你的保安军吧!”

    燕如雪看待这一幕,吃惊的问道。

    在宣化的家里,燕中华和燕赤火经常会讨论察哈尔的情况,耳濡目染之下,燕如雪也知道了李汉现在就相当于是察哈尔省的土皇帝,也就是他们学校里老师说的应该被打倒的军阀了。

    而军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征兵,总想着手里的兵越多越好,看到这一幕之后,燕如雪理所当然认为李汉也准备走这条路了。

    “当然不是了,你当我是什么人,万恶的军阀吗?没有南京政府的命令,我怎么会擅自扩充部队。

    再说这些人训练的保准也远远比不上我保安军训练的水平,就算是他们想要加入我也不会要。让他们接受训练主要是为了帮助他们增强体魄,免得以后干农活是累到了。

    再说察北那边还有不少的蒙匪,察东地区有日本人浪人经常来捣乱,不加强他们的自保之力,怎么面对这些穷凶极恶的对手。”

    “算你还有些自知之明,不过你这个人的脸皮可真厚!”

    明明自己就是军阀,却还在那里大骂万恶的军阀,燕如雪对李汉的认识也更近一步了。

    “天地良心,我的脸皮最薄了,尤其是在女生面前,要不然也不会到现在还讨不到老婆。”

    李汉不满的叫屈道。他一直觉得要是自己的脸皮算厚的话,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脸皮薄的男人了。

    “嘻嘻!那是你活该。”燕如雪笑骂道。

    不过不得不说女人的直接有时候还真是莫名奇妙的准,石定忠训练之所以会把这些人当成民兵训练,的确是李汉授意的。

    这些民兵其实就是李汉心中的预备役士兵,作为一个现代人,李汉知道预备役的重要性。

    其实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各国就普遍建立预备役制度,储存了相当数量的后备兵员。

    预备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预备役的国家,战时扩军就只能够抓壮丁。往往这些壮丁枪都还没有摸上几天就被送往战场,而预备役士兵着至少是经过几年的军事训练,这两者在战场相遇,其结果不言而喻。

    就拿美国来说,美军正式参加二战之前,全国的总兵力才十万人,参战之后,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膨胀到了一千多万人。

    尽管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是他们扩军的保障,但是这顶多只能保证他们的士兵每人都有武器,预备役制度才是保证美军质量的关键。

    中国的头号强敌日本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了预备役制度。到一九三七时,日本国内的预备役士兵已经达到了两百多万,这些预备役士兵的存在,就是日本能够在二战时期纵横东南亚的和中国战场的资本。

    而在当时的环境下,民国是唯一一个没有预备役制度的东方大国,这不是那个时期的领导人看不到预备役制度的优势,而是他们根本不具备建立预备役的条件。

    从辛亥年开始到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正式爆发,整整二十六年的时间,日本人趁着一战大发其财,一跃成为了列强中的一员,在调转枪口来对付中国。

    沙皇俄国在经历十月革命之后,成立了一个让国际社会都要颤抖的苏联,唯独中国打了二十多年的军阀混战。

    数十年的混战下来,即使有再多的兵也不够用了,连壮丁在这个时候都是稀罕货,试问掌权者们又拿什么去建立一支由正规军人组成的预备役呢。

    李汉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别看现在保安军兵强马壮的,但是到三七年之后,几次大会战,那次不是几十万人以上的大战,保安军的这点人马填进去,用不了多久就会背打光。

    日本的军队相对于中国的军队来说,又是一个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军队,而对于一直军队来说,机械化程度越高,就越适合打大会战,这要是国军为什么能够在局部战役取得胜利,但是几大会战却都败北的原因。

    日本国内有大量的预备役,他们的失败损失了,很快就能够得到预备役的补充,只要分配有经验的军官带领他们,日军部队的战斗力并不会削弱多少。

    可是中国就不一样了,部队一旦损失过重就只能去抓壮丁充数了,壮丁哪会是凶悍的日军的对手,上了战场就等于是炮灰,损失的只会比原来更快。

    李汉现在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将来面对日本人时,能够有更多的本钱可用,预备役这么重要的一环,他当然是不会忽视了。

    从这次苏飞的表现来看,就可以看出民兵的作用,没有民兵为张铁提供情报,能不能消灭刘桂堂还是一个未知数。

    平时民兵是维护地方安宁的基石,战时他们是主力部队的补充力量,最稳定的兵源。

    不过察哈尔的人口基数小,全省的民兵加起来也就几千人,这还是因为李汉在保安军招兵时,没有选择在察哈尔。

    所以李汉才会在规划移民的时候,就把民兵的训练也同时放了进来。

    这些难民在进入中转站开始,除了头几天是检查他们的身体,熟悉环境之外。

    随后就会有人安排他们熟悉各种纪律,同时接受简单的军事训练,让他们初步了解部队的纪律,掌握一些基础的军事技术。

    等到了地方之后,就会根据他们训练的表现选出正式的民兵,同时向他们配发武器,这个时候他们才能算的上真正的预备役士兵。

    “对了,雪儿,你的同学都是学医的吗?你也看到了,如果只靠你一个人的力量,这么多移民你一个人根本照应不过来。

    除了这些移民之外,军中也有很多的伤员因为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医治才牺牲的,想起来都让人心疼,要是他们能够活下来,已经绝对能够成为军中的骨干。”

    说起医生的问题,李汉心中也有些难受,从榆关打到现在,他们已经和日军大大小小打了十几次了,不少的士兵没有在战场上牺牲,却因为在后方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而殒命。

    “哎呀,你不要乱叫!”

    燕如雪脸色一红,没想到李汉在大庭广众之下之下,直接叫她雪儿。

    正想大骂李汉一顿,不过看到李汉心情突然间又地落下去,就转成了小小的警告,然后继续说道。

    “我的同学有一部分是学医的,可他们不是高官子弟,就是富家小姐,军医这个威胁职业,就算我同学愿意,他们的父母也不会同意让他们从事这个职业的。

    况且就算我的同学都愿意,也只有几十个人,对于你来说同样是杯水车薪。”

    “也是,几十个人对我来说确实太少了,单单保安军直辖的野战医院医生和护士加起来就需要几百人。

    不要除了主治医生之外,我对军医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够止血包扎,处理伤口,能够做一些取子弹之类常见的小手术就行。”

    不是李汉不想要技术精湛的医生,只不过在民国这样的医生是在是太少了。对于一直军队来说,他们的而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只要有医生就行,他们就有希望,至少他们不用坐等死亡。

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工技师() 
“如果只是止血包扎,处理伤口的话倒不是很难,只要有些读书底子的人很容易就学的会,而且这个我也可以帮的上忙,我在学校这几年可不是白学的。”燕如雪说道。

    “按照你这个意思,我看可以直接办一个医护学校,这样就可以系统的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