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回甲午 >

第68章

梦回甲午-第68章

小说: 梦回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氏是石日升的妻子,原本也是山中的猎户人家,为人开朗,爱说爱笑。石云开爷几个不在家的日子,是郑氏一手撑起了石家的门庭,石云开对于郑氏很尊敬,“长嫂如母”不是说笑的。

    “成亲还不到一个月,有动静现在也看不出来的。”金惠馨看来是被逼无奈,哭笑不得的回应一声。

    “哎吆吆,我倒是忘记了,咱们老三家的自己就是大夫,想来有没有怀上,自己给自己把把脉就知道了。”郑氏调戏得逞,笑得无比爽朗。

    “呀,三叔回来了。”正在廊前玩耍的几个小孩子看到石云开,拍着手跳着脚欢呼。

    “咱家爵爷回来了?快进来,快进来,待那干嘛?听我们女人家的墙角不成?”郑氏一听石云开回来,马上迎出厅来。

    “大嫂好!大嫂辛苦了!”石云开躬身施礼,成功获得一巴掌之后,进入厅内挨个见礼:“娘您身体还好吗?给您请安给姨娘请安给二婶请安给三婶请安给大嫂请安给二嫂请安”

    请了一圈,请到了金惠馨面前,金惠馨笑意盈盈的看着石云开,一副欲语还休的娇羞摸样。

    “给领导请安!”石云开眨巴眨巴眼,一揖到地。

第144章 好久不见() 
这一顿饭吃的极为欢畅,在大嫂郑氏的主持下,家里的女人,除了石母之外,每一位都下厨露了一手,然后在不具名的情况下,端出来任大伙品尝。

    品尝结果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金惠馨的海鲜刺身最受好评,漂亮的造型、新鲜的原料、柔嫩鲜美的口感以及微辣稍呛的调料,众人吃的赞不绝口,一致评为最佳。

    宴后,女人们收拾洗刷,男人们各自回房。石昌茂不肯休息,拽着石云开和石铁胆去军官俱乐部找盛星怀玩耍。

    “早知道我跟你一块去金州,你是不知道,那个他娘的道台龚照屿有多讨厌,整天派人在咱们这边晃悠,恨不得扒下底裤给他瞧瞧。动不动就指手画脚,搞得爷们跟他们家奴才似的,真他娘的可气。”

    路上,爷仨纵马缓缓并肩而行,石昌茂止不住的破口大骂。

    “奴才?不至于吧。”虽然和龚照屿没打过多少交道,但是石云开不认为一个文官道台敢拿一个统兵大将当奴才使唤,你当这是明末呢?

    “那肯定不止于,这位道台估计是领了朝廷命令的,盯咱们盯得有点紧,总得理解吧,朝廷不可能不留一点后手。”石铁胆看得比较透彻,心情也很放松,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

    “留后手又怎么样?这镇武左军已经落在咱们爷们手里,现在是咱爷们说了算。”石昌茂信奉武力至上的原则,只要有兵在手,石昌茂就是老天爷下凡。

    “噤声”天色已晚,这是在大街上呢,万一被人听了去,那就麻烦大了。

    “靠,今晚上酒多了点。”石昌茂立即醒悟过来,挺不好意思的承认错误。

    “你这张嘴啊,歪嘴骡子卖个驴价钱。”石铁胆身为长辈,自然能教训石昌茂。

    “嘿嘿,也没吃多少亏。”石昌茂挠挠脑袋,又找石云开献媚:“老三,借个点钱行不行?”

    “没钱,先说好,我这兜里是一个铜板都没有,一会到了地方,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别指望我会帐啊。”钱的地方太多,省钱也从点滴做起。

    “小气!老三你难得回趟旅顺,我请你还不行?只要你给哥指条明路,以后你回来哥都请你。”石昌茂打得好算盘。

    “就是,就是,你不能光自个赚钱,也给爷几个想想办法。”提起小钱钱,石铁胆也上了心。

    “办法多了,咱们这是哪?旅顺,出了港就是大海,对面就是津门,朝鲜,守着这么个军港,你们要是还是没钱,那就只能怪你们自个。”守着旅顺还没钱,石云开也是醉了。

    “你的意思是?弄条船走私?”能把走私这种事说得如此响亮,也就是石昌茂了。

    “我靠,你小声点行不行?我给你弄个喇叭来?”石云开非常无奈,摊上这么个夯货,想保密都保不了。

    “买船不好吧,咱们站稳脚跟之前,还是不要下海。”石铁胆有顾虑。

    “又不是买战舰,买几条货轮跑跑运输拉拉货什么的,三叔你那个小舅子不是天天找你?让他给开个公司,然后把船都挂在公司下边不就得了。”挂靠这种事吧,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石云开知道太多案例了。

    “我小舅子?不行,不行,他那人除了吃喝嫖赌抽,什么都不会,我要是给他开个公司,他敢把船都给我卖了,然后买大烟抽你信不信。”提起小舅子,石铁胆连连摇头。

    “不让他管事,就给他挂个名,每个月给他点钱饿不死他就行,不出事大家发财,出了事都是他的。”对于瘾君子,石云开恨不得死光了才好。

    “我靠,老三你太毒了。”石昌茂不忘插话,看那轱辘轱辘转的小眼睛,估计也是打这个主意。

    “”石云开不予理睬,在到达俱乐部之前,石云开绝对不跟石昌茂说话。

    “这倒是行,咱运什么呢?”从军之前,石铁胆只是一个农民,充其量是个会两手,会打猎的农民。说到商业,石铁胆虽然身为总兵,还是俩眼一抹黑。

    “木材啊,毛皮啊,药材啊,粮食啊,什么都行。一会你去找盛小三,让他给你出主意,他们家都是做生意的,随便给你派两个掌柜的过来,你就不用管了,呆家里等着称银子就行。”有资源就要利用,反正石家不赚也有别人赚。

    “有道理,我这就去找盛老三。”石铁胆纵马扬鞭,朝着军官俱乐部急驰而去。

    “三叔等等我。”要赚钱大家一块赚,石昌茂立即跟上。

    盛星怀的军官俱乐部就在海军衙门斜对面,一栋两层的砖木结构小楼内。门楹上北洋水师舰队提督丁汝昌手书的“军官俱乐部”五个大字闪闪发光,门前四名头戴礼帽身穿西服的服务生负责维持秩序,门口四名身穿晚礼服,打扮得枝招展的侍女负责接待。

    石昌茂看来是常客,刚到门前,几名服务生就并肩施礼,齐声喊道:“欢迎石爷大驾光临!”

    石昌茂哈哈大笑,随手把手里的马鞭和马缰交给一名服务生,然后追着石铁胆入内。

    等到石云开到门前时,反而没人认识他,但看石云开周围十几名亲兵的架势,也知道来头不小。

    “恭迎石爷大驾光临!”亲兵的灯笼上写着姓呢,喊“爷”总不会错。

    “有劳!”石云开顺手把马鞭和马缰交给身边的亲兵,然后一抬手就是一枚银币翻滚着朝零头的服务生怀里飞去。

    “谢石爷赏。”旅顺原本的清军将领都已经撤走了,新来的镇武左军将领都是一帮穷鬼,估计服务生没领过一块大洋的赏,高兴的声音都变了调。

    既然挂着军官俱乐部的牌子,那么顾客肯定都是军官,果然,吧台上、舞池里、卡座里满满当当都是身穿军官制服的军人,从军装的样式上看,镇武左军的居多,也有几个北洋水师的,估计是隶属于北洋海军的后勤军官。

    到了这里,认识的人就多了。

    “三哥好!”喊“三哥”的,基本都是胜字营时代的老人。

    “军门好!”喊“军门”的,基本都是胜军时代加入的。

    “爵爷好!”喊“爵爷”的,这是刚加入镇武左军的。

    “你们俩喝什么?”来到吧台前,石云开随意点了杯啤酒,然后问两名一脸好奇的副官。

    “哥,我俩不渴。”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石文俊和刘义臣有点紧张。

    “呵呵,我也不渴,就是个意思。在这种地方,你要是手里不端杯酒,就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石云开随意点了两杯啤酒,然后深深的吸了口混合着酒精和香水味道的空气。

    好久不见。

第145章 大惊喜() 
事实证明,军官俱乐部对于联络感情以及沟通交流很有作用。

    短短一个小时,石铁胆、石昌茂和盛星怀就商定了七八个项目。其中包括轮船运输公司、木材开发公司、皮草开发公司、医药公司以及连锁性的赌场和俱乐部。

    前三个是石铁胆主持的,后两个是石昌茂提议的。

    实业以及娱乐业,不好说哪个对那个错,只能说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都能满足人们某方面的需求。这里当然也有个轻重之分,比如在清末的年代,娱乐业就是可有可无,而实业则是富国兴邦的基础。

    石云开这辈子是决定跟重工业耗上了,对于轻工业也不能放松,要不就会出现苏联那种畸形的经济结构,最终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分身乏术,就是石云开现在最大的窘境,百废待兴的局面,什么都要干,什么都要上马,最终结果就是什么都没干好。做事情要分清主次,对于石云开来说,提升社会基础建设水平,就是他的主要任务,只要基础设施上来了,其他方面自然有聪明人去补充。

    盛星怀就是聪明人,或许是盛星怀独具慧眼,或许是盛星怀受到盛宣怀的指点。总之,盛星怀打算把自己跟石云开绑到一块,看看最终能走到哪一步。

    “我准备成立一个党派。”二楼经理室,盛星怀端着杯香槟语不惊人死不休。

    “党派是好玩的?你还想参政议政还是怎么着?”石云开说完忽然想起现在还没有“革命党”这个名词,不知道盛星怀会不会成为革命先驱。

    “这只是一个计划,你先听我说完。”盛星怀看来是筹划已久,很是从容不迫。

    “咱们旅顺、金州,都是地处清国北方地区,这些地区如果论起富裕程度,以及民间资本,和南方地区差距很大。所以,咱们要想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就不能忽视南方的力量。”盛星怀看着晶莹剔透的酒杯中琥珀色的酒液,在霓虹灯的照射下泛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就像一个七彩的梦。

    “我大概知道你想干什么,所以我才知道有多么的艰难。既然这样的话,压力就不要一个人扛,能分担出去一点就是一点。家兄在南方多少有些影响力,在沪上以及津门也是一样,有条件咱们就要利用。”盛星怀摆出少有的正经架势,连带着石云开也坐起身来。

    “听起来不止你哥一个人,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想要得到什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石云开自幼就被教育,路上有钱先不要捡,先看看周围有人没有。

    “商人,做什么的都有,开工厂的,开矿的,开洋行的,五八门。他们有钱,却没有胆量;他们想搏一把,却没有孤掷一注的勇气。你也别以为他们有什么阴谋,都是正常情况,他们习惯于投资,各种投资,即投资于商业,也投资于个人,当然也投资于某个势力。”盛星怀轻描淡写,但是已经描绘出一只无形的黑手。

    任何时代都不缺少这种人,清末当然也一样,他们就是遍地撒网,重点捕捞。只要有机会,就会有人进行风险投资。当然,投资人五八门,投资对象也是五八门,要不孙大炮也没钱起义,各省总督也没钱送报效银子。

    这等于是公开的秘密。

    “你知道十三行吗?”盛星怀突然提及一个即将被人遗忘的名称。

    “十三行”之所以有名,那是因为后世的那几个所谓的“世界首富”,在这个消息闭塞的时代,“十三行”在普通人中少有人知。

    “知道。”石云开不仅知道十三行,甚至知道吴秉鉴和潘启官。

    “他们有要求的,他们想要一个类似‘十三行’之类的机构,好从中渔利。”盛星怀摇头叹息,即叹这些商人的勇气,又叹这些商人的短视。

    “哪里还有‘十三行’?既然‘十三行’消失了,那就表示没有了‘十三行’存在的土壤。想要再搞垄断贸易,已经不可能了。”石云开也摇头感叹。

    烟片战争之前,十三行在清国唯一的通商口岸广州,凭借着垄断经营的权利,积累的大量的财富。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对外贸易口岸的不断增设,十三行已经失去了垄断地位,也就随之灰飞烟灭。

    “再说了,咱们现在只是身在旅顺的一支小小的镇武军,名不见经传的,你觉得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他们会真心支持咱们?”石云开呲之以鼻,对于这种异想天开的事情,石云开不想搭理。

    好像自清末至建国,国内除了“蒋氏”四大家族,再没什么出了名的财阀,

    “那是你觉得。”对于石云开的鄙视,盛星怀毫不客气的反驳:“依克唐阿今天买了两船军火,据说已经从德国装了船,大概明年运抵旅顺,你有什么想法?”

    “想法?你的意思是,咱们把这批军火给劫了?”石云开脑洞大开。

    也不能说脑洞大开,历史上的直奉两军就闹过这么一出闹剧。

    “劫个屁。”盛星怀不复从容,端起杯子一饮而尽:“我的意思是依克唐阿哪来的钱?他也每个月只有两万五千两,两船军火起码也要四五十万两,他哪来的银子?”

    清末各地的武器供应,并不是由清政府负责,而是由各地督抚自筹,正因如此,在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盛宣怀从中牵线搞了个东南互保。话说自己出钱养的军队,为什么要帮清政府打仗?

    “你的意思是说,依克唐阿也有人帮忙。”石云开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得出一个令人意外的结论。

    “没错,你想,旗人占据中原几百年,有钱的多了。依克唐阿也是旗人,他的部队肯定也会以旗人为主,那旗人中的富豪不支持依克唐阿支持谁?”盛星怀家族掌控着全国的电报网,这些事情还真瞒不住他。

    “我热,说说,说说,他们能给多少?”石云开想起奕劻在汇丰银行里的七百多万英镑,立马惊了一身冷汗。

    “首批投资就是那五十万银元,为了表示诚意,这五十万银元现在不用咱们还了,他们的要求很简单,木材、毛皮、药材,他们要求很咱们做买卖,只要卖给他们就行,他们会照价付款。”果然,盛星怀给了石云开一个大惊喜。

    怪不得刚才盛星怀和石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