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回甲午 >

第52章

梦回甲午-第52章

小说: 梦回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然是双方队员不再刻意进行人身攻击,但由于对规则的不熟悉,动作控制不住幅度,梁天福的哨子还是频频吹响,比赛不得不频频中断。

    橄榄球比赛对于军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当比赛进入正轨之后,随着比赛的进行,大伙也渐渐明白了比赛规则,炮营将士们开始进入比赛状态,为每一次成功阻截欢呼,为每一次达阵得分雀跃。

    石文秀最有创意,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面牛皮战鼓,亲自拎着鼓槌敲着鼓点领着喊号子,一队的队员深受鼓舞,上半时40分钟比赛一鼓作气以40:28领先。

    这样下去可不行,石文举不可能再找面锣来,那就成了“鸣金收兵”太不吉利,只能在战术上找空子。

    可是一时之间,哪有什么好办法可想?思来想去,石文举还是来找石云开。

    “你就笨,橄榄球比赛比的是什么?达阵得分!怎么达阵?不是你个高腰粗就占优势的,关键是跑,你得跑得快才行。”石云开早就发现了石文秀和石文举选人的误区,个个都是膀大腰圆型的。这那行啊?也要给身材娇小的一个机会不是,重在参与嘛。

    “高,实在是高!”石文举瞬间化身伪军司令,一溜烟跑回去重新选人。

    “三哥,你给支什么招了?你可不能偏心!”石文秀早就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石文举刚走马上过来要求得到公正待遇。

    “支什么招都不顶用,你们已经领先12分了,还能让他们翻了盘不成?有点志气行不行?”石云开义正言辞的训斥这种套近乎的行为,好像刚才给石文举出主意的不是他一样:“都是兄弟部队,友谊第一懂不?”

    石文秀被噎得直翻白眼,眼珠子转了两圈就去找裁判梁天福。

    “干嘛?干嘛?告诉你啊,不准走歪门邪道。”石文举正跟梁天福身边套近乎呢,一看石文秀过来立即翻脸。

    “走什么歪门邪道?我是有些规则没有搞清楚才过来问问梁都司,你搁这干嘛呢?”石文秀也不是善茬,反咬一口的功力那是相当深。

    “您二位啊,都省省力气,把心思用在比赛上,三哥就在上面看着呢,你们猜我敢不敢徇这个私?”梁天福好笑的看着石文秀和石文举,满脸的戏虐。

    “艹”

    “热”石文秀和石文举同时怒骂一声,转身就走,连个招呼都不打。

    “靠”梁天福也怒骂一声,这二位脸翻得可够快的。

    十分钟后,比赛重新开始,石文举得到石云开的指点,派了两匹快马换下两名门板,这比分顿时是蹭蹭的涨。

    “你妹,给老子抱住他。”眼见局势不妙,石文秀顾不上擂鼓助威,扯着嗓子破口大骂。

    “艹,给老子跑,跑快点,敢被人追上老子就罚你跑一宿。”眼看持球人深陷重围,石文举也急了眼。

    “跑快点”

    “放倒他”

    “我艹,裁判他们犯规!”

    “你姥姥,你们才犯规!”

    官兵们纷纷高声呐喊,为支持的队伍加油助威,声势浩大,呼声震天。这动静,把正在养伤的石昌茂都给召来了。

    石昌茂负伤之后,因为金明河抢救及时,又加上山参灵芝什么的调理得当,居然很快就清醒过来,然后就以惊人的速度痊愈,几乎是一天一个样。仅仅是不到十天功夫,就从昏迷不醒恢复到在亲兵的搀扶下能够慢慢行走,实在是奇迹。

    “老三,这干嘛呢?”石昌茂清醒之后,每每回忆起身陷重围时石云开的那句“二哥我来帮你”,就感觉心里头热乎的异常,现在和石云开的关系愈发亲密,真正有了点亲兄弟的样子。

    “二哥,坐。”石云开一看石昌茂过来,立马把自己的太师椅让出来,然后扶着石昌茂慢慢坐下:“就是一个游戏,给大伙找点乐子,免得精力过剩犯了军规。”

    石昌茂本身就是好勇斗狠之人,看了不到十分钟就击掌赞叹:“好玩,好玩!赶明天我回去也搞一个,让弟兄们一起乐呵乐呵。”

    “行,明天我把老梁派过去给你们当裁判,也好教你们怎么玩。”反正又不用自己去,石云开乐得大方。

    “这有什么好学的啊,不用派,我回去教他们就行。过几天,我挑支队伍,你也挑支队伍,咱们大伙聚到一块好好玩。”石昌茂很有侠义心肠,碰到好玩的事情,就要让更多的人分享。

    热,你们一帮夯货自己琢磨出来的玩意儿,有人敢跟你们一块玩吗?石云开暗自吐槽,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帮近似野人的彪形大汉为了一个球光着膀子打群架,这场面,啧啧啧

    “三儿,你这儿搞得挺热闹啊。”有一个熟络的声音传来,这是三叔石铁胆。

    “嘿嘿”古井不波的干笑声响起,这是老大石日升。

    “哼哼哼!”阴恻恻的冷笑声响起,这是后勤主任曲章安。

    “啊,石兄!”这个跟唱戏念白差不多的声音是和石云开相熟的徐玉生。

    “石将军好兴致。“如此道貌岸然,那一定是记名提督聂士成。

    场的比分最终定格在70:70,石文秀和石文举都不服气,嚷着要再战一场一战定输赢。他们没机会了,三队队官梁天福撂了挑子,口口声声喊着不管下一场让不让他上,他都不再吹哨子。

    于是第二场,就成了梁天福的三队同石文远的护卫营之间的较量。

    早就磨拳擦掌的梁天福自然是亲自披挂上阵,石文远就不自甘堕落,只是待在石云开的身边一边指挥一边求石云开支招。

    天色渐暗,但众人都余兴未了,于是场地周围燃起数堆篝火,继续挑灯夜战

    第二天,石云开被尖利的竹哨声吵醒。这种情况下醒来肯定是有起床气儿的,石云开披衣出帐,就看到校场上人山人海,围的水泄不通,这是石昌茂的后营正在和石铁胆的左营比赛。

    “妹的!”石云开怒骂一声,转身入帐用被子紧紧蒙住头。

    真是自作自受!

第110章 隐患() 
(感谢书友151027084328141朋友的再次打赏!)

    几乎就是在旬日间,橄榄球这项运动风靡黄州诸军。

    校场上、营门口、赤壁江边,几乎只要是有片空地,就有清军扎堆玩橄榄球。

    华人有一个特质,能把所有西方人认为的高雅玩意儿变成烂大街的嬉戏,橄榄球运动也是如此。

    橄榄球运动是石云开捣鼓出来的,又加上梁天福这个二把刀润色,勉强搞出来了几条不伦不类的规则。但就是这可怜的三五条规则,经过几日的演变,也变得面目全非。

    比如石昌茂的后营就有一套独特规定,石昌茂认为现在的规则不够男人,于是规定后营将士们玩橄榄球不存在越位规则,而且在针对持球人进攻时,不仅能搂腰抱大腿,还能下绊子、拽辫子

    下绊子还好说,拽辫子这个可怎么破?

    别说是大清朝,就连橄榄球的发源地大英帝国,也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规定吧。于是这几天后营就有不少战士,因为各种各样的奇葩原因导致头部受伤,从而前往救护营接受治疗。这些伤者在接受治疗时都有一个共同要求,为了防止伤口感染,请军医们帮忙把头发剃掉。

    剪辫子这种事呢,别以为阻力有多大,也别以为真的会有人为了这个“猪尾巴”痛哭流涕。但凡有文字记载或者是影视作品描写这些事,那都是有心人在刻意误导,想重塑一个“旗民一家”的新形象,在真实的历史中,民人剪起辫子来,那是毫不犹豫的。

    哪怕真的有人会痛哭流涕,那也多是旗人,他们心疼的不是辫子,而是逝去的种族特权。民人因为在社会地位上处于弱势,对于剪辫子这种事只会感叹省了不少事,是不会有人心疼头发的。

    那些会为了头发痛哭流涕的,都已经在三百年前那场“留发不留头”的惨剧中“殉发”了

    跟随胜军前往黄州的救护营主事是金明河,这位金家老四根本就不是清国人,人家是朝鲜人,下起手来更是干脆利落。话说金明河跟石云开打交道的时间长了,对于细菌微生物也有了一定了解,虽然限于条件所限还无法观察研究,但对于头发过长会导致伤口感染这种事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于是就在旬日间,后营500多号人,三百多号都剪了辫子,石昌茂制定的可以拽辫子的橄榄球规则也名存实亡。大伙都没了辫子,无辫可拽,还规定这个做什么?

    不过夯货自然有夯货的思维,后营窝里斗的时候拽不到辫子,他们主动迈出营门,挑战其他兄弟部队,这些人都是有辫子的,这样一来,自然就能在比赛中合法合理的使用这条规则。

    又过了三五天,战士们头部受伤有扩大化的趋势,这件事开始被有心人记在心里,准备兴风作浪。

    就在这十多天里,宋庆已经抵达平壤,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也奉命率靖边军来援平壤,清军不仅有了总指挥,还一下来了俩,实在是令人无语。

    宋庆抵达平壤之后,随即开始调动部队调整防守,他倒也聪明,没有调动胜军,仍命胜军防守黄州和凤州日军对峙。

    石云开现在已经没心思管这些,他正忙着招待盛星怀,以及应付跟着盛星怀来黄州前线“观战”的30多名洋人。

    盛星怀带来了两个好消息,一个是前次清廷奖赏胜军的十万两银子已经解到平壤,不日就将运抵黄州。一个是鉴于胜军在中和大破日军第五师团,朝廷已经颁旨,升石云开为总兵,升石铁胆为副将,其余人等各有封赏,就连已经回国疗伤的石耀川都升了个记名提督。

    这30多名洋人正是在中和日军大营被俘虏的那群。

    这群俘虏同在中和大营俘虏的5000多日军伤兵一起,移交给了当时驻守平壤的刘盛休。

    石云开能漠视“洋大人们”的要求,刘盛休可不敢。于是这群洋人刚到平壤,就被刘盛休释放。

    这群人的身份多是西洋各国的记者,再就是西洋各国的军事观察员。开战之初,清国因为一贯的闭关锁国政策,没有同意西洋各国按照惯例派遣军事观察员以及随军记者。但这群洋人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居然被石云开俘获从而堂而皇之的和清军混在一起,于是这群洋人就推举那位“大英帝国皇家陆军少校”为代表,找到了名镇平壤的盛三爷,要求前往黄州前线,以便近距离观察这场战争以及采访清军将士。

    盛星怀因为家族关系,明白此时洋人对于清国的巨大影响力,又因为接受过良好教育,能够说上几句英语,所以就带着一帮洋人前来黄州。

    以上那都是盛星怀的解释,不过石云开更愿意相信,盛星怀之所以来黄州,不是因为什么劳什子“国际惯例”,也不是因为什么劳什子“清洋友好”,纯粹就是因为盛星怀想圆自己征战沙场梦想的缘故。

    来都来了,总不能把人撵回去吧,于是这几天石云开就放下其他工作,抽出时间来满足盛星怀以及这群“洋大人”的好奇心。

    当然,主要是盛星怀。至于那群洋大人,他们爱干嘛干嘛,只要不妨碍胜军事务,石云开才懒得搭理他们。

    盛星怀这样的出身富贵的二世祖,其实很容易满足,石云开上午陪盛星怀看了场胜军和奉军之间的橄榄球比赛,下午就领着盛星怀扛着步枪上山打猎,然后晚上来场篝火晚会,第二天一早俩人又喊了几名侍卫,抬上事先扎好的竹筏,在赤壁江上来次惊险刺激的漂流,到了下午俩人在赤壁江边撑起洋伞,摆好躺椅来场垂钓,到了晚上正好用下午钓来的鱼做点烧烤

    盛星怀那里经历过这样的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在这里仅仅呆了两天就喊着要把名字写入炮营名册,和石云开烧黄纸斩鸡头结为异性兄弟,从此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开玩笑,起码盛星怀想把名字写入炮营名册那是开玩笑。石云开也不介意,假模假式的开口就喊盛星怀“三哥”,然后就开始讨要红包,倒是把盛星怀整的挺不好意思。

    说来惭愧,盛星怀一个堂堂轻车都尉,年俸比石云开这个总兵少得多,真要说起“朋友有通财之义”,那应该是石云开周济盛星怀才对。

    如此这般玩上三无日,盛星怀很有些“此间乐,不思蜀也”的意思,石云开看对面日军没甚动静,也放开了心思陪着盛星怀吃吃喝喝。

    反正聂士成此时已奉命调走,石云开就是黄州的最高军事长官,没人能管得住他,石云开乐得逍遥。

    这是石云开来到这个时代最悠闲的一段时光。

第111章 荣誉室() 
(新的一周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各种卖萌,各种撒娇打滚。有几位兄弟一直在投票,老马非常感激,希望兄弟们都能嗨起来。话说这本书写到现在,老马已经不要求成绩了,只要哥几个看的高兴,老马就很高兴。按照目前的进度,存稿够发一个月,哥几个等什么?虐待老马吧,求虐!)

    19世纪“洋大人”在清国的地位,既没有太过拔高,也没有太过贬低。

    总的来说,鸦片战争前,清国对洋人一无所知,“天*朝上国”思想占据朝野主流,洋人都是“夷人”,就跟刚从荒山野岭里钻出来的野人一样,是普遍受到鄙视的。

    等到了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西洋各国已经看透了外干中也干的清帝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一时期,洋人在中国的地位大幅度提高,“洋大人”一词开始名至实归。

    甲午清日战争这段时间,正处于中法战争之后,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是一个过渡时期。

    套句俗话,鸦片战争以前,一名清国人遇到洋人,那语气就是:“哪来的怪物?光天化日之下,为何出来吓人?”

    甲午清日战争时期,一名清国人遇到洋人就会说:“我知道你是洋人,我知道你厉害,但是我不怕你,真要是拼起来,咱俩没准谁先死!”

    等到了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一名清国人见到洋人就会曲膝跪地:“洋大人您好,给您老请安,您别打我,要打您开口我自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