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回甲午 >

第20章

梦回甲午-第20章

小说: 梦回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备先进特征的步枪。

    1888委员会式步枪,重量三点九公斤,枪管长度六百毫米,子弹出膛速度七百五十米每秒。

    七百五十米每秒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是二百七十万米每小时,相当于是一个人站立原地被一辆时速两千七百公里的汽车正面撞上。

    当然,子弹击中人体的受力面和汽车撞上人体的受力面差距巨大,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必定不同,但这并不能否定子弹击中人体的杀伤效果。

    日军小队长面部被子弹击中的一瞬间,整个头部就像是从十七楼抛下的西瓜一般,先是局部内凹,然后面部的皮肤和肌肉组织承受不住子弹的冲击力崩裂开来,进而头部骨骼组织机构崩塌。

    如果用一句话俗话形容,那就是日军小队长头部就像是一颗爆竹一样炸开!

    这种死法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没有任何痛苦。

    但石耀川分明从日军小队长崩裂而出的眼珠里看到了不甘和绝望!

    没有时间感叹,推上枪栓、旋转后拉、弹壳弹出、旋转上推、子弹上膛、据枪瞄准

    石耀川做完了这一切,面前却没有了目标。

    十几个人的日军和上百人的胜字营距离三十米对射,也就是瞬息间,日军就在一瞬间全部被击倒,无一残存。

    战争的残酷可见一斑。

    “呯”留在射击位没有参与冲锋的石日升打出这次遭遇战的最后一枪。目标是已经爬上乱石堆眼看就要翻过去滚到射击死角的报信日军。

    日军小队长安排了两名日军回去报告,另一个刚才已经倒在石日升枪下。

    全歼!

    “赢啦!咱们赢啦!”

    “艹他娘的小日本,你们也有今天!”

    “真他娘的过瘾!”

    最后一名日军倒下的时候,胜字营众人有片刻呆滞,然后就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是的,赢了,我们无所畏惧,因为我们是胜字营。

    是的,赢了,我们一往直前,因为我们是胜字营。

    是的,赢了,在整个平壤清军一片哀鸿的时候,在整个辽东最需要一针兴奋剂的时候,在整个清国最迫切盼望胜利消息的时候。

    “老三,带人过去控制这些个小鬼子的军马。”石耀川意气风发,只觉得“小鬼子”这个称呼异常贴切。

    “是,标下领命!”石铁胆拱手领命,领着左哨弟兄扬长而去。

    “老二,打扫战场,统计物资!”既然是成为了胜利者,那就要采摘只属于胜利者的丰硕果实。

    “是,标下领命!”石尚义拱手领命,这是他这个后勤部长的分内之事。

    “老刘,统计伤亡,负伤的尽快送回平壤,阵亡的”石耀川面容现出痛苦和挣扎,还是从牙缝中挤出命令:“就地掩埋!”

    “是!”刘顺安拱手领命,不知不觉,两行热泪冲淡了所有胜利的喜悦:“标下领命!”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第四十二章 战后() 
盛星怀虽然没有随营前来,放权给了石耀川,但对于胜字营的掌控并没有放松。

    随军文书赵瑞就是盛星怀的耳目,负责转运事宜的后营帮办曲章安也和盛星怀来往甚密,想来关系也是非浅。

    赵瑞和曲章安的人打仗不行,因此在战争之上,为了不被拖后腿石耀川也就没有给二人分配任务。

    但仗既然打完,俩人就能派上用场。

    自古以来,“功劳”这东西,一般是打出来的,这是实打实的军功;一半是吹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夸功”。所以历朝历代无论战事多寡,也无论战绩如何,都少不得名将,到了清代,这一状况更加明显。

    比如现在的平壤驻军大总统叶志超。

    石耀川打仗是把好手,夸功就不甚了了。幸好石耀川知人善用,回平壤夸功出风头这种事就交给了赵瑞和曲章安。

    赵瑞和曲章安冒着风险前出黄州,固然是形势所迫,也未尝没有想要趁机混点军功的想法。

    石耀川的安排正中其怀。

    战后统计,胜字营和日军两次激战,胜字营共击毙日军及军中通译共计六十四人,缴获日军列装的十三年式村田式单发步枪共计五十九支,十一毫米口径子弹近千发,缴获二六年制式左轮手枪四支,九毫米口径子弹百余发,缴获军刀三柄,缴获军马六十二匹,其余军事物资若干。

    石耀川留下了左轮手枪、军马和日军的背包饭盒等随身物资,剩下的都准备让赵瑞和曲章安带回平壤。

    之所以送回步枪,是因为日军装备的村田步枪和胜字营装备的1888委员会式步枪口径不同,连子弹都不通用,所以这东西留着也没用。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盛星怀保障有力,胜字营根本就不缺武器,用惯了连发枪的胜字营也看不上单发的村田步枪。

    通过石云开的提醒,石耀川还是注意到了后勤统一的重要性,如果可能,胜字营以后只会接受1888委员会式步枪。

    留下的东西平均分配给了前营几个哨,因为石云开他们在战斗中表现不错,所以石云开给石文秀的那支左轮手枪并没有收回,而是通过石耀川的命令直接装备给了石文秀。

    虽然左轮手枪现在还比较罕见,但这个命令并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不知道当日救援石云开的石昌茂他们受到了怎样的震撼,几乎就是战斗刚刚结束,石云开他们面对日军时的勇气和狠辣就已经传遍了胜字营。

    这几天胜字营仍旧驻扎黄州,一方面伺机再次伏击日军游哨,一方面等待平壤的后续命令。

    石云开他们棚也因为没有进一步命令下达相对清闲,但石云开不想棚里刚刚因为参战凝聚的一点杀气消散,带着石文秀几人坚持训练。

    和在平壤不同的是,不论石云开他们到了那里,胜字营众人再也不会用宠溺的目光看待这队他们眼中的“小不点”,多了几分正视。至于原驻黄州没有参战的那支奉军,对石云开他们简直就能称得上礼敬有加。

    晚上,石云开奉命前往设置在黄州的临时营部参加会议。

    黄州虽然名为州,但连个城墙也没有,稀稀拉拉百十户人家,没有任何规划的散布在一个大山坡上,只在聚居点的最外围建了一圈土墙充作防御设施。土墙也不甚高,大约一米五左右,如果按照胜字营的平均身高来算,最多只能算是胸墙。

    胜字营的临时营部就设置在城墙边的一户民居里,三间稻草房,没有偏房和配房,只有一个临时堆放杂物的草棚子,围了一圈木制的栅栏充作院墙。

    移开用木栅栏订成的院门,院子里有几个人正忙着用松枝熏制马肉,这是日前战斗中击毙的日军军马,熏制成肉干可以充当军粮。

    “小心点,可不要走了水。”石云开看一眼面前的草房子不无忧虑。

    所谓的草房子,就是拿土和稻草合在一起做成土坯充作墙体,茅草堆上充作屋顶做成的房子。这种房子在朝鲜很常见,在清国国内除了偏远地区已经不太常见,在一个能够称作“州治所”的城市更是绝了迹。

    “放心吧三哥,哥几个小心着呢。”领头的堆笑回话。

    石云开自然是认得,回话的这个叫石文远,正是日前在对战时因为弟弟丧命发了疯的那名堂兄。因为石文远当时表现过于激动,石耀川战后曾有意命石文远返回平壤,没想到石文远清醒之后意志坚定,声称要为弟弟报仇,坚决不肯返回后方。但鉴于石文远情绪不稳定,石耀川把石文远调离一线,暂时安置在负责后勤的石尚义手下。

    “那就好,远哥一会给我弄快好肉,我回去也好打打牙祭。”石云开随口拉着关系,在石文远的应承声中进入正房。

    “呦!这谁啊?”令石云开比较意外的是,盛星怀居然在屋里,而且一看到石云开就夸张的高叫:“这不是我们石千总吗?恭喜石千总高升。”

    “呵呵,这怎么好意思。”石云开心中了然,看来是盛星怀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把自己外委把总的职位提升到了千总:“你看这来得匆忙,身上也没什稀罕物件,想给您封个大红包都不能。”

    正常情况下,石云开确实要封个大红包,不过不能称为“红包”,而是要冠以“孝敬”。

    “哈哈哈哈石小三你还敢拿捏,难道你身上还有什么东西是爷稀罕的不成?”畅快之下,盛星怀对石云开的口不择言也不以为意。

    “说的也是,连这小小官身都是三爷您赏得,卑职身上还能有什么东西能让三爷看得上眼?”石云开失笑自嘲,他也不想见人就打千,满口称卑职。但大环境就是如此,想不被人排挤,想在军中混下去,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

    “哈哈哈哈石小三你也不用谦虚,你现在的大名可是在平壤已经传遍了,说不得你的名字现在已经送到了京城,皇上太后也有可能知道有你石小三这么号人。”盛星怀连连调侃,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也就是他盛星怀能通过关系把胜字营立下的功劳毫无阻碍的上达天听,盛星怀有理由得意。

    “多谢三爷提拔。”石云开一点也不矫情,人帮了你,你就要承情。

    “提拔不提拔的也就这一次了,现在不提更待何时!”盛星怀收起笑容摇头苦笑。

    “这这是何意?”石云开一头雾水,听这意思,难道刚立下一功的胜字营还要解散不成?盛星怀虽然没有随营前来,放权给了石耀川,但对于胜字营的掌控并没有放松。

    随军文书赵瑞就是盛星怀的耳目,负责转运事宜的后营帮办曲章安也和盛星怀来往甚密,想来关系也是非浅。

    赵瑞和曲章安的人打仗不行,因此在战争之上,为了不被拖后腿石耀川也就没有给二人分配任务。

    但仗既然打完,俩人就能派上用场。

    自古以来,“功劳”这东西,一般是打出来的,这是实打实的军功;一半是吹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夸功”。所以历朝历代无论战事多寡,也无论战绩如何,都少不得名将,到了清代,这一状况更加明显。

    比如现在的平壤驻军大总统叶志超。

    石耀川打仗是把好手,夸功就不甚了了。幸好石耀川知人善用,回平壤夸功出风头这种事就交给了赵瑞和曲章安。

    赵瑞和曲章安冒着风险前出黄州,固然是形势所迫,也未尝没有想要趁机混点军功的想法。

    石耀川的安排正中其怀。

    战后统计,胜字营和日军两次激战,胜字营共击毙日军及军中通译共计六十四人,缴获日军列装的十三年式村田式单发步枪共计五十九支,十一毫米口径子弹近千发,缴获二六年制式左轮手枪四支,九毫米口径子弹百余发,缴获军刀三柄,缴获军马六十二匹,其余军事物资若干。

    石耀川留下了左轮手枪、军马和日军的背包饭盒等随身物资,剩下的都准备让赵瑞和曲章安带回平壤。

    之所以送回步枪,是因为日军装备的村田步枪和胜字营装备的1888委员会式步枪口径不同,连子弹都不通用,所以这东西留着也没用。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盛星怀保障有力,胜字营根本就不缺武器,用惯了连发枪的胜字营也看不上单发的村田步枪。

    通过石云开的提醒,石耀川还是注意到了后勤统一的重要性,如果可能,胜字营以后只会接受1888委员会式步枪。

    留下的东西平均分配给了前营几个哨,因为石云开他们在战斗中表现不错,所以石云开给石文秀的那支左轮手枪并没有收回,而是通过石耀川的命令直接装备给了石文秀。

    虽然左轮手枪现在还比较罕见,但这个命令并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不知道当日救援石云开的石昌茂他们受到了怎样的震撼,几乎就是战斗刚刚结束,石云开他们面对日军时的勇气和狠辣就已经传遍了胜字营。

    这几天胜字营仍旧驻扎黄州,一方面伺机再次伏击日军游哨,一方面等待平壤的后续命令。

    石云开他们棚也因为没有进一步命令下达相对清闲,但石云开不想棚里刚刚因为参战凝聚的一点杀气消散,带着石文秀几人坚持训练。

    和在平壤不同的是,不论石云开他们到了那里,胜字营众人再也不会用宠溺的目光看待这队他们眼中的“小不点”,多了几分正视。至于原驻黄州没有参战的那支奉军,对石云开他们简直就能称得上礼敬有加。

    晚上,石云开奉命前往设置在黄州的临时营部参加会议。

    黄州虽然名为州,但连个城墙也没有,稀稀拉拉百十户人家,没有任何规划的散布在一个大山坡上,只在聚居点的最外围建了一圈土墙充作防御设施。土墙也不甚高,大约一米五左右,如果按照胜字营的平均身高来算,最多只能算是胸墙。

    胜字营的临时营部就设置在城墙边的一户民居里,三间稻草房,没有偏房和配房,只有一个临时堆放杂物的草棚子,围了一圈木制的栅栏充作院墙。

    移开用木栅栏订成的院门,院子里有几个人正忙着用松枝熏制马肉,这是日前战斗中击毙的日军军马,熏制成肉干可以充当军粮。

    “小心点,可不要走了水。”石云开看一眼面前的草房子不无忧虑。

    所谓的草房子,就是拿土和稻草合在一起做成土坯充作墙体,茅草堆上充作屋顶做成的房子。这种房子在朝鲜很常见,在清国国内除了偏远地区已经不太常见,在一个能够称作“州治所”的城市更是绝了迹。

    “放心吧三哥,哥几个小心着呢。”领头的堆笑回话。

    石云开自然是认得,回话的这个叫石文远,正是日前在对战时因为弟弟丧命发了疯的那名堂兄。因为石文远当时表现过于激动,石耀川战后曾有意命石文远返回平壤,没想到石文远清醒之后意志坚定,声称要为弟弟报仇,坚决不肯返回后方。但鉴于石文远情绪不稳定,石耀川把石文远调离一线,暂时安置在负责后勤的石尚义手下。

    “那就好,远哥一会给我弄快好肉,我回去也好打打牙祭。”石云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