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有皇帝分身 >

第720章

我有皇帝分身-第720章

小说: 我有皇帝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事无比的艰难!

    而且,数十万各地难民的突然涌入,只能流落街头。而身边没带多少细软的寻常小民,就更是别提了,只能沿街到处打地铺。

    导致流民随地露宿,成为另一个火药桶,随时可能爆发。

    城里疫病滋生,每日都有数千具尸体被拖出城外,抛到护城河或乱葬岗。

    李明决定最后视察一下城中的情况,尽管身子骨还是不太爽利,可是这也是他决定去留的重要一环。如果真的事情太惨,这个穿越的便宜皇帝位子,不要也罢。

    然而,当天,就6月飞雪,直接把他吓了一跳。

    不知道冻毙了多少人,差役督促着里民壮上街,拉着大车一路上收拾尸体扔出城,一车接一车的,当直是无法直视。

    李明十分悲哀地发现,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不仅如此,就算情况稍后一点,可惜没有一兵一卒肯听他这个皇帝的话。

    “……这城里的钱粮都不是我能用的,能打的精兵也全都调不动,还得防着他们造反谋逆……整个世界都是战斗区域,连皇宫里都不是安全区,这样地狱难度的游戏副本可怎么打呀?麻的垃圾猪队友,老子要投降,要跑路。对了,这个世界也有其它穿越者,听说在数万里之外,还有中国基地,我要去那里。”李明如此想着。

    作为一个打游戏总是被人抢宝抢怪抢装备,抽奖从来只有安慰奖的倒霉蛋。李明已经习惯于把一切事情都做最坏的考虑,而如今这种万事皆哀的氛围,也由不得他不往坏处去想。

    别人可能还会想王八之气一抖,保住皇位而努力什么的。

    他是完全没想法了!

    贼军还没杀到城下,京城里就已经是这种好像世界末日一样的情景。他实在是没有信心呀!

    李明思索着眼下混沌不清的局势,不由得感觉这寒风更冷了,甚至冷得刺骨。就连后宫里有多名妃子可以宠幸,也因为生病小弟弟硬不起来,而无心此事。

    习惯怀疑一切的现代人习惯,也让李明不能不把一切都往坏处想。

    “嗯……就这么决定了,明日召开朝会,看看大臣们的心思如何,然后就该收拾行李准备上路了。”他如此在心中如此决定道,“……既然京城保卫战这个副本太难,看来是没法打了,那么索性就换一个副本吧!节操什么的,要学习朱子龙,不要也罢!”

    然而,让李明没想到的是。

    第二天刚一上朝,这位穿越版的山寨异界皇帝,就收到了一大堆的辞呈……百官比他还没有节操可言。

    几十个官员,跪下来集体“陛辞”,要求“告老还乡”!

    对此,李明还能说什么?

    苦笑过后,他知道。如今跪在自己面前递辞呈的这些家伙,已经还算是有节操了。有些更没节操的,直接把官印一挂,就拍屁股走人。连通知都不通知一下!

    看着下面这几十个高高撅起的屁股,李明好不容易才遏止住了怒气值爆表。最终叹息的说道,“……诸位爱卿劳苦功高,仅然如此,此去珍重。”

    ……

第1474章 山寨汉献帝!() 
第二天刚一上朝,这位穿越版的山寨异界皇帝,就收到了一大堆的辞呈……百官比他还没有节操可言。

    几十个官员,跪下来集体“陛辞”,要求“告老还乡”!

    对此,李明还能说什么?

    苦笑过后,他知道。如今跪在自己面前递辞呈的这些家伙,已经还算是有节操了。有些更没节操的,直接把官印一挂,就拍屁股走人。连通知都不通知一下!

    看着下面这几十个高高撅起的屁股,李明好不容易才遏止住了怒气值爆表。最终叹息的说道,“……诸位爱卿劳苦功高,仅然如此,此去珍重。”

    这叫个什么事,唉!

    眼见有人开了头,很快,越来越多的无节操官员开始上前效仿之。

    李明眼见权臣也心灰意冷的随众人自由,他这个傀儡皇帝更就无法可想了。只得一一批准!

    没过多久,看着变得稀落了不少的朝堂,还有剩下的那些官员,李明忍不住又是一阵叹息:那些逃走了的家伙,或许确实是节操匮乏,但这些选择留下的人,恐怕也未必有多么忠臣。

    现代人看多了宫斗电视剧,喜欢看啥都怀疑。

    事实上,李明担心的也对。这时候留下来,却又不表示要抗争到底,或者表情诡异的,多半是心怀鬼胎。

    比如说,天知道,他们这些人里面已经有多少人变成了山寨叛逆,正策划着拿京师和自己这个便宜皇帝,向新主子讨好献媚呢?

    毕竟,当汉奸还能继续当官的,鬼才管谁来当皇帝。他们不就打的这个如意算盘吗?

    就像抗战时期,多少人当了汉奸。汪精x政府是如何来的,可是人人历历在目的。

    都说汪精x是天生的汉奸,事实却不是如此。

    史学家们对汪精卫的汉奸罪认识较为一致,唯在当汉奸的动机上看法各有不同。一是对权力的追求,即所谓“领袖欲”;二是贪生怕死,患了“恐日症”和软骨症;

    三是与蒋介石达成默契,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中国无论是胜是败都不至于亡国;四是确信中国打不赢日本,迟和不如早和,反而主动;

    五是一贯亲日,死心塌地投靠日本;六是与蒋介石内斗失利,负气出走铸成大错,只好一错到底。

    这六种动机,最为恶劣的是第五种,最不可能的是第二种。想当年汪精卫参加革命,谋刺清摄政王事败被捕入狱,尝作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其大义凛然,可与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并美于世。

    在沦陷区,民间曾流传过这样的故事:汪赴日和谈前夕,交卫士一把手枪,“如看到我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即拔枪把我打死!”这个故事不论是真是假,都说明“怕死”是站不住脚的。

    第五种也难以成立。汪精卫固然亲日,但毕竟是中国人。他的日本情结,与孙中山一样,源自在日本宣传革命、组建同盟会的经历。这种亲日情结,不但汪氏有,蒋介石也有,其他国民党元老也几乎都有。

    你看,以前是一个最最最刚烈的英雄,但是也就是因为是英雄,变成汉奸的速度,却又如此让人惊讶到眼珠掉了一地。

    历史上,好多高官也是前期信仰坚定,大权在握之后就晚节不保干尽龌龊事。

    …

    如此心态之下,李明实在是没有信心相信残存下来的官员,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

    不过,不管如何,生活总是要过的,命总是要保的。

    或许有人要当汉奸,但也有人只想保住一命。少时,一名官员上前说道:“……陛下,恕臣直言,今日事已至此,京师诚不可保。臣提议不如弃守京师,趁着贼军尚未至城下,速速让城而走……”

    这是提议跑路了,守什么守,城是守不住的,我们不如一起跑吧。

    这个人的提议,让李明听得很是动心,凡是尚有一线生机之时,哪个人愿意轻易去死?再说了,如果穿越过来,是享受的自然不愿意走。结果却是小命难保,享受没有。只要不是傻子,是个人都想走。

    只于跑路的面子问题,呵呵,在生命面前不值一提。

    正当他准备顺势点头应下的时候,突然右边不知道哪个角落里跑出来一个所谓的忠臣,唾沫横飞地朗声喝道:“……陛下,万万不可听此等贼子的妖言惑众!历史上数次兵临京师城下,又有哪一次不是受挫回返?”

    此人这一席话说的慷慨激昂,殿中群臣一时无语,李明更是无语。

    这人刚才就在角落里一语不发,这时候跳出来装忠臣?真是天大的笑话!恐怕是怕老子跑了,你当不成大汉奸吧?

    只是不管李明如何内心里吐槽,这人带了个队后,后面的类似的官员就一个接一个,就像刚才要求离职的那样一般。

    纷纷上前说话,提出反对的意见。但是要说解决事情的方案,他们却是一个也提不出来。

    此情此景,立时让李明有种穿越到了明朝时期。撞见了山寨东林党的感觉!

    看着这些站在道德高度上的官员们,一个个满脸正气,在丹墀下慷慨直言,侃侃而谈,一副忠贞义士的模样,端是让人感觉杀意满满。

    别看这帮人在殿上说得如此慷慨激昂、赤胆忠心,真正到了敌兵来犯之时,李明相信他们绝对不会有一个出来护驾。反倒是跑的比谁都快!

    思考至此,李明对于他们的话,完全是左耳进,右耳出。

    于是,在耐心地听了文官们天花乱坠的一番喷口水之后,李明没有做出任何表态,只是淡定地吩咐退朝。到了后宫书房,转眼就让人召来几名大将和几位权臣。

    刚才这些人明显和那帮吹牛的人不太一样,应该会说人话。

    然而,李明没想到的是。有权臣比他还要丧心病狂。

    是夜,竞然伙同宫里的人,全然不管他这个皇帝。将“内帑”里的金银财宝,全都悄然一搬而空。

    命令他们火速准备逃亡事宜,李明看着自己这个皇帝,给困在书房里。眼巴巴的看着宫里的人,忙忙碌碌地搬运各种金银细软、粮米肉脯,一边在心中哀叹自己的命运不佳,一边却又忍不住开始怀疑。

    你们不会把我给忘记了吧?就算拿光了俺的财宝,总得带上我这个傀儡皇帝一起走吧?

    不得不说,这当真是又一个山寨汉献帝发出的内心告白!

    ……

第1475章 李如龙入京!() 
然而,李明没想到的是。有权臣比他还要丧心病狂。

    是夜,竞然伙同宫里的人,全然不管他这个皇帝。将“内帑”里的金银财宝,全都悄然一搬而空。

    命令他们火速准备逃亡事宜,李明看着自己这个皇帝,给困在书房里。眼巴巴的看着宫里的人,忙忙碌碌地搬运各种金银细软、粮米肉脯,一边在心中哀叹自己的命运不佳,一边却又忍不住开始怀疑。

    你们不会把我给忘记了吧?就算拿光了俺的财宝,总得带上我这个傀儡皇帝一起走吧?

    不得不说,这当真是又一个山寨汉献帝发出的内心告白!

    他不无恶趣味的猜想,如果此时自己大叫一声,你们这些反贼。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届时会不会听从圣旨,开门放行?

    还是会选择丧心病狂地直接翻脸,对天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幸好,这些人可能还是有前后安排的,最终还是带上了李明一起跑。

    总算没有出现什么宫里人走光,皇帝给烧死在宫里的奇葩之事。

    …

    数日后,圣火大陆天下震惊。

    传,再任天子弃京师出奔,当夜至次日,车驾迤逦出宫。京中群臣闻讯,纷纷赶赴宫门外,欲哭谏圣驾不可轻离京师。

    不料天子早已更换衣冠,混入人群远去。

    自从李明御驾逃出京师后,京城内就陷入了一片空前的混乱之中。

    残存的官员和势力,硬着头皮为了自保,总算是讨论出了一些章程,下令让京中兵马尽数上城,严密防守。又贴出告示,命京师各衙门的差役、杂工一并上城。

    各家门口悬挂灯笼,严防奸细;各人不准随意上街走动,违者立时拿问!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随着李明混队一起弃城出奔,朝廷威仪在京师之中已是荡然无存。城中百姓,哆哆嗦嗦地被驱赶上城守备,可是一无粮饷补帖,二无兵器可用,只是赤手空拳,呼喝呐喊。而家中妻儿嗷嗷待哺,无人看顾……结果才过了半日,也尽皆逃散一空。

    看着局势已经完全失控,留守之势力也是心灰若死,下令散去衙门内的官吏,各自回家听天由命不提。

    又有泼皮无赖、溃兵贼人趁机打劫弄得街巷间横尸狼藉,坊市内黑烟四起,妇孺哭声不绝。

    总之,对于市井百姓而言,属于他们的各种悲剧和惨剧,还只是刚刚开始上演而已……

    …

    不久,李如龙带队首当其冲第一个来到此地。

    经此一番战乱浩劫,京师半数房屋被毁,数十万黎民涂炭,皇宫也有多处被焚毁。许多皇亲国戚、豪门富户“据说”是被流寇屠了个干净,他们家里囤积的金银粮米,成为了李如龙所部的财富。

    当然,因为李如龙到底是百姓出生,而且有油水的人多为富商和官员。

    所以,反倒是没有对百姓下手。

    一时间,他倒很有点像明朝时的李自成冲进明朝首都的架势。

    流贼初入城,百姓人人惊恐疑惧,然见李如龙的军队很快遍城张贴,告示明令:大军秋毫无犯,敢有掳掠民财者,凌迟处死,一颗慌乱的心就安定了不少。

    百姓们一颗惊恐观望的心就全部安定下来,人人赞颂大顺真乃仁义之师,怪不得能得了天下。他们也放心大胆的开门营业,百姓上街,一片详和。

    当然,这只是面子工程。

    李如龙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大索京师,捉拿皇亲。

    又一烦恼便是金钱,以前流行之时他们最重视的是骡马,便是所获金钱,也多用于间细诸事。然今时不同往日,夺下了最大的城池,指不定就要真正的占城为王了。

    自然需要大批银钱花用,将士也需要犒赏!

    曾几何时,李如龙北上京师,他是不担心金钱的。因为,他以为皇宫里肯定要多少金钱,就有多少。

    结果,现在李如龙让人挖地三尺,毛也没一根。

    这样的结果,要么是皇帝出走时,带走了金银,要么就是皇帝比他们还穷。这下事情可难办了!

    …

    这些天来,没走的官员倒是捉拿了许多,第二日,李如龙将他们全都押上大堂。

    众人文武百官们,心中都是感慨万端,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耳。现在虽然还没还乡,但感触却更深。想想当年自己在乡下辛苦打铁种田的时候,想不到咱家也有今天吧?

    文武百官们个个心情复杂,成王败寇,现实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