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有皇帝分身 >

第56章

我有皇帝分身-第56章

小说: 我有皇帝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当然有,呵呵。”王得发看了看李得胜,也有些心动的模样,立时抢先回答。

    心里想着,以这黄金的成色,连提炼的步骤都可以省去,直接备个案就能拿到金交所去挂牌售卖了。当然,备案的环节需要打通打通就是了。或者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卖给金店也行。家族里也不是铁板一块,谁家不得多个心眼,为自己多谋条路子?

    边上的李得胜眉宇间闪过一抹贪婪,不过再挣扎了片刻之后,他那浓密的眉毛还是一松。叹息道:“我家里却是没这关系,不过我家老爷子和伯父,对古董倒是在行,甚至于还开了店。就是这个外国古董估计不在国内走俏!”

    显然,他这是误会朱子龙走的是国外路线,地下势力产业了。

    已经准备和王得发转账或去其它地方交易的朱子龙,一听他这话,当场又坐下了。

    脸上闪过喜色,古董这玩意就怕不识货和找不到门路,最容易让人骗。出售金子让他们二个都在场,就是为了想有一种竞争关系,现在好,一个拿了金子。这一个何不交流下那几件古董?

    于是,第一件古董,香炉就摆上了饭桌上。

    李得胜家里有几位喜爱古董的长辈,他们还开了店,他多少也算半个行内人。

    下一秒,他拿起香炉仔细的看了看。

    “这香炉上刻的是荷莲纹吧?刻花刀工很有力,莲蓬很生动,只看这刀工就知道是精心之作,不过它太新了吧?这样的青釉三足香炉,应该不会是老东西吧?”

    如果这香炉是朱子龙从别人那里收来的,那自然让人这么一说,心里就会没什么底。

    但是,这TM的是他从明朝带回来的,百分百的是真古董,加上来之前还在明朝下过一些功夫,因为这会儿从容不慌乱的解释道:

    “虽然整个香炉看起来很新,但那是由于青釉厚重,而且里面全是气泡,这青釉厚了,看起来就很润,这就让整只香炉好像是笼罩在一层宝光之中,青莹莹的还闪烁着一些淡黄色的光芒,看起来煞是漂亮。正是宋代烧制的一个显著特点!”

    李得胜还有些不太敢相信,回答道:“宋代烧制的?这么新的香炉,居然是宋代的?这也保存的太好了吧?”

    朱子龙笑了笑:“这两只香炉的胎色深灰,釉色绿中透着黄,胎质薄,施釉亦较薄。绝对的真品,不信可以请专业设备验下年份,专家一看就知。”

    朱子龙这么斩钉截铁,李得胜立时也信了几分。

    北宋时,耀州窑又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烧制出了相当精美的青釉瓷,达到耀州窑鼎盛时期,在有些方面,耀州窑甚至超过了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瓷器。

    现世保存的也有一些,说新吧,似乎也有些保存的很新,再说了,凡事也会有特殊情况。

    于是,在王得发和朱子龙交易完金子后。

    李得胜和朱子龙急丛丛的就来到了他大伯的店里!

    李得胜的大伯,李得海,今年五十多岁了。身材不高,不过精神看起来很不错。

    “你小子,太阳打西边升起来了?今天怎么想起来看我这老头子啦?”李得海冲倒子李得胜笑道。尽管脸色很严肃,可是眼睛里却充满了笑意,他自己无儿无女,一直把李得胜这个侄子当儿子看待。

    李得胜笑的上前聊天了一会,然后就把朱子龙介绍给了大伯。

    然后东西就摆上了台面上!

    半响,李得海放下设备,叹息了一下,说道:“东西是真的,北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连年战乱,经济受到破坏,耀州窑与全国各地瓷窑一样,生产受到影响。到金代时,虽然耀州窑仍在进行瓷器的烧制,但产量及质量已开始走下坡路。”

    “到元代时耀州窑已经衰落到极点,瓷质低下、产量锐减,在各瓷窑之中已不占有什么位置了。现如今还能看到这么好的官制宋朝香炉,实属不易了。小伙子,我侄子说你有意出售,不如干脆就出手给老头子我吧?”

    似乎是怕朱子龙不相信他,而且怕给价过低,李得海甚至于还打开电脑打开网站,以及拿出了一大笔的报纸剪载内容,以及历期拍卖行的参考消息出来。

    让朱子龙一一过目。

    朱子龙心中有了一些底,表示可以考虑,但是让他再想想。

    随后,不等出去,他又拿出了另一件古董。

    一只碗!

    李得海当下脸色为之一重,取出一双白手套穿上。这才小心翼翼的拿起了这只碗!

    然后,拿着放大镜,开始仔细的观察这只碗的碗口,看得非常认真,甚至可以说是一寸一寸的在看。

    足足花了快一个小时,李得胜的大伯李得海这才看完了这只碗的碗口一圈,只见他轻轻的放下放大镜,然后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大伯,怎么样?”李得胜问。

    然而,李得海似乎是入了迷,根本不回答。拿起了放大镜,开始看碗里的螭纹,同样看的非常认真。

    这一看又是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最后轻轻的叩击碗体,听着碗的回声。

    直到这时,李得海才轻轻的把那只碗放回到了远处,然后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

    “李老先生,您觉得怎么样?”这一次,轮到朱子龙发问了。

    谁知,李得海又没说话,反而是伸出右手重重的打在了朱子龙的肩膀上。最后才是,脸露笑容的说道:“谢谢你啊,小伙子,你找到这么一件宝贝,总算是让弥补了咱们大陆考古界的一个断层。没想到啊,我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这样一件宝贝。”

第114章 过亿元的GDP交易!() 
这只碗为什么让李得海如此失态呢?

    原因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品相良好,并且还是皇室专用的宋朝定装金瓷器。

    定瓷产于今河北曲阳,胎薄而轻,质坚硬,色洁白,不太透明。定窑由上迭压复烧,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这是定窑产品的特征之一。

    当时,为了弥补这个缺憾,聪明的工匠请金匠在“芒口”包上了金、银或铜做弥补。这种被金属包装过的瓷器从此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金装定器”。

    《金装定瓷》在继承传统金包瓷工艺基础上加以创新,研制了平面图案精细雕纹技术,使镀金锡镶工艺在同行业独树一帜。

    宋代林禹《吴越备史》:“太平兴国五年(980)九月十一日,王(吴越国王钱弘俶)进朝谢于崇敬殿,复上金装定器二千事……”

    现在21世纪品相良好的存世极少,犹其是皇宝专用的那种。

    在收藏界,金装定器一直是国内考古界和古玩届除了元青花以外的一道伤疤。

    真正保有完整的金装定器的地方,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英国博物馆和台湾的故宫博物馆。至于私人手中,国内好像是没有,大部分都在国外私人手中了!

    现在朱子龙拿出来的这只碗,碗内部有着许多非常漂亮的花纹。

    仔细观看的话,竟然能够看得出那些花纹雕画的居然是一条条腾云驾雾的龙。那些龙姿态各异,一整只碗看下来,碗口里,竟然有整整九只驾云的真龙。

    这样的定器,按照史书记载,除了皇家之外,是没有其他人敢用的。有了这样的断定,那么这只碗的价值,立刻就凸显了出来。

    宋代的瓷器发展,可以说是唐代之后的又一高峰期,虽然是比不上明清两代的名气大,但是却也有着自己特殊的历史定位和特点。

    金装定器,全世界算下来也就那么一百多件。其中收藏最多的是在大英帝国博物馆,来历毫无意外肯定是当年英国人抢去的。

    在这一百多件里,细细一数,能确定是皇家使用过的,只有一件。

    总而言之,朱子龙现在这一只碗,如果传出去,将是世人知道的第二件皇家金装定器。

    其珍贵价格,可想而知。

    这只碗只要流通出去,那绝对就是一只能够引起收藏界地震的宝贝。

    说是准二级国宝也不过份!

    李得海狠狠的吸了一口烟,吐出一口长长的烟气,尽量的平复了自己心头的激动,然后脸狂热的再次看向了朱子龙的这只碗。

    开古董店几十年,分店几十家,他也算见多识广。

    然而,现在在看了那只金装定器之后。再回想起多年间收藏的各种宝贝,仿佛那些东西就立刻变成一堆的庸脂俗粉,甚至都有一种俗不可耐的感觉。

    真是人不XX,只怕货比货!

    捡漏?不可能。

    他显然想到了朱子龙的来历和看向他的眼色,人家是识货的。

    再次呼了口气,李得海张嘴说道:“这只碗是金装定器,而且是皇家之用,这一点大家就不用存疑了,从胎质,釉色上来看都错不了。无论是从文物价值,还是考古价值而言,这都是价值连城之物。”

    “清末民初那段时间,国内的金装定器基本都绝传了,就算有存世的,也是早年被英国人抢走的。小朱呀,你这只划花螭纹碗,是国宝级,因为它保存的太完整了。而且这碗口内划有螭纹,这就说明这碗更是了不得,我也就是之前在宝岛的故宫博物院看见过一只类似的,而那只碗还被他们列为是镇馆之宝之一!”

    朱子龙笑眯眯的看着李得海,对这个实言相告的人,心中有了几分好感:“李伯,你看这碗咱们也鉴定完毕了,我是确信无误的!你要是想要,那就出个价吧?”

    这一刻,李得海的脸上全是凝重的神色。

    金装定器目前存世量不大,大英博物馆里大概能有个百十来件,不过那些肯定是不会拿到市面上流通的。宝岛博物院里的那二十多件,就更不用说了,肯定不会上市流通!

    国内虽然最近一些年陆陆续续出土了不少新的定瓷,可是上拍的根本就没有。

    这金装定瓷到目前为止,在市面上根本就没有上拍记录,所以也根本就没有成交价,可以供人参考。

    这参考价如何好定?

    然而,这种21世纪现代极其少见的东西,在明朝,犹其是皇宫里或一些王爷落难后代,以及大地主家里并不少见。所以,朱子龙反而并不过于看重,要的就是一个对方诚意。

    于是,很快,他就和李得海研究了一番,最终决定,以有过成交记录的成华斗彩作为参考。

    成化的斗彩瓷器,目前对国内的藏家而言,可以说是瓷器中的王者极品。

    最近一次成交的记录,是在香江拍出了2。4亿港币的天价。

    考虑到这金装定器运输保养,以及送拍之后各种繁复的手续,还有成交后要上缴的税收,以及拍卖公司的抽成等等因素。加上自己的时间有限,朱子龙并不想走拍卖行!

    最终,这只碗定价在一亿元人民币,出售给李得海。

    “一亿元人民币?好,成交。”李得海丝毫不带考虑的,当场露出喜色表示可以成交。

    这让朱子龙心里一阵暗自嘀咕,心想这中国的有钱人真多,犹其是是隐藏起来,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有钱人。

    “小朱,你等等,我这就给你用黑金卡过账。”李得海掏出银行卡。

    没想到,李得海还是一位黑金百夫长卡持有者,朱子龙又多看了他一眼。

    黑金百夫长银行卡,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通用,拥有一系统的特权。很快,李得海打了个电话,然后就在电脑上完成了交易。

    钱到位,碗归他,一笔过亿元的GDP大交易,就这么的在私底下,快速完成了。

    李得海小心翼翼的收进了一只保险箱里,又是一个电话,没多久,连专业保安都过来了,亲自送到银行里存起来。

    “恭喜呀,朱老弟,真没想到,你居然能有这样的渠道,收上来这样的宝贝。”李得胜见大伯收获了国宝,反过来向朱子龙恭喜道。

    朱子龙一阵苦笑,装模作样的解释道:“李大哥多想了,仅是你大伯也算是自己人。这碗说真的,这那是我一个人能搞定的,我也就是帮人出手罢了,这一亿也是人家给的底价。我能分个一百多万提成就到天了,那伙人可得罪不起!”

    说完,他又指了指西方。

    这种暗有所指的暗示,立刻让李得海和李得胜,脸色一沉,越发凝重起来。

    不过,想到自己是合法购买,又不是犯罪,这才脸色缓和了下来。

第115章 暴发户的小装比之囧途!() 
朱子龙给自己增加一个不存在的国外势力后台,当当挡箭牌,增加神秘感,显然是有必要的。

    犹其是和一个个时不时打法律擦边皮球的公司或势力进行交易时!

    这不,显然现在和他进行交易的几个人,就心里有了很深的忌惮。

    以朱子龙在现代的真实身份,要查他的资料很容易,但越是容易,就越是让人容易起怀疑。

    毕竟一眼看过去,如此平淡的简历,现在几个月时间不到,就突然一夜暴富,还出现了一些走私物品。显然,他后面没有什么势力在造势和经营,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再查就查不出什么了。

    不管是王家还是李家,除非是国家力量出动,否则要查也查不出什么。

    在有忌惮的同时,朱子龙对他们都是长期有合作,有利益关系。其结果会怎么样?

    自然是利大于弊!

    此时此刻,朱子龙这一次回现代21世纪,收获可谓巨大。

    大量的海鲜和黄唇鱼一共换了数千万,然后金装定器和另一对香炉古董,外加几十斤金子,换了一亿多人民币。加一起就是二亿人民币左右,(还不用交税)!

    就这,还能在后面几天增加一些收入,毕竟他的人参和一些名贵药材,还没有出手。

    从几个月前,穷的一家差点陷入绝望,到现在一转眼就成了亿万富翁。

    人生真是太TM的风云变幻,时事无常了。

    看着几个银行卡上的余额,再想想大VIP客户室里,那个对他不停服务时兼色有一把的女白领。朱子龙感觉自己像是生活在一个不真实的梦里!

    算算自己现如今能在现代21世纪停留四天多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