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有皇帝分身 >

第293章

我有皇帝分身-第293章

小说: 我有皇帝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处,一个太监服饰的人,头上嵌金三山帽。身上簇锦袍服,一根玲珑玉带颇为显眼,满脸得意洋洋之色。

    此人正是太监高起潜!

    和一般的太监不同,他身材高大魁梧,走路虎虎有力,要不是面白无须,略显阴柔,真和一个真男人无疑。

    可惜一肚子坏水!

    见众将争粮草,卢象升只得过来打圆场了。

    众人见他来,都是单膝下跪,双手抱拳,向卢象升行礼。唯朱家军之人拱手行礼!

    “见过卢督臣,见过各位监军。”

    卢象升沉声道:“众将请起。”

    一片铁甲锵锵声响。众人站了起来。

    看着这众将官,卢象升忽然心情阵激荡,竟是说不出话来,只是眼中隐隐含有泪花。

    原来,他昨天暗示过各位监军了,想发动总攻。

    但是,一众太监们,都和高起潜一样都是怕死之人。

    立刻表现,可以保证大军粮草,但唯一的要求就是分兵,分一半兵力保护他们。他们原地坚守岗位!

    可惜朱子龙去了现代,皇帝晕睡。

    内阁以议和者多,监军人选也不是有胆之人。竞然这时候内乱!

    思前思后,卢象升也只好同意。

    历史总是如此的惊人相似,不过好在,这一世,有朱家军在这里,那怕分兵,只要朱家军不跟垃圾高起潜走,战力减不了多少。

    高起潜瞥了卢象升一眼,站起县来,尖声说道:“大伙都到齐了,咱家就说个事。”

    “昨日咱家同卢督臣商议军务,卢督臣议请分兵,宣大三镇的援兵皆归他统领,咱家则领剩下的兵马。国事为重,为免僚臣生隙,咱家同意了。”

    “粮草供给,自当从今之后,全力供给先锋优先。”

    高起潜代表多位太监发言,此语一出,静得落针可闻,众将面面相觑。

    少时,一些怕死的勤王之军,向卢象升拱手而别,追在高起潜身后走了。

    看着将官少了一半人,卢象升内心愤懑悲痛。

    马小三等人嘴角冷笑,走了一大帮怕死之人,也罢。这样的分兵,大浪淘沙,也不算坏事!

    看了看残存之将,有些士气低迷,马小三带头突然大叫道:“杀贼报国,就在今日,大明万岁!”

    这政治正确的口号,立刻让一些人警醒。

    众人纷纷叫出声:“杀贼报国,杀贼报国。就在今日!”

    一时间,广场上一片高呼,看众情激愤,卢象升眼中满是欣慰。

    没过多久,中军鼓手敲响了点将大鼓。

    诸将皆来!

    众人皆披挂整齐,将中军大帐挤得满满的。

    见众将到齐,卢象升沉声道:“今现东奴两翼兵汇于通州河西,我们宣镇兵马。随大同镇,山西镇兄弟部队一道,还有山东兵马,这就拔营起寨,诸位可愿前往?”

    …(未完待续。)

第591章 后金自制的土手榴弹!() 
各地勤王大军起动,黑压压的一片似乎铺满大地。天地间一片盔甲与马匹的海洋!

    望眼望去,一片火红的颜色,各人的翎羽在寒风中飞扬。

    其中,以朱家军最为醒目。人人有马,人人有甲。不是铁甲就是棉甲,各人还有铁盔。(精锐者更是人人内衣里面全是防弹衣,防刺服,真tm的武装到牙齿了。)

    远处,杨国柱身披铁甲,骑在一匹强壮的战马上,他的身旁,一杆大旗高高竖起。他本部的几个千总,各有认旗,或红心蓝边、或黑心白边、个个顶盔贯甲,身材粗壮,看来也是不凡。

    马蹄声响起,卢象升策马来到军前。

    做为一名文官,他手上提着一把精铁大刀,重几十公斤,这tm的和张飞有的一拼了。也是猛人!

    后世言,卢象升富有勇力,每战身先士卒。勇猛非常,果然名不虚传。

    看着场中列阵静待的将士,卢象升眼中露出感慨的神情,一扬手中大刀,大喝道:“大明万胜,出发!”

    ……

    此时,后金清军的一部人马,数万人正在通洲。

    每日哨骑不断,各营虽装备了大量的战车、拒马、火炮等物,看来后金也是装备精良!

    最近几日来,清兵持续对东郊骚扰,这里距离京师不远。

    在一些被清兵焚毁村落的火光烟尘中,只要往身后看去,隐隐可见北京城那雄壮的身影。

    此时已经立秋后,若再过二月左右,就是过年。

    大军对战,第一战立威很是重要。

    马小三等部,请命要求先锋。卢象升同意!

    于是,在由万里杀成员提供的给力情报下,马小三等人得知了,有一股5000人左右的后金清军士兵,远离了他们的大本营,似乎是想转到大明京师的另一边。

    这是一个机会!

    当天,马小三等人,以轻骑一万人马,转向急行军,向那边转个弯曲的方向阻截而去。

    以一万人对对方五千人,怎么看都是欺负人。

    而且还是装备上强于对手,已方也是骑兵。

    只是,令马小三等人吓一跳的是。就在他们刚走后不久,万里杀就送来了新的情报。

    “不好,枣庄传来了警讯,有鞑子要向他们进攻了!”李紫笼看完情报,脸色大变。

    枣庄是山东省南部的一个城池要地,东依临沂,西靠微山,南接徐州,北临邹城。(1369年)降州为县,属济宁府。自此,峄县之名一直沿用至1960年。

    麻比的,这是后金军队,一看山东那边可能后方空虚,于是奇兵报复。

    朱子龙的封地是多,但是那处现今兵力不多,李紫笼大急,只得带上另数千朱家军人马回去支援。

    卢象升自然只得同意!

    枣庄一带都是平原,河渠众多,土地肥沃,本是京畿附近村镇密布之所。

    这里的大明守将坚持了几天了,冒死才将情报送出。

    然而,今天,后金的兵力又是增加了数倍,显然是真看上了山东这边的富裕了,想要大抢一把。同时还因为这里是朱家军的大后方,可以报仇雪恨。

    寒风中,密密麻麻的旗帜下面,尽是身披红色盔甲的后金骑兵冲来。

    似乎大地都在铁蹄的击打下震动,听得那些年初刚刚入伍,还没和清兵交过手的大明士卒脸色有些发白。一股既紧张又兴奋的情绪弥漫在心中!

    “这些鞑子都是正红旗的。数量很多!”守城的将领也是朱家军中人出生,从望远镜中一看就脱口而出。

    下一秒,他对身边的千总说道:“告诉弟兄们,把鞑子放到一百五十步以内再开火,否则就是浪费子弹。”

    而在对面,在枣庄的前面,近万名身材粗壮的后金骑兵稳稳策于马上,脸上满是骄横之色。

    一名甲喇章京看着前面正严阵以待的明军,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神色,对身边的人说道:“这些汉人真是太愚蠢了,这城池中最多千人。还平均的分散在这么狭长的墙头上,只要咱们击中兵力冲击一个地方,不用一炷香的功夫就能把他们冲垮口。”

    旁边的后金骑兵们,附合的哈哈大笑,大叫什么杀进山东,报仇雪恨之类的。

    看着后金大军压上,城墙上传来了一声大喝:“全体预备,装弹上膛!”

    “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

    各种定装火药开始装弹的声音,在城关上开始连绵不断的响起。

    很快,清兵已经逼到了一百步的距离,城关上响起了一阵大喝:“开火!”

    砰,砰,砰,砰,砰(以下省略数百个砰字)!

    一阵阵沉闷的枪声响起!

    跑在最前面的后金骑兵身上立即冒出一股股血花,踉跄着被一个个打翻在地。

    “第二排放!”

    又是伴随着一阵白烟和巨响,城关上又是一阵火药的声音响起。那些冲上来的清兵嚎叫着被打翻在地,小拇指粗的弹丸,在巨大动能的推动下,轻易的撕开了他们的铠甲。

    没被弹丸击中头部的人,看似有一线生机,其实不然。因为后面和边上的马儿一样会直接踩死他们!

    这不,现在就有一些中弹的后金士兵摔下马去。结果让边上的同伴马儿踩出肠子到处扔!

    “继续射击,不要停,第三波开始!”

    随着城关上的开火一阵接一阵不停,白雾已经弥漫盖住了整个城关。硝烟不时呛的人,响起咳嗽声。

    眼看后金士兵大量中枪,本来是应该大喜的事情。

    但是,后金士兵实在是太多了。

    十几倍于守城之军,于是,在伤亡之下,他们仍然冲到了城下。而这座城池并不高!

    于是,让守城之军吃惊的事情发生了。

    那些后金士兵竞争然也一个接一个的,开始向他们扔万人敌。没错,就是后金自制的手榴弹。

    轰,轰,轰!

    这个距离正好刚刚好,可以让万人敌扔到城关上,一时间,守军给炸蒙了。

    一个是没想到后金也会做手榴弹了,二个是敌人太多。

    这么多后金自制的土手榴弹扔上城关,丝毫不亚于有n个火炮在对城关进行狂轰乱炸一般。

    一时间,城关的大明守军伤亡惨重。只得暂时避其锋芒!

    …(未完待续。)

第592章 越发不堪而复杂的,局面和混乱!() 
手榴弹的制造原理,实在是没啥科技含量。

    就像后世,我大红军抗日期间,军工厂的人基本上都是文盲。可是不一样大量制造出土手榴弹了吗?

    如果用黑火药来替换炸药,那么整个生产过程都能立足于农村;从开锅化铁到第一枚弹出炉,只需半个小时左右。

    量产形成规模后,更是感觉可以像流水线一样生意手榴弹。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新中国刚立国时期,官方喊出了“人手有弹”的口号。

    是按当时,生产数量的标准是解放军人手40枚、民兵(其实是全部平民)人手4枚生产和自制的。

    结果,解放军67式手榴弹的库存数量达到了十几亿枚,这还不包括地方上的“土制”手榴弹,有人估计总量可能有三十到五十亿。

    别看现在是2021年了,就新中国自制的手榴弹几十亿个,还在仓库里放着呢。

    也就是说,做手榴弹的技术太简单的,难的就是有足够的材料供给而已。

    后金科技水平有限,但是破解你个手榴弹的技术,还不是分分钟,你真当皇太极和其它工匠都是傻子?

    所以,这一手,突然集中的后金手榴弹下雨攻击。

    实实在在的是把守城的明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就是几十门火炮一起攻击,估计效果都没这么强。

    所以,这会儿,城关上,不但站不住人了。就连墙壁都有许多给轰成平地一样了!

    有些地方,有了明显的裂缝。

    可以说,只要后金士兵继续向前上城关,立刻就能占领,并打进城内。

    事实证明,后面的发展确实是如此。

    之后陆续有人抬了楼梯过来。仅仅十几分钟,就有数百人上了城关。无数后金士兵开始上城关,到了城头上。

    等到上来了近千人,他们刚准备下城内去进行屠杀。

    异变发生了!

    原来,城中的大明守军军官,大多数都是朱家军中毕业的。在刚开始的失利后,信心并没有给打没了。

    一合计,你们后金不是比手榴弹吗?

    行呀,我们这里的仓库里也有许多。

    扔,大家一起扔。

    于是,当后金士兵们,上了近千人在城关上,准备集合向城内发起冲锋陷阵时。

    大明守军过来了,二话不说,数百人,就是集中向城关上狂扔手榴弹。

    也是分三阶段式扔,一下子数百近千个手榴弹就在城关上。又给洗地了一次!

    爆炸形成的冲击波和碎片,就像下雨和子弹一样乱飞。

    当场就又反过来,把后金士兵们,给炸蒙了。

    这真是,风水轮流轮,今天格外快。

    后金士兵刚刚半小时前,用大量手榴弹把大明守军逼下了城关。当他们上来时,不成想,同样的画面又反转,发生在他们后金士兵身上了。

    以后金士兵,每个人带了几个手榴弹为例。

    守城的明军士兵,数量只有他们的十分之一,但是依靠仓库就在城内这一有利条件。

    如果只是比双方的手榴弹数量的话,不好意思,好像还真是差不多一样多。

    于是,刚冲上城关上的近千后金清军士兵,一下子惨死了数百人,其它的直接跳楼下去了。又摔死了不少!

    最终,刚抢下来的城关,只坚持了半个小时,又给炸回去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大明守军们又陆续回到城关上,占领了城头了!

    这一次,依靠后勤的有力保障,大明人在伤亡巨大的情况下,狂扔手榴弹,硬是把后金士兵砸退了几十米。

    城关守住了!

    双方伤亡比例,大明士兵伤亡二三百人左右。后金士兵伤亡一千多人!

    就以比例而言,双方是战了个半斤八两!

    只是,这不是冷兵器时代吗?

    这比赛扔手榴弹的画面,怎么总感觉那里不对劲?

    枣庄之战,双方陷入了短时间的僵局了。后金那边暂时下令休整!

    不过,与此同时,其它鞑虏南下部队,却是收到皇太极的命令,过来支援了。

    此时,大明各省之间,各行其是,府、州、县之间原来的上下指派反馈都是中断,每个人都是无头苍蝇一般的乱行动。

    许多县令弃城而逃,倒是给他们这些不知道如何是好的官吏一个方向,大家都是想,索性一跑了之,而且不用担负什么责任。

    外省各县城大大小小的仓库众多,多少都是积储着部分物资。局面一乱,就有些无赖子开始作乱抢掠,这局面就变得越发不能控制了。

    李紫笼带军回山东支援,一见沿省各县,发生了这种事情。

    凡是遇到作乱抢掠的,不管罪行轻重一概是砍了脑袋。在治安崩溃局面,唯有动手杀人才是最好的方法。同时也是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