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有皇帝分身 >

第213章

我有皇帝分身-第213章

小说: 我有皇帝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已经杀人无数,学会懂得成大事者,不束小节的朱子龙,只得把这种不忍放在心里。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给失去家财的百姓有口吃的,等待乱军事件结束之后。到时候,无主的田地,他会发放下来,补偿这些人的。

    于是,一路走来。

    每座空县城里,都会出现一个朱家庄后勤部,驻留的搞起几个施粥点。

    可供难民们有一口吃的,不致于饿死在这种天气里。

    今日,朱子龙带队又跟在乱军后面,来到了一座空县城里。

    不久,几十个朱家军士兵架起大锅,在几个简易窝棚下熬粥,香气一出来,一些还在此地的难民,立时围拢了过来。

    只见,朱家军后勤部的人员,语气柔和的让难民们排队,一边走一边对周围人喊道:“大家都别挤,都有粥喝,咱们家侯爷说了,哪怕自己没吃的,也要给百姓一口吃的。无论如何要给大家一条活路!”

    类似的话,不停的出现在各个空县城的施粥点,每天都引的无数百姓跪拜在地,向朱家军的军旗磕头谢恩。甚至于一些人家,开始在家中摆上,四海龙侯字样的长生牌位,希望朱子龙这样的好人,可以长命百岁。

    嗯,百姓的思想出发点是好的。

    然而,知道百姓情况的朱子龙,心里很是哭笑不得。

    他是半龙人,不出意外的话,可以活上最少几百年不死。百姓们祝他长命百岁呀,这tm的不是在催我早点死吗?

    囧,汗!

    时间就这样又过了几天,不久后,孙元化的提议书到了。

    似乎是最后努力了,希望朱子龙和余大成,还是以招安为策更好,理由是免的继续劳民伤财。对些,朱子龙不宵一顾,在和余大成汇合后,提出了一定要继续跟进,最终消灭乱军的打算。

    余大成听后,使劲摇头,劝道:“侯爷,孙大人昨日个又来一封急信,称他已派人入叛军营中,叛军有就抚之意,让我万不可追迫过甚。还请三思!”

    朱子龙冷笑的反问道:“叛军有就抚之意?呵呵,那昨天又给攻破的县城,又如何解释?”

    面对朱子龙的冷笑,做为山东一把手的余大成心里有些不舒服,然而,他也知道朱子龙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于是,只能客气相对,他一脸祥和的再道:“能招抚自然是招抚,朱家军虽是不怕叛军,但李九成也是强兵,一打起来,总是要死人的,反而不美了。”

    朱子龙听后白眼直冒,心道:乱军是强军个屁,明明是你们山东地方军队烂的太可怕了。

    此次商谈,最终以双方不欢而散结束。

    …(未完待续。)

第432章 将计就计,登州城计划!() 
朱子龙这样不给现任山东省的一把手好脸色看,其实原因很简单。

    现在,只要是个人都能看清楚,余大成前途堪忧,朝中已经在弹劾他,事后不管如何,他下台,是铁定的事了。所以,朱子龙本体有必要让山东的所有官员们,都认清一件事。

    今后谁才是山东的老大!

    正好借着这个时机,也该是时候让一些人改变点态度了。

    紧接着又过了几天后,事情发生了大转变,现实狠狠的打了孙元化和余大成一个耳光。

    李九成所部因为抢劫来的财物太多了,实在是找不到好地方可占城为王,竞然把主意打到了登州城。

    他们似乎想占领登州城,然后据守之。

    只于,之前想好的等待招安,老实说,这大半个月下来,他们的心思好像有些变了。

    登州南门朝夭门城楼下,孙元化望着几里外密神山上叛军营地的篝火出神。心情都有些沉重!

    他不作不死,现在坑了自己一把。

    因为心怀想招安李九成的心思,减轻自己的失职。当看到乱军向他这里前进时,孙元化反而严令沿途的州县一律不得攻击,。

    结果城下,他没有等到想象中的乱军请求招安的要求,却等来了他们要攻城的信息。

    此时,乱军近万人的营地占地甚广,密密麻麻的火光布满密城下远处的北坡,在夜空中画出一道薄薄的光晕。却是如此的讽刺!

    因为那个山坡,卡住了往栖霞的道路,分营驻扎东南卧龙岗和西南石门山,是个战略要地。

    此时此刻,孙元化心中已经有些后悔,当时应该在黄县卡住乱军的。就算李九成有其他心思,在黄县就能考验出来,不至于现在般兵临登州城下。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不久后,是夜。

    孙元化似乎还想最后争取一下,让人送了信给李九成。

    乱军营地内,李九成的儿子李应元,吃饱喝足的叹口气,对上首的李九成道:“爹,孙大人让人送了一封信,让咱们就抚,接受招安,仍管原伍。你看这如何是好?”

    李九成坐着不动,怀里抱着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双手在她身摸来摸去的占便宜,心中暗爽了好一会后,反问道:“信上还说了什么?”

    李应元回答:“都没说,信上只说事后仍归原官任职,不会薄待,也不追究此次变乱之罪。”

    不等李九成说话,边上一个心腹将军反对道:“大人,孙大人现在什么处境,咱们心里都清楚。以后他说的话还算不算数,鬼知道呀?咱们若是就抚,万一朝廷要孙大入交出领头的,欺不是上当了?”

    另一个,正在角落里一个漂亮富家小姐的心腹,系上裤腰带也站起道:“大人,我等不想就抚,原来的的苦日子大家不想过了。还是现在这样想杀就杀,想抢就抢最舒坦,那些狗屁缙绅都得给咱们跪着,官家和大户的千金大小姐想睡哪个就能睡那个。娘的,真爽!”

    只是,他这里爽了,他裤子下面地板上,已经给他xxoo晕过去的富家小姐,可就惨了。

    他们的快乐可是x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

    周围,同样在xxoo一个个抢来的美女们的乱军军官们,纷纷大笑的回应。

    李九成久久不语,也不放开怀里的漂亮美女,只是突然向众人说了一句:“孙元化自然不用管他,但是,大家可别忘了,山东还有一个朱家军!”

    此话一出,所有乱军的军官们笑声戛然而止,正在xxoo身下女人们的动作也不自然起来。

    朱家军什么战斗力?

    人家能轻易的干翻后金建奴,也就自然能干翻他们。不可小视!

    见手下们一个个这般熊样,李九成叹息的说道:“朱家军确是大敌,在山东这块地方也避不过他们,我觉着咱们终究要招安的。”

    众人一听,不由的低下了头。

    不过,李九成刚说话前一句,突然脸上的神情一变,话锋又转了:“但是哪怕接受招安,也不是现在。我们必须再打一次大胜战,让朝庭认为我们是强军。事后才会更加给点面子和容情!”

    一个心腹接口道:“大人的意思是?”

    下一秒,李九成灌了几口酒,解释说明道:“要想以后过好上安生日子,不能让本地入欺压着,就只能攻下登州城。杀进城去一股脑把那些地主豪强们杀光,然后找那些东江的兄弟一起来占了登州。那时再招抚,登州就是咱们说了算,依土司或藩国例便最好。有了名份,朱家军也就不好对我们动手了!”

    李九成这话一出,下面众军官纷纷叫好。

    李九成的儿子李应元,更是哈哈笑道:“这次进了登州,老子要去睡王家那个二小姐,那小娘子美得滴水。我早就想霸占了,哈哈哈哈!”

    现场一阵淫,笑,不停的响起。众乱军军官的信心似乎又回来了!

    不久后!

    现在这个军情,老实说,传到朱子龙这边,他也有些伤脑筋。

    现在乱军已经提前到了登州城下了,计划有些乱了,但大体还是顺利的。

    现在的难点是,朱家军如果一旦靠得太近,他们可能马上就抚害怕的招安,自己就是竹篮打水。这个可能性只有50%,却不得不防。

    反过来,如果怕出事,不过去。也不成,那样他们一旦攻破登州,便有了充足时间稳固城防,这个时间的拿捏是最重要的!

    不过,想想城中也有自己以前安排的人在里面,哪怕数量不是很多,但是重要时刻做内应是够了。

    朱子龙心想,只要自己人在里面打开水道,哪怕乱军进城了,以战船的火炮集中给他们一下,想来也能把他们吓跑,毕竟朱家军可以里应外合。

    只要他们不攻下登州,或者说攻下来,也占领不了,马上就跑,似乎也没啥不可以的。

    有了想法和计划的朱子龙,立时安心了不少。

    然而,情况很快传来有变。因为十二月了,水道外面的河竞然给冻上了,真tm的!

    思来思去,朱子龙决定还是干脆来个趁乱再添乱计划好了。

    也算是没法子的法子!

    只要乱军攻入了城中,他就紧接着打进去,然后再把他们从城里打出来。嗯,还可以趁乱,把城里一些早就不听话的人和大户,给顺带的收拾了,然后罪名扔到乱军的头上。

    这么一想的话,好像也不算太坏的计划哟。

    另外,城中守军也有数千,孙元化手上还有五十余门红夷大炮和弗朗机小炮等等,就算真让李九成打下来了,估计乱军也死伤惨重了。

    自己也算是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了。

    几天后,朱子龙抬头看天,这年月没有天气预报。

    这时候天空中乌云不少,根据常识来分析,不久后可能会有大雪到来,也就是说,这几天里,乱军必定攻城。要么就得跑路,自己要准备了!

    对面,马小三等人过来了,汇报情况,说城中的内应准备好了。

    朱子龙满意的点头,道:“李九成靠自己,是不能保证百分百打下登州的,他还有的指望便是城里的东江老伙计也当内应,只要我们的人在里面盯紧那些人,局势全在掌握之中。”

    …(未完待续。)

第433章 新变化,新计划,新情况!() 
果然不出所料,几天后下雪了。

    城外,形成一个个凸起的雪堆,一群身穿明军服装的士兵正在城门口哀嚎,请守门的将领放他们入城。

    然而,守城的却是张大可。

    他对守门的将领道:“不许他们入城,这些人阵前用之无益也不放心,且其突然来投,居心难测。不可不防,必要时候可下重手驱散!”

    于是,他手下的士兵连忙喝退城下之散兵,见喝退不了,一些人还拿了箭头。

    就在这个时候,孙元化来了。

    “全部给本官放下。”

    张大可一听是孙元化的声音,转头时见到孙元化大步上城来,连忙行礼道:“孙大人,城外都是些溃兵,声称逃脱来归,里面恐有yin阴谋,下官正要将其驱逐。以安军心!”

    孙元化走到城边,看看城下衣衫破烂的一群溃兵,眉头锁了锁。

    边上陪同来的另一将军张焘,心思突起。几日前,他带队试探乱军,结果手下辽兵一触即溃,很多入主动跑去了叛军那边,人手明显不足了。

    这让他在孙元化面前有些失了面子,感觉抬不起头来,现在看到有兵来归。他认为可以当做减小了损失,便一心希望放这些入入城。于是张口就请示孙元化,希望可以让他们进城。

    张大可在边上听后大怒,道:“张参将怎能如此?李九成屯兵城外,他等叛军并无援军可期,我等虽三面被围,但有水城为后路。只需坚守城池,待叛军粮尽自败便可,绝不可放任何可疑之人入城。”

    “张将军多虑了,在城门下我可以一一辨认清楚才放人,他们皆是下官自皮岛带来的属下。与李九成等入久未共事,跟着李九成反叛有何好处,我等有朝廷大义在,张总兵还是勿要防备过度为好,此事全听孙大人处置。”张焘是孙元化的心腹,张嘴不以为然的提议。

    孙元化看着那些辽兵不语,心想:登州城周长九里,城墙高度达到了与京师相同的三丈五尺,墙厚两丈,外面全部包有砖石,城外护城河阔两丈深一丈,加上城头的大量火炮,确实是一座坚城,心中立时安定。

    斟酌一下道:“城中尚有不少辽兵,若是任城外这些兵丁饿死或被叛军诛杀,恐有损于士气。我想,这些辽兵大部还是好的,里面即便有一二细作,让张参将细细甄别便是。”

    不得不说,孙同志就不是个当官的材料,技术性官员也就只能是当个技术员了。

    他显然,这一次又在作死的道路上,又狂飙了一路。

    边上的张大可,一脸全是便秘的表情,却不能对这个城中的一把手说什么,只得郁闷的同意。

    等到孙元化远去,张大可盯着孙元化边上的张焘半响,他现在对这个人从心底厌恶十足,低声暗骂了一句,转身拂袖而去……

    夜幕降临,寒风刺骨。

    几名士兵在大门内侧拢手站岗,几乎缩成了一团。认真度几乎为0!

    两个黑影从营中出来,守门的管队正要喝止,其中一入先叫了一声那管队的名字,管队马上闭上嘴。

    紧接着,兵营两侧的一片暗影中各自闪出几道黑影,隐匿在一些房间里。

    而最明显的是,耿仲明的住所。

    耿仲明(1604年—1649年),字云台,在原来没变动的历史上,为清初三藩之一。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出生于辽东盖州卫,崇祯初为登州参将,毛文龙旧部。

    毛文龙死后,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

    《清史稿》:有德、仲明,毛文龙部曲;可喜,东江偏将;志祥又文龙部曲之馀也。文龙不死,诸人者非明边将之良欤?大寿大凌河既败,锦州复守,相持至十年。明兵能力援,残疆可尽守也。

    显然,此次隐匿进城的乱军响马,是想拉上他一起作乱,当内应。

    然而,这一次事情可不会像原来的历史上,那样顺利哟。

    耿仲明是标兵中营参将,没出事前一向和李九成等入关系密切。孙元化确认消息后据说要上疏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