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有皇帝分身 >

第2章

我有皇帝分身-第2章

小说: 我有皇帝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子龙的天魂和龙魂混合体穿越移动,很快就来到了皇宫附近。

    此时此刻,明朝第十五任皇帝朱由校,也就是天启木匠皇帝正好落水几近死亡,灵魂就将破灭。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也有史书认为是1626年,朱由校在客氏、魏忠贤等人的陪同下,到西苑游船戏耍。被一阵狂风刮翻了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此时已然挂了,只是船上准备抢救的人不知道。)

    于是,朱子龙的天魂和龙魂混合体,就在肉眼不可见的情况下,涌进了刚死亡的木匠皇帝朱由校(明熹宗)体内,取而代之。

    不过,由于这仅仅只是朱子龙的天魂为主的残魂。所以在朱由校的体内,想要完全融合完毕,还要一些时间。以至于让人抢救上来后,在皇宫里一连晕迷了几天,皇帝到现在都还没醒!

    至此,这个皇帝的肉身,光荣的成为了朱子龙的一个分身。

    当然了,朱子龙本人暂时还不知道自己有了个皇帝分身。只是本能的因为成为了半龙人,知道天魂暂时飘离在外界,等待时机合适时,可以召唤回来。

    当他此时在明朝山洞里晕迷了几天醒过来后,在海边徒步走了几十里山路,终于是看到了前方有人烟的村庄。

    (也就是本章节内容,主角刚开始出现在村边的画面。)

    久不见活人,他的心中,自然大喜!

    …

第3章 本体开始闯荡天下!() 
网上曾有贴子流传,一个成年人如果三天不喝水就会挂掉,七天不吃饭也会挂掉。

    但朱子龙自穿越而来,晕迷在海边山洞里,不吃不喝现在一起来走动,却仍然没有任何饥饿的感觉。

    甚至于反过来,腹部肌肉还出现了小肌肉群。他这么吊的原因,当然能量是来自龙蛋里的液体。犹其是额头和眼睛处,沾的龙蛋液体最多,估计还会产生啥变异也说不定。

    看看前方通向村庄城镇的土路上,有了古代车辆和人影的走动。

    朱子龙鼓足勇气,背着大旅游包,走了过去。

    土路上停了一辆四轮车,看其原因,应该是路面太差,不小心一个车轮陷入了其中一个小坑里,并且侧倒了过去。现在几个人正在吃力的推车!

    车的前方拉力的是骡子,这和明朝时期缺乏马匹的说法,不谋而合。

    朱子龙心中了然于胸,上前帮忙推车。

    刹那间,当朱子龙出手帮忙(现在的他,力气变大了N多),几乎是一下子就将车子推出了小泥坑。扶正了位置!

    和他一起推车的几人中,有一个穿着华丽的人,用眼睛扫了扫朱子龙的现代人妆扮,思索了几秒,然后面上一笑,道:“此兄台,多谢矣。若无兄台帮忙,车必不复也。不知何自来兄台,欲何之?”

    老实说,对这种文言文的聊天方式,朱子龙做为现代人感觉很不习惯。

    不过,因为平时在现代那边看多了各种网络小说和杂书,其中就包括历史类和军事类的,因而大概的意思还是能猜测的出来的。

    当下,他用不太标准的动作回了一礼,回答道:“这位先生请了,在下朱子龙,来自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前宋遗民后裔。见先生车歪侧倒于此,故上前,敢问先生台甫?”

    “烟台张静正,小哥来自海外,却是说的一口好官话。了不得!”华丽衣裳男子亦回答。

    (官话(Mandarin)最早是对官方标准语的称呼。汉语官方标准语早期称“雅言”,明清称“官话”,1909年开始称“国语”,1956年大陆开始称为“普通话”,而“官话”一词则被用来指代“官话方言”)

    “原来是张先生,敢问此地是何处,能通何地?”朱子龙见自己的古话没有问题,眼中一亮,开始继续发扬。

    “呵呵,此处不远就是烟台府,张某就是从那来的,正欲往自家庄子而去。奈何半道车陷泥坑侧倒,朱小哥若不妨可自便。”张静正回道。

    尽管他对朱子龙这种奇怪的打扮(现代人衣服)有些好奇,不过听到朱子龙说是来自海外,也就信以为然了。

    明朝说是有禁海令,但是到了皇朝后期,已经早就是随民间自愿了。犹其是商人悄悄下海无数,只要没人把你告到官面上去,又无人找你麻烦,基本上就没啥事。甚至于,如果你和官府关系不错的话,有证据揭发你,也当没这回事!

    总的来说,明朝皇帝后期管事的少,国穷商人富,党争权争乱七八糟。

    “原来此地是烟台,那就是胶东半岛了。如此,多谢先生了,在下这就往烟台府而去。”朱子龙回礼,提起旅游包,就准备走人。

    “朱小哥请慢!”突然,张静正在后面叫道。

    朱子龙不由狐疑的转过头来,看向了张静正。有些不解!

    “朱小哥就这么去烟台府,怕是进不了城。”张静正笑眯眯的说道。

    朱子龙摸摸头,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是嘴里却仍然反问道:“不知,先生何出此言?”

    “呵呵,朱小哥自万里外的美洲跨海而回,想来是没有路引的,而且可能不知。烟台现以乃军镇是也,城门处有军兵时时盘查,没有路引当心被当做东虏细作给拿下。但凡可疑之人,没道理可讲。”张静正笑的解释道。

    张静正这话刚出口,朱子龙想了想自己看过的N本历史小说和古代书。这才回过神来!

    可不是嘛!

    明朝年间有这样一项规定: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当地政府部门发给一种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叫“路引“,若无“路引“或与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

    “路引“实际上就是离乡或返乡的证明。嗯,这和现代21世纪曾经的暂住证,还有证明信,何其相似。

    好坑爹!

    没有介绍人或介绍信,如果想到处乱走通畅无阻,多半就要向各种人行贿或看运气了。

    可是自己刚穿越来到这明朝,身无分文。也没有熟人,怎么办呢?

    扫了一眼对面仍然一脸笑容的张静正,朱子龙突然计上心头。

    这货不可能无原无因的这么好心提醒自己这一点,明显对自己有好感或所图,何不利用一下?

    相信只要自己暗示一下,对方就会帮一把吧?毕竟刚才自己也帮了他一个小忙不是!

    “原来如此,多谢先生指点。在下并无路引,不知当该如何进那烟台城呢?”朱子龙装成一副海外学子的文明模样,再施一礼问道。

    “哈哈哈,小哥如若信的过张某,不妨跟在下一路,顺带小哥进城就是。”张静正果然如朱子龙所料的,想做个顺水人情。毕竟,刚才朱子龙帮了他一下!

    “如此,那就多谢先生了!”朱子龙再次施礼。

    张静正笑道:“不妨上车,边走便谈。”

    朱子龙见小计策成功了,有人愿意带自己上路是好事。当下,也不客气!

    一路上,马车走的很慢,不是马跑不动,而是这个路太烂,坑坑洼洼的土路,就像新中国刚解放那会儿,乡下的那种纯泥路。

    这种路面,给你一辆摩托车,估计随便加个大油门,你就得飞上半空或者摔倒在地。

    这车里走的慢,自然在车内的人就会没事有事的聊上几句了。

    何况张静正还是撞见了一个万里归来的同胞,自然对万里外的事很感兴趣。不过,每每他问起朱子龙来,朱子龙多会随便应付几句,就算如此,也是让没到过海外的张静正惊叹连连。

    等到双方熟络了不少时,就轮到朱子龙向张静正,不停的询问明朝和此地的事情了。

    当然只是以风土人情为主,自然不怕什么禁忌,双方聊的很火热。

    二三个小时后,车子到了一个大村庄。沿途看见几个面黄肌瘦的村民,弓着身子给张静正的马车行礼。张静正在车窗口甚是倨傲,端着架子点点头,就算是打了招呼了。

    朱子龙心中感叹,还是自己在聊天中的吹牛管用呀,而且现代服装也给张静正一个新奇感。

    恐怕平时对老百姓,现在这态度才是张静正这地主阶层的人或文人,真正的模样吧?

    车子停在一个大院子家门口前的时候,不等门口的人通报里面,就见一个几岁大的男孩子疾步冲了上来,一把冲进张静正的怀里,哭泣的说道:“爹爹还矣?爷爷之病,大夫言矣!(大概意思就是爷爷快挂了,大夫束手无策!)”

    原本还在车上和朱子吹牛打皮的张静正,立刻宛如惨遭雷击,身子一阵摇晃,差点没站稳当,脸上全无血色,就欲晕厥。

    而就在上时,院子里一位大夫也出来了。

    张静正连忙拉住大夫,询问父亲的情况。朱子龙在边上听的一五一十,清清楚楚。

    根据张静正父亲的情况来看,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听起来危险,其实就是一个破伤风罢了。

    正好在现代那边穿越前,为了演戏全套,旅行包里就有上山驴友们那种小医箱。对付破伤风的破伤风类毒素注射液药品组合,就是其中之一。

    猛然间,朱子龙的头脑之中灵光一闪。又一个想法涌了上来!

    下一秒,他抬手对张静正说道:“在下略通医术,手里倒是有些偏方,或许能帮的上忙。听闻其证,了然于胸,已有把握,张兄皆可放心!”

    “朱小哥,此话当真?”

    绝望的张静正一听朱子龙这话,就像落水的人抓到救命稻草似的,连忙一把抓住了朱子龙的手臂!

    边上的大夫,却是刹那间露出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

第4章 久病自学,渐成山寨良医!() 
对2020年以后现代人来说,只有少数的一些特殊病毒,才会让人感觉手足无措。如爱兹病等,以及年老的器官渐弱之类等等!

    然而,在古代别说破伤风了,哪怕你只是得了一个小小的感冒。只要治疗不及时,或者体质不过硬,都随时可能会要了你的小命!

    当然了,就算你啥病都没有。生在古代!

    要想活的长一些,你也得多烧香让父母把你生的体质强一点,然后混的好一点,吃的营养好一些才行。那样你的寿命才有可能达到60…70多岁!

    而,如果以上俩个条件你都没有,呵呵。想想,古代时惨不忍睹的人类平均寿命,你就绝对会吓尿!

    夏朝与商朝,人均寿命不超过18岁。周朝、秦朝与西汉,人均寿命22岁。

    唐朝和宋朝,人均寿命30岁。清朝和民国,人均寿命35岁。

    什么?你问明朝呢?其实也和唐朝时差不多啦!都是30…35岁左右!

    之所以,90%的穷苦百姓平均寿命在古代始终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战乱和生病得到不及时救治。当然也包括很严重的营养不良等问题!

    那怕少数富有之人和官员的寿命高一些,但是90%的老百姓寿命都很短,平均数据很难看,就是必然的了。

    再反过来想想新中国21世纪的我们,中国人平均寿命72…75岁,还有不少人活到了80…90多岁,甚至于100多岁,是不是刹那间,感觉幸福感满满的?

    所谓,宁为太平狗,不为乱世人的说法,就是这么地来的!

    另外,也别妒忌古代的皇帝们权利大,后宫美女多了。要知道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然而,这几百个皇帝和王加一起,平均寿命仅为39。2岁。

    没错,你没看错,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连平均寿命40岁都没有,真是好坑爹!

    此时此刻。

    张静正一听朱子龙说有海外方子能救自己的父亲,做为孝子的他哪能多等,立刻拉上朱子龙就进了内院。

    张家这个大院子可真不小,名副其实的三进四进。

    用行话来讲,就是宅院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三进”、“四进”,就是三排、四排。

    等一行人过了三个圆拱们,一个园子出现。

    有花有草,有假山,有池塘,果真是富裕人家。

    当然了,现在一行人也没有谁有什么风吹竹响的休闲心思。张静正拽着朱子龙一路快走,速度直飙,沿途不断有丫鬟向他们行礼万福,却只当没瞧见。

    进了正屋,朱子龙就见一个大木床上躺着一个老人,想来就是张父了。身边还有两个侍女在伺候着,一个素服女子坐在一旁垂泪。

    朱子龙和张静正走上前,当朱子龙扫了一眼木床,眼角抽了下。

    紫檀木做的床?土豪啊!这床放现代收藏界,只少价值几百万,还是美元。

    “朱小哥,这就是家父。还请多多用心了!”张静正说道。

    朱子龙点点头,上前几步,见床上老人面无血色,已经晕过去了。急忙上前,伸手摸了摸颈脖,脉搏还算正常,一时半会死不了。

    因为在现代那边时,穿越前朱子龙一家人大半都得了病,所谓久病不死,自学成良医,他也学过几手。

    随后,朱子龙向之前的大夫,以及照顾张静正父亲的佣人们,一一询问情况。

    没过多久,他就有了八九成的把握了。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拿出医药箱的他,还是按照国际惯例,西医在对付急性病注射时的方法。先做皮试!

    皮试没问题后,朱子龙就将后续药水注射了进去。

    最后为了效果显著一点,自然就是挂吊瓶,这也是医药箱里的配套物品,不过数量不多。

    朱子龙在做这些的过程中,周边出奇的沉默不语。

    显然,众人十分惊讶,甚至于惊讶的不知道如何出声了。

    犹其是张静正,看似表面上他脸上没啥表情,心里实则掀起了惊涛骇浪。古代中医治病的手法,显然跟朱子龙这种西医治病的手法,差别太大了。

    犹其是看到,装药水的瓶子居然是玻璃的,围观的众人一个个都眼珠子圆了。估计心里在想,拿珍贵的琉璃装药水,你麻,还能更奢侈一点么?

    “琉璃”……最早出现在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中,“……而璧玉、珊瑚、琉璃成为国之宝。”琉璃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