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有皇帝分身 >

第164章

我有皇帝分身-第164章

小说: 我有皇帝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早,就起来召开早朝晨会。

    太监刚叫完,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就有一名老派御史站出来说话了,弹劾的对象正是朱子龙本体。

    “臣有本奏,四海龙侯排挤同僚,雄踞登莱、东江,山东诸地,此藩镇之迹也。”

    这名御史,后面的主使人是谁,大家都明白。这时候出来这么干,背后的人大家都看的清楚。

    坐在龙椅上的朱子龙皇帝分身,对东林一党的恶感到了一个极致。

    心情很是不好!

    …(未完待续。)

第338章 过继的大明公主!() 
“臣有本奏,四海龙侯排挤同僚,雄踞登莱、东江,山东诸地,此藩镇之迹也。 ”

    宫殿里,坐在龙椅上的朱子龙皇帝分身,听了下面之人的奏报,此时此刻脸色很是难看。

    于是,下一秒,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黑着脸,反问了一句:“建部南下旅顺,孙元化上的折子朕看过。分明是黄龙求援,四海龙侯出兵相助,怎么到了你这里就是雄踞藩镇了?”

    “当此国家有事之际,不想着怎么退敌,不想着怎么给前方将士筹集粮饷,忙着弹劾正在作战的将领。试问,你又是何居心?来人,摘去他的官帽,削职为民!”

    明朝这帮言官,平时就靠着风闻奏事吃饭的,做事都这个路子。就算是皇帝听不进去,也不会把他们如何。但是,今天这个气氛有点不对了。

    朱子龙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那个弹劾朱子龙本体的言官,惨叫叫冤中让锦衣卫拖下去了。

    左右其它的言官们,立时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这个时候的周延儒闭上了眼睛,心道这下麻烦了。

    一直以来,朱子龙本体这个四海龙侯都不接受他的暗中“招揽”,这可把他小小的激怒了。一直在找机会搞倒朱子龙的本体!

    今天这个事,本来没他太大的关系。

    只是正好是见有人和朱子龙本体不对付,他就顺手推一把而已,甚至都没说什么话,就是一个默认的态度。那些跟东林关系不浅的言官,纷纷跳出来咬朱子龙了!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但这一次好像要出问题。

    好像女人每个月都会来月事一样,突然间皇帝就暴走了,打了众人一个小小的措手不及。

    散朝之后回到后宫,有些显肚子的张皇后率众来迎,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关心的扶着她。

    一轮番的关心皇后和她肚子里的胎儿过后,坐定了的朱子龙这个山寨皇帝本能的吐槽,为自己的本体正言:“这些言官,越发的不堪了。四海龙侯在旅顺激战,他们在后面扯后腿。真的以为朕不知道孙元化是怎么求着四海龙侯出兵的么?”

    “皇上息怒,言官风闻奏事,这是祖制。听一听,不坏事。四海龙侯是个忠臣,会理解皇上的。”张皇后小心的劝道。

    夫妻俩正说着,连滚带爬的曹化淳从宫外出现了。还没到院子门口,就在哪里大呼小叫:“万岁爷,万岁爷,大喜!大喜啊!八百里加急,旅顺大捷!”

    站在院子门口的王承恩,这一次没有给他摔跤的机会,及时的伸手扶着他:“曹公公,走路要当心点。小心惊着皇后肚子里的龙子!”

    一听这话,曹化淳老实了,但是脸上的表情还是很激动。

    轻轻的进来,跪拜在朱子龙的皇帝分身面前:“万岁爷,东厂探子来报,四海龙侯于旅顺大破建奴,阵俘敌酋岳托、德格类之人,斩首一万左右。”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听的脸色也是装成激动,做戏的反问:“消息可准?从何得知?”

    曹化淳磕头如捣蒜:“这消息是一个时辰之前,登州那边的探子送来的。稍晚,孙大人那边也会送过来奏折,千真万确!”

    曹化淳的消息来的快,不是他的东厂如何能干,那是朱子龙本体特意提前给的消息。

    太监这个团体,利益只站在皇帝这边,属于他本体可以拉拢的一伙,所以事事会特别照顾一二。

    此时此刻,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当然要借题发挥了。

    当下,站起来就说:“一边是弹章如潮,一边是浴血疆场。四海龙侯,果然不负朕。为朕的戚继光也!”

    王承恩及时的补刀:“皇上圣明,四海龙侯劳苦功高,不知要如何奖赏呢?接连大捷,士气正盛,可不好冷了将士们报国之心呀。”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心想,这话正好当托,一听便笑了,来回踱步的假装思索道:“是啊,是啊,该怎么赏呢?银子他不缺啊,要不,官位上再提一提?”

    张皇后有些担心的播嘴道:“皇上,只是再提增爵,怕是大臣们又要闹腾。”

    边上的王承恩一听这些,心里暗暗的发苦,本来他补刀是奔着那些弹劾朱子龙本体的人去的。毕竟拿人银子手软,没想到被皇后歪楼了。暂时不好对一些人开刀了!

    不过,朱子龙心里早就有计划挖坑了。

    这时候一个小姑娘在一根柱子后面偷看这一幕,朱子龙的皇帝分身正好看见,招手让她过来道:“媺娖快过来,朕看到你了!”

    这个小女孩,是原来历史上崇祯皇帝的女儿,但是现在朱子龙是不可能让自己分身的弟弟朱由检,有机会当上什么崇祯皇帝的。自然这个小女孩最多就只能是个郡主了!

    不过,命运在前几个月又有些变化了。

    因为天启皇帝多年无子,在前几个月之时,又无人知道皇后已经怀孕了。

    于是,在几个月前,皇后做主,朱子龙同意,信王朱由检的这个十三四岁的女儿媺娖就计划着,要过继给皇后当女儿。因为皇后一向和这个小女孩投缘!

    过继的传统在皇室成员,甚至于民间也是流行。

    不孕不育这玩意,不只是现代人有,古代人也有。所以经常会看到有的人,无法生育后代,无儿无女。有条件的就想法子,从人家或亲戚那里,收养一个放在自己名下,算是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自然姓氏也跟自己姓!

    在传统礼法下的社会,过继来的子女,也会理所当然的认同继父母为自己的本家,把自己当成继父母的亲生儿女。如果不这样做,大家的口水和官府的x罚都会要你生不如死!

    在一些朝代,甚至于有王爷的儿子因为过继给皇后当儿子,从而得到继承皇位,成为皇帝的先例。

    现在皇后自己怀孕了,可是天家无小事,皇上金口一出,就是圣旨。

    所以,过继的事,仍然要进行,不能反悔。毕竟只是公主,不影响大局。

    因而,这个小女孩,不久后,只要过继的议式一举行,旨意下发全国,就会变成大明的公主了。

    张皇后是真喜欢媺娖,否则也不会认定要收她过继为自己的女儿。

    见她过来,一把抱住,对小女孩道:“怎么又跑出来玩?礼议课上完了?”

    朱媺娖声音软软的,一副美人坯子,回答道:“女儿想父皇和母后了,上完课就过来了。”

    心情不错的朱子龙,伸出手摸了摸朱媺娖的头。可能是个体突变,发育超前,朱媺娖明明只有十四岁左右,但是高度,体型,容貌,都和十八岁的女生没啥太大的区别。

    想到,给自己本体封官的难度,文官们的态度,以及皇帝应该有的对策和模样。朱子龙的皇帝分身突然头脑一转,眼珠子一动,又认真的看了一眼朱媺娖。

    半响,过后,心里又感觉不妥。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感叹道:“可惜,媺娖年幼。尽管看着挺大了!”

    小女孩不明所以,仍然开心的笑着。

    张皇后若有所思,也开始认真的打量了一下自己将要过继的女儿,大明目前日后的唯一公主朱媺娖。

    好一会,也是叹息道:“是小了点。不过民间十三四岁嫁人的女子,也挺多的,也许?”

    边上,几个太监总管,眼珠子,哗哗的转。瞪的圆圆的!

    …(未完待续。)

第339章 故意要的低调和误会!() 
在皇帝身边的人天生就喜欢,揣测皇帝的心思,犹其是太监们更确切地说。

    王承恩他们眼珠子一转,就猜到了,皇帝会不会在打政治联姻的打算?

    不得不说,他们和皇后猜的确实是**不离十。

    刚开始的时候,朱子龙的皇帝分身看到朱媺娖的时候,确实是突然间,心头有过这种想法一闪而过。

    因为,第一,朱子龙的本体和皇帝分身之间,二者相互并没有血缘关系,如果不是有灵魂联系,说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人也不为过。

    第二,朱媺娖和皇帝也不是真正的父女关系,血缘隔了一层又一层的关系。

    第三,显然,由于本体和分身的关系,以后本体的升官之路,会越发的变态,而且上限绝对会突破各种祖制规定。会引起各种守旧派大明阶段的反对!

    那么,对朱子龙来说,如何在最大化和平的前提下,让本体更多更快的接收到分身带来的好处呢?

    刚才一闪间,头脑中朱子龙想的还真的是政治联姻。

    如果自己本体和皇帝是亲戚呢?

    那么君臣是一家人的话,比起纯粹的君臣外人来看,提升的官职快一些,似乎也就合情合理了。

    君不见,历朝历代,皇亲国戚升官都是特别快的吗?

    之所以,后来朱子龙自己又放弃这个想法了,或者说是暂时放弃了。

    其原因也简单,其一就是因为朱媺娖才十四岁左右,本体做为现代人感觉和十四岁的幼女结婚,有些下不去心,动不了手,小弟弟xxoo硬不起来。

    哪怕朱媺娖因为发育的不错,表面看起来像十七岁的妹子一样。

    另一个原因,就是在大明朝,公主基本上都不是算嫁,而是算女方娶男方。和公主结婚的话,男方一般就会变成社会地位降低了。

    甚至于为此,得交出兵权也有可能性。

    在没有想到万全之策前,朱子龙的皇帝分身于是暂时打消了这个想法。

    做为了收了朱子龙本体很多好处的太监们,很快就通过东厂将这个信息用密信形式,将皇帝可能想的事情,以八百里加急,速度送到了朱子龙本体这里。

    朱子龙的本体在几天后,拿着太监们传过来的消息,无语的看着太阳。

    皇帝就是他,自己的想法让人猜测出来了,再写信又通知他。也是醉了!

    无语归无语,但是,这种积极性不能打消人家的,因为除了在皇帝分身那里打听消息外,这些太监还负责皇帝的安全。是可靠的!

    另外,像这种会给朱子龙本体送消息的东厂太监,有无数个,甚至于分布在各大王爷府中,和一些官场中。算是他本体的山寨另类间谍人员!

    将进攻旅顺的后金军打败的朱子龙,没有再进攻向前。而是选择了龟缩原地!

    因为锦衣卫最新情报显示,皇太极似乎安排后勤粮草押运心腹回了老家一次,顺路可能会问一下豪格家里的情况。

    他要给皇太极一种,他朱家军突然发狂,是因为要自保,守住旅顺的原因,并不是想在他的大后方搞鬼的模样。

    另一个,他当天又安排了大量的步兵向连云港封地前进,造成给外界一种,他朱子龙分了大量兵力去外地。在旅顺和山东已经兵力不够做多种用途的样子!

    然而,事实上却是,只要他愿意,走海路,用船队随时能把连云港的兵力几天里,就又全运回来。

    当然,这一点,没有海军的后金那边,显然是不会有多少了解的。

    加上连云港那边确实是,朱子龙的封地最近又增加了规模,而且来了一些江南小股流民,事情很多。这些都是极好的烟雾弹借口!

    不过,现实的走向,却更加比朱子龙想的还好。

    在旅顺战败了的后金支援军,一回到盛京。见了豪格磕头如捣蒜。嚎啕大哭:“贝勒爷,完了,全完了。”

    豪格揪住一个逃兵军官的破领子吼道:“怎么就跑回来你们?岳托呢,德格类呢?孔廷训呢?”

    等到逃兵们,把来龙去脉说完。

    豪格越听脸上越发的震惊,起初还是满脸涨红。渐渐的发白,最后一脸的铁青。皇太极统军外征,他在盛京算是半个监国,搞成这样,会有点失职责任的。

    于是,他立刻派人去查。

    查到的战果情况确实是如此,不过随后的情报和大明内的间谍回报,显示朱家军大部分都回大明了,而且还去了千里外的连云港时。

    却是在叹息和愤怒之余,豪格的心里生出了一丝放松。

    大明唯一胆敢野战军队走了,不在自己大后方一处了,而且还跑到千多里之外去了,这次的事看来到此为止了。

    只要自己这边不再进攻旅顺,当然他也没兵力再攻了,这件事只要等到得胜回朝的父皇心情不错,有些过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当皇太极安排的心腹回来接粮草时。

    豪格刻意的没有把这件事情立刻说出来,有意的暂时隐瞒了下来。

    而多尔衮和多铎,知道这件事情后,本来多铎是想去告发一下的。却不知为何,让多尔衮给拦下了。

    就这么的,此战的影响一来二去,皇太极那边反而成了不知情人员,或者说要他真正的回来后,才是最后知情的人。

    与此同时的大明皇宫里。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也有意暂时淡化这件事情的情报,对外也不大赏本体和朱家军。

    文官们也乐的看到武将给压制,竞出奇的也没有声张。他们一致的认为,这是皇帝担心朱家军,功高镇主。四海龙侯不久后可能会失势!

    得出这种结论的文官,犹其是东林党们,就差没在酒楼里开会庆祝了,还怎么会把战事的胜利捷报通知全国呢?

    在大明的文官们心里,武将就是武将,既要用,又要限制。怎么限制,钱粮给你掐死咯。但是这一条现在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事情就不在掌握之中了。于是,他们早就对朱子龙本体不爽很久了!

    一些人还认为,以四海龙侯的财力和军队战斗力,绝对有能力造反。早就应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