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有皇帝分身 >

第159章

我有皇帝分身-第159章

小说: 我有皇帝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阿巴泰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清国那边时,皇太极听完汇报宣布散朝,回到后宫就吐了一口血,当场就晕倒在地,吓的后宫一通鸡飞狗跳。

    紧接着,他就招了心腹进宫商量对策。如何除掉朱子龙本体这个四海龙侯!

    范文程回答皇太极的是:“大汗,臣以为当今明廷,文荒武嬉。朱子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等可用反间计,一边让明廷与之反目,借刀杀人。一边让驻蒙边境之军,清扫林丹汗残部,统一蒙古,为下一部计划做打算!”

    于是,这才有了突然间,原来就没有离开蒙古的几万清军,立刻杀了一个回马枪。

    正好将林丹汗包进了包围圈,准备打大决战的事情发生,也有了小林同志安排使者来大明求救的行为!

    因为,小林同志最近几年比较老实,只要大明给钱,他就帮大明对付不听话的人。就算不动手,也绝不当中间派,所以皇太极那边早就看林丹汗不顺眼很久了!

    回归本体的朱子龙,在房间里思索了许久。

    决定,还是要抢救一下林丹汗。

    这是战略问题,唇亡齿寒,就跟朝鲜不能让清国占领了,大后方没了后顾之忧一样。

    如果让皇太极统一了蒙古族落,灭了不听话的林丹汗。那边大明的另一块边防就形同虚设了!

    清军想从哪入关,就从哪里入关,反正大明军队也没有野战能力!

    现在的蒙古族,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投靠了皇太极,三分之一的人保持中立,三分之一的人听林丹汗的话,与清国进行对抗中。

    真要是让皇太极统一了蒙古族,以后清国来攻的部队就可能不只是二十几万全国之力了。

    加上蒙古族的不少士兵,一国全部可战之士兵,说是最终会高达三四十万,也有可能。

    显然,这是不附合朱子龙和大明的利益的,必须要坚定的阻止。

    然而,出兵正面对抗蒙古那边的清军和参与混乱的形势之中吗?

    朱子龙想了想,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自己的朱家军只有一万多人的战力,哪怕有现代武器帮忙,也就相当于二三万人的战力。

    现在初期,根据锦衣卫的大概情报显示,清军那边就来了四五万人了,加上蒙古降军快7万人的大部队了。

    据说,还在陆续增加,到时候可能来的清军大部队会有十万之众,几乎是清国全部战力的70%。

    加上蒙古族投降的人,就是十几万的大军。

    他们有主场之利,朱子龙的朱家军,跑那远去蒙古地盘帮忙支援林丹汗,恐怕就是送死。

    不但林丹汗仍然会挂,自己也会挂掉。

    还是得三个月,没错,哪怕要林丹汗打游击战,坚持到最后一兵一将,也只少要他能坚持三个月时间才行。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自己先招兵买马扩军,一方面可以看清更全面的形势。

    思至此,朱子龙走出了房间,叫人通知各营将官,开会。

    也就是这一次开会,让朱子龙得到了一个更为实用的战略计划,可以以少打多,胜算极大。并且必定会让皇太极再次吐血!

    显然,这是他现在,没有想到的。

    …(未完待续。)

第328章 出兵旅顺的因果缘由!() 
会议的内容,主题是打。

    对于怎么打却是众人各持一词,最终做为山寨秘书参加会议的林双儿,小声的一句嘀咕,什么不能硬打的话,还不如叫人回不了娘家。

    这本是妇道人家,赌气一样的小女儿话,却叫朱子龙立刻感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是呀,自己的士兵不多,本来就不能硬碰硬过于超过极限。

    娘家,娘家,清军的娘家,换算成他的老家地盘不就是了吗?

    于是,朱子龙开始密切让人侦查清军的动向,巨鹰小弟也是全天放出去打听消息。

    很快,在一个星期后,得到了准确的回报。

    清军果然下了血本,又增兵了蒙古地区十万大军,并且学是由皇太极亲自出马带队。加上之前就有的,几乎是十五万大军,加上蒙古族投降的军队,二十万大军呈现出要一举全灭林丹汗的架势。

    然,这样一来,清军的大后方,就大大的空虚了。

    辽东那地界最多也就残存个二三万清军防守,那么大的地盘,就这么点士兵防守,显然是不够看的。

    也许你要问了,清军如此85%的兵力举国而出,不怕有人打他们的大后方吗?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大明山西、陕西自去年八月至于是月不雨,赤地千里,民大饥,人相食。民饥而乱兴,而明将多杀良冒功。中州诸郡,畏官兵甚于“贼”。

    边军只能守城而不敢外战,山海关方面也许有些军队敢出战,但是这一次却不是在那边作战。

    朝鲜方面最终也是到了秋收时刻,按一向的情况来看,一是没胆子,二是没能力,三是没空,综合起来,就是皇太极,认为现在是一个完美的时间。

    不用担心外敌,可以安心先灭亡林丹汗。

    可惜,朱子龙这货是开挂的,你根本不能用常理来进行论断,所以!

    当然,皇太极,也不是完全没防备后方的,这不他就让留守的二三万清军里,安排了一路清军,主动进攻旅顺。

    其意义,自然就是拿下这里,震慑山东和朝鲜。并且阻止有人从这里上海岸线!

    不过,也因为这样一来,他保留下来防老家的兵力就更因为分兵而减弱了总兵力了。

    此时的旅顺大明总兵是黄龙,一见清军来攻。连忙向山东的孙元化求援!

    这一下孙元化慌了张,之前他给黄龙的饷银可是打了折扣的,粮食都是朱子龙帮忙白给的。他自己可是为了造炮玩,贪污了一部分的。

    孙元化的第一反应,就是第一派人去京师报信,第二就是找朱子龙,让他帮忙支援,毕竟整个山东就朱家军最有战斗力。

    朱子龙还算给孙元化面子,很快就来了。其它山东的一群文官和武将也都来了!

    “建奴觊觎旅顺,黄龙兵微将寡,不能不救。龙侯,你是海军水师总兵,说说该怎么办?”孙元化一开口就赖上朱子龙了。

    没法子,谁都指望不上了,只有看朱家军了。

    朱子龙这官当的久了,深知话不能说的过快,事不能保证的太满这个理,也不先过于回答他。

    孙元化一下子更急了,又道:“本宪可拨出银十五万两,作为旅顺兵饷之用。另府库有刚收的夏粮,可拨杂粮五千石,小麦一千石。”

    这话里的意思,是暗示叫朱子龙出兵,但是不会白出兵,给钱给粮。

    然而,朱子龙另有想法,想了想回答道:“中丞,本侯有一事不明,还请赐教。”

    孙元化心里一凉,嘴上却和气道:“龙侯请讲。”

    于是,下一秒,朱子龙冷笑道:“同为总兵,黄龙麾下战兵万余不止。建奴来袭,出征乃军人之本分。黄龙战报上说后金兵力不下五万,旅顺城才多大的地方?仅如此,他守城应是没有问题,不用我等支援!”

    这话说的孙元化一愣,黄龙可是他的心腹。

    只于说到这么多兵,就是猪都知道,这是黄龙夸张自己的士兵数量,为的就是吃空饷贪污。

    一时间,孙元化觉得脸上都给朱子龙的话打红了。不单单是黄龙的老底,连他的也一块算进去了。

    贪污和吃空饷的事,整个大明的武将都这么做,这没什么嘛。

    想到这,压住火气,孙元化也冷着一张脸反问道:“那龙侯说说,该怎么办?”

    朱子龙淡淡道:“让他自己守旅顺就是,钱粮登州这边出了。他能守的住就守,守不住就撤。”

    这话显然太打脸了,孙元化怒不可遏,站起暴喝:“龙侯,旅顺安危,关乎社稷,关乎在座各位的前程。”

    朱子龙心里冷笑,以前敬你是个技术官员,没想到你本事不大,也学人贪污,越搞越大。

    前程,是你自己担心自己的前程吧?

    等到孙元化说完重新坐下,朱子龙慢悠悠的又道:“中丞大人别上火啊,我的话还没说完呢。黄龙名下兵力数万,如果丢了旅顺,卑职负责夺回来就是。”

    这话说的人目瞪口呆!

    朱子龙的潜台词,显然是给了大家,当然主要是孙元化的人一个选择题。

    第一,老子早就看黄龙不顺眼了,把他撤了吧,旅顺以后归我管了。但是明面上,不能说是我下黑手,大家一起上,给个上得了台面的借口。

    第二,我不管这事,任黄龙和他的士兵自生自灭。

    总结,牺牲黄龙一个,幸福你我他。

    朱子龙这么做也是有他的原因的,那就是渐渐消除孙元化在山东的影响力,以及本地原来官僚和武将们的存在感。另外,如果能搞倒了一向不听话的黄龙,再接收了他的以东江士兵为主的部下,整编一下,很容易就多了一万多能战之兵。

    到时候,听话的暂时保留,不听话的陆续减少和走人。以此类推到方方面面,山东渐渐完全掌握在手中,就大期可待了。现在就是这个长远计划开始的第一步!

    就在众山东官员们一阵沉默不语之时,镇守太监王权说话了。

    “这个黄龙,也真是的。徒费朝廷的钱粮,遇事则完全不济。如此昏聩,怠慢国事,咱家是一定要参他一本的。大家说是不是呀?”

    立时,一部分投靠了朱子龙的山东官员,开始积极响应了。

    “黄龙无能,靡费钱银而不能战,留之何用?本官赞同监军大人的意见!”

    “号称拥有数万余精兵,区区旅顺而不能守,黄龙的问题很大啊。”

    随着这些人的附合,一些山东中立的官员也开始动摇起来。毕竟跟随朱子龙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跟随孙元化嘛,好像也就那样了。

    唯有一部分地主阶段为代表的山东官员,出声反对,但是显然站在朱子龙这一边的人数更多。

    最终,孙元化似乎是认命了,也出声赞同战后拿下黄龙问罪。

    直到这个时候,朱子龙才笑着站起,拱手道:“十日之内,朱家军必发兵旅顺。”

    …(未完待续。)

第329章 明朝热汽球士兵和尚可喜!() 
十天的准备时间,还不足以让现在的朱家军脱胎换骨,更上一层楼。

    但是,却可以让朱子龙勉强亲自出马当老师,教出几十近百个胆子大的士兵心腹,成为山寨热汽球驾驶员。

    因而,当第二天。

    朱子龙在森林营地里,当着大家的面,驾驶着热汽球升上高空的时候。

    下面的林双儿,柳自华,王大用,马小三等等等等,数百近千人,全都惊呆了。

    99%的人全都向空中的朱子龙跪拜了下来,1%的人是傻了没回过神来。

    上天入海,这种在古代人心中,只有神仙可以做到的事,现在就在他们眼前,让朱子龙做到了。他们如何能不惊讶?

    直到降落下来的朱子龙,一个个拉他们起来,并且苦口婆心的解释,这是大号的孔明灯改造的。并不是神仙法术才飞上天的!

    这才有了约一半人,半信半疑的。

    直到第三天,才有一些胆大的士兵,在朱子龙强烈要求下,陪同一起坐上热汽球上天。

    经此一下,成功归来的士兵个个激动不已,以此为荣誉时,众人害怕的情绪这才渐渐消失。转而为无比的好奇心大涨!

    随着柳自华,林双儿,马小三,刘一灰,等等等等,众多亲信和朱子龙的准夫人们都一个接一个的尝试过热汽球上天后。(上天高度不算太高,几十米让众人尝试下就点到为止)!

    终于,到第四天,完全没有人害怕了。

    这个时候,朱子龙也选出了一批真正胆大,又不晕船,体质好的士兵亲信。

    开始正式的让他们专业全天练习这个热汽球驾驶!

    一练就是五天,勉强一个个都能驾驶了。期间,朱家军也是全力调兵运作,火炮集合,弹药供给上车。万人士兵大军集合完毕,另有新兵营和工兵数千,民夫数千近万做后勤。

    至此,二万多人马集合完成,随时可以出发。

    “张龙,你部三个营,随炮营一起登船。”

    “刘一灰,马小三,你部跟随本侯一起行动,登船时间视情况而定。其余各部,看好家。散会!”

    一道一道的命令下达,朱家军的各位军官纷纷离开,回去准备。

    而,山东那些和朱子龙合作的商人们,也是闻风而动,纷纷表示,粮草他们会用船运来,价格公道。

    朱子龙心中笑了笑,心想这些商人还真是敏锐,知道自己是看上了旅顺这个地界了。

    有了这块立足之地,朝鲜、辽东的物产,不必假手他人。这里头的商业隐匿利益,绝对不小。

    就在朱家庄这边大动员的时候。

    早就几个月前驻防在朝鲜的,由李紫笼为首的一部分朱家军部队,他们是以海军为主,陆军为副的3000多号人马。

    在得知朱子龙决定支援旅顺之后,他们也第一时间行动了。

    不求立功,只求干扰清军的各种汇集速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旅顺那地界,要围攻这个地方,只有有限的二三个小路可走。为了行军速度,清军必定还会分出一部分人马,走贴近海边的一条路。

    那就是金县海面一带!

    那一带陆地比较窄,以后金清军没有海军的大缺点来看,这是一个可以大作文章之处。

    只要李紫笼带船队,在这一带的海面来回游走,不时向路过的清军部队开上几炮,哪怕打不中多少人。威吓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也是可以将清军人马的士气减少n多的!

    所以,本着这一原则,他们先头海军到达这里了。而战船上的陆军士兵,则是以孙元化和朱子龙的手令,提前进入了旅顺城,帮助黄龙守城。

    毕竟,大家暗中商量的是,战后处理黄龙,这里换新老大。而不是战前战中,所以先瞒着。

    “报,后金探马已经逼近旅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