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有皇帝分身 >

第132章

我有皇帝分身-第132章

小说: 我有皇帝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眼前的原石上,出现一线绿色。绿中泛出蓝色调,但不偏色。

    朱子龙于是大刀破斧的继续解开,很快,一块纯绿的小玩意过半的体积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在光线的作用下,这块小东西那透明的质地没有丝毫的杂质,这一刻高级翡翠的魅力,让朱子龙这个外行人的眼中,都忍不住流露出了迷醉的神色。

    朱子龙连忙拿起它,清洗后打开笔记本电脑,查询关于这方面的资料。

    幸好不能联网的笔记本内,多少还是存了点这方面的信息。

    很快,朱子龙就半信半疑的发现这似乎是一块帝王绿。

    “我的运气这么牛比?”这一刻,连朱子龙都有些不敢相信,毕竟是第一次第一块。

    帝王绿色是翡翠中颜色最好、价值最高的绿色,也称“祖母绿色”。就是很绿很绿,绿的流油的那种,就快滴出来的那样。帝王绿一般出现在翡翠上,而翡翠如果有帝王绿,那么价格即更不菲了。

    朱子龙的眉头抽了一下,如果这真是帝王绿的话,这么大小的个头和品质,只少也价值近千万元人民币。我了个去,真是一秒暴富呀!

    不过,看了下帝王绿上面似乎有一个刀尖划过的烙印,朱子龙的眉头抽了一下。

    tm的,没有专业的解石机,果然坑爹了。

    这么有了点损伤的帝王绿,只少一下子少赚了百万元人民币以上。

    简直就是秒败家啊!

    一百多万都可以在新中国三线城市购个房子,或一辆宝马x跑车了。

    一百多万还能换成多少吨粮食,抢救多少大明的百姓?

    朱子龙越想越感觉不对劲,直此终于是收起了乱来的心思,决定还是不再乱解了,等到有空回现代21世纪了,再慢慢解开吧。

    嗯,明天一定记得通知那个马胖子,只要有货一定要运来自己这里。哪怕再多给一倍的收购价也行!

    不过,朱子龙一定不会想到。

    他第二天的注意力会完全放在另外一件事上。

    第二天早上,当他醒来时。

    还刚到饭桌上吃早饭,马小三就急冲冲的过来报信了。

    “大哥,哦不,师夫。不好了,大事不好了,鞑子入关了!”

    哗的一下,朱子龙一下子从饭桌上站了起来。大喝一声:“窝槽,这tm的怎么可能?”

    是的,朱子龙难以相信。

    距离上次历史上的记录大事件,打退皇太极才刚过去不到二个月。尽管当时他们有二三十万大军,大明边军只伤了他们几百人阵亡,加上自己朝鲜那边也不过打死几千人而已。

    但是,他们那边也到了秋收季节,加上皇太极刚上位不久,败军回朝,怎么可能立刻就又打了个回马枪。这可不是现代那边,古代行军打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先不管后勤如何,就是一来一回用的时间,就让人够呛。

    “你立刻细细道来,有没有军文?”朱子龙重新坐下,脸色沉重的向马小三问道。

    马小三缓了口气,详细的一一说来。

    听完马小三的描述,朱子龙这才明白了,原来自己上了皇太极的当。这货根本就没有在死亡几百士兵后,回自己的老窝,而是直接转了个弯,去了蒙古那边。

    因为那边地大人少,大明边军的侦查能力又是战五渣,因而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情况。

    在这表面之下,其实却是皇太极指挥大军,全力攻向了林丹汗营地。

    在蒙古族内奸的帮助和带路下,一路大军直败林丹汗。接管了蒙古大片的领土,和抢光了对方的大量粮草。

    不仅如此,还增兵了不少蒙古族投降士兵,军队战力大增。

    就这他仍然没有回朝,而是借蒙古那边的一处边关,直冲大明腹地。

    也就是说,这货没有老生重谈的从山海关进入大明,而是正好借打林丹汗的时候,再顺道分了一部分,攻进了大明。

    准备来个双抢,双喜临门的回家过年。

    我晕!

    没过多久,锦衣卫方面的情报也送来了,上面说的比马小三说的还要详细。

    朱子龙越看脸色越黑!

    在原来没有因为蝴蝶效应变动的历史上,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

    皇太极率数万清兵绕道蒙古,以避开忠于明朝的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的防区。10月27日突破大安口,进入大明。

    至11月初连陷遵化、三屯营,巡抚王元雅、总兵朱彦国自尽。京师震动而戒严,同时诏令各路兵马勤王关。

    崇祯二年即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二十六日,八旗军东、西两路,分别进攻长城关隘龙井关、大安口等。时蓟镇“塞垣颓落,军伍废弛”,后金军没有遇到任何强有力的抵抗,顺利突破长城。

    于三十日,兵临遵化城下。遵化在京师东北方向,距离京师300里。至此,京师危机!

    “我x你皇太极的仙人板板!”

    朱子龙想到这,直接把饭桌给踢倒了。

    现在可是1626年,尽管快1627年了。但是距离1629年十月,可还有二年多的时间啊!

    自己这只穿越的小蝴蝶,引起的历史变动后果怎么会这么的大?

    一个接一个的历史出了小偏差!

    老子刚向大明全国下旨,说要给自己挑选一批漂亮妃子们上床xxoo,顺带解决无数受灾女同胞的吃饭和她们家人的工作问题。

    你皇太极就来大明抢钱,抢粮,抢女人了。

    我这不是给你做嫁衣?

    我t的……

    …(未完待续。)

第274章 边关守将马力超!() 
就在朱子龙连夜魂穿附体进入皇宫,操纵皇帝分身下令地方各军进京勤王。

    后续还在路上的秀女们,原地返回之时。

    大明边关口之后的一处地界,“梆梆”声不停响起。

    边关内,大明国土的各堡之处,堡内士兵军户们齐齐一颤,一齐向声音和狼烟之方向看去。却见那边一束又一束的狼烟笔直升起,在天空中是那么的醒目。

    一名堡内军官仔细数了数狼烟的数量,嘴巴发抖的说道:“炮响五声,烽烟五束,看来鞑子的大部队来了,只少在万人以上。完了!”

    一时间,各地凄厉的梆子声响个不停,在外的军民等人都是急忙收敛人畜,拼命逃回最近的城堡烟墩。

    堡内人人都是脸色难看,忽然有人一声叫:“看,鞑子来了!”

    只见,西北方向有烟尘数十股,越来越大,接着一阵阵如野兽般的呼嚎怪叫声传来。烟尘中,数不清的后金骑兵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吼叫冲天。

    不过,这些清军路过小边墩时,却不停下打劫,可能是看不上眼。只是不住的耀武扬威,大声对墩上指点取笑,然后一路烟长冲入大明腹地而去。

    堡内大明士兵和军户们面面相觑,都是面色灰白。却是无人有胆出堡与清军一战。

    等到进入大明腹地之后,这数万清军便分成数股,或几千人一军,或一万人一队,或几百人一小队,分奔向各处,开始抢劫。

    大股的清军部队由清武英郡王阿济格,俏贝勒阿巴泰、扬古利,统领。

    在攻克独石口,雕鸦堡,长安岭诸堡后,经由保安卫境内,在居庸关前面的延庆州停留了下来。

    一时间,大明宣府镇东路的保安卫,怀来卫,延庆州,永宁卫等地烽火四处,有如地狱。陷入困境!

    京师开始戒严!

    兵部急咨大同巡抚:“奉旨,今贼奴狂逞,云镇已有旨选锐入援,还着饬励道将。”

    大明地方军陆续上路勤王,哪怕战力低下,却也吸引了清军的大部队。因而,目前为止,只有分成小股的多支清军千人左右的军队,到处抢劫。

    其中有一只混合蒙古族士兵最多的清军部队,却是来到了马芳后人驻守的城池附近,这里距离边关也不远。

    马芳(1517年—1581年),字德馨,别号兰溪,山西蔚州(今张家口蔚县)人。明朝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名将。

    马芳出身农家,十岁时曾被蒙古鞑靼部落掳走,后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逃回大同,在大同总兵周尚文手下为队长,在与鞑靼作战中屡立功勋,累官宣府总兵、都指挥佥事、左都督等职。

    其威名只比戚继光略低一筹!

    马芳当年驻守一处边关之一时,他的老对方“北虏”,即大明朝的老对手:长期侵扰明朝边境的蒙古部落。

    虽然自明朝开国后,他们的日子便一代不如一代,但这帮人的生存能力,却不是一般的强,每当实力有所恢复,便会狠狠咬大明朝几口。

    其中,咬的最狠的一次,就是瓦剌可汗也先在土木堡,一举击溃明朝几十万大军,还把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抓了俘虏。

    而嘉靖年间,明朝又赶上一次他们发狠的时候:鞑靼可汗阿勒坦,明朝人称俺答。这位成吉思汗的子孙,堪称此时蒙古草原最杰出的军事家,比起当年瓦剌在土木堡的狠咬一口,阿勒坦更加青出于蓝。

    他带给明朝的,是每年持续的打击。战斗力更凶悍,其麾下的骑兵,更是当时蒙古草原的最精锐,经常以高超的指挥与凶暴的冲击,多次重创明朝边军。

    被他攻克过的边境城池,就有石州,朔州,延绥,松子岭,朔州,广昌,古北口等十七座,最惨的是大同,曾经从嘉靖十九年至二十一年,连续三次被他占领。

    而这么一位,差点可以模仿成吉思汗,重新带领蒙古族走向巅峰的人物,最终却多次惨败在了马芳的手中。

    甚至于最后死在了马芳的手上,可想而知蒙古族人对马芳,以及他的后代的恨有多高?

    此时此刻,驻守此地的是马芳的重孙,名为马力超。

    马力超不亏名将马芳的重孙,深得兵法统兵之术。不等蒙古军和清军来到,就提前做了防范。

    他以木为架,两足立在城内,转轴立在城外。上有覆格,搭盖着用水打湿的旧絮被褥,用来防止城外林进来的利箭。

    城墙面对城外的一面,还挖空数孔,用来窥视外面的动静。

    在城墙上有滚木擂石堆,那滚木擂石就堆在垛墙旁边煦处。竖立着一个类似小型抛石机的器械。用它可以将擂石抛到城下,砸死敌人。

    城外挖有无数的坑洞,还摆着一些拒丐,拒马上满是尖铁到刺。

    马力超更是带队天天在城墙上鼓舞士气,军士都不得擅离城头。有私自归家的,连同队长在内,都要军法示众。当年工资立刻发放!

    当他的夜不收得到消息,大队的蒙古军和清军攻来时。

    马力超脸一沉,喝道:“传警,让将士们准备守御,督战队守后,所有人坚守岗位,不得后退,否则杀无蛇!”

    一时间,城墙上守卫的各队战兵队官,都是敲响了队中的竹梆与铜鼓,让军士们戒备,准备作战。

    人人都是神情严肃,等待战斗的开始。

    很快,清兵和蒙古军的比较大的一部军队滚滚而来,旌旗白红一片,很是吓人。

    仔细一看,清军数量只少在1000人左右,蒙古族士兵只少在2000人左右。

    立时,城墙上的军士将官都发出了粗重的喘气声。虽然众人准备良久,也同仇敌忾,但清兵大部而来,八旗兵威压日久。各人还是心理压力极大!

    不战便是死,马力超心中热血沸腾,狠狠地怒吼道:“来吧,我等着你们呢,我祖宗的手下败将们!”

    城下的蒙古族士兵们一脸的狞笑,这样的城堡,放在往日,甚至不值得他们掳掠。狭偏远,贫穷,没有一点油水可言。之所以他们要求来这里,并不是为了抢东西,仅仅就是想为蒙古族的大仇进行报复。

    清军和蒙古军,心想自己突然袭击而来。而堡内只有区区不到千人的士兵防守,必不会败,纷纷哈哈大笑。

    少时,五个牛录合成一个大阵,每个牛录又单独列成一个小阵,战兵在前,辅兵在后,共计一千五百五十余人。

    又有白摆牙喇兵,也就是俗称的白甲兵,后世满清的护军。他们一色的明甲,盔上高高红缨,背上有火炎边旗一杆。做为中军力量加入其中!

    另有,披甲战兵五百多人,余下的皆是跟役与辅兵,他们身上未着甲,或是仅着内中没有铁叶的棉甲。

    他们奔到离堡城头一百多步的距离,远远的停了下来。

    对城头大叫:“楼上的明军都给我听着,如果你们现在投降。还可以活命!若是顽抗到底,我大清兵攻进堡内,必定让你们玉石俱焚。尔等可要仔细思虑,免得后悔莫及!”

    …(未完待续。)

第275章 马力超的坚持和无奈!() 
这显然是清军的攻心之计!

    不仅如此,见叫了多次没有人出城投降,一伙清军押着一些大明百姓俘虏过来了。

    只见,这群大明百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个个只是惊恐哭喊,也不知道是清兵从哪里掳获来的。人数只少在1000人左右!

    清兵洋洋得意,他们一边肆意鞭子那些百姓,一边对着城头不时叫骂。

    类似后世日军大骂中国人,东亚病夫之类的台词。

    见此情形,城上各堡军士都是愤怒非常,个个大骂不止。马力超更是一人堪比十人,声音巨大,像张飞一样狂骂清军。

    不久,一些蒙古族士兵过来了。

    他们脸上挂着阴笑,一齐下手,刀砍枪刺,立时那些大明百姓个个刺死在城外。

    让城墙下面血流如河,死的全是大明的百姓。

    事后,那引起蒙古族士兵更是高叫道:“马家后人,你看到了吗?如不投降,这些百姓就是你们的下场!”

    一场恶战不可避免!

    没过多久,号角声响起,城外那清兵大军中一阵骚动。

    清军的盾车缓缓而来,数了数,约有三十余辆,每架盾车上都竖着数面旗帜,看不清盾车内中与后面有多少人。

    盾车是清军攻城的必备之物,明人也称其为牌车。与明军战车不同的一点是这种车辆没有留铳眼,像明军一样将战车作为火器的载体。

    这种盾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