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观察者 >

第82章

抗战观察者-第82章

小说: 抗战观察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美等国的丑恶嘴脸让杜文成更加恼火,他一气之下掀翻了谈判桌,并且在午后出动三十多架轰炸机和五十多架歼战斗机,对苏俄的史太林格勒、列宁格勒进行了战略轰炸。杜文成事后公开宣称:“在苏俄政府没有就轰炸库伦一事做正式道歉之前,先遣军不会停止对苏俄军事目标的毁灭性轰炸。”

    在杜文成第五次大规模轰炸莫斯科、史太林格勒、列宁格勒后,四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英美、苏俄以及国府的外交部长再次找上门来,苏俄外交部长几乎是流着泪恳请杜文成收手,不要再对莫斯科、史太林格勒、列宁格勒进行轰炸了,杜文成的前几次轰炸还好说,毕竟都是常规炸弹,可是后来的高爆弹、燃烧弹和云爆弹就让史太林睡不着觉了。

    十一月三十日,苏俄政府正式在《消息报》上刊登了道歉文章,文章声称:由于苏蒙边境受到来自蒙古人民军的骚扰,苏俄军队采用了错误的情报进行了错误的反击,致使库伦方面蒙受巨大损失,苏俄政府愿就此事向蒙古自治区临时政府做正式道歉。

    杜文成的军事行动停止了,双方的谈判却仍在无休止的扯皮中。长治方面提出的归还所有被苏俄侵占的领土一事,被苏俄政府断然否决了,苏俄提出的有条件归还唐努乌梁海,并由唐努乌梁海人民自己选择归属一事,同样被长治方面否决了。

    英美两国外长忍不住再次跳出来挥舞大棒和胡萝卜,杜文成干脆终止了谈判,率领着长治大小官员齐聚机场欢迎德国外长的再次光临,并且为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举行了盛大的接风晚宴。

    两天后,既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军偷袭了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和美、英、荷在太平洋的其它属地,日本政府宣布对美、英、荷宣战,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十二月八日,美、英两国政府对日宣战,日军在同一天进攻香港,轰炸菲律宾、关岛、中途岛和威克岛,并且攻占上海、天津公共租界,大量英美侨民被囚。

    十二月九日,国民政府在陪都正式向日、德、意三国宣战。

    九日下午,应美英政府、苏俄政府和国民政府的邀请,延安统帅部副主席周先生,出席了在长治举行的第六次谈判。这也是英美等国的外交家们的无奈之举,他们太了解杜文成软硬不吃的这种操蛋性子了,有了延安代表的加入,或许会让谈判更和谐一些。

    苏俄政府心里清楚得很,史太林可以顶住米英两国政府的压力,但对摇摇欲坠的莫斯科却充满了担忧,如果谈判再次破裂,莫斯科即使经受住了杜文成新一轮的打击,也承受不起德军的再一次进攻。

    在这样的环境下史太林被迫同意了长治方面提出的无条件归还唐努乌梁海的要求,并且向先遣军支付一千万美元的武器装备作为战争赔偿。

    四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外蒙库伦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米国国务卿雅科夫·马丁,苏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国府外交部长宋子文、政治部副主任周先生受邀参加了左权将军的安葬仪式。先遣军司令杜文成,副司令白云生,军团长粟裕以及先遣军七名师长亲自抬棺为左参谋长送行。

    “周先生,对不起。我无法完成对您的承诺了。”安葬仪式结束后,杜文成满怀歉意地对周先生说。

    周先生在此情此景面前也只能是无语凝咽,他拍了拍杜文成的肩膀,“文成,我想跟你商量一下,经过这次事件的打击,极大地影响了粟裕同志的身体健康,经过他本人的申请,延安方面批准了他的休假请求,你看……”

    杜文成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周先生的意思,“周先生,我很尊敬军团长本人,也很满意军团长在先遣军里这一段时期的工作,你看是不是在做一下他的工作,我代表先遣军真诚地挽留军团长能够留下来和我们一起战斗。”

    周先生的脸上直到此刻才露出一点笑容。“文成啊,你能这样想,我本人非常高兴。我们前几天接到了张海波同志的电报,他在电报里反映的情况很及时也很重要。

    我们的同志的确还不能适应你们的作战方式,延安决定选派一部分同志到这里来学习你们这种先进的作战经验,希望你能够接受他们。”

    “这个没有问题,他们可以直接加入张师长的一师,也可以留在参谋部里学习,我对此没有意见。这次苏俄赔付的这些武器装备,我想请周先生派人前来接收,就当是我给延安的一点补偿。”

    周先生知道先遣军不需要这些装备,也就不在这件事上和杜文成客气。

    “好。我代表延安接受你的这番心意,并感谢你对我们长久以来的支持,谢谢你,杜文成将军。”

第171章 :发展规划() 
唐努乌梁海的回归让杜文成松了一口气,别看他在谈判时气势汹汹的样子,事实上他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没个准谱,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愿意去招惹苏俄这个庞然大物。

    现在成功地收回了唐努乌梁海,他出击外蒙的计划可以说是完成得非常完美,现在是时候整顿内务了。由于军团长的请辞,先遣军不得不进行再一次的调整。

    为了今后的发展,杜文成决定将现有的八个师(加上长治的警备师)划分为两个军,第一军军长为张海波,下辖第一师,师长刘刚(原第一师副师长)。第三师,师长张卫民。第七师,师长蓝城。

    第二军军长是陈涛,下辖第二师,师长林子杰。第四师(机械化师),师长晏正德。第五师,师长李天来(原第五师副师长)。第六师,师长郑永年。因为第五师基本上已被打残,杜文成抽调了警备师的两个团充实进第五师,算是给第五师充起了门面。

    之所以这样安排不能不说是杜文成煞费苦心,第一军是迟早要离开先遣军加入国内战争的,将上面的三个师编在一起也是原先就说好的事情。也算是他为张海波稳定军心,进击内蒙做好了准备。

    至于第二军里的说道就很多了,选择陈涛做军长是杜文成精心策划的一起“阳谋”,第二师有很多人都是南洋过来的华侨,他们对陈涛的敬仰胜过对杜文成的忠心,这不是杜文成想要的结果。最主要的还是陈涛自己的问题,他已经越来越远离杜文成的控制,越来越不溶于这个集体。

    如果直接剥夺陈涛军权的话,一方面不好面对白云生,另一方面也不好向陈老先生交代,反不如将他捧上军长的位置然后架空他来得实在。杜文成还将第二师和第五师直接打乱重组,再加上各师师长从旁掣肘,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第二军叛乱的可能。

    第二军各师里基本上都是杜文成的亲信,晏正德就不用说了,林子杰和郑永年都是冲着杜文成才来投诚的,他们绝不会和陈涛搞在一起,在这一点上杜文成很有信心。李天来是从晏正德师调出来协助林子杰的,从跟儿上说就是杜文成的铁杆亲信。有这些人在杜文成也不怕陈涛搞什么花样,更何况陈涛也未必就想和杜文成玩什么花样。

    解决了军队的编制问题,下一步就是扩军,杜文成的计划是在全军实行机械化后,至少在扩编出一个装甲师来。这个计划是否靠谱就连他本人也不清楚,大抵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军队整编任务完成后,杜文成将林子杰的第二师调到了木伦地区驻守,第四师驻守中·央省地区,既可以拱卫首府左权市,又可以随时增援四方。李天来的第五师驻守温都尔汗以便控制东方省的广大地区,郑永年的第六师调到了西部重镇科布多。第二军军部设在左权市,统辖整个外蒙地区。

    第一军将在随后进军内蒙,具体事宜已经全部交给了张海波主持,杜文成除了提供军需以外,将不再过问第一军的具体情况。

    还有就是长治的问题了,在杜文成和苏俄较劲儿的时候,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终于发动了反攻计划,只是这个计划在日本军部的干涉下已经面目全非。杜文成对莫斯科的轰炸让日本人看得心惊肉跳,日本东京的住宅基本上都是木质结构,它可禁不起像莫斯科那样的轰炸。因此,日本军部严禁冈村宁次招惹杜文成。

    日本人不敢惹杜文成的长治,却对山西首府太原发动了进攻。此时的杜文成正忙于应对苏俄对外蒙的挑衅,根本没工夫搭理太原的事情。国民军的一个师在日军的进攻下,撤退到长治管辖的区域,日军也很识相地停止了进攻,国民军的一个师经过短暂休整后穿过长治退往河南地区。

    其实杜文成对于长治也有放弃的打算,长治的兵工厂、钢铁厂、肉食加工厂、皮革制品厂等好多企业已经随着先遣军北上外蒙了,不想搬迁的如砖瓦厂、小型农具厂、石灰厂等也大都转让给了私人经营。只有不适合民营又不方便搬迁的发电厂有些麻烦,杜文成对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留待将来再做打算了。

    让杜文成迟迟不能决定放弃长治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外蒙的生活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这种艰苦不仅仅是表现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上,还有衣食住行,娱乐消费等等多方面的因素。

    放弃长治是早晚的事,在此之前杜文成想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改善外蒙的生活条件,对此杜文成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他计划首先改善民居,在林场、牧场周围修建永久居留地,改善城市面貌,方便以后越来越多的内地人口的大量涌入;大力发展煤炭的开采和利用,除了民用以外火力发电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后是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制造业等等等等。

    外蒙有着丰富的地下资源,有着大量的煤炭、铜铁、金银等金属矿藏八十余种,地下有石油,地上有森林,只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技术而得不到开采和利用。现在杜文成来了,他最不缺少的就是科学技术。只要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实业,外蒙的前景还是很有一番作为的。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马上解决,就是外蒙自治区的首脑人选,他的第一人选自然是白云生,这是一个非常能干又善于理财的不二人选。可惜的是长治还要依靠他来维持正常的运转,他一个人又不可能面面兼顾,事事操心。把这头忠心且有狡猾的老狐狸累到了,倒霉的只有他杜文成自己。

    除了白云生之外,先遣军里也就只有沈涵阳有行政工作的经验了,细细想来还真就老沈一人能够挑起外蒙行政长官的这副担子。杜文成决定晚上找老沈喝顿酒,希望他的身体能够承受住外蒙寒冷的冬天。

第172章 :米国人的请求() 
1941年12月8日,日军突袭珍珠港后10小时,便开始对美国驻菲律宾的军事基地进行轰炸,日军的猛烈进攻使美菲军节节败退。10日正午,进攻马来亚的日军飞机炸沉了英国远东舰队的“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两艘主力舰,25日驻香港英军向日军投降,英美两国终于尝到了纵容日本的恶果。

    12月3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委员长,建议设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部,并请蒋介石任最高统帅。同日,中*队三个军十余万人进入缅甸,协同英军对日作战。

    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

    自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新年的这天,杜文成谢绝了白云生邀请他参加由长治市府举办的答谢酒会,而是陪伴梅岚安静地度过了一个愉快新年。二号上午,米国驻华大使高思再次来到长治,并于杜文成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秘密会谈。

    “杜将军,我这次来是带着华盛顿的秘密使命来见将军的,希望将军能够接受我们的请求。”高思知道杜文成不喜欢转弯抹角,所以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说。

    杜文成笑了笑,“听起来觉得自己很受重视的样子,这种感觉很不错。大使先生继续说,看看我是否能够办到。”

    “将军一定知道远征军出国作战的事情吧?由于国府指定的总司令卫立煌将军未能到任,我国政府希望将军能够担任这一职务。”

    远征军总司令?杜文成可真被米国人的奇思妙想给吓到了,先不说委员长是否放心将十万大军交给自己指挥,就是委员长手下的那些骄兵悍将也不会服从自己的命令。看看远征军那些将领的名字:罗卓英、杜聿明、戴安澜、廖耀湘、孙立人……好家伙,光听名字就够头疼了。

    “将军有什么顾虑可以说出来,我国政府会帮将军解决那些麻烦的。”

    杜文成听明白了高思话里的意思,只要自己答应出任这一职务,米国人会为他解决一切麻烦。可是米国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前些时他还为自己的出路犯愁,现在他实在不想放弃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远征缅甸,进军东南亚。哈哈,终于不用在外蒙这样的鬼天气里挨冻了。“大使先生,我想知道为什么会选中我?”

    高思一愣,摇着头说:“说实话,将军。我也不明白华盛顿为什么会选中将军来担任这一职务。在国府的军队里很多高级将领都有这个资格,也许将军你比他们更幸运吧。”

    “好吧,我们来谈谈条件吧,假如我答应了这件事,我会得到什么?”杜文成又开始卖弄他利益至上的原则了。

    高思一耸肩两手摊开道:“我没有权利答应你的任何条件,不过你可以提出来,等我们商议后再答复你。”

    杜文成立刻没精神头了,“算了,那就以后再说吧。外面再好也是要拿命来换的,哪有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儿来得实在。”

    高思暗地里撇撇嘴,恨不得马上伸出中指来鄙视杜文成一番,脸上却带着笑说:“事实上只要将军答应出任这一职务,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得很简单,华盛顿方面一定会让将军你满意的。”

    “我就提三个条件,第一,我要米国政府保证外蒙不会受到任何人的侵犯。第二,我要米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