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观察者 >

第75章

抗战观察者-第75章

小说: 抗战观察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俄惹恼了杜文成,希特勒闻风而动,美国人开始坐不住了。杜文成那里有什么反应?”

    “暂时还没有。不过,整编后的先遣军团里频繁出现三号四号首长的代号,现已查明一号为杜文成司令,二号是分管行政的白云生副司令,三号、四号不明,五号是分管情报的梅岚小姐。学生认为三号、四号应该是主管这次军事行动的首要人物。”戴笠答道。

    何应钦扶了扶架在鼻梁上的眼镜,问了一个大煞风景的问题。“杜文成这次的军事行动会不会影响到苏俄对我们的援助?”

    “就是没有杜文成,自顾不暇的苏俄还会有多余的物资供给我们吗?联俄,本是先总理的遗愿,只是苏俄背信弃义,掠我疆土,是可忍,孰不可忍。

    倭寇未平,国府无力北顾,杜文成此举,正合我意。我们无力相助也就罢了,千万不要添乱。德国人的事情不宜声张,到此为止,就让英美去头疼吧。”

    重庆,美*事代表团驻地。美国驻华特命全权大使高思正向马格鲁德少将传达华盛顿的最新指示:一,说服杜文成停止对外蒙的军事行动。二、阻止杜文成和德国人的合作。三、改善和杜文成的紧张关系。

    “德国人还真是无孔不入啊。那头蠢猪似的格鲁吉亚人(指史太林)连自己的国土都要保不住了,还贪图别人土地,真是不知死活。”马格鲁德气哼哼地说。

    “有什么办法可以说服杜文成停止军事行动吗?”高思吸着马格鲁德从美国带来的雪茄,有些无奈地问道。

    “办法?我能有什么办法?该死的史迪威在济南那次私自行动中差点杀了杜文成,现在我们想见他一面都难,怎么去说服他?”

    “史迪威是奉了五角大楼的命令才策划了那次行动,要是没有日本人添乱他几乎就要成功了。”

    “几乎要成功了?是成功地把一个能干的女人白白送给了杜文成呢?还是成功地挑起了杜文成对我们的愤怒?”马格鲁德讥笑道。

    高思看着桀骜不驯的马格鲁德越说越不像话,有些不高兴地加重了语气说道:“马格鲁德将军,我在向你传达总统先生的命令,请你有一点最起码的尊重。”

    马格鲁德少将哼哼了两声,不甘心地闭上了他的那张喋喋不休的臭嘴。

第158章 :德国外长() 
(晚上还有一章)“杜文成将军,请允许我为您带来德意志元首的亲切问候,以及我本人对将军的崇高敬意。”里宾特洛甫一走进先遣军司令部,就对杜文成表达了德国元首的亲切问候。

    双方寒暄落座之后,里宾特洛甫又交给了杜文成一封元首的亲笔信,希特勒在信中首先了祝贺双方前一阶段的合作大获成功,继而表达了和杜文成进一步合作的愿望,同时邀请杜文成在适当的时候访问德国。

    杜文成也适时地表示了自己对德国元首的感谢,双方这才正式进入会谈阶段。里宾特洛甫就德日和先遣军联手对付苏俄的可能性和杜文成进行了探讨,并且说明日本政府已经答应了部分条件,比如在先遣军出兵外蒙的时候,日本驻山西和满蒙军队会让开大路,主动配合等等。当然了,德国也会为此向杜文成支付一亿美元的无息贷款,帮助杜文成建立基本的工业体系。

    对于德国人的这个提议,杜文成实在是没有一点兴趣,事实上他也不需要日本人的配合。所有的人都以为杜文成的军队要想和苏俄开战,只有走大同出内蒙这一条路,却没有人意识到这种战术已经落伍,杜文成根本就不需要这条陆路通道。

    里宾特洛甫说完之后,杜文成明确表示了在日军全部退出中国之前,先遣军不会和日本人有任何形式的合作。对于杜文成如此干脆的表态,里宾特洛甫除了表示了遗憾之外,心里却在嘲笑杜文成的盲目自大。虽然他也知道两国结怨很深,除非一方倒下否则很难解开这个死结,但杜文成的骄傲却让他很不愉快。

    只是劝说杜文成和日本人联合进攻苏俄,是元首亲自提出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对于瓦解苏俄,结束德苏战争,让德军尽快从苏俄的泥潭里抽出身来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而作为外交部长的里宾特洛甫也明白这个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在德日,而是在杜文成的先遣军身上。

    “杜将军,我们在制定这个合作计划的时候,切实考虑过将军的难处,这个合作计划的着眼点在于军事行动间的相互配合,而不是要将军和日本达成什么协议。这样的合作既不会落实文字,也不会落下口实,更不会对将军本身造成其他的影响,希望将军认真考虑一下这个建议。”里宾特洛甫不甘心地努力劝说着杜文成。

    “外长先生,我们不要让这个问题破坏了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因为除此之外,我们在其它很多方面仍然有着良好的合作前景。您认为呢?”杜文成微笑着转移了话题。

    其实杜文成也没有想到德国人在下这么大的一盘棋,竟然要自己和日本联手在远东给苏俄一记重拳。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施,相信这对苏俄来说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灾难。问题的关键是虽然他很不愿看到北极熊的雄起,却也不愿意让日本人的国力得到增强。

    历史上的纳粹德国一直努力让日本人发动对苏俄的进攻,只是日本军部在反复权衡之下,最终选择了南下而不是北进。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的失败,与他们选择的合作伙伴不无关系,首先是墨索里尼的无能,然后是低估了日本人的野心。日本人的南下政策虽然给英美造成极大的麻烦,却没有给德国人带来一点的好处。

    而在这个时空,杜文成不知道日本人会如何选择,也许德国人有其他办法说服日本也说不定。不管怎样,他都不会选择和日本人合作,即便是德国人付出再多的代价也绝无可能。

    里宾特洛甫叹了口气,杜文成在一亿美元的无息贷款面前没有丝毫动摇,他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利益可以让杜文成低下他的头颅。

    “那么好吧,我们暂时放下这个问题,谈一谈其他的合作。相信将军对莫斯科的战事也有一定的了解,坦白地说,我们遇到了一点麻烦。

    我们的军队已经逼近莫斯科近郊,可那里糟糕的天气和泥泞的道路给我们的后勤造成一点麻烦。前线士兵现在缺少的不是枪炮弹药,而是生活用品,比如御寒的棉衣棉被,帐篷食品还有医疗药品等等。德国政府知道将军也在打仗,也需要这些战略物资,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得到将军的帮助,将军也会因此而获得我们元首的友谊。”

    杜文成故作不解地问:“外长先生提到的这些物资虽然短缺,但也不是没有办法。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两国已经没有外交关系,即便是我给你们准备好了这批物资,外长先生又怎么运回国内呢?”

    里宾特洛甫笑了,笑得很畅快,很开心。“我们的元首要是听到了将军的话一定会很开心的。和杜将军说句实话,事实上我们并不缺少这些物资,我们缺少的只是运输能力。如果将军能在这方面给与帮助的话,德国政府会非常感激将军的慷慨。”

    里宾特洛甫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杜文成也就不在装傻。他早就知道只要他的大型运输机一露面,就瞒不住西方列强贪婪的眼睛,更何况他的手里还拥有太多的先进技术。

    杜文成耸耸肩,“好吧,外长先生,您赢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下面处理吧,我想邀请先生共进晚餐,一杯慕尼黑啤酒或许会拉近我们彼此的距离。先生请。”

    在随后的谈判中,杜文成选择了梅岚和白云生作为和德国人谈判的主要对象,除此之外他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幸好梅岚、白云生不负他的期望,不仅在物质的供给上获得了很高的利润,在运输问题上更是为杜文成的财政收入争取到了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里宾特洛甫的长治之行基本上是成功的,虽然在主要方面没有达成协议,但解决了德军的物资供给也足以让他回去交差了。长治方面也对这次的交易极为满意,唯有军团长和参谋长两人对这样的交易频有微词,碍于上面的有关指示也只好视而不见。

第159章 :米国人() 
“杜文成将军,我仅代表米*方对您在济南的遭遇表示非常的遗憾,同时……”

    “请等一下,马格鲁德将军。你是代表米*方对我在济南的遭遇表示道歉吗?”杜文成很不爽地打断了马格鲁德少将的话。

    高思抢先答道:“杜将军,你不觉得着眼于未来才是维持彼此间友谊的最佳途径吗?”

    杜文成淡淡地反问道:“高思先生,你觉得我们之间有过友谊吗?”

    “杜将军,我希望你能够明白,我们来到这里已经表达了我国政府释放出的善意,你可以不接受我们的友谊,只希望你能忘记过去的不愉快。”马格鲁德阴沉着脸说。

    “很遗憾马格鲁德先生,我的记忆一向很好。”杜文成也沉下脸来。

    “先生们,我以为这样的谈话是没有意义的。”久居官场善于调节气氛的高思大使圆滑地说道:“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政府希望与将军改善关系是很有诚意的,五角大楼指派马格鲁德先生来到这里面见将军道歉,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中国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以德服人。作为一名外交官,我来到你们这个文i明古国的时间很短,我很期待将军能用行动为我解释这句著名的古语。”

    杜文成被高思的话气乐了,合着欺负完我还让我以德服人?你们不要这样太搞笑了吧?他给自己点上一支香烟,又把身体舒服地靠进宽大的座椅上。

    “高思先生,我很高兴你对我们古老文化的欣赏。那么你是否知道我们的古老文化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话,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比如“以彼之道还彼之身”?

    高思先生,我很想知道史迪威将军现在哪里,也很期待和他的再次见面,高思先生可以为我安排一下吗?”

    “杜将军,原谅我不明白你的意思,难道你想请远在太平洋彼岸服役的史迪威先生参加你的晚宴吗?”马格鲁德也点上一支雪茄,面带鄙夷地嘲笑着杜文成。

    “不错,我正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不知道……马格鲁德先生,我想我很快就可以请来米国第三军军长约瑟夫·史迪威先生了。”

    “莫名其妙。”马格鲁德狠狠地将雪茄扔在地上。“杜将军,我们来到这里可不是参加什么晚宴的,而且我们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你和纳粹德国之间的交易瞒不了世人的眼睛,我们来这里不是想阻止你这种令人恶心的交易,而是想提醒你不要误人误己。”

    杜文成哈哈大笑道:“马格鲁德先生真是快人快语,那么请您告诉我,您来到这里难道是想告诉我,你们米国政府正在计划牺牲中国的利益而选择和日本人妥协,还是想告诉我你们的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策划从上海撤兵?我想所谓的误人误己这句话正是我想提醒先生们的。”

    这不可能!高思和马格鲁德对视了一眼,同时在心里喊出了这句的话。米国政府撤出驻华海军陆战队,并严令美侨撤出上海的计划是极其隐秘的,也是米国政府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中国的一个卑劣伎俩。

    这样的一个秘密计划不要说重庆国府,就是盟友英国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可杜文成偏偏就知道了,而且还用米国政府的行为狠狠地扇了他们一个响亮的耳光。

    “先生们,我想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了,除非你们认可米国人的友谊从来都是这么廉价。现在,我郑重地邀请两位参加今晚的宴会,说不定会有惊喜在等待着你们。”

    和美国人的见面不欢而散后,回到住地的杜文成立刻和基地取得了联系。

    “找到他了吗?”

    “观察者,我不明白抓到史迪威对你有什么实际意义,难道就是为了向米国政府示威?我实在看不出激怒米国人对‘曙光计划’有什么特别的帮助,或则你只是为了泄愤而已。”

    杜文成一点也不在意基地对他的调侃,泄愤固然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他想要米国政府知道,不要试图对别人指手画脚,大英帝国虽然没落了,却也轮不到美利坚来充当国际警察。管好自己的事,不要四处伸手,这就是杜文成想要表明的态度。

    他也没想把史迪威像阎锡山那样软禁起来,阎锡山只是一个特例,一个非常失败的特例。杜文成不仅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好处,反而削弱了国内本来就不是很强大的武装力量,晋绥军的四分五裂不能不说是他惹出的祸端。如果可能的话他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将阎锡山再“请”出来,当然,这还要看阎锡山自己会选择什么样的态度。

    可这次的行动却和上次“请”阎锡山完全不同,即将在年底进入缅甸的远征军还需要他的指挥,米国援华物资的分配权也掌握在他的手里。无论历史怎样记载,史迪威在中缅印战区所取得的功绩是无法否认的。

    “观察者,如果你这样做了之后,米国政府还会一如既往地委派他担任中缅印战区的美军司令吗?你要明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如果米国政府另外委派一位司令员领导中缅印战区的工作,我不知道他是否能比史迪威做得更好。”

    杜文成终于明白基地为什么又要耍脾气了,历史上的史迪威超越了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坚持两党共同抗日的方针,在援华物资的分配上主张平行援助,也就是说史迪威将军对延安还是非常友好的,难怪基地又不肯合作了。

    “可我的话已经说出去了,难道你要看着我出丑不成?”

    杜文成也急了,你说这他妈都叫什么事儿,这也不成那也不成的,说句话还要反复考虑。可现在怎么办?

    “观察者,你对米国人说的只是惊喜,而惊喜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就比如在白宫的草坪上扔下一堆****,或者把罗师傅秘密请到中国来,都不失为一个天大的惊喜。”

    把罗师傅秘密请到中国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