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观察者 >

第74章

抗战观察者-第74章

小说: 抗战观察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粟裕和左参谋长对视了一眼,连连点头笑道:“应该,应该。情报部长的身份自然是特殊的,不错。不错。”

    杜文成哭笑不得地看着两人,“你们两个家伙能不能认真一点?我们在商量事情呢。”

    三人说笑了一会,杜文成吩咐亲兵守住门口,脸色一正说道:“我在和周先生借人的时候,有些话没有说,现在告诉你们我的一些真实想法。希望你们能守住这个秘密,这不是为我,而是为了延安,为了抗战胜利后的延安。”

    军团长和参谋长的表情立刻凝重起来。

第156章 :开战前的准备(三)() 
(晚上还有一章)“张海波这个人你们已经认识了吧?他是你们的人,而且还是个十分重要的人物。”

    军团长和参谋长听到这个消息先是大吃一惊,想不到自己的同志在先遣军里竟然掌握着一个师的兵力,可杜文成这样讲是什么意思?继而又恍然大悟,以杜文成和延安的关系想来也不会有加害张海波的意思,否则也就不会请他们俩来并且说出这一秘密了。

    在他们来长治之前,曾经回延安面见过总司令,z副主席还为此飞回延安,就先遣军的事情作了特别说明。他们只知道先遣军里有自己的人,却没想到竟然还是个师长。

    杜文成看他们回过神来,这才继续说着:“如果这次的战斗能够顺利完成,我打算让你们俩带着张海波的一师,张卫民的三师还有蓝诚的七师进军内蒙。一是为了稳固我们的后方,再就是为抗战胜利后做打算。

    你们大概早就看出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局势了,既然内战不可避免,那就先下手为强。你们出兵内蒙后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军,外界的事情由我出面应付,军队的粮饷装备由我提供,你们专心发展就好。一旦日军投降,你们就可以顺势出兵东北。

    张卫民和蓝诚这两个人还是可以靠的住的,最主要的是他们两人的思想和贵党的一些主张很接近,至于如何让他们

    认同并接受你们,那就看你们的政治水平了。”

    参谋长兴奋地在杜文成的肩上擂了一拳,哈哈笑道:“谢谢你了,你这家伙这么帮我们,我看不如加入我们一起干算了。”

    杜文成笑了笑说:“你们也知道我不过是站在前台的傀儡,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帮我就帮朋友一把,别的就不要说了。对了,你们过后找张海波商量一下,尽快把这件事通报延安。只是这样一来,你们就暂时回不去了。我和你们的z副主席有一个君子协定,到时候希望周先生不要骂我言而无信就好。”

    参谋长还想要说什么,却被军团长暗中拉了一把,示意他适可而止,不要在这样的问题上多做纠缠。杜文成今天讲的这些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不仅关系到延安今后的发展,更关系到延安今后的前途和命运。他要好好整理一下思路,争取将杜文成说过的话一字不漏地汇报给延安,以便让统帅部做出正确的判断。

    杜文成今天说的话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在光复太原的时候他曾有过将日本人赶出山西的想法,可最终却因为山西的复杂局势而放弃了。随后他又把目光投向外蒙,希望在外蒙站稳脚跟后再全力进军东北,可是他的这个计划却意外地被基地否决了。

    基地的意思是:经营外蒙没有问题,进军东北则有欠考虑,“曙光计划”的根本在于拓展共和国的生存空间,而不是将有限的资源浪费在注定要失败的日本人身上。

    基地的态度让杜文成迷惑了很久,直到在重庆和周先生的一次谈话后才隐约明白了什么。周先生在谈及国内形势的时候,着重强调了抗战胜利后的国家统一问题,有资格完成统一大业的不外乎重庆和延安这两方面,而杜文成在其中的作用将是双方都难以忽视的一个客观存在。

    周先生的话警醒了杜文成,让他明白自己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让人追着到处乱跑的杜文成了,而是可以影响到国内政局的一股强大力量。如果任由这股力量发展下去,就很可能形成国内的第三方势力,进而成为延安一统全国的最大障碍,这就难怪基地会反对他进军东北的战略计划了。

    现在的他才彻底领会了一号首长命令中所隐藏着的深刻含义,什么叫不能干涉历史?什么叫不能改变历史?所有的“不能”原来都是有条件的不能,而符合条件的不能莫过于他要进军东北了。

    想想看,以杜文成的军事实力即便是不能收复整个东三省,收复一省一地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让他在东北发展下去的话,当年带着百万大军入关的林总可就是前车之鉴了。到那个时候就是杜文成自己没有野心,可谁能保证他的部下没有?基地可以清除了杜文成,却没有权利清除他的部下,在先遣军里陈涛之流的狂热分子绝不在少数,“黄袍加身”的事例在历史上可不仅仅是宋朝才有。

    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才有了今天杜文成对军团长和参谋长的一番话。他的想法是:既然自己不方便出手,那就把这个机会留给延安好了,也省的日后老毛子在东北的问题上,对共和国指手画脚。

    就在先遣军上下紧张备战的时候,情报部长梅岚向杜文成汇报了一个意外情况。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秘密飞抵南京,汪伪政府通过特别渠道,向先遣军转达了里宾特洛甫想要和杜文成会面的请求。

    杜文成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被吓了一跳,在这个时候和纳粹德国搭上关系可没什么好果子吃,先不说希特勒这个疯子的野心,就是国际舆论就会让他身败名裂,虽然他很想青史留名,却也不想像秦桧一样留下个骂名。

    “召集大家来就是要分析一下德国人的目的,还有就是我们能不能从中得到一些好处。”在紧急召开的先遣军高层会议上,杜文成一点儿也不掩饰自己利益至上的观点。

    老资格的白云生当仁不让地分析道:“德国人的来意其实很简单,无非是想和我们联手对付苏俄罢了,这是他们求见司令的主要目的。再有就是想借机挑拨英美和国府的关系,尽可能地拖延国府选边站的时间,为英美在远东事务上多制造一些麻烦。依我看来大体也就是这样。”

    军团长和参谋长点头表示赞同白云生的分析,他们刚刚加入先遣军,对先遣军的了解也只是流于表面,所以只能从德军的现状来分析他们的目的,就像白云生所分析的那样。

    “从先遣军搜集到的情报上分析,除了副司令员提出的两点以外,德国人很有可能提出军购以及请求援助的问题。”

    梅岚来到长治以后就开始整合先遣军的情报系统,在稍有眉目后又一头扎进了白云生留下来的文件堆里,从中筛选出了一些极有价值的情报提供给杜文成参考。她今天所提出的意见也是从以前搜集到的情报中得出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白云生在对情报方面的敏感性的确不如比较专业的梅岚。正如梅岚对白云生的评价那样:行政方面游刃有余,情报方面庸庸碌碌。

    “德国人最近在莫斯科城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不是因为苏俄人的强大,而是糟糕的天气。由于开战前对形势错误的估计,再加上庞大的消耗以及后勤运输问题,前线士兵不得不忍受物资短缺给他们带来的不便。

    因为德国方面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相信随着里宾特洛甫的到来会向我们提出援助的请求。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德国人需要我们庞大的空中运输能力,而这才是德国人最为看重的。”

    白云生脸色微红,心里虽然稍有不满却不得不承认梅岚的确有资格接管情报系统。说实话,任谁也不会对分走自己权利的人有什么好感,更可况还是个女人。问题是梅岚不是一般的女人,能力不能力的暂且放下,单说杜文成夫人的这个标签就没人敢说三道四。

    军团长和参谋长和梅岚接触不多,但对梅岚敏锐的眼光和严谨的分析也是非常赞赏。就在昨天,他们收到了由统帅部三人组联名签发的一封电报,电报中提醒他们要严格遵守先遣军的各项制度,严厉警告他们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干涉先遣军内务;在努力打赢这场战役的同时,努力做好张卫民师长和蓝诚师长的思想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进军东北做好一切准备。

    延安的电报表明了统帅部对杜文成这一安排的重视,同时也界定了粟裕、左权和张海波三人在先遣军内的行为准则,归根结底一句话:服从和配合杜文成的作战计划,尊重和维护杜文成在先遣军内的领导地位。

    有了统帅部的命令,他们对于杜文成“任人唯亲”的做法只当做没看见。虽然也曾担心情报的疏漏会对指挥作战的他们产生影响,但从梅岚刚才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作为情报部长的梅岚是合格的,接下来就要看杜文成如何拿主意了。

    在利益和名誉面前小有纠结后,杜文成还是选择了利益,但也不是说明目张胆地和德国人合作,这其中的技巧就值得认真推敲了。

    “联手对付苏俄不是不可以谈,关键是这种合作要达到什么程度,如果我们和德国联手进攻苏俄,国际社会将会是什么样的反应,这是我们必须慎重对待的一个问题。

    第二,英美和国府的关系问题,首先我要表明我自己的态度,我对英美或是国府都没有什么好感,希特勒是否能破坏国府和英美之间的关系也不在我的考虑之中。就是说,国府什么时候对德意日宣战和我们先遣军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杜文成霸气地说。

第157章 :开战前的准备(四)() 
“最后一个是军购或者说是军援问题,梅岚刚才分析的很对,德国人或许真的在打这样的主意。所以我需要白副司令在这方面多辛苦一下,争取多储备一些生活物资,即便是德国人不要,我们自己以后也会用到,至少可以避免德国人在这方面所犯的错误。”

    杜文成翻动着手里的情况汇总,综合大家的分析作着做后的总结。对于德国的战争潜力有着深深戒心的他,实在是不愿意与虎谋皮,可让他放弃唾手可得的巨大利益又实在有些不甘心。虚与委蛇罢了,没什么了不起,他这样的安慰着自己。

    “好吧,现在我们被德国人放在了烤架上,要是不让他们付出点代价的话,岂不是很对不起他们?就按刚才说的那样,白副司令负责物质生产和收购,军团长和军团参谋长继续负责军队的整训,一旦三师那边准备完毕,先遣军立刻行动。梅岚留一些,大家先散了吧。”

    梅岚和杜文成虽然有了肌肤之亲,但到了长治以后却并没有住到一起。虽然整个先遣军都知道这位准司令夫人,可要想得到他们的信任也并不容易,在人们的印象里她的身上依然挂着国府特派员的标签,想要改变人们对她的看法显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就要看她自己的努力了。

    也正因为如此,梅岚很少有时间和杜文成在一起,情报工作的特殊性质也让她忘记了时间的概念。先遣军的情报系统还很不完善,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更是让她哭笑不得,单单是完善情报系统和培训工作人员这些工作,就已经让她焦头烂额了,哪还有时间去谈情说爱。

    杜文成早就把梅岚的情况看在眼里,心疼之余这才借今天的工作之便把她留下来,即是为了缓解她的工作压力,也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相思之苦。

    “阿岚,陪我到城外走走吧。吴良平他们牺牲已经一年了,前段时间我一直在重庆,也没时间来祭奠他们。”

    梅岚的眼睛一亮,瞬间就明白了杜文成的心意。如果单纯地以辛苦为由劝自己休息,以她现在的工作进度来看自己绝对会拒绝他的建议。但以现在的这个理由来说服自己的话,成功的机会显然会提高很多。

    她靠进杜文成的怀里,不知是感动还是感慨地幽幽一叹。“文成,人死以后真的会有在天之灵吗?若有的话吴良平他们一定会很庆幸有你这样的兄弟。”

    杜文成苦笑了一下,幽冥之事谁又说得清楚?人死之后有知也好有灵也罢,总之是天人永隔难以相见了。他拥紧了怀里的梅岚,无言地享受着短暂的安宁。

    在杜文成盘算着从德国人身上捞些油水的时候,重庆也在紧张地和美国人进行着军援谈判。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已经和美国人确定下来第一批军援清单,计有长短枪五万支,轻重机枪一万挺,炮类有迫击炮、山炮、榴弹炮共计……”

    重庆,林园官邸。何应钦正向委员长汇报着和美国人的谈判结果。委员长听得频频点头,心里则在计算着这批物资应该装备到那支部队合适。自己的嫡系部队也该换换装了,多装备几个美械师应该是不错的主意。

    “敬之,你们的工作卓有成效,辛苦你了。”

    何应钦心里骂娘,脸上却洋溢着谦逊的笑容。“今天和美国人的会谈结束后,马格鲁德少将忽然提出要到长治参观访问,这件事……”

    委员长哼了一声道:“贼心不死。他们愿意去碰钉子,尽管去好了,杜文成,不会待见他们的。”

    “学生戴笠请见校长。”。戴笠在门外报告说。

    “进来。”

    “校长,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秘密抵达南京,有情报显示汪逆正在秘密联系长治杜文成,为里宾特洛甫访问长治铺路。”

    何应钦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马格鲁德急着要去长治,原来是德国人也在秘密联系杜文成。这个杜文成还真是香饽饽,不仅美国人要连番对他示好,现在连德国外长都放下身价主动去求见他,国府要是有这样的一位人才,又何必自己辛辛苦苦的上下奔忙?可惜呀,可惜。

    “苏俄惹恼了杜文成,希特勒闻风而动,美国人开始坐不住了。杜文成那里有什么反应?”

    “暂时还没有。不过,整编后的先遣军团里频繁出现三号四号首长的代号,现已查明一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