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观察者 >

第18章

抗战观察者-第18章

小说: 抗战观察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指导员,既然不再有战斗,为了以防万一,还请吴指导员下了沈成文的配枪。”

    吴良平尴尬地望着女干事李秀娟:“我们面临的情况还很复杂,这样做不大好吧?”

    “没什么不好,时刻保持革命队伍的纯洁,是我们战胜敌人的有利武器。吴良平同志,执行命令。”

    吴良平看着杜文成的眼神里满是歉疚,但还是伸出手来对杜文成说:“对不起,沈将军。”

    杜文成沉默着解下配枪交给了吴良平,一言不发地站到队伍的最后。李秀娟有些不屑地看了杜文成一眼,转身对吴良平说:“整顿队伍,立刻转移。”

    闷头行军无疑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儿,部队有了伤亡,队长也负了重伤,队伍里士气低沉,队员们也都沉默不语,更没人在意走在最后杜文成。看情形即便他中途溜掉,人们都懒得理会。半路休息的时候也是这样,大家忽然都陌生起来,再不复杜文成讲课时的亲近。

    “沈将军。”吴良平到底有些看不下去了,再怎么说队伍还是靠着人家的指挥才冲出来的。他走到杜文成身边想要解释什么,却发现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叫了一声沈将军,就默默地站在那里。

    对于吴良平的沉默,杜文成还是可以理解的。虽然他什么话也没说,杜文成却明白他的内疚和歉意。

    “我们这是准备到哪里去?”他轻声问道。

    “前面不远的小王庄,军区的同志来时曾在那里落脚。”

    “嗯?安全吗?”杜文成有一丝警觉。他拉住吴良平,小声地问:“军区的人什么时候来到部队的?”

    “昨天白天,怎么了?你不是怀疑。。。”

    “我不是怀疑他们,而是担心他们来时就被鬼子盯上,要不然小鬼子怎么会来的这么突然?”

    吴良平也警觉起来,杜文成说的很有道理,他们的宿营地一向很安全,鬼子怎么会不声不响地就围上来?他看了一眼走在前面低声说话的两位政治部的人,又看了看杜文成,迟疑了一下低声地问:

    “我们怎么办?”

    杜文成无奈地反问:“我说了有用吗?”

    “可是。。。”

    杜文成想了想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你看是不是可以这样:立刻停止前进,派人前出侦查;让伤员们相互扶持坚持一下,另外通知全体战士们随时应变,准备战斗。

    “好,我相信你的判断,就这么办。”

    吴良平转身去安排杜文成提出的建议,

    赵、李两人发现了队伍的异动,紧忙询问吴良平发生了什么事,吴良平简单解释了一下部队面临的情况,又说出了杜文成的建议。两人合计了一下,虽然觉得杜文成有些小题大做,但还是谨慎地默认了这一做法。大家没有异议,部队立刻行动起来。一小队前出侦查,其余人等也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前出侦查的人很快就转回来报告说:小王庄里似乎没有什么异样,只是村里的老乡对战士们有些冷淡和疏远。

    赵、李两人对视了一眼,率先说道:“情况不对,我们来时老乡们的接待还是很热情的,不可能只隔一天就有这么大的变化。”

    “我们现在怎么办?”

    吴良平虽然是老战士,打仗勇敢还有一定的文化,但对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就有些力不从心,面对突发情况更是拿不定主意。现在队长负伤还在昏迷,赵、李二人又不懂军事,到了此时三人全都没了主意,一起把目光看向了杜文成。

    杜文成哭笑不得,却也只好临危受命、当仁不让。他看看受伤的战士们,心里合计再这么折腾下去伤员们恐怕受不了,再说丁伟的伤也不能在拖延了。想到这里,他果断下令道:

    “集合能战斗的战士迅速包围小王庄,许进不许出,不要走漏一点风声。命令伤员们不要掉队,快速跟进。其他人马上进村不放过一切可疑人物,立刻行动。”

第35章 :丁伟·一路走好() 
部队进入小王庄后,泄密的事情也很快地水落石出,小王庄里早有日本人的走狗密探,赵、李二人又是经验不足,被人一直盯在身后而不自知,这才暴露了丁伟游击队的宿营地。

    事情查清楚了,赵、李二人满面羞渐,不住地向吴良平和游击队员们道歉,对杜文成却依然如故。杜文成也懒得理会他们,既然大家在一口锅里吃饭,杜文成也就不能袖手旁观,至于其他的一些烂事儿,杜文成实在是没心情理会。

    在小王庄休正了两天,受伤的游击队员都得到妥善的治疗,唯有丁伟受伤过重,重金请来的郎中对此也是袖手无策,吴良平急得上火却又无计可施,无奈之下还得求助于杜文成。

    可杜文成也不是医生,对于这种开膛破腹的事情也是毫无办法。左思右想之后还是得请医生,只是怎么请和上哪儿请的问题需要解决。

    这个时候杜文成又想起基地的好处来,若是基地还能正常运作,那么所有这些伤脑筋的破事儿都能够得到完美的解决。他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不止一次地试图联系上基地,可惜的是一直没有得道基地的回应。

    杜文成也不知道基地停机自检需要多长时间,只是觉得基地一定是遇到很麻烦、很棘手的事情,否则的话不至于这样的对他不理不睬,至少基地对于观察者的人身安全是不能置之不理的。

    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杜文成,忽然想到一个看似冒险,看似胆大包天的主意:这里离长治县这么近,为啥不到长治县城去想想办法?县城里应该有能治这种外伤的大夫吧?即便没有,至少还有药房,还有消炎、退烧药可用,这样的耽搁下去,丁伟恐怕难以挺过这一道生死大关。

    杜文成一骨碌爬起来,径直找到指导员吴良平,开门见山地说:

    “我要进长治县城,相信我就把枪还给我。”

    吴良平摸不着头脑,但直觉告诉他一定和丁伟的伤势有关。他默默地打开自己的抽屉,拿出杜文成的那把勃朗宁,又从背包里抽出一把带鞘的匕首一起递给杜文成说:

    “这个你也带着,或许用得着。注意安全,我们就在这里等你回来。”

    杜文成没敢耽搁,回到住处略微收拾了一下,便趁着月色向长治县城摸去。刚出村口不远,忽然发现前面影影焯焯一伙人正向这里摸来,他大吃一惊,急忙闪身躲在一旁仔细查看。偷袭!日本鬼子又来玩偷袭。杜文成不敢怠慢,举枪瞄准骑在战马上的鬼子军官,啪啪啪连打三枪。

    可惜勃朗宁手枪的射程有限,三发子弹全都不知打在那里,到是把敌人吓了一跳。幸好杜文成的目的只在报警,并没有奢望能够杀伤敌人。枪声一响,顿时惊动了村里的游击队,经历了鬼子的一次偷袭,队员们也都十分警觉,一听枪声很快就集合起来。

    “怎么回事?谁在打枪?”赵干事问吴良平。

    吴良平也在纳闷,沈成文刚刚离开,不会是和哨兵发生冲突了吧?正想着,村口的哨兵跑来报告说:沈成文离去的方向发生枪战,情况暂时不明。吴良平刚把哨兵打发走,又有人来报告说:沈成文正和偷袭的鬼子激战,要我们赶快撤退。

    撤退?怎么撤退,吴良平头大了。十几个伤兵倒还好说,他们至少还能自己行走,可是丁伟怎么办,丁伟已经经不起再次转移的折腾了。可情况紧急,必须要立刻转移,吴良平反身来到丁伟的房间,发现丁伟正盯着他看。

    “鬼子又来偷袭了?”看着吴良平焦急的神情,丁伟什么都明白了。他顿了顿对吴良平说:

    “老吴,我们在一起多年,你应该了解我。我的情况很糟糕,恐怕挺不了多久,你就不要在为我费心了。那个老沈是个人才,你要想法儿留住他,也许他有很多毛病,那是在gmd军队养成的习惯。你。。”

    “别说了老丁,我都知道,我不会扔下你不管。”

    吴良平向门外喊道:“来人,快准备担架,快。”

    回答吴良平的是更加激烈的枪声,他急促地对丁伟说:“老丁放心,要死我们死在一起,你先等一下,我马上回来。”

    村子里已经乱成了一团,到处都是枪声、喊声,吴良平冲出门外,大声指挥着战士们隐蔽反击。就在这时,他看见杜文成正躲在一个磨盘下,拿着一把三八大盖沉着冷静地战斗着。他每一次开枪都能精准地放到一个鬼子,从不落空。

    “老沈,快过来。”吴良平喊道。

    杜文成又放到了两个鬼子后,弯着腰飞快地跑到吴良平跟前:“老吴,下令分散撤退吧,我们坚持不了多久。”

    “可老丁还。。。”

    杜文成默言。要想保存革命力量,有所牺牲已是在所难免。可这话怎么跟吴良平说?看着吴良平期待的眼神,杜文成叹口气说:

    “你找两个人抬着老丁先走,我带人阻截鬼子的进攻,吸引他们的注意。事不宜迟,我们分头行动。老吴,小心点儿。”

    “好。老沈,我欠你一条命,我会还给你。记住,不要死。”

    杜文成带领游击队员们硬是阻击鬼子进攻半个多小时,看看弹药所剩不多,便果断下令撤退。刚跑出不远,就见吴良平带着几个人边打边撤地往这边跑来。

    “你们怎么搞的,怎么还往回跑?”

    杜文成气急败坏地问吴良平,吴良平气喘吁吁地对他说:“这面的鬼子太多,我们冲不出去。”

    “老丁呢?”

    “老丁在。。。老丁,老丁。”

    吴良平回身一看,抬着丁伟的两个游击队员不见了,丁伟也不知去向。他喊了两声听不见回答,冷汗立时流了下来,反身就要往回冲,却被杜文成拦住。吴良平刚要对杜文成发火,就看见一伙鬼子正架着丁伟往这里走来。

    “老丁,老丁。”

    丁伟也看见了吴良平等人,他声嘶力竭地朝这里喊着:“老吴,开枪打死我,打死我。”

    情况已经万分危急,鬼子已经从四面八方地向这里围来。吴良平握紧手里的枪无论如何也下不去手。丁伟犹在朝这里喊着,叫着:老吴,老沈快开枪啊,我命令你们开枪。

    杜文成咬了咬牙,一个手刀砍晕挣扎着要冲上去的吴良平,随后示意游击队员架走他们的指导员。他举起枪看向丁伟,大声地喊道:

    “丁伟,一路走好。”

第36章 :复仇·一打长治(一)() 
“我们犯下了很多错误,麻痹轻敌,思想混乱等等。错误需要改进,责任需要承担。关于这次的失败,我会向总部首长和军区政治部汇报这里的所有情况。在没有接到总部指示之前,鉴于指导员吴良平同志身染重病,不能视事,部队暂由我和李干事负责管理。”

    逃出了敌人的包围,损失惨重的晋东南游击队经过几番辗转,来到一个被敌人扫荡后留下的废弃村庄做暂时休整。指导员吴良平因痛失战友和军事主官丁伟,由此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悔恨之中,因而引发一场了大病卧床不起。来自总部的赵干事和李干事勉为其难的担起了指挥部队的职责。

    在全体会议上,赵干事一条一条地列举着部队方向性的错误,并对革命队伍里混进了一名gmd高级军官,而且还在部队里享有较高声望一事表示不解。

    说道杜文成,赵干事四下看了一下问:“沈成文到哪里去了?有人负责监视他吗?”

    有战士报告说:早晨起来的时候,看见沈将军独自一人走出了军营,没有人跟随。赵干事想了想说:

    “根据总部的指示,对于友军我们的态度是:我们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时也要保持我们自身队伍的纯洁性和独立性。对于一些身份敏感或身份不明的人,我们还是要提高警惕的。还是那句话: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沈成文在我们部队里做过一些有益的好事,但也做了不利于我们发展的坏事。不管怎么说,我们的老红军战士,我们的队长丁伟同志就是倒在他的枪口下。”

    此时的杜文成正正跪坐在小王庄丁伟的尸体前。他的那一枪正打在丁伟的心脏处,瞬间的死亡使得丁伟面对他枪口时的表情全都留在了脸上:没有一丝对死亡的恐惧,反倒有几分笑意和信任。这就是死在战友枪下的丁伟。

    擦干净丁伟脸上的血迹,又整理一下丁伟身上的服装,杜文成这才起身,把牺牲战士们的尸体全都找到一起,又在向阳处挖了一个大坑,准备好好安葬这些为国家独立,为反侵略战争而牺牲了的战士们。

    杜文成的脸色阴沉,汗水,泥水和血水交织在一起,让他看上去就像煞神一般可怖。至于政治部的两位同志如何处理善后事宜,则完全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发现杜文成不见了,晋东南游击队的全体大会也就草草结束,顺着杜文成留下的踪迹,游击队员们也都陆续赶来这里。没有命令也没有言语,大家一起动手给牺牲了的战士们擦净身体,换好衣服,又小心翼翼地把牺牲了的战友摆放在挖好的土坑里。没有鲜花也没有悼词,只有无声的哭泣和满腔的仇恨。

    掩埋了战友,杜文成在坟墓前的一块青石上放下一颗子弹,在心里暗暗对丁伟说:这把枪杀死了你,这把枪也将会为你报仇,我发誓。

    “沈成文,你要到哪里去?先交出你的配枪。”

    杜文成刚要离开,却被赶来的赵干事喝住。他冷冷地看了赵干事一眼,转身就走。

    “站住,再走就开枪了。”

    杜文成猛地回过身来,狼一般的眼神死死地盯着赵干事:“我是国民军少将参议,你敢开枪试试,想要挑起内战吗?你承担起这个责任吗?

    还有,我到这里来是受丁伟的邀请来做客的,不是来做你们俘虏的。你们隶属于十八路军,也是在国民军的编制之中,我倒是很想问问你们的总司令,他怎么教你们规矩的?俘虏一名国民军少将?谁给你的胆?还挡在我面前干什么,给我退下。”

    赵干事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地退到一边。在全国抗战之际,谁敢无故扣押一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