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观察者 >

第117章

抗战观察者-第117章

小说: 抗战观察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期待和你的下一次见面,总统先生。”抓住了主动权的杜文成微笑着说。

    四巨头住的地方并不是很分散,英国人又十分关注米国和杜文成的接触,当丘吉尔听说双方的会面只进行了十分钟,罗斯福就匆匆而去的消息后,丘吉尔不免有些窃喜。

    现在的英国人最不希望的就是米国人和杜文成妥协,他们清楚地知道,一旦失去了米国人的支持,英国很难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杜文成的出现无疑在英米间插进了一根楔子,让英米不再像从前那样充满了信任。

    米国人在核问题上模棱两可的态度,让丘吉尔非常担忧,杜文成对英国的仇视更是显而易见,可国内绝不会同意用香港和东印度的利益来化解这份仇怨,就是他自己也不愿意这样做。

    可杜文成偏偏掌握着让米国人都眼馋的高精端的科学技术,甚至不惜损害英国人的利益也要得到这些技术。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人事实上已经无从选择,丘吉尔决定在和罗斯福谈谈,不管怎样也要先挤进核俱乐部再说。

    如果米国人可以说服杜文成接受英国加入核俱乐部,那么英国也会在缅甸独立的问题上做一些让步,如果杜文成拒绝接受英国的这一要求,说不得只好动用一些手段,杜文成还不是神,就是神也会陨落。

    相比于丘吉尔的忧心如焚,委员长在听到杜文成和罗斯福单独会面时只是一笑置之。他相信杜文成不会出卖中国利益,从杜文成出现至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证明杜文成是一名坚定的爱国者。

    或许他的政治倾向并不与国府一致,或许他更倾向于延安,但他最终还是倾向于这个国家。从他到缅甸后的所作所为更加明显地表现出他的这一倾向,为了把缅甸掌握在手里,他下令全体先遣军加入了缅甸国籍,就是阎锡山也不例外。

    唯独杜文成自己既没有加入缅甸国籍,也不出任缅甸政府的职务,这次开罗之行也是以私人身份出席这次会议的,他并不代表缅甸政府,但却可以行使总统职权,因为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缅甸总统吴登敏的私人资政和全权代表。

    委员长有理由相信,一旦杜文成出任缅甸总统,也就是缅甸加入大中华的时候。这样一个处心积虑地想要国家富强的人,怎么可能出卖国家利益?因此,委员长对杜文成和罗斯福的见面抱着乐见其成的态度,米国在当今世界上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只有合作才是对双方最有益也是最明智的做法。

    “达令,杜文成手里的核弹真的那么厉害,就连米国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它?”

    委员长笑着说:“核弹的确厉害,你没有见到,自然不会知道。这个问题我和杜文成谈过,我们现在的技术虽然很难发展核力量,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米国人拉英国加入核俱乐部,为了东西方的力量平衡,杜文成就不会落下我们国家。

    英国人加入不成,我们也等得起,国内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没有个十几二十年,是发展不起来的。现在不是我们急的时候,我只担心杜文成思虑不够,上了英米的当。”

    就在这个时候,随同委员长一起来开罗的侍卫长俞济时进来报告说:杜文成来访。

    委员长笑道:“我就知道,杜文成不会致我们的国家利益而不顾,快请他进来。”

    “文成啊,在国外和你见面,就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走到哪里我们都是一家人。”

    杜文成向夫人问好后,就详细的向委员长说明了自己和罗斯福的会谈,当杜文成提到飞船的时候,宋夫人睁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瞪着杜文成。

    “你说的那个飞船,就是你的空中基地?”

    “不错,阎锡山老爷子就是在飞船上生活了一年。”杜文成笑着说。

    “不行,我一定要上去看看。杜文成,我请求你一定要带我见识一下。”宋夫人不待委员长表态,就抢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委员长要是相信我,你们一定会见到终生难忘的一幕。”

    “杜文成,你不能这样对我,我已经抵挡不住魔鬼的诱惑了。此生若能登上月球,就是死了我都愿意。”

    委员长大笑起来,他好久没有看到夫人露出这种天真无邪的表情了,十年?还是二十年?

    “在重庆的时候你就威胁过我,那时候不怕,现在更不会怕”委员长笑着道。

    “还有这样的事?”宋夫人真的惊倒了。

    杜文成不好意思了,急忙岔开话题。“委员长要是无恙,那就这样说定了,我会保证委员长的安全。”

    米国总统罗斯福在和随行人员进行了紧急沟通后,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没有人同意总统的冒险行动,也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存在,马歇尔参谋长也力劝罗斯福不要冒险。同时提出愿意代替总统登上飞船参观。

    杜文成对此只是一笑。“机会只有一次,能不能把握是你们自己的事情。”

    “可你没有办法证明没有任何危险。”马歇尔说。

    杜文成耸耸肩。“我只是邀请,你可以拒绝,就这么简单。”

    “我希望……”

    “没有什么希望不希望的,我说过了机会只有一次,你们拒绝了,那就当没有这回事。”

    在第二次会议上,四巨头对第一天的会议结果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在战后如何处理殖民地的问题上,罗斯福主张给这些国家形式上的独立权,以便在日后扩大米国的自由贸易市场。丘吉尔则拒绝讨论任何有关远东英国殖民地问题,并且再次拒绝了交还香港和九龙。

    会议再次进入了僵局,丘吉尔提议进行下一个议题,也就是原子弹的问题。杜文成声称在英国没有承认缅甸独立以及承诺交还香港之前,英国没有资格加入核问题谈判,他不允许一个拒绝承担国际义务,一心侵占他国利益的国家拥有核武器。

    会议再次不欢而散。

    “我们不能受制于一个无赖,我们必须按照自由世界的精神……”

    “够了。”罗斯福不耐烦地打断了丘吉尔的话。

    “不要和我谈什么自由,如果英国不能和杜文成在缅甸以及香港的问题上达成协议,米国政府将不再支持英国加入核俱乐部,这是最后的忠告,不会再有第二次。”

    因为所有人的反对,罗斯福只能遗憾地拒绝了杜文成的邀请,杜文成对此却并不在意,只是带着委员长夫妇在“天宫”里逗留了一整天的时间。当罗斯福听闻委员长夫妇在一天的时间里周游了全世界主要国家,并且在大气层外欣赏了蓝色的地球的时候,罗斯福已经不仅仅是遗憾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丘吉尔还不知死活地和杜文成硬抗,米国政府当然不会为了英国的利益而做出傻事。如果英国还是不肯放弃他们的野心,米国政府也就只好放弃英国。正如杜文成说的那样,如果他愿意的话他会随时结束这场遍及全球的战争,而不必依靠英国的力量来消灭德国或者日本。

    因为英国的搅局,开罗会议草草的提前结束了,德黑兰会议则被无限延期。在随后发表的《开罗宣言》中宣布:

    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把日本侵占中国的东北地区、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本将被逐出其以武力所攫取的所有土地;在相当期间内使朝鲜自由独立;坚持战斗到日本无条件投降。

    《开罗宣言》向全世界宣告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团结合作、彻底打败日本的决心和途径,打击了法西斯日本的侵略气焰,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之一。

    但是,宣言只规定剥夺日本占领的太平洋岛屿的统治权,却不谈如何处理;关于朝鲜独立日期的规定含糊不清;对香港的地位也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至此,杜文成的开罗会议结束了。

第234章 :惊变() 
开罗会议是结束了,可杜文成和罗斯福的会谈仍在继续。十一月二十六日,也就是《开罗宣言》公布的当天,罗斯福和杜文成进行了第二次会谈。

    “我不认为苏俄会主动放弃占领德国的机会,一旦苏俄在德国站稳了脚跟,整个东欧都将会被苏俄纳入它的体系,欧洲将会被人为地分成两个阵营,并将产生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

    罗斯福被杜文成的话给说动了。“好吧,我承认你的话很有道理,我们会全盘衡量这件事情的发生对我们,对欧洲,对整个世界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同时也希望杜先生能和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这是欧洲事务,我曾要求欧洲不要插手亚洲事务,因此我也就不便插手欧洲事务。或者可以换一种说法就是:一个不稳定的欧洲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好事,它会让欧洲人疲于奔命,再也顾不上干涉亚洲的事情。”

    罗斯福苦笑了。杜文成的话说的很清楚,苏俄的力量主要分布在欧洲,欧洲内部的分裂与对抗,消耗的是整个欧洲的实力,它无损于亚洲的安全与发展。而米国要想成为世界的主导者,就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

    杜文成没有义务帮助欧洲,米国人却不能坐视不管,“我们需要英国人和我们一起对抗苏俄,单单是米国的力量还是不够的。”

    “明白。只要他们承认缅甸政府。”

    “香港的问题呢?”

    “打就是了,委员长不敢打,我敢。相信英国人会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的。”

    罗斯福觉得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他相信英国人会审时度势,绝不会与杜文成正面开战的。说穿了,英国人不过想讨个脸面,可杜文成就是不肯给,这才让双方僵持起来,相信英国听到今天的消息后会知道怎么做。

    连续三天的会谈,杜文成和米国政府就有核国家的分配,战后驻军日本,驻军德国以及在战后成立联合国等问题充分地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基本协议。

    十二月一日,杜文成和走时一样的悄然回到缅甸,没有鲜花也没有拥抱,只有一只手机压在一张短短的便签上:我回国了,你自己保重。梅岚。

    看日期应该是自己离开缅甸的第二天留下的,还没等杜文成回过味来,登敏,阎锡山等人已经找上门来。

    “昂山回来了。”等敏说。

    “南方叛乱了。”阎锡山说。

    杜文成一惊。“怎么回事?怎么现在才告诉我?”

    登敏抬头和阎锡山对视了一眼,苦笑着说:“当时我们并没有重视这件事情,也不想在这样的事情上打扰你,只是对昂山下了通缉令。如今看来昂山是早有预谋的,否则也不会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掀起这么大风波。”

    “现在是什么情况?”

    “整个仰光省全被叛乱分子控制,他们的人数在一万左右,除了缺少大炮以外一应武器俱全。根据现有的情况来看,他们的背后有英国人的影子。”

    阎锡山有些自责地说:“怪只怪我们反应迟钝,发现不对时情况已经难以控制。昂山此人心机深沉,不可小觑啊。”

    杜文成笑道:“阎老不必这样,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好事情啊。我们一步步走的太顺了,没有经过太多的坎坷磨难,让我们以为这样就可以天下太平了。可我们的敌人并没有被彻底消灭,只是因为我们的强大而暂时隐藏起来,现在他们明目张胆地跳出来了,这很好,真的很好。

    一个国家从无到有,这一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波折,一定会充满了腥风血雨,而我们似乎就缺少这一步。现在,我们终于有机会补上这一课了。”

    登敏听闻杜文成的口风不善,急忙劝阻道:“将军,事情并没有走到这一步,我们还是应该以和平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希望将军再给我一点时间,我想在努力一次,如果不行在动武不迟。”

    “我离开缅甸不过半个月时间,家里就出现了这么大的事情,你想要尽你所能再做些工作,好。既然他们能在半个月里闹出这么大动静,那么我也给你半个月时间,希望你能平息这一事件。”

    杜文成转头问负责宣传的文化部副部长闻天,“你们宣传部门有没有报道过这件事?”

    “开始的时候有过一些报道,后来的事情越来越大,梅部长又不在,我就自作主张地让下面停止了这方面的报道。”

    闻天是梅岚的手下,梅岚这个文化部长的职务基本上就是个虚衔,她很少插手工作上的事情。梅岚的做法让杜文成非常欣赏,只是可惜……

    “你做的好,不过,从现在开始你要大张旗鼓地报道这件事,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都可以报道。你只要记住一条,我们的国家需要稳定和团结,对于那些破坏稳定和团结的不安定因素就要大肆批判,让民众知道他们对国家的危害,也是为我们下一步的行动做好思想准备。”

    “我知道了,我会严格控制舆论倾向,不辜负国家对我们文化宣传部门的期望。”闻天点头接受了任务。

    “好,非常好。梅部长已经向我递交了辞呈,她的身体不好,可能会有很长时间不在国内,从现在起你要担负起文化宣传部门的整个重任,大胆工作。你先去忙吧,过一段时间我在去找你。”

    打发走了闻天,杜文成看着阎锡山问道:“郑永年师在什么位置?”

    “郑师长的二师正在勃固。”

    “命令他做好战斗准备,一旦接到命令立刻出击,对敌人就不能留情。”

    登敏看着杜文成眼睛里冒出的寒光,不禁为仰光的叛乱分子悲哀起来。他是真心希望自己能够挽救那些被昂山洗脑的无辜民众,真心希望能够和平解决这次叛乱事件。

    将军能够给他一次机会已经是格外开恩,他不想浪费这次机会,这也是他向民众,向外界展示自己施政手段的一次绝佳机会。杜将军要对他的工作能力进行一次检验,而他自己也需要一次这样的检验,不仅是为了将军,更是为了缅甸。

第235章 :惊变(二)() 
仰光的大街上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