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第79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79章

小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那个和自己暗里勾结的王琨多少失去了信任,战事屡败,又需要给草原诸多部落交代——既然蟒服男子出兵,那我取观渔城,夺云州!

    杀了大凉的闲安郡王赵长衣,为我草原男儿血洗耻辱。

    观渔城,大兵压境。

    ……

    ……

    夜幕深沉。

    临安垂拱殿里,妇人负手来回踱步。

    江照月和柳隐默默守在一旁。

    “薛举是内侍左都知薛盛唐的侄儿罢?”

    “是的,陛下。”

    妇人点点头,“不错。”

    可惜了老相公柳正清的长子柳先开,但这是老相公临死前的安排。

    朕这一生,负他甚多啊。

    站到灯前,隔着纱罩吹了吹烛火,妇人情绪很稳定的继续问道:“北蛮可曾再攻取檀州等地?”

    江照月摇头,“枢相公说不会。”

    妇人沉默半晌,挥挥手,“都下去罢。”

    一个人坐在垂拱殿的妇人,忽然觉得有些冷,抱住肩膀,幽幽叹了口气。

    你说对了呢。

    君王居高处,不胜寒。

    这一次战事,筹谋许久,借沈炼之死削世家,又以战事弱之,再借机诛杀了一批异人,付出的代价却是上万大凉好男儿的青血。

    蟒服男子自以为杀了督军赵浪,强势出兵增援是逆了圣意。

    实则上朕就要他这样。

    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当下的局势,让北蛮将兵力倾泻到观渔城,逼迫那人选择,是死在大凉,还是叛出大凉。

    再让战事最终在观渔城划下句点。

    无论怎样,那人在大凉都死了。

    李汝鱼,切莫让朕失望。

    妇人没来由的想起那个蟒服男子的话。

    残墙城头无落步,青血男儿尸堆雪。

    朕也无奈。

    但为了大凉,为了天下,朕不得不冷血。

    这一次战事,仅一人懂朕。

    枢相公。

    他此刻正在前往檀州的路上罢,按照先前谋划,观渔城战事落幕,枢相公将和北蛮雄主坐下对谈,为这场战事划上帷幕。

    ……

    ……

    乾王府上,灯火通明。

    赵骊看着眼前那个捧书而读的四岁沈望曙,略略有些疑惑,“真不做点什么?”

    沈望曙抬头看他,“能做什么?把西军拉到北方去?”

    赵骊干笑。

    这当然舍不得,所以此次战事由镇北军主打,西军屁事没有,自己乐得高兴。

    “陛下这一次战事,压根没动你的西军,就是在跟你做一个心照不宣的交易,她不动你,那么你也别去阻止她,弱世家,诛异人,仅是其二,这一次战事,北蛮、王琨、岳家王爷都被女帝陛下算计在内,当然,她真正的目的还是杀了观渔城那位。”沈望曙放下书卷娓娓而谈。

    这些事乾王已经知晓。

    分析于他听的不是别人,是那个如今宠冠王府的徐秋歌。

    这女人不仅在床上让乾王死心塌地,在对天下大势的分析上,偶有出彩之处,连自己都要对之刮目相看。

    这个女人不简单。

    沈望曙沉默了一阵,压低声音,“殿下您要小心徐秋歌。”

    赵骊咳嗽一声,“我心里有数。”

    旋即有些黯然,“真的不救他?”

    沈望曙呵呵一笑,“殿下在观渔城不是有人么,关键时刻能救则救,不能救就弃,毕竟女帝对于那人志在必得。”

    青涩的面庞,成熟的话风,诡异至极。

    顿了一下,“况且,殿下真没想过,万一那人活了下来,万一今后大凉改朝换代,您不一样要杀了他,换作是您章国,您能放心他么?”

    死了,或者叛出大凉,才是对大家都有利的结局。

    赵骊长叹一声。

    心中难得浮起的一丝感情在江山诱惑面前,彻底被湮灭。

    那他是真该死了。

    “殿下还是按捺着,等待岳家王爷和女帝两败俱伤罢,况且还有个王琨、赵愭,这两人不死,女帝陛下就一天不会真正北伐。”

    如今战事皆儿戏。

    不过是垂拱殿里那个女人的一盘棋罢了。

    天下人皆为其棋子。

    大乱?

    还不到时候。

160章 你不死,朕心不安。() 
相比血流成河的中路和右翼,云州辖境内极其安静。

    直到岳家王爷强势平推,大兵驻檀州后,北蛮和大凉在中路、右翼对峙,左翼的云州,尤其是观渔城,便如女人裸衣,毫无预兆的曝露在北蛮铁骑之下。

    八十里外的两万北蛮大军虎视眈眈。

    再其后,是部分投入战场的北蛮主力骑军,一旦取了观渔城,便要再下云州,从而在燕云十六州撕裂开另外一道口子。

    观渔城,忽然就成了这场战事的终结点。

    李汝鱼作为观渔城守将,对此早有心理准备。

    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

    但这一次来观渔城,那妇人给自己交了个底,观渔城要守,最重要的是杀一个人,为此,观渔城六千人尽死也无妨。

    妇人没说要杀谁。

    只说,那人若是出现,你只需看一眼,就知道那人是那人。

    否则又怎么会大题小做的让闫擎同来。

    议事厅里,十位部将,副将夏侯迟,正将李汝鱼齐聚,加上三位军机郎,共十七人,人皆肃穆,不发一语。

    还有一条狼,花斑。

    状况又生变。

    逼近观渔城的北蛮大军,翻过金水坡后,驻扎在留人河对岸,距离观渔城二十里,斥候如蚁群一般撒出,若非观渔城早就坚壁清野不准进出,也不知会混进多少细作。

    北蛮大军却不攻城。

    而撒出去的斥候传回的消息更让人绝望。

    北蛮步军不是两万。

    四万!

    北蛮最为的精锐的步军,领军之人,永安元年叛凉的安家后人。

    女将军安梨花。

    字慕希。

    大凉叛族,又以女子之身而掌北蛮精锐步军,安梨花本身就代表着传奇,当然,更传奇是这位女子,当年差一点成为大凉的太子储妃。

    四万攻六千,若无援军,纵然是易守难攻的观渔城,也必破无疑。

    李汝鱼沉重的说道:“诸位有何看法。”

    副将夏侯迟犹豫了下,“当务之急,是要向云州求援,另外,希望中路那边能分兵过来,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守七天左右。”

    一位颇有儒气的部将摇头,“四万攻六千,纵然是观渔城,也只能守四天。”

    另外一位身材魁梧的汉子不赞同,“不一定,观渔城两面环水,相对这个地势而言,两万和四万没有多少差距,观渔城至少可守十天。”

    “在理,不出意外的话,北蛮只会用两万攻城,剩下两万步军和其后的骑军,大概是应付云州援兵。”

    “问题是,有援兵么?”

    “难道云州、中路那边会见死不救不成?”

    “……”

    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李汝鱼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压了压怀里那纸文书。

    赵长衣来书。

    云州不会分一兵一马来援,中路那边要和北蛮大军对峙,更不会有丝毫增援,观渔城需要自己守住,直到枢相公赶到檀州,和北蛮雄主谈判。

    这一场会议也没折腾出什么,反正吵来吵去,也改变不了事实。

    云州那边没有军令,谁敢撤退?

    不论北蛮是两万还是四万,哪怕是十万,也得守。

    但显然有人猜到了。

    观渔城守兵里,绝望的情绪在无形的蔓延。

    ……

    ……

    留人河畔的北蛮大军依然按兵不动。

    整个燕云十六州,倏然之间就安静了,中路和右翼双方依然对峙,都没有出兵的意思,所有的目光,都齐聚观渔城。

    这很诡异。

    除了大凉和北蛮最顶层的那几个人,没人知道这个局面缘何而起。

    北蛮来势汹汹,为何在留人河畔驻兵不前?

    云州尚有守兵一万余人,为何不出兵增援观渔城,坐看关于陷于危城之中?

    岳家王爷坐镇的中路,亦可分兵援之,为何见死不救?

    大家究竟在等什么?

    在等一个人。

    在等他苏醒!

    檀州,镇北军王帐里,蟒服男子和青衣佩剑的男子相对而坐,无分尊卑。

    彼此之间如陌人。

    对视的目光却有火花四射,充斥着浓郁的敌意,在这敌意里,又流露出却彼此的敬重。

    英雄重英雄。

    当今大凉天下,军事方面值得蟒服男人敬重的男人不多,一人耳。

    大凉狄相公。

    蟒服男子轻声叹了句,“真不分兵去观渔城?”

    青衣男子,大凉狄相公,连夜赶至檀州,风尘仆仆难掩那帅出天际的愈久弥坚的大叔容颜,点头,“王爷已杀赵浪,再抗旨,恐怕王妃在临安的日子不好过。”

    蟒服男子不屑的笑了一声,女帝敢杀了她不成。

    她若有事,我岳某真不惜一怒拔剑问红颜,以大凉半壁“劝”临安。

    兵劝!

    有些好奇,“那人真在观渔城?”

    狄相公笑了笑,“不好说,但哪怕有一丝的可能,也值得陛下如此布局,王爷应该知晓,北蛮若得此人,对我大凉是何等的威胁。”

    那一日,怕真的要南北大战。

    不死不休。

    只不过如今从北蛮那边的反应来看,观渔城此人,真是当年那人。

    只不知,他是选择死在大凉。

    还是活在北蛮?

    大凉在等,北蛮何尝不是在等。

    否则观渔城岂会如此安静。

    蟒服男子长叹了一声,“当年轶事,耳闻之,甚为向往,不曾与此人一战,实为生平憾事。”

    颇多寂寥。

    是那种独站山巅,望之四海无敌的高手寂寞。

    临安垂拱殿里,吃过晚膳的妇人安静的研墨,一圈又一圈,恬淡静怡,修长手指如葱白,烛光下显得极其惊心,问不远处的柳隐,“枢相公到了檀州?”

    柳隐正在帮忙批改一些南边送来的地方折子,闻言点头道:“到了。”

    妇人点点头,“这一次他还敢杀了狄相公不成?”

    虽是疑问,却是肯定语气。

    永镇开封的岳家王爷,再大胆,也不敢对大凉的面涅将军下手,那和反了大凉没有区别。

    如此布局,只为一件事:杀那个人。

    怎么杀?

    观渔城六千人杀他一人。

    再有两剑。

    李汝鱼一剑,闫擎一剑。

    但观渔城外却有四万北蛮步军,一万北蛮铁骑,不得不防。

    北蛮雄主也是大手笔,竟以五万大军迎一人。

    甚至还让安梨花挂帅。

    用意很深。

    美人计么?

    妇人不屑的哂笑了一声。

    墨汁已成。

    妇人提笔,在宣纸上落下一字。

    戟。

    那杆方天画戟,你究竟要成为大凉之魂,还是成为北蛮之傀?

    但,你都得死。

    你不死,朕心不安。

161章 留人河,将军坟,六千杀一人() 
大凉在等。

    在等李汝鱼和闫擎这两柄剑何时出鞘。

    北蛮在等,在等那人反出大凉的信号。

    攻城?

    谁都知道,在那人的态度尘埃落定之前,北蛮大军不会攻城,否则便是逼迫着观渔城勠力同心,六千杀一人与之共亡。

    而那人,却又有从观渔城杀出重围的盖世豪气。

    李汝鱼不知道要杀谁。

    但闫擎知道。

    自从赵长衣来书,说云州不会派兵增援之后,便隐然明白了一件事。

    观渔城不会援兵了。

    至少,在杀了女帝想杀的那个人之前,观渔城不会有援兵。

    至于原因,也许和那人的身份有关。

    那人是谁?

    李汝鱼很快知道了答案。

    脸色苍白得毫无血色的闫擎找到了李汝鱼,腰间剑在鞘,云淡风轻的看着李汝鱼轻声道:“人尚在城内,今夜请杀之。”

    李汝鱼震惊莫名,“原来你不是哑巴啊。”

    ……

    ……

    离开会议厅,夏侯迟巡视完城防,天色已暮。

    走下城头,到最喜欢去的酒肆里买了两坛子老酒,又到隔壁酒馆要了一斤猪头肉,就这么提在手上,快步流星的走向将军坟。

    这是夏侯迟到观渔城后每个月一次雷打不动的老毛病。

    当年赴任观渔城,任押队,领五十人。

    在一个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时节,尚未娶妻生子的夏侯迟无所事事,便想着去祭拜一下那位留名千古的观渔老将之墓。

    观渔老将王立坚,并非是百里春香、岳精忠之流的兵道大家。

    甚至连当今的狄相公也远远不如。

    但王立坚之名亦留青史。

    宣和年间,厉兵秣马的北蛮养兵蓄锐足足十五年后,铁骑踏关山,强势闯入燕云十六州,以摧枯拉朽之势将燕云十六州的驻军打得屁滚尿流。

    燕云十六州一破,其背后便是一马平川的广阔原野,大凉都城开封就如被剥了衣衫的小娘子,毫无防备的曝露在北蛮铁骑之下。

    铁骑所到之处,无所阻挡。

    崇文两百年的大凉,在那一天才发现,偌大的朝野之间,竟然找不出一个武将来撑起这片天下。

    胆小的徽宗禅位,钦宗登基,改年号靖康。

    天子易位。

    但大凉的军队还是那些军队,将军还是那些将军,谁也抵挡不住北蛮铁骑。

    开封陷落。

    高宗带着残臣一路难逃,被北蛮铁骑追得如丧家之犬,最后凭靠在长江天下,才得以在临安建立小朝堂。

    自此,大凉失半壁河山。

    直到兵神岳精忠横空出世,在那首壮怀激烈的《满江红》后,这位自大燕兵圣百里春香之后的又一位兵家奇才,率领大凉青血男儿,一路北伐。

    恢复旧都开封,再挥师北上,几乎打到北蛮上京,彻底将北蛮赶出了燕云十六州。

    大凉兵神就位。

    而岳家也得以世袭罔替,永镇开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