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第52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52章

小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笙心里叹了口气。

    这少年成熟得可怕,难怪谢琅会如此看重,感觉坐在自己面前的不像是个十四岁少年,倒更像是及冠青年。

    李汝鱼笑道:“艺科我不打算去,北镇抚司也不是久待之地,待我利用北镇抚司办完了一些事后,大概会去北方罢。”

    目前不打算离开北镇抚司。

    要追查异人的真相,不仅需要北镇抚司的身份,还得想办法去临安总衙的春楼看看那些档案:永安元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目前已知所有事情,异人大规模出现,皆是女帝陛下登基后永安元年的事情。

    崔笙口瞪目呆:“不去参加艺科?”

    礼部正儿八经走流程的公事文宣召,参加艺科,这意味着什么?

    只要琴棋书画过关,最差也能搞个翰林院待诏,运气好一点就是翰林院供奉,再有实力一点,那就是真正的翰林院才子,以后各种仕途都有可能。

    李汝鱼竟然不去?!

    这可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他竟然如视敝履。

    人比人得气死。

    李汝鱼认真的点头,“不去。”

    苦笑了一阵,崔笙只好道:“那行,兵书的话,我去搜罗一下,你看是等一会,还是我明日着人给你送来?”

    李汝鱼想了想,“等一会吧。”

    崔笙起身,“你稍坐片刻。”走出中堂,对院子下面的丫鬟说道:“去,带些点心来。”

    李汝鱼踩着时间点来。

    显然他算准了这个时候自己已经用过膳,倒是个善解人心的少年。

    小半个时辰后,崔笙去而复返,身后跟着个奴仆,搂了一抱的线装书,这位知州笑道:“可惜了,若是在清河,我倒是有更多的兵书,不过来赴任,为了消遣也带了些,都送与你罢,先凑合着看,若是看完不够,再来知会一声,我着人从清河送来。”

    崔笙的仕途规划,是出仕地方,然后进入朝堂中枢,走进六部,再之后看天吃饭,若能进三省那是最好,若是不能,能成一部侍郎也算知足。

    却从没想过走枢密院。

    大凉文武并重,读书人不仅看诗书经纶,也看兵家著作,修身养性,技多不压身,鬼知道什么北蛮入侵,读书人也会去北方持兵拒敌。

    当然,大凉读书人,若非枢密院任职的官员,论起用兵之道,大多还是纸上谈兵。

    治国,三省六部九寺五监。

    治兵,当然数枢密院。

    也有例外,比如兵部和军器监,里面便有不少文可治国武可治兵的儒将之才。

    李汝鱼从奴仆手中接过一大抱兵书,对崔笙弯腰行礼,“谢过崔大人,借书之恩,容后再报。”

    崔笙哈哈大笑。

    李汝鱼告辞行去,崔笙随行送至门外,看着李汝鱼消失在街角转弯处,这才拂了拂儒衫袖摆,捂着胸口叹了口气,“疼死我了!”

    肉疼。

    心更疼。

    这些兵书虽说只是清河藏书中兵书里的一部分,但却是自己在江秋州的全部兵书,其中不少都是珍本,还有一本出自大凉兵神岳精忠之手——当然,是手抄本。

    但这些书市面上可买不到。

    仅是那一抱书,就得值万金,能不心疼么

    一旁的门子见状,暗暗好笑,却不敢表露在脸上,因为老爷瞪了自己一眼:“李汝鱼借书一事,绝对不能被外人知晓。”

    鬼知道这个李汝鱼今后会怎样。

    万一以后犯事了,自己今日借书,就给仕途留下了天大的后患。

    朱门后却施施然走出一位及冠公子,也是一身青衣如花,面如温玉,乍然看去,和谢家晚溪有那么一些挂相,手中拿了把折扇风流倜傥的摇摆着,两缕鬓发随风飘摇,很有些书生意气。

    “知州大人,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既然已经借了书,又怎么摘得清呢。”

    崔笙一脸苦闷,“我的留月大公子嘞,记着你说的话,十一本兵书,你得给我补上,否则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你那个尚书老爹来也没用!”

    谢家有女,名晚溪,字道韫。

    必将悬名咏絮录。

    谢家有男,名长衿,字留月。

    来年大举,必然一甲中第。

    巧的是,这是一对叔侄,陈郡右谢,欲要大鹏展翅,同驰左谢于陈郡。

    温润如玉的谢长衿一本正经,“十一本没有。”

    崔笙顿时觉得越发肉疼并且心疼,就要黑脸,却听得这位青年笑眯眯的道:“倒是有春意浓一册,非手抄的珍本,不知道崔大人有没有兴趣借阅,借阅,借阅而已。”

    崔笙顿时眉开眼笑,“当真?”

    春意浓,看名字似乎是文集,然而大凉读书人谁不知晓,这是当年大燕兵圣百里春香的著作,堪称旷世精品。

    谢长衿却不言语,只是看着远处李汝鱼消失的方向,道了声勿负所望啊

105章 纪晓岚你个大傻逼() 
老铁看着抱回来的那一堆玩意儿,没好气的道:“不如卖了换几壶好酒。”

    李汝鱼怒其不争,没好气的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你这老头子,就因为没读过书,才吃了大亏,这些年后悔的还不够么!”

    话落地,老铁明显僵滞了刹那,站在那里定定的看着李汝鱼。

    许久许久,才无力的叹了口气,身子佝偻着默默的离开房间,走到院子里掏出旱烟杆,抽了两口,索然无味,沉默着离开江秋房。

    背影萧索。

    李汝鱼沉默的看着老铁离开,暗暗叹气,话重伤人心。

    但老铁该走出那摊泥泞了。

    这些年日子,李汝鱼道听途说,加上最后从君子旗处拼接出来的消息,皆证明一件事:《大凉搜神录》中《蜀中工仙传》里永安二年的异人鲁班,是老铁的独子。

    那一年后,老铁子亡妻散,背井离乡调任梓州路,最后成为江秋房总旗。

    这一夜老铁彻夜未归。

    李汝鱼秉烛夜读,从崔笙府上借来兵书,共计十二本,《武穆遗书》、《五阀兵事》、《守城录》、《策林》、《权书》、《百战奇略》、《兵制》、《三略》、《握奇经》、《武经总要》、《素书》,这十一本中,除去《武穆遗书》、《武经总要》、《握奇经》是手抄本,其余皆为珍本。

    只是有一本书让李汝鱼有些意外。

    《将苑》。

    很薄的一本书,纵然是名贵材质纸张,岁月侵蚀下也有些泛黄,书极薄,不过三十四页,扉页无字,亦无著作人等落款。

    翻开书页,字迹娟秀而工整,洋洋洒洒数万字。

    这书和其余十一本迥然不同,正如一群汉子里混进了个娇俏姑娘,李汝鱼也没多想,只道这是某套兵书中的一册,崔笙漏拿了其余册本。

    先看《武经总要》,这是官修书,当初建炎南渡,高宗麾下千古名臣岳精忠恢复半壁河山,仁宗抛弃与文人共治天下的祖制,促成大凉文武并盛后,责翰林院、兵部、枢密院、军器监四部门中通晓军事的人才数十人,共同编修此书。

    是对天下军事的总要概述。

    临行前崔笙刻意说过,此书应是初学兵道者第一读本。

    《武经总要》第一卷,详细介绍了大燕自大凉朝诸多兵器、防护装具,细致入微,皆配有插图,又讲解了北蛮、大理等邻国军事概述,详尽到连大理滇马的优缺点也一一并举。

    第二卷则介绍介绍古今战例,详细讨论了军事制度、军事组织、选将用兵、阵法、山川地理等军事理论和规则对战争的影响。

    第三卷则是细致阐述选将用兵、教育训练、部队编成、行军宿营、古今阵法、通信侦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战等军事常识理论。

    并无任何兵谋之策,只是将军事理论常识一一铺展开来。

    正如读书人的蒙童书籍。

    李汝鱼读得很细。

    万家灯火下,江秋房里有个少年,秉烛夜读不知更鼓声,沉浸在文墨世界,少年懵懂无诗才,今入兵家事,意在大凉谋一城。

    但为青梅竹马说小小。

    悬浮于江秋州,普通人肉眼不可见的紫气如鱼,悄然摆动了一下大尾。

    风云起漩。

    江秋湖畔,与知州府邸遥相对应的另一岸,灯火辉煌的醉香楼里,有座偏静小院,不大,但这是一般女伎无法享有的待遇,就是江秋州首富宠溺的那位魁首,也只能在顶楼有层豪华闺卧。

    小院里有个老头子,烂醉如泥。

    那个身姿算不得窈窕甚至有些丰满的女子,面容也算不得多姣好,中人之姿,此刻安静的坐在床头,将老头子的头放在自己腿上,眸子里有些柔情。

    喃语着说老铁啊,这些年来多亏了你,我才没有被老鸨扫地出门,有这么一个栖身之地。

    这些年你来小院,只是喝酒,说着一些我也听不懂的话,我是个不懂大道理的小女子,可多少懂情理。

    又说老铁,你说过的那些事其实我都记着呢,你说你家那个小兔崽子是个仙人不是妖孽,我信,我真的信,你又说你不怪离家出走的娘子,说她比你更心痛,其实老铁,两口子有什么槛是过不去的,要依我说啊,你早就应该去找她,而不是在江秋州窝着。

    喃语的小红一脸温柔,从一旁扯了锦衾盖在烂醉如泥的老头子身上。

    轻轻拍了拍那张有些贼眉鼠眼的脸颊。

    老铁,你是个好人。

    小红的手上,闪出一抹寒光,一柄尺长短剑,如雪,悄无声息的抹向咽喉,“可是好人大多不长命。”

    短剑光寒,夺命。

    只是那只手忽然被抓住,原本烂醉如泥的老铁睁开眼,依然醉意熏熏,怒其不争的哼了一声,“生活不易,为什么不好好珍惜!”

    小红僵滞。

    老铁翻身坐起,“还有柄如墨的长剑。”

    小红苦笑,“原来你早就知道。”

    夺过小红手中短剑,老铁沉默了一阵,才道:“被君子旗刺杀的原江秋州主簿,只是江秋州青龙会明面上的龙头,这一次被老子杀了的银钩赌坊大当头王吉,也一样,江秋州青龙会真正的龙头,其实是你,我想,教你黑白双剑的那位师傅,在青龙会地位不低罢。”

    谁也想不到,江秋州青龙会的龙头,会是一位女伎。

    小红默然不语。

    老铁继续说道:“其实老子一早就知道,一直不动你,是青龙会和北镇抚司井水不犯河水。”

    老铁起身,拿起床畔的绣春刀,将如雪短剑丢给小红,“明日离开罢,江秋州不是你们青龙会可以肆意妄为的地方,也顺便告诉你师父,别妄想再对李汝鱼出手,这个少年啊……”

    沉默了许久,才道:“不是青龙会可以扼杀的。”

    转身出门。

    站在院子门口回望,叹了口气,再也不能愉快的喝酒了。

    有些话没说。

    小红,其实你很像当年的某个人,可惜她已远走天涯,世间再无音讯,我也想过去找她,可她会原谅我吗?

    小红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失声痛哭。

    师父,我对不起你的救命之恩,可是,我真的不忍心啊,老铁这样的好人,不应该死……

    江秋湖畔,临湖的幽静院落里,有个青衣如花的年轻读书人,负手捉书站在窗前,听着蛙声一片,闻着城外飘来的稻花香,数着天上的星星,忽然笑了起来,哭笑。

    将手中书猛掼在窗台上,说了句纪晓岚你这个酸儒傻逼。

    真以为天下读书人都愿意朝闻道而夕死?

    大傻逼。

    恨铁不成钢。

106章 兵道,重楼() 
一  人来人往。

    江秋州来了个青年,住在知州府上,又走了个女伎,出城后频频回望,终究腰间挂如雪短剑,背负如墨长剑前往蜀中而去。

    她不再负责江秋州青龙会事宜,改尊师命,脱离青龙会后,去蜀中保护一个剑出青城的女侠。

    或者说是小师叔。

    那位小师叔去了蜀中,先是被一个小萝莉欺负得天天以泪洗面,又被蜀中锦官城里那些个地痞用小把戏骗掉了所有盘缠,日子凄苦。

    只是没有人在意,在女侠被骗去盘缠的当夜,锦官城黑暗混乱的地方,有三个地痞流氓发出临死前的哀嚎,久久不息。

    第二日,锦官城不见了几个地痞,没有荡起丝毫涟漪。

    女侠在蜀中日子凄凉,却打死不愿意和那位在一场诗会后名声鹊起,有意无意之间帮衬她的谢家晚溪和好。

    豆蔻与芳华,就这么成了冤家。

    哪怕数十年后,那个当年豆蔻萝莉已妇人,从京城赶到她隐居的山庄里,这位女侠也悍然拔剑,把妇人身旁的护卫高手打得落花流水。

    若非那个男人出来谄笑着求和,女侠是断然不会让他俩进山庄的。

    老铁萎靡了几日。

    李汝鱼问起,这个贼眉鼠眼喜欢流着口水细说江秋州哪些小娘子腰大臀宽又和哪家野汉子勾搭在一起,更喜欢八卦哪家闺秀好勾兑的老头子,只是摇摇头说了句有个老朋友已远去。

    眸子里的失落隐藏得很深。

    大人的世界,尤其涉及深奥的情感,李汝鱼不懂,只觉得和小小青梅竹马的简单,才最幸福。

    因此对老铁那种失去朋友的感情难以感同身受。

    也没去管他。

    老铁吃过的盐比自己吃过的米更多,哪需要自己一个少年开导,不见四五日后,这老头子又生蹦活跳起来,整日里和那些混迹在整个江秋州地盘的线人们吃喝嫖赌,不要太惬意。

    有钱的老铁,挥金如土。

    鲜明对比下的李汝鱼,日子枯燥而充实。

    上午看书,下午劈剑,晚上看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兵书这东西又和诸子百家经典不同,终究要落到一个天赋之上,熟背万卷兵书,若无用兵驱将天赋,也只能做个纸上谈兵的无用书生。

    李汝鱼并不知道自己兵谋天赋如何,只是简单的看书,将所有东西背下来,在脑海里理顺,按照框条罗列,形成一个条理清明的框架体系。

    纸上谈兵和用兵如神,其实仅一墙之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